一 课程理论与民办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研究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人应该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永恒的话题,它直接指向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基于不同的知识价值观,对于上述问题的不同回答就形成了不同的课程理论。从历史的纬度分析,这些知识价值观有基于政治主义、社会职业与经济、科学技术、人文主义以及文化主义等,于是就形成了课程的政治价值论、社会本位价值论、科学主义论、人文(人本)主义价值论以及文化主义价值论等。实际上,各种课程价值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交替或者同时成为课程理论的主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历史与社会现实所赋予的价值追求。
根据西方学者B.霍尔姆斯与M.麦克莱恩的研究,有四种主要的课程理论,分别是要素主义课程论、百科全书主义课程论、综合技术主义课程论以及实用主义课程论。要素主义课程论实际上是一种政治英才主义的价值观,它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教育,“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人们对教师所履行的社会职责的要求,基本上是政治型的。在这种模式中,教育的目的是维持一个以稳定为主要特征的公正的社会”。当时文法、修辞、逻辑的“三艺”教育以及注重雄辩的教育主要为培养政治家服务。这种课程价值观在我国也历史悠久,儒家教育长期统治我国的封建时期教育,历代君王要求书生读“四书五经”,读书为官的思想长期存在。甚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课程政治价值理论占据了统治地位。百科全书主义课程论是以教育内容应该包括人类所有知识的假设为前提的,代表人物是夸美纽斯。他主张教育应该“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并提出“百科全书式”的课程体系。综合技术主义课程论是马克思主义的课程理论,基本前提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一种以广泛学科为基础的课程理论,与百科全书主义有相近之处,但是在知识与课程体系构建方面却存在很大的难度。实用主义课程论指向知识的价值问题,主张“活动”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其代表人物杜威对于课程体系的设计最终也未能很好地完成。
我国关于课程理论的研究往往侧重下述几种层面的划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课程论,人本主义与社会本位主义的课程论,知识本位主义与职业本位主义的课程论等。这些研究与西方的课程论研究是交叉的,如百科全书主义的课程论实际上是属于人文主义课程论的范畴,要素主义则主要属于社会本位主义的范畴。我国大学课程价值取向的变化与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具有密切的相关性,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历程:(1)对大学课程政治价值的赋予和膜拜;(2)对大学课程经济价值的认可与追求;(3)对大学课程文化价值的思考与关注;(4)对大学课程人性价值的呼吁和倡导。从我国大学课程取向的变化来看,除非常时期之外,总体而言,大学课程价值取向基本上是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实际情况大致相适应的。
民办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的改革研究必须以各种课程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首先,在宏观层面上,民办高校要适应国家与社会对于人的培养目标的追求,探悉其中所蕴含的价值,确定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价值追求以及相应的课程体系。其次,在人的发展问题上,要注重人发展的本身的价值追求,所构建的知识与课程体系必须与此相适应。再次,民办高校有着自身发展的特征,与公办学校的情况差异较大,在知识与课程体系的改革过程中受到不同的课程论的指导。实际上,由于政策供给、体制、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以及民办高校自身的定位等内外部因素的影响,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存在着培养目标的差异,因此,民办高等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与公办高校的课程体系是不同的。目前,人们对于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忽视了民办高等学校与公办高等学校之间的课程体系差异,一定程度上缺乏针对性。因此,专门研究民办高校的课程体系及其改革具有一定的开创性,研究非常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