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楚辞学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后人论朱熹增删《楚辞集注》篇目

对于朱熹增删篇目的行为,后世学者有赞赏之,或赞同与批评兼而有之。

1.赞成朱熹增删篇目者有六人。(1)宋代陈振孙在《直斋书录解题》中对朱熹所定篇目表示赞赏,认为所述理由为至理名言,他说:“呜呼伟矣!其篇第视旧本益贾谊二赋,而去《谏》《怀》《叹》《思》。屈子二十五篇为《离骚》,而宋玉以下则曰《续离骚》。其言‘《七谏》以下辞意平缓,意不深切,如无所疾痛而强为呻吟’者,尤名言也。”[50](2)南宋诗论家严羽曾就学于朱熹门人,他对于楚辞篇目,也持与朱熹相同的观点,“楚辞惟屈宋诸篇当读之,外此则长沙《惜誓》,淮南王《招隐操》、严夫子《哀时命》宜熟读,此外亦不必也”[51]。(3)明代何乔新在《吴原明刊本序》中对朱熹删定《楚辞》行为极为推崇,将其与孔子删《诗》相提并论,“然尝闻之,孔子之删《诗》,朱子之定《骚》,其意一也”[52]。(4)明代张旭也持与何乔新相同的看法:“窃惟朱子因《离骚》以删定《楚辞》,与孔子之假鲁史以修《春秋》同一心也。《春秋》既作,乱臣贼子知所惧。《楚辞》既行于世,忠臣义士其不知所奋发哉!”[53]张氏认为朱熹删定《楚辞》与孔子修《春秋》用意相同,对后世影响也一样。(5)清代王夫之也认为朱熹删去极为合理,“《七谏》以下,悻悻然如息夫躬之悁戾,孟郊之龌龊,忮人之憎矣。允哉,朱子删之”[54]。(6)后代也有注家直接遵取朱熹所定篇次者,如清代吴世尚,其书篇次,大部分从朱熹《楚辞集注》所定,而《大招》《招魂》《九辩》三篇,则依照林云铭《楚辞灯》之说。[55]

2.后世也有学者认为朱熹删定《楚辞》,有功有过,有人认为删去不够彻底,也有人企图存王逸篇目之原貌。(1)明代张京元在肯定朱熹删定行为的同时,认为其删去不够,“除原作二十五篇外,有《九辩》《招魂》《大招》三篇。《惜誓》以下则全删除”[56]。张京元于《删注楚辞·引首》中论道:“朱子刊定《楚辞》,愤惋忠诚,微讥雅变。则是惊鸿游龙,惜其无驯服之态,而毛嫱西施,恨不为德曜之短衣也。”[57]张氏认为朱熹删《楚辞》有功,但也有可惜之处。(2)有学者认为朱熹删定,虽有其大义所在,但依然辑录删去篇章另附书末,如明代蒋之翘就这么认为:“汉本《楚辞》,载《谏》《怀》《叹》《思》四篇,朱子删之,谓其无病呻吟,是矣。奈读者罔闻其说,犹抱遗珠之痛。予聊附之篇外,以备览云。天启丙寅冬蒋之翘识。”[58]蒋氏认为骚之道,极其难,若苛责求之,则汉以后都无作品,何况汉以后,若删去,读者不能读到删去篇中之内容,有遗珠之憾。(3)清初藏书家毛表(字奏叔,号正庵,1638—?)认为朱熹与王逸的篇目情况可两存之,他为《楚辞补注》作跋称:“其《九思》一篇,晁补之以为不类前人诸作,改入《续楚辞》。而紫阳并谓《七谏》《九怀》《九叹》《九思》平缓而不深切,盖删去之,特增贾长沙二赋,则非复旧观矣。洪氏合新旧本为篇第,一无去取。学者得紫阳而究其意指,更得洪氏而溯其源流。其于是书,庶无遗憾云。”[59]他认为朱熹删去《楚辞》数篇,已非《楚辞》原貌,洪兴祖存留新旧版本篇次,没有取舍。学习朱熹注本可研究楚辞大义指向,而观摩洪氏注本可以探索楚辞源流。

总之,作为理学家的朱熹,在其文学思想上依然无法摆脱以道为本、以文为末的观念,他首要关注的不是文章背后的道,而是“作文”者之道,也就是“作文”者是否有圣贤之道德,他推崇赋作,其作者之道德行为须合乎儒家伦理典范,否则便是无病呻吟之作,未兼得性情与义理。


[1] 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通释》,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204—212页。

[2] (宋)晁公武撰,孙猛校正:《郡斋读书志校证》卷十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803页。

[3] 参见余嘉锡《四库提要辩证》卷二十,中华书局1980年版。

[4] (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433—434页。

[5] (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434页。

[6] (宋)朱熹:《楚辞集注·楚辞辩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72页。

[7] 《楚辞章句提要》,载(汉)王逸《楚辞章句》,《四库全书·集部·楚辞类》,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062册,第2页。

[8] 汤炳正:《汤炳正论楚辞》,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11页。

[9] (汉)王逸:《楚辞章句》,《四库全书·集部·楚辞类》,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062册,第15页。

[10] (宋)洪兴祖:《楚辞补注·楚辞目录》,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页。

[11] (宋)晁公武撰,孙猛校正:《郡斋读书志校证》卷十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805页。

[12] (明)黄文焕:《楚辞听直·凡例》,《续修四库全书·集部·楚辞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504页。

[13] (明)黄文焕:《楚辞听直·凡例》,《续修四库全书·集部·楚辞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504—505页。

[14] (清)林云铭著,彭丹华点校:《楚辞灯·凡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 3页。

[15] (宋)朱熹:《楚辞集注·楚辞辩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71页。

[16] (宋)朱熹著,朱杰人等编:《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7册,第2767页。

[17] (宋)朱熹:《楚辞集注·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2页。

[18] (宋)朱熹著,朱杰人等编:《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4册,第4050页。

[19] (宋)朱熹著,朱杰人等编:《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8册,第4241页。

[20] (宋)朱熹著,朱杰人等编:《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8册,第4288页。

[21] (宋)晁补之:《鸡肋集》卷三十六,《四部丛刊·鸡肋集八·离骚新序中》,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第4页。

[22] (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十六,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05页。

[23] (汉)班固:《汉书》卷六十五,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860页。

[24] (汉)班固:《汉书》卷六十五,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873页。

[25] (汉)王逸:《楚辞章句》,《四库全书·集部·楚辞类》,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062册,第74页。

[26] (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台北:艺文印书馆1968年版,第388页。

[27] (宋)朱熹著,朱杰人等编:《资治通鉴纲目》卷六,《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8册,第370页。

[28] (汉)班固:《汉书》卷六十四,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829页。

[29] (汉)王逸:《楚辞章句》,《四库全书·集部·楚辞类》,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062册,第88—89页。

[30] (汉)王逸:《楚辞章句》,《四库全书·集部·楚辞类》,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062册,第93—94页。

[31] (宋)朱熹著,朱杰人等编:《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8册,第4291页。

[32] (宋)朱熹著,朱杰人等编:《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8册,第4202页。

[33] (汉)王逸:《楚辞章句》,《四库全书·集部·楚辞类》,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062册,第108—109页。

[34] (宋)朱熹:《楚辞集注·楚辞辩证》(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72页。

[35] (宋)朱熹:《楚辞集注·楚辞辩证》(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206页。

[36] 关于《赋》之“”字,本论文参照朱熹《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37] (汉)司马迁:《史记》卷八十四,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491页。

[38] (汉)司马迁:《史记》卷八十四,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492页。

[39] (唐)李商隐:《贾生》,载(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五百四十,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6册,第6208页。

[40] (汉)班固:《汉书》卷四十八,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265页。

[41] (宋)朱熹著,朱杰人等编:《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0册,第622页。

[42] (宋)朱熹著,朱杰人等编:《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8册,第4239—4240页。

[43] (宋)朱熹著,朱杰人等编:《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8册,第4291页。

[44] (宋)朱熹:《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53页。

[45] (宋)朱熹:《楚辞集注·楚辞辩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72页。

[46] (宋)朱熹:《楚辞集注·楚辞辩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206页。

[47] (宋)朱熹:《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57页。

[48] (汉)司马迁:《史记》卷八十四,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03页。

[49] (宋)朱熹:《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59—160页。

[50] (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435页。

[51] (宋)严羽:《沧浪诗话》,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8页。

[52] (明)何乔新:《吴原明刊本序》,载(宋)朱熹《楚辞集注·附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301页。

[53] (明)张旭《沈圻刊本序》,载(宋)朱熹《楚辞集注·附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304页。

[54] (清)王夫之:《楚辞通释·序例》,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页。

[55] 参见吴世尚《楚辞疏八卷叙目》,转引自姜亮夫《楚辞书目五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56] 姜亮夫:《楚辞书目五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79页。

[57] 转引自姜亮夫《楚辞书目五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81页。

[58] 转引自姜亮夫《楚辞书目五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415页。

[59] (宋)洪兴祖:《楚辞补注·附录》,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