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推理的发展历程
在国考中,判断推理试题随着年份的发展也在逐步变化之中,2006年是判断推理模块的分水岭。2006年之前的判断推理模块的题型变化情况很复杂,可以用“振动模式”来形容这种变化。
表1:2000~2005年判断推理模块考题情况
从以上统计表可以明显看出,2006年以前判断推理模块的考题还处于探索期,这六年间没有任何两年的考题完全一样:或者是题量不同,或者是题型有区别,或者是题型顺序有调整。直到2006年,取消了事件排序,出现了类比推理之后,判断推理模块才调整成了“静音模式”。
表2:2006~2013年判断推理模块考题情况
相比较前六年来说,2006年之后的考题题型稳定了很多,在稳定当中对于各个类型的考题数量也有微调。值得一提的是,从2007年开始“演绎推理”类型的题目改名为“逻辑判断”。从两个名词的范畴来看,逻辑判断包括了演绎推理、溯因推理和归纳推理三种推理类型,因此2007年开始逻辑判断类型的试题难度有了明显的提升。
从2006年开始,大纲中的一些细微变化值得各位考生注意。
(一)图形推理,理性回归
从考题的难度来看,图形推理的难度可以说是逐年增加。题目的难度主要表现在推理路线的灵活变化上。2008年考查了乱序的整数数列;2009年考查了隔项变化;2010年则出现了对称变化。
例题:
(2008年国家第64题)
【答案】C
【解析】图一至图五的线头个数分别为“3、5、1、2、0”,如果加入C项中的“4”,就可形成“0、1、2、3、4、5”六个数字。题干是打乱的整数数列。
(2009年国家第68题)
【答案】A
【解析】题干中图一、三、五是由相同元素构成;图二、四、六由不同元素构成。四个选项中只有A项是两种元素。
(2010年国家第57题)
【答案】D
【解析】观察图一至图五的对称轴,分别为横、竖、横竖、横竖、竖。其变化路线为对称变化,图三、四一致,图二、五一致,所以图六应与图一一致具有横向的对称轴。D选项符合此规律。本题考查的路线是对称变化。
除了推理路线的灵活变化之外,空间重构也越来越难,到了2010年可以说是达到了难度的顶峰。
例如2010年的第64和65两题,不仅纸盒表面的线条难以辨认,题目还规定了所给的平面图形是纸盒的外表面,这无疑又增加了题目的难度。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即便是能将题目做对,也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
(2010年国家第64题)左边给定的是纸盒的外表面,下面哪一项能由它折叠而成?( )
【答案】B
【解析】空白和带有横线的面为相对关系,不能同时看到,排除C、D两项,A项上方的面斜线方向应该向左。B项三个面的相邻关系完全正确。故答案为B。
(2010年国家第65题)左边给定的是纸盒的外表面,下面哪一项能由它折叠而成?( )
【答案】C
【解析】A项正面应是带有垂直向下线条的面,B项上方和下方两个面位置应颠倒一下,D项上方和正面的两个面不可能形成交点。故排除A、B、D三项,答案为C。
而从2011年之后的图形推理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新的变化趋势,就是难度降低,可以说是一种理性的回归。其实这种变化早在大纲中就已体现出来,2011年至2015年的大纲例题难度明显比2010年的例题难度低。
2010年大纲例题:
【答案】D
【解析】每行前两个图形叠加后,不同的部分就是第三个图形。
2011年至2015年大纲例题:
【答案】B
【解析】黑点在正方形中顺时针移动。在第五个图形中,应该正好移动到左上角。
从考查的角度来看,2011年之后的图形推理更侧重于图形形状特征的相似性。2011年至2015年都出现了一种新的题型——图形分类,即每个题目包含六个图形,题目要求把此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得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之后的2012年至2015年每年都会出现5道这种图形分类题,可见这种题型已经成熟并稳定下来。
例题:
A.①③④,②⑤⑥ B.①④⑤,②③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④⑥,②③⑤
【答案】B
【解析】例题中,①、④、⑤都是一个图形,②、③、⑥都是由内外相似的两个图形组成。
(2015年国家第77题)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③④,②⑤⑥ B.①②⑥,③④⑤ C.①③⑤,②④⑥ D.①⑤⑥,②③④
【答案】A
【解析】①③④中圆圈都靠近图形的最长边;②⑤⑥中圆圈都靠近图形的最短边。
(2015年国家第79题)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⑤⑥,②③④ B.①③⑤,②④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⑤,③④⑥
【答案】D
【解析】①②⑤图形都有三条对称轴;③④⑥图形都只有一条对称轴。
(2015年国家第80题)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④,③⑤⑥ B.①③④,②⑤⑥ C.①④⑥,②③⑤ D.①⑤⑥,②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③④中阴影都是直角三角形;②⑤⑥中阴影都是锐角三角形。
(二)定义判断,越考越专
定义判断的变化主要体现在2008年之前考查的名词比较简单常见,有时只需通过定义的名称就可以理解定义基本的含义。
例题:
(2007年国家第70题)实绩原则就是以下属的实绩为依据,给予适当方式的激励。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情况遵循实绩原则的是:( )
A.因为小赵是实验室里学历最高、能力最强的人员,所以他得到了高额奖金
B.酒店员工小刘喜爱自己的工作,每天情绪饱满笑容可掬,受到经理的表扬
C.推销员李小姐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虽然销售额一般,但客户访问量远高于其他同事,因而被提拔
D.某连锁洗衣店虽然收费较高,但因质量一流,服务周到取得了同行中的最好利润,受到总公司的奖励
【答案】D
【解析】从“实绩原则”就可以看出“实绩”是定义的关键词,只有D项中“取得……最好利润”表明实绩好。A项强调学历、能力;B项强调喜爱工作、态度好;C强调工作认真但销售额一般,均不属“实绩”。
2008年之后的定义则越来越趋向于专业化,从定义的名称来看,越来越晦涩难懂,单看名称是很难判断选项是否符合定义的。从定义的内容来看,表述也趋向专业化。考生的专业如果不是定义所涉及的专业,则很可能需要阅读两次以上才能明白定义的内容,这就必然增加了阅读的时间。
例题:
(2010年国家第69题)生态入侵是指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使得该生物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不断稳定地扩展,从而危害当地的生产和生活,改变当地生态环境的过程。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生态入侵的是:( )
A.某实验室由于管理不当将试验用的致病性结核菌株散播了出去,造成结核病在周围居民中流行
B.美国科学家将从我国引进的野生大豆与当地品种杂交,培育出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该品种现已彻底取代了美国传统大豆
C.某地发生大面积放射性核素泄漏,使某种植物发生变异,其繁殖力超强,逐渐取代了该地域内的其他植物
D.产于南美洲的凤眼莲花朵艳丽,曾经作为观赏植物被我国引进,致使云南滇池因为凤眼莲的疯狂蔓延而鱼虾绝迹
【答案】D
【解析】解题的关键在于(1)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把某种生物带入某个地区;(2)生物种群不断扩大;(2)给当地造成了危害。选项D中南美洲的凤眼莲被我国引进后,疯狂蔓延,致使云南滇池鱼虾绝迹,故选择C项。
(2012年国家第99题)军事上的电子欺骗指的是利用电子设备对己方的相关信息进行伪装或者虚假模拟,欺骗敌方的电子侦察,使敌方对己方部署、作战能力和作战企图等产生错误判断,从而达到迷惑和扰乱敌方的目的。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涉及电子欺骗的是:( )
A.军事演习时,蓝军故意丢失伪造的电子作战地图,佯装泄露己方情报
B.某国将无人机藏匿于敌国领空,冒充敌国领导人编制,发布虚假命令
C.二战中盟军设了一个司令部,用通讯设备源源不断的发送各种“指挥命令”
D.驻扎在太平洋小岛的某部为其计算机系统设置了数量庞大的仿真数据库
【答案】C
【解析】A项不符合“利用电子设备”;B项不符合“对己方的相关信息进行伪装或者虚假模拟”;D项不符合“使敌方对己方部署、作战能力和作战企图等产生错误判断”,故排除A、B、D三项。正确答案为C项。
(2013年国家第90题)“翻异别勘”是宋代为防止冤假错案而规定的复审制度,是指犯人如果在录问或行刑时提出申诉,案件必须重新审理。宋代的“翻异别勘”分为原审机关的“移司别勘”和“差官别勘”两种形式。“移司别勘”是指由原审机关将案子交给另一个同级的司法机关复审。“差官别勘”是指原审机关将案子申报到上级机关,由上级机关负责差派与原审机关不相干的另外一个机关的官员重新审理。这种情况下,往往或者是差派上级机关的官员前往原审机关主审,或者将案子移往上级机关复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翻异别勘”的是:( )
A.犯人对州县审理的案件提出申诉,可以将案件移交至州县的上级——路的长官进行重审
B.宋代中央司法机关刑部分左、右两厅,对其中一厅审理的案件,若犯人提出申诉,则由另一厅重审
C.犯人对州县审理的案件提出申诉,州县的上级——路的长官可以亲至州县对案件进行重审
D.宋代地方司法机关从上至下分为路、州、县三级,对由县上诉至州的案件作出判决后,若犯人提出申诉,则由州发回县重审
【答案】D
【解析】定义的关键信息有(1)“原审机关将案子交给另一个同级的司法机关复审”、(2)“或者是差派上级机关的官员前往原审机关主审,或者将案子移往上级机关复审”。A项“将案件移交至州县的上级——路的长官重审”,符合(2);B项“由另一厅重审”,符合(1);C项“州县的上级——路的长官可以亲至州县对案件进行重审”,符合(2);D项“由州发回县重审”,不符合(1),也不符合(2)。故不属于“翻异别勘”的是D项。
(2015年国家第84题)正惩罚是指当个体发出某种行为后,引发外部对其行为的某种反应,导致令该个体不愉快的后果,使个体今后发出此行为的可能性降低。负惩罚是指当个体发出某种行为后,撤销令个体愉快的后果,使个体今后发出此行为的可能性降低。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正惩罚的是( )
A.禁烟标识贴出后,在办公室吸烟的人明显减少
B.母亲要求小明不写作业不得出去玩
C.某人因酒驾被处罚后,再没有酒驾
D.冰棍解暑,所以夏天冰棍很畅销
【答案】C
【解析】正惩罚的关键信息是:①个体发出某种行为;②引发外部对其行为的某种反应;③导致令该个体不愉快的后果;④个体今后发出此行为的可能性降低。A选项没体现出①③;B选项不符合①②;C选项符合;D选项不符合③④,故正确答案为C。
(2015年国家第86题)隐域性是指自然地理现象在受到局部的地形、水文、土壤、气流、洋流、季风等因素的影响下,在地球表面不按或偏离纬向地带性规律分布的特性,它使地带性分布规律变得不鲜明,使自然环境变得更具复杂性与多样性。
以下属于隐域性分布的是( )
A.关汉卿《窦娥冤》中描写的“六月飞雪”
B.余秋雨所描写的丝绸之路上的“月牙泉”
C.岑参在诗中所描述的“北风卷地白草折”
D.电影《木乃伊归来》中所出现的大沙漠
【答案】B
【解析】隐域性的关键信息是:①自然地理现象;②受到局部的地形、水文、土壤等因素的影响;③使地带性分布规律不鲜明,使自然环境变得更复杂更多样。A选项的六月飞雪是小说中的虚构现象,非地理现象,不符合定义要点①;C选项是气候现象,不符合定义要点①;D选项是正常的按地带性规律分布的,不符合定义要点③。B选项说的“月牙泉”是沙漠当中的奇妙景观,是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导致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故正确答案为B。
(三)类比推理,题型多元化
2006、2007两年的类比推理题型比较单一,这两年的大纲中仅出现了一种题型。
第三种题型:类比推理。给出一对相关的词,然后要求报考者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对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
例题:义工:职员
A.球迷:球员 B.学生:老师 C.初学者:生手 D.志愿者:雇员
2008年开始到2010年,类比推理的出题方式进行了一些改革,出现了两种题型。
第三种题型:类比推理。给出一对相关的词,然后要求报考者仔细观察,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对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
例题:阳光:紫外线
A.电脑:辐射 B.海水:氯化钠 C.混合物:单质 D.微波炉:微波
【答案】B
【解析】阳光与紫外线、海水与氯化钠的关系都是整体与组成部分的关系,故正确答案为B。
例题:( ) 对于 梨 相当于 服装 对于 ( )
A.苹果——毛衣 B.水果——衬衣 C.书包——鞋帽 D.果汁——衣橱
【答案】B
【解析】梨是水果的一种,衬衣是服装的一种,因此,正确答案是B。
2011年至2015年的例题又发生了变化,例题又回归为了一道。
第三种题型:类比推理。给出一对相关的词,要求通过观察分析,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对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
例题:螺丝:螺帽
A.水杯:暖瓶 B.线:纽扣 C.插座:插头 D.筷:碗
【答案】C
【解析】螺丝和螺帽是一组必须配套使用的东西,选项C中插头与插座的关系与螺丝与螺帽的关系一样。
而从实际考试情况来看,这三年的类比推理中共出现了三种题型:
(2015年国家第92题)八卦:乾坤( )
A.九族:师生
B.七情:情志
C.五音:官商
D.四书:五经
【答案】C
【解析】八卦包含乾、坤、坎、艮、震、巽、离、和兑,五音包含宫、商、角、徵、羽。故选C。
(2015年国家第95题)音符:乐谱:五线谱( )
A.笔画:汉字:金文
B.树木:森林:自然
C.稻穗:稻谷:香米
D.卫星:星云:宇宙
【答案】A
【解析】音符构成了乐谱,五线谱是乐谱的一种,笔画构成了汉字,金文是汉字的一种。故选A。
(2015年国家第99题)“存折”对于( )相当于“栅栏”对于( )
A.储户牛羊
B.存款绿地
C.虚拟实物
D.银行卡围墙
【答案】D
【解析】存折和银行卡有同样的作用,栅栏和围墙也有同样的作用。故选D。
(四)逻辑判断,稳中暗变
逻辑判断不论是从题量,还是从题目的难度来说,都是比较稳定的一种题型。但是稳中暗变,主要是考查的侧重点发生了变化。2007年之前以形式逻辑推理和阅读理解题型为主,2007年之后则更加倾向于逻辑论证类的题型,而且逻辑论证中的“反驳、削弱”题型是必考题型。
从2009至2015年的大纲中所给的例题来看,也都是逻辑论证类的题型,而且都是“反驳、削弱”题型,可见论证类题型的重要性。
2009年、2010年大纲例题:
科学家对76位心脏病患者进行了研究,他们分别采用“一名志愿者带一只狗前去探望病人”、“一名志愿者前去探望病人”以及“没有志愿者”三种方法分别测试这些病人的反应。结果发现第一种情况下病人的焦虑程度下降了24%,第二种情况下病人的焦虑程度只下降了10%,第三种情况下病人的焦虑程度仍保持原来水平。因此科学家认为,狗能帮助心脏病人降低焦虑情绪。
下面哪一项最能削弱科学家的论点?( )
A.带狗和不带狗探视的实验分别选在两个不同的时间段
B.在带狗的志愿者中,绝大多数喜欢并自己饲养宠物狗
C.在被探望的病人中,绝大多数喜欢并自己饲养宠物狗
D.志愿者带去探望病人的大多数狗都是性情比较温顺的
【答案】C
【解析】观察A、B、C、D四个选项,似乎都能削弱科学家的论点:狗能帮助心脏病人降低焦虑情绪。但选项C“在被探望的病人中,绝大多数喜欢并自己饲养宠物狗”直接说明研究对象(心脏病人)的样本太特殊(绝大多数被研究的心脏病人喜欢并自己饲养宠物狗),不具有代表性,因此C最能削弱科学家的论点。故C是正确答案。
2011年至2015年大纲例题:
在一次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在一座唐代古墓中发现多片先秦时期的夔文(音kuí)陶片。对此,专家解释说,由于雨水冲刷等原因,这些先秦时期的陶片后来被冲至唐代的墓穴中。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专家的观点?( )
A.在这座唐代古墓中还发现多件西汉时期的文物
B.这座唐代古墓保存完好,没有漏水、毁塌迹象
C.并非只有先秦时期才使用夔文,唐代文人以书写夔文为能事
D.唐代的墓葬风俗是将墓主生前喜爱的物品随同墓主一同下葬
【答案】B
【解析】该选项中“古墓保存完好,没有漏水、毁塌迹象”从根本上排除了“雨水冲刷”的可能性,最能反驳专家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