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堂丛谈:新文学论说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经典的回味
——《平凡的世界》的几种读法

多年来,我在旅途中常常会碰到这样的事:当邻座的旅友们——不少人显然是来自乡村的新大学生或早已就业的老大学生——知道我是从事语文教学的大学老师时,往往会情不自禁地向我述说他们对路遥小说《人生》《平凡的世界》的热爱,然后便急切地问我是否喜欢路遥的作品。我当然毫不迟疑地说喜欢,并会对他们说:“我也来自农村,我的家乡离陕北很近啊,我哥哥和我就像《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安、孙少平兄弟一样,彼此的出身、年龄、经历以至于性格气质都很相似的。我哥哥的坚韧可比孙少安,正是由于他对家庭责任的自觉担当,我才能解除后顾之忧,念了一所又一所大学,比孙少平可幸运多了!”事实上,许多普通读者也都是从孙氏兄弟或高加林身上看到各自的影子,因而才对路遥的作品倍感亲切。

应该说,改革开放与恢复高考,的确给众多的乡村知识青年提供了改变自己命运也改变中国命运的好机会。这同时也推动了当代文学格局的改变:一批又一批来自乡村而又回归基层工作的大中专学生加入了文学写作的队伍,少数人后来成为专业作家,更多的人则长期在基层工作之余从事文学写作,抒写着他们个人成长的酸甜苦辣也抒写着中国社会变迁的得失利弊,这些朴素的作品也因此成为既关联着个人命运也关怀着家国命运的“当代成长文学”,从而与那些集中在少数几个大都市里的先锋复消遣的时髦文学潮流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可惜的是,当代批评的“话语权”操纵在一些自高自大的批评家手里,他们对这些出自基层作者的“成长文学”不屑一顾,甚至连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路遥作品也嫌其“土气”,觉得他的作品不够“先锋”、缺乏“形而上的深度”,于是在当代评论和一般文学史著述中也就不得好评以至被摒弃不予置评。这不能不说是批评的傲慢与势利。其实,从“劳者歌其事”“诗道真性情”的经典文学观来看,这些出自基层作者业余抒写的“成长纪事”才是真纯的好文学。(1)

这是2015年7月初我给一位友人的创作集所写序言的开头两段。那时的我完全没有想到,清华校长会在不久后把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作为送给2015级新生的礼物,后来知道了这件事,我也不无担心——毕竟时隔二十多年,社会和文学的变化如此巨大,在极其不同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学子,能否理解路遥所倾心抒写的人生经验与人间情怀呢?

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现在,厚厚一册《清华大学2015级新生〈平凡的世界〉读后感汇编》就摆在我的案头,品读同学们的一篇篇发自衷心的读后感,我也由衷地为路遥作品获得新一代读者的理解而感到欣慰。这印证了一个永恒的文学原理:一部文学杰作必定是由于它对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的独特抒写而取胜,但这独特性不会局限读者的理解,因为人情人性是相通的,不同时代和地域的读者自会从中感悟到生活、人性和文学的普遍意义。

作为一部文学经典,《平凡的世界》的魅力正在于它蕴含着非常丰富的人生、人性和社会的内容,值得人们反复回味,这也就意味着对它的解读不可能是单一的,读者其实可以有多种多样的理解。这里,就说说我重读《平凡的世界》之后的几点感想,供同学们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