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日有懷二首
飄蓬敢恨一年遲 〔一〕 ,客裡春光也自宜 〔二〕 :白玉青絲那得説?一杯嚥下少陵詩 〔三〕 !
玉堂着句轉春風 〔四〕 ,諸老從前亦寓忠 〔五〕 。誰爲君王供帖子 〔六〕 ?——丁寧綺語不須工 〔七〕 。
〔一〕 “敢”,豈敢,哪敢。本篇作於紹興三十二年(一一六二)年底,是年臘月内立春,歲將盡,春已來,猶客宦在外,故有此句。
〔二〕 古代風俗,立春日寫“宜春”二字,貼於門庭楣柱之間,叫作“宜春帖”,取節令“吉利”的意思。本句的“宜”字即暗用此一風俗故典。
〔三〕 “少陵”,指唐代大詩人杜甫。少陵原,在陝西西安之南,杜甫家居在此,故取爲號。杜甫《立春》詩:“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盤出高門行白玉,菜傳纖手送青絲。……”是追憶當年太平時在長安立春日喫春盤生菜的詩句,盤爲白玉,菜似青絲,極言其美好。據《摭遺》,東晉時李鄂於立春日以蘆菔、芹芽爲菜盤,以相餽贈;《四時寶鑑》説:唐人在立春日作春餅、生菜,號爲“春盤”;《齊民月令》説,食生菜是取“迎新”之義。據《宋史》,宋時猶存這一風俗。這裏作者説,在客中,哪有家鄉的春盤可享,只好一杯淡酒,把杜少陵的這首詩當生菜“吃”了吧!上引杜詩接云:“……巫峽寒江那對眼,杜陵遠客不勝悲!此身未知歸定處,呼兒覓紙一題詩。”作者的四句詩,正是曲折而生動地 表達了這種國危家遠、客里逢春的情緖。“那”,讀平聲如“挪”。參看蘇軾詩:“吾詩堪咀嚼,聊送别酒嚥。”陳師道詩:“酌我岩下水,嚥子山中篇。”
〔四〕 “玉堂”,翰林詞臣的官署,宋時學士院的正廳。“着句”,猶言作詩。“轉春風”,能使風光流轉的意思。這句説翰林詞臣們正在“玉堂”給皇帝撰作“春帖子”詞。參看下注。
〔五〕 “諸老”,指北宋歐陽修、蘇軾等老輩詩人。“寓忠”,作品中寄以規諫之意。《宋史·歐陽修傳》:“在翰林日,仁宗(趙禎)一日見御閣‘春帖子’,讀而愛之,問左右,對曰:‘歐陽修之辭。’乃悉取宫中諸帖閱之,歎曰:‘舉筆不忘規諫,真侍從之臣也。’”可作參證。蘇軾《内制集》中如元祐三年“春帖子”詞,皇太閣六首之五:“宫中侍女减珠翠,雪裏貧民得袴襦。”這對統治者説來都是非常“煞風景”的話,但也正是規諫“寓忠”的好例子。餘不多引。
〔六〕 “帖子”,指“春帖子”詞。宋制,不但立春日翰林要作“春帖子”,一年八節,都要有新帖子詞。不但皇帝閣要張貼,太后、太妃、夫人等閣也要有。但這不過是應景的故事,不是真有人定要去讀這些照例云云的應制之作。其體都是五言、七言小絶句詩。“君王”,此指新即位的孝宗趙眘。
〔七〕 “丁寧”,囑咐。“綺語”,華美浮豔之詞。“工”,凡是善於一件事的,都可稱“工”,如言“工詩善畫”。這是向當時的詞臣們進一言:向老前輩的爲民敢諫的精神學學吧,不要只把些好聽的諛詞去獻媚皇家了,——前一任皇帝的荒淫享樂,已經够可觀了。兩首立春小詩,由自身的卑吏生活轉想到皇帝宫中的奢侈,嘆息詞臣文風之不振,而官場之諂媚,民生之疾苦,國勢之阽危,都含詞隱約。
按南宋從建炎以來,“春帖子”的制度早已間斷,到紹興“和議”既成,十三年立春,學士院才又恢復呈撰帖子詞的故事。劉克莊《後村大全集》(卷百七十五)論及“春端帖子”,引作者此題第二首,而説:“使此老爲之,必有可觀。”又周煇《清波雜志》(卷十)亦云:“‘春端帖子’,不特詠景物爲觀美;歐陽文忠公嘗寓規諷其間,蘇東坡亦然,司馬温公自著日録,特書此四詩,蓋爲‘玉堂’之楷式。自政(和)、宣(和)以後,第形容太平盛事,語言工麗以相誇:殆若唐人宫詞耳!近時楊誠齋廷秀有(亦引第二首)之句,是亦此意。”可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