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二:情系方寸之间
晏妮
时间就好像是手中的沙子,攥得越紧,它却从指间流逝得越快。怀着扎根基层、服务居民的梦想,我于2005年从企业辞职,加入到社区工作者的行列之中,不知不觉间已有16个年头,曾经满头青丝,如今白发已依稀可见。我先后在城管员、综治员等岗位上工作,现任沙坪坝区渝碚路街道杨公桥社区副主任兼职综治专干。
我始终秉持用真心、怀真情、做真事的态度,努力发挥调解专长,积极主动调理、化解居民矛盾纠纷,调解接受率达到100%,调解成功率达99%,所调解的案例没有一例矛盾上升或者事态扩大。在各级领导、各位同事和居民朋友的关心支持下,以我的名字命名的“晏妮工作室”已成为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的“金牌调解室”,获得了较好的群众口碑。我根据多年调解经验总结出的调解工作“四功五法”也正在被更多同仁所借鉴,本人也先后被重庆市人社局、司法局评为优秀调解员,以及获得沙坪坝区感动人物等荣誉。
每一天,我都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事情,日子过得紧张却又充实,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会面对作者成为接受访谈的对象,面对读者成为文章的主角并受邀作序,深感荣幸也心怀忐忑,担心我语无伦次的急就章难登大雅之堂,贻笑大方,同时也非常感谢作者将她朴实而细腻的笔触对准了基层一线“小社会”,聚焦于社区干部“小人物”,生动展示了一幅幅社区面貌的“全景图”、为民服务的“写真照”,让我们能真实感受到基层的真情和温度。
习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基层,要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这个根基。为了守护共和国这座宏伟大厦的根基,无数的社区工作者默默扎根在这里,用爱心呵护、用恒心坚守、用真心奉献,让小社区充满真情与大爱,让小基层汇聚正气和力量。
社区工作者的日常就是在走街串户中忙碌穿梭。作为社会管理一线人员,我们的责任就是将上级要求落实到千家万户,同时零距离倾听群众的诉求和心声,因此走街串户就成为了社区干部的工作常态。在街头巷尾、小区楼栋,随时都能看到社区工作人员脚不沾地的忙碌身影,有的在入户调查,有的在调解纠纷,有的在组织活动,有的在访贫问苦……长年累月的走街入户,让我们对辖区的基本情况如数家珍,对楼栋的居民住户了如指掌,对街坊邻里的矛盾问题烂熟于心。我们就好似辖区里的百科全书,各种疑难杂症都能迅速检索,困难问题也在走街入户中迎刃而解。
社区工作者的职责就是在家长里短里用心坚守。社区犹如大树枝干的最末端,是党和政府的最末梢神经,在这里能体会到最真切的民情冷暖,也最能凝聚起强大的党心民心。我们好似社区的“大管家”,只要居民群众身边出现矛盾纠纷,公共领域出现各种问题,必定会第一时间现场进行化解处置。“一点一滴系冷暖,一枝一叶总关情”,这是对社区工作的生动写照。在数十年如一日坚守中,我们迎来了一张张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庞,也看惯了一张张或热情或冷漠的脸色。我们曾经为居民的非议和诘难而失落伤心,也曾为群众的满意点赞而收获的一点“小确幸”感动流泪。
社区工作者的情怀就是在“鸡毛蒜皮”上无私奉献。基层的工作千头万绪,似乎总是看不到尽头,尤其是大项工作任务来临时,“5+2”“白加黑”便成为工作的常态。酷热的夏日,我们头顶烈日为创文创卫左右忙碌;寒冷的冬夜,我们顶风冒雪为疫情防控上下奔走……在那剪不断、理还乱的纷繁事务中,待哺的孩子多少次在哭闹中呼唤自己的母亲,着急的爱人多少次牵挂伤病未愈却仍在奔忙的妻子,忧心的父母多少次在追问夜深还未归家的儿女。无数的社区工作者在工作岗位上奉献了青春年华,牺牲了天伦之乐,对家庭、对至亲,他们有着无尽的愧疚和亏欠!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选择了什么,生活就会给予你什么。选择了社区,我们失去了许多,也得到了许多。此身难舍是家乡,我们无悔于今生的选择,这里是生命价值的所在!凭着这份对故乡、对群众最深沉的爱,我们社区工作者会一如既往坚守为民服务的初心,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情系社区方寸之间,绘就为民的精彩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