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一:其实,身临其境的现场一样可以唯美
杨春敏
2005年6月,在步入焦虑的中年以后,我在国有大企业重庆特殊钢公司宣布破产这一天随之下岗。为了生计,我做过很多工作:开过火锅馆、去过私企、当过销售、干过理货员,最后扎下根来一干就是15年的却是社区工作。有不同职务的人问过我同一个问题:在社区工作15年遇到无数的困难,什么理由让你可以坚持下来并决定干下去?尽管有千言万语想表达,萦绕心间的无数理由大抵汇聚成两个例子,兴许可以窥见一斑!
在中国的行政级别里面,是没有社区居委会主任这个职级的,因为这个职务是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一个负责人(政治性群众组织),压根就不在体制内。在人们的认知中,自治组织跟跳舞的大妈、争议不断的业委会、各类公益性机构等差不多,所以显得那么渺小,甚至轻微。
2010年底,我所在的社区经过大规模危旧房拆迁以后,开始修建轨道一号线磁井中段。因为工程车到施工现场必须要经过团结坝社区的一个居民区,在开工之前,我主动到施工单位——某国企的某公司现场办公室,向现场负责人了解施工进度、务工人员成分,同时不忘宣传流动人口政策,提出文明施工建议,包括悬挂标语的地方、吃饭和休息的场所安全,等等。施工方领导人很客气,也很忙。他不停地看手表、打电话、探出头喊人这个那个的。我和两个社区干部在他眼中就像空气一样,在艰难中断断续续表达自己的想法。他脸上写着的“我很忙”让我极度自卑,我以小人之心揣度:也许明天在路上擦肩而过,他根本不记得我是什么人了。后来随着工程车进出越来越频繁,社区不停地接到群众的报告:工程车在居民区不减速,老人孩子安全得不到保障,特别是工程车撞烂了路沿、阳台、雨棚等从来不停车,我们追也追不上!还有就是工程车拉泥土没有搭布罩,车子一过,晴天一路灰、雨天一路泥,居民苦不堪言!有的居民开始威胁说:“如果不能制止这种方式,就不让工程车经过居民区了!”为此我多次电联对方领导人,也多次被对方软“打整”,客气中透露出傲慢——我们是某某某的“部队”,是市重点工程,希望社区给居民做好工作,服从施工需要!我感觉自己黔驴技穷了,在无奈中等待,等待一个好的时机,好好跟施工方再“沟通沟通”。于是,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一大串载满泥巴的工程车被居民拦在了路中央不准经过,施工方报警了。警察到现场后居民列举了很多工程车的“野蛮”行为,警察勒令施工方立即先停工,好好跟居民沟通!没有想到施工方拿出了“杀手锏”:“是每天给多少钱?还是每一车给多少钱?还是单独给几个拦路的人多少钱?”没有想到我们的居民就有“富贵不能淫”的骨气,直接拒绝了他们的“腐蚀”,回答:“我们不要钱,你们把社区领导喊来评理,如果觉得你们是对的,我们就让工程车过路!”我在最短时间赶到现场,在查看情况后请居民先让行工程车,不要影响施工进度,同时电联他们负责人一起在现场商量解决办法!结果原来很忙很忙的那位领导比曹操“跑”得都快,立马赶来了现场。他真诚的笑容让我受宠若惊之余备感自豪,原来社区的资源如此丰富啊!他认真记下了居民的每一个诉求,认真听取了我的每一条建议并立即实施。施工方拿出了最大的诚意,快速修复了撞坏的所有阳台和雨棚,每天派人清扫工程车过路撒漏的泥土,主动为居民修路,捐赠体育器材;如果需要夜间施工,主动向社区报备,我们再传达给居民群众,请他们做好相关准备,传统节日扶贫助困等。我们的居民克服了一年来工程施工给他们造成的近距离纷扰,配合施工方完成了施工任务。工程结束后,施工方给社区送锦旗的时候说过这样一段话:他们承接过全国很多个城市工程,也跟很多个社区打过交道,其中,团结坝社区最有担当,团结坝社区的群众最有素质!我自己没觉得有什么,但听别人夸社区和社区群众,觉得还是蛮欣慰的。我忽然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原来别人(企业)需要、群众需要可以高度结合,让每一方皆大欢喜!
第二件事是,我们社区有45户靠近詹1拆迁区域的平房被鉴定为D级危房,这些是20世纪50年代修建的房屋,房屋的安全隐患堪忧。由于房屋的结构问题,无法实施有效的维修,街道和社区多次上门挨家挨户走访过,劝解居民搬离,提醒他们投亲靠友,但居民群众以各种理由拒绝搬出来。有一次几个居民怯生生地到社区来找我,他们说:“不是我们不想搬走,确实是各种原因不想搬,杨书记帮我们反映一下,有机会帮我们拆迁!”我记得一个居民拉着我的手说:“杨书记,你不要烦我们天天来找你,我们都是普通老百姓,除了你再认不得其他领导,我们只能来找你了!我们晓得你工作忙,也为我们操了很多心,我们都觉得惭愧,帮不到你还给你添乱,对不起了!”说完她内疚地哭了。当天晚上,我把她的这番话在电话中说给了我们街道时任党工委书记邓朝霞,朝霞书记哭了,她说:“春敏,团结坝这45户的情况我一直装在心中的,这些老百姓没有任何‘关系’,我们两个书记就是他们唯一的‘关系’,这是希望也是对我们的要求。我们一起来努力,争取早日解决他们的居住问题!”从那以后,但凡有领导来团结坝,无论什么原因,朝霞书记都会把领导带到这个片区汇报情况。我永远记得她每一次的不遗余力、每一次的滔滔不绝。她没有食言,在离开石井坡担纲其他领导岗位之前她做到了促成了周边106户全部拆迁!当然,拆迁不拆迁真不是哪一个领导说了算的,它涉及很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地区经济发展需要,比如群众需求与政府投入的有效匹配,等等,我想表达的是,心中装着群众,就能够推动事物的发展速度,促成问题的尽快解决!
记得中央电视台记者曾经采访过我,问我怎么发动社会单位和居民群众共同参与和谐社区建设,我跟她说了很多例子,最后自己总结了几句土话:有一种坚持叫“扭到费”,有一种监管叫不放手,有一种责任叫挂心头,有一种方式叫退休以后“特钢能人”更有用!在作家李燕燕来社区找到我时,我把与这几句土话有关的故事一字一句讲给她听,又带着她去找骨干找居民详细了解更多真实的社区点滴。
最后我要说的是,李燕燕的长篇报告文学《社区现场》即将出版了,我作为故事的其中一员,感觉她写的就是我们日常的工作和我们日常面对的各种事情。这是社区工作者的现场,也是千千万万社区各类人与事的真实场景,也许还有喧嚣,有激烈的冲突,甚至有像传奇人物一样的过往,但您看到的就是我们身边经历过的、熟悉的、曾经的点点滴滴,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