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观乐史:人文视野下的中华礼乐文明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什么是国学

什么是国学?简单地说,国学就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国学将“经”“史”“子”“集”,上至天文下至地理都包括在内,但是它的核心是什么?最根本的核心就是一阴一阳。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作为一个人,你自身有阴也有阳;一个家庭,父母是一阴一阳;一个社会,文化一方面,经济一方面;地球也分东半球、西半球;都有阴阳。弘扬国学说起来很简单,但事实上它有深刻的哲学内涵。

1.国学的由来

改革开放之初有文化热,当时都讲“文化”,还不讲“国学”,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后,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后,由文化热开始转向国学热。有一点得弄明白,就是“国学”这两个字的由来。实际上我们今天讲的国学的概念,从提出距今也就100来年。

“国学”这个词的出现,我觉得最初是“中学”的延续。从历史学的角度看中西方的交流,严格说是很晚的事了。中国的“丝绸之路”到西亚也好,到东欧也好,早期的这种交流是很早,但中西文化交流比较晚,一般认为要到宋元时期了。比如说马可·波罗,马可·波罗到中国来已经是元代了,那才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开始。更多时候我们讲中西文化交流,是从明末清初传教士的到来开始算起。比如说利玛窦。利玛窦来中国是在康熙年间,那个时期中西文化的交流处于平等的地位。当然,我们中国自己总有天朝大国的感觉,居高临下。比如英国使节到中国来了,要求他必须跪拜皇帝,说不跪拜不行,咱们中国人始终觉得自己的国家是天朝。当然这也是有历史传承的,因为我们从先秦时期到秦、汉、魏晋、南北朝等,中国几千年文明,在历史当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确实是天朝大国。先秦时期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个“天下”和外部世界的交往并不是太多。当然,不是说那个时期没有,而是没有形成这种观念。从清初开始,中西文化开始交流,但这种交流是平等的,可以说叫文明互鉴。后来爆发了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再往后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乃至五四运动,我们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就由平等的交流变成了不平等的交流。英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然后张之洞在当时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仔细想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讲“体”和“用”,“中学”是为“体”,严格说是属于“道”的层面;“西学”是为“用”,属于“器”的层面。当时中国人认为,不是我们不行,是我们的船、炮不行,打不过他们。我们都是用长矛、大刀,跟他们比是不行,但我们的“道”还是很高的,只是“术”不行,或叫“器”不行。但文明互鉴不能光学人家的“器”,人家也有“道”,都要学。我们今天向西方学习,不光是把美国好的设备、机器拿过来用,他们好的思想、文化也要学,两样都要学。

国学的提出,也就是在最近的100年,是针对西学而说的。钱穆先生写过一本《国学概论》,钱先生说国学这个词不能成立,没有头也没有尾,将来这个国学之名会失去而成为天下之学。王国维先生也觉得,学术无国界,东方的是学术,西方的也是学术,怎么还非得要来个国学呢?事实上,我们最近100年之所以会提出国学,是因为西学传入中国。我前面说从元、明以来西学传入中国,可能到明末清初中外交流还处于平等状态,鸦片战争以后就不平等了。由于不平等,我们就觉得西学东渐以后,中国的文化受到了打击,为了保存国故,要整理国学,所以就针对西学提出国学的概念。

还有一点要说,国学和汉学也有区别。汉学是什么呢?有人就说了,你讲汉学不就得了,非讲国学干什么呢?汉学是外国人研究中国人的学问,这叫汉学。但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研究自己的学问不能叫汉学,我们自己研究自己的学问,有别于西学,我们叫国学,或者叫中学。这是国学的简单源流,为什么这100年会出现国学这个概念?这要从历史上看。鸦片战争也好,辛亥革命也好,五四运动也好,包括今天的改革开放,为什么提国学呢?因为中西方文化交流到了历史的转折点。

就当下来说,由于改革开放,西方的技术过来了,他们的文化也都一同传进来了。一传进来,我们的文化就受到冲击。西方这个好,中国那个好,所以就出现了国学和西学之间的交融冲击,国学就随着西学的传入而热起来了。所以说,我们一是要讲国学,二是要明白历史的转折带动了国学热,国学热的背后是西学进来了。西学和我们的国学发生了碰撞,所以我们的国学就热了。如果西学不来,我们国学就热不起来,这是相对应的。西方文化各个方面,政治、军事,包括经济都传进来了,不光它的“器”进来了,它的“道”也进来了。中西一碰撞,“国学”就热起来了。所以今天国学热的根本原因,不能简单地归结到我们中华民族要复兴,而是还有大的背景,就是西学进入。这是我想说的第一点,国学的由来。

2.国学的内涵

实际上,今天讲的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国学的内涵。下面的问题有主有次,重点论述国学内涵。

国学内涵怎么看?有很重要的一点要强调,就是我们对国学内涵的历史认识。当然,这是我自己谈自己的学习心得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历史学有“四大发现”,即甲骨文、敦煌文书、居延汉简,还有明清档案。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这个世纪之交,起码有“三大发现”,比如简帛的发现,郭店简、上博简,还有清华简。清华简2006年流落到香港,2008年清华大学把它买回来的;上博简是1998年前后从香港买回来的,郭店简是1995年发现的。为什么要强调这三批竹简呢?因为这三批竹简与我们国学有关系。以前其他简也发现不少,比如云梦秦简,但清华简里有经书和子书,不像以前发现的简一般都是“遣策”之类的东西。云梦秦简里有一些法律文书,还有甲乙《日书》,算命占卜的东西,没有史类、经类、子类文献。如果把马王堆帛书(马王堆帛书是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稍微早点)和这三批竹简放在一起,也可以说是“四大发现”。19世纪末、20世纪初有“四大发现”,20世纪末、21世纪初也有“四大发现”。它们让我们对“国学”的内涵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

我们刚才说,一般认为国学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那国学包括什么?从广义上讲,经、史、子、集都是国学。音乐是国学吗?更是国学。我们到外面去,国际上怎么看中国?通过我们的音乐,通过礼乐的展示,通过武术、绘画甚至服饰来看中国文化。当然这些都是外在表现,礼也好乐也好,它是中华文化的外在表现。中华文化有内在的东西,叫作“道”;也有外在的东西,叫作“器”。“乐”是“器”的物化表现。但“道”不深,“乐”也达不到一定高度。礼乐文化是国学的外在表现,而且集中反映国学的经典所在。国学看也看不见,摸也摸不着,但通过礼乐文化就能看出中华文化的特点。

说经、史、子、集都是国学,那就太大了,无所不包。中国固有的学术,自古以来的学术都是国学。科技也是国学,《梦溪笔谈》是国学吗?是国学。诸子百家的著作也是国学。但是这个“国学”,我们需要想想它的内涵,它更多不是形而下而是形而上的东西。

我上次也说到清华简,清华简里面有《保训》篇。2008年清华简入藏了以后,李学勤老师说这2500多支简当中,有11支简比别的简长出一块来,他把这些简拣出来,发现正好是一篇文章。当时发表的时候叫《周文王遗言》,大家有点惊讶,说,哎哟,文王有遗言。人去世前指定有点话要留给后人,《保训》篇就是周文王在病中跟他的儿子武王说的话,讲如何治国理政。周文王说:“按理,我要给你写出个东西来,现在我病得太重了,我写不了,你就听着记下来。”其实《保训》篇要传什么也没说,只讲了两个故事:一个故事讲的是舜,说舜“旧作小人”。上博简、清华简里都说舜“旧作小人”。什么叫小人?就是老百姓。舜一开始就是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尚书·商书·盘庚》篇讲武丁时也说了一句话,“旧为小人”,故事里说舜“求中得中”。舜,从一个普通的小老百姓,一个民间庶人,然后接尧的班,他是通过“求中”“得中”,最后继承了尧的位置,当了天子。另一个故事讲的是上甲微,这个上甲微是商汤的六世祖。一般我们讲商王朝的历史要讲先商文化,商在夏朝的时候是个邦国。这个邦国最初的始祖是契。从上甲微开始到商汤,中间传了六代。一般认为,包括于省吾先生也认为,从上甲微开始,商朝的国家就已经形成了。上甲微的故事讲的是“假中”“归中”。不过竹简有个很麻烦的问题,有些字不好认,特别是清华简,好多字都不好认。我们要给它隶定成今天的通用字,隶定完了以后还要解读它是什么意思,不太好讲。“求中”“得中”,我要求的东西,我得到了,好讲一点;“假中”“归中”就麻烦了,“中”怎么借到,还能还回去?

这些年讨论《保训》篇,对“假中”和“归中”的理解大家都比较纠结。后来李老师又重新隶定了这两个字。这个“假”字,可以理解为凭借、依靠;“归”,当读为“师”,有学习效法的意思。但是,不管怎么解释,有一点很清晰,就是它是文王去世之前跟武王交代的事情、留的遗言,遗言留的是什么?就是中国的“中”字。舜是通过“求中”“得中”,把治国理政的东西学来了;上甲微是通过“假中”“归中”,把这些东西也学来了,然后上甲微把它传给谁了呢?传给了商汤。这两个故事都讲了“中”,引发了我们对中国古代文献的重新解读。《史记》里面有《五帝本纪》,司马迁的《五帝本纪》把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放在一起写,写到舜的最后一句话叫“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就是从舜开始“明德”。为什么从舜开始“明德”呢?其实很简单,尧选中了舜,舜这个人很孝顺,怎么孝顺?他的爹顽固不化,他的妈是后妈,他弟弟象为人也不太好。舜是个“小人”,他在家里很孝顺,他把父亲伺候得很好,把母亲伺候得也很好,跟他弟弟的关系处理得非常得体。舜在这种特殊家庭背景下,还做得这么好,这叫大孝。孝也有“器”和“道”的问题。孝顺父母,不是说妈今天您这里没有肉,我给您买点肉送来,明天我领着您上哪里去转一圈,这些东西严格说都是“器”,孝敬父母还得讲“道”。舜不光是听他爹妈的,照着他父母的意思做,还有“道”。他通过这个“道”来转变他父亲,转变他的后妈,还有弟弟。本来他们走得比较歪,他用“孝道”使他们醒悟了,改变过来。

《史记》里面说“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明德”主要讲的是“德”,“明德”是把“德”呈现出来,发扬光大,这是舜的功劳。《尚书·尧典》篇、《舜典》篇关键讲的是什么呢?“允执厥中”!这个“中”和清华简里面的“中”吻合了。这个“中”事实上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讲国学,国学首先强调“德”,我们中华文化,“德”在先,“刑”在后。“德”和“刑”也是一阴一阳,但是我们更看重“德”。“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舜治国理政,他用的就是“德”,“德”不行他才用“刑”。但“德”和“刑”怎么用得恰到好处?就是“中”。像秦始皇,全用“刑”,这天下只用刑法,完了;天下治国全用“德”,不用“刑”,那也完了。“德”和“刑”这两者要结合得恰到好处,这个结合点就是“中”。当然这个“中”不是简单地这边50%,另一边也50%。就像一个国家有经济,也有文化一样,两方面都做到,结合得恰到好处,就是“中”。这个“中”绝不是说“德”占多少比例,“刑”占多少比例,只要它俩不失衡,这就是“中”。国学的内涵,就是“中”。这是我通过清华简得到的发现。

我刚才说,国学就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经、史、子、集都包括在内,但它更讲究的是形而上的东西。国学的核心内涵简单说就是“中”。“中”也是治国理政的理念,清华简《保训》篇、《尚书》、《史记》,文献中就有。《大禹谟》里面讲到十六字真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大禹谟》大家认为是晚出的,但是你把其他的文献,包括出土文献结合起来看,还是有它的道理的。国学的内涵是“中”,这个“中”我们今天体会就是一阴一阳。人做什么事情都是两方面配合到一个点。这是我讲的第二点,“国学”的内涵。

3.“国学”的根脉

其实这个问题刚才我说了,文王去世之前跟他的儿子说,传给他“中”。讲了两个故事,一个关于舜,另一个关于上甲微。舜前面还有尧,尧前面还有黄帝,黄帝上面还有神农氏,神农氏上面还有伏羲氏,这是一条线。然后舜往下有禹,禹往下还有商汤、文王、武王、周公。舜“求中得中”怎么来的?他一定是通过尧来的。《论语·尧曰》篇中尧跟舜说:“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这个“中”是从尧那里来的。“天之历数在尔躬”,就是把天下给你,然后“允执其中”,告诉你怎么做,而他“求中得中”,当然他得有一个历练的过程。尧教训舜,然后你看《论语·尧曰》篇后面还有一句话,“舜亦以命禹”。舜又把这个传给谁了?传给禹了,这是有记载的。然后到商汤、文王,后来文王又传给武王、周公,一直到孔子。

孔子的核心思想,有人说是仁;有人说不对,应该是义;也有人说是仁义;还有人说都不对,是礼。我的老师金景芳先生晚年写过一篇文章《论孔子思想的两个核心》,他说孔子的思想核心不是一个,而是两个,一个是“时”,还有一个是“仁义”。第一个核心是基本的,偏重在自然方面;第二个核心是从属的,偏重在社会方面。孔子又特别重视“中”,“中”实际上是从“时”派生出来的;孔子还特别重视“礼”,“礼”实际上是从“仁义”派生出来的。实质上,金老抓的也是一阴一阳两头。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这个“吾道一以贯之”如何“贯”呢?“忠恕而已”,“忠”和“恕”。

研究孔子的思想,大家很多时候不注意“忠”,更注意“恕”。然而“忠”更重要。孔子说“忠”是什么?简单说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你想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别人也想达到,这是“忠”。我们今天叫作换位思考,“忠”和“恕”,你仔细想想,它就是一阴一阳。“忠”和“恕”结合好了,就是“中”。

我们说国学的根脉从“中”来,“中”讲的是一阴一阳。这个根脉从孔子往上追溯,可以一直追溯到庖牺,或者叫伏羲。

咱们知道甘肃天水有大地湾文化,一般文献解释伏羲生在成纪,成纪就在甘肃天水。但是不能说大地湾文化就是伏羲文化。有一点我要强调一下,太昊伏羲陵在河南淮阳,20世纪80年代淮阳有个平粮台遗址,应该属于龙山文化,距离伏羲最起码还差个几千年。我们一般认为伏羲属于前仰韶文化。一般说仰韶文化之后是龙山文化,考古学角度讲仰韶文化是母系氏族社会,龙山文化是父系氏族社会。伏羲时期处在前仰韶文化。人类氏族社会产生,就是在新石器时代的早期阶段,距今8000年,甚至10000年,属于那个阶段。淮阳也有考古发现,但是这个地方发现的是龙山文化,距今也就4 600多年。很重要的一点是,在21世纪初,在淮阳平粮台遗址采集到一件黑衣陶纺轮,这个陶纺轮上有一个八卦符号。上边一横,下边一横,中间两斜笔是交叉的,这是“离”卦。“离中虚,坎中满。”李学勤老师一看就认为这个是“离”卦。太昊伏羲陵在河南淮阳,淮阳就是陈胜、吴广起义闹革命建都的地方。为什么平粮台遗址会出土这个东西?因为平粮台遗址和太昊伏羲陵相距不远,有传承。考古发现的东西是偶然发现的,但是这个偶然发现的后面有必然在里边,它一定有自己的传承。

我们讲国学的内涵是“中”,“中”是一阴一阳的集中体现。伏羲八卦讲一阴一阳,其核心价值孔子在《易传》中解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讲的就是“中”。所以,用清华简《保训》篇对照文献来理解,国学的由来、内涵、根脉,基本上就体会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