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人为灾害
1.2.1 人为灾害的概念和危害
1.1节对常见的自然灾害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与自然灾害一样,人为灾害同样也是一种威胁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隐患。与自然灾害不同的是,人为灾害的产生绝大多数都和人类的活动有关。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为灾害的危害性正在逐步显现出来。在生产力较为低下的社会中,人类的活动不足以造成影响巨大的人为灾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进一步得到提高,原本一些不会发生的灾害也开始出现了。环境污染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后,工业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但工业生产排放出来的废气、废水等污染物,不仅损害了地球的自然环境,也伤害了人类的生命健康。环境污染在工业化时代之前是不会发生的,即使有一定的污染,地球自身的恢复能力也可以净化这些污染。
人为灾害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灾害。例如,火灾和交通事故都是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灾害,而最为严重的一类人为灾害——核污染,也是因为防护措施不到位、操作不规范而导致的。对于人为灾害,主要还得依靠人类自身的行为来进行防范和抑制。
从预防的角度来看,自然灾害通常只能通过监测机制来进行预警,很难通过具体措施来制止灾害的发生。例如,以目前的技术,即使发现地震或海啸将要发生,也无法通过某种手段制止其发生。从灾害的成因来说,自然灾害大多是由于自然现象的变化而产生的,很难进行控制;但人为灾害不同,人为灾害大多是人类活动引起的,只要控制人类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防止人为灾害的发生。
人为灾害主要包括自然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火灾、交通事故和雾霾等[55]。其中,可以将自然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看成由群体活动造成的灾害,而火灾和交通事故可以看成由于个人行为造成的灾害。
自然资源枯竭可以细分为水资源枯竭、森林资源枯竭、物种资源枯竭、土壤资源枯竭等,自然资源枯竭和人口过剩有相当大的关系。环境污染可以细分为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此外,很多传染病都是因为卫生环境较差,导致病菌大规模滋生而引发的,因此也可以看成是由环境污染造成的。
1.2.2 常见的人为灾害
1.自然资源枯竭
1)什么是自然资源枯竭
要理解什么是自然资源枯竭[56],首先要对自然资源的定义有一个了解。所谓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人类可以直接获取并且用于生产和生活的资源,如水资源、土壤资源、金属资源、生物资源、风力资源等。自然资源可以分为不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和取之不尽的资源。
不可再生资源主要包括金属、矿物、化石燃料等,这类资源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才能形成,其总量在逐渐减少。可再生资源主要包括水、土壤和生物等,这类资源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再生产出来,实现循环利用。取之不尽的资源主要包括风力、太阳能等,这类资源不会由于人类的使用而造成总量的减少。
从自然资源的类型和特点来看,最容易枯竭的就是不可再生资源。如果过度使用,本身在短期内又得不到补充,就会导致这类资源彻底消失。例如,化石燃料,这类资源在地球上的储量是有限的,无法在短期内再生,一旦用完就无法再使用这类资源了。与不可再生资源相比,虽然可再生资源可以通过循环再生来进行补充,但这种循环再生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人类活动造成的消耗速度远远超过其循环再生速度,同样会使这类资源枯竭。例如:虽然水资源在地球上储量十分巨大,但真正可以被人类利用水主要是浅层地下水和河流湖泊的水,只占总储量的0.34%,水补充一般是依靠水循环中的降水来实现的;土壤资源也类似,过度的开发会使土壤中养分严重流失,使得可用的耕地面积大大减少;森林被破坏后会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
自然资源枯竭不同于地震和海啸,不具有直接性、突发性的特征。单纯的自然资源枯竭不具备直接的破坏力,但很多自然灾害是由于自然资源枯竭而引发的,如干旱的成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生态系统被破坏了。由此可见,自然资源枯竭也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灾难。
2)自然资源枯竭的成因
自然资源枯竭的成因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资源的大量消耗,另一方面是过度的环境污染和破坏。
造成资源大量消耗的一个原因是工业生产的需要。工业生产不仅需要大量的原料类资源,还需要大量的水、能源等资源。在人类社会进入电力时代后,进一步加大了对能源的需求,例如,一个城市的夜晚也是灯火通明的,这就需要大量的电力,而电力是通过消耗资源来获取的。
造成资源大量消耗的另一个原因是人口的急速增长,自然资源枯竭和人口过剩有密切的关系。在1804年前后,全球人口大约有10亿人,预计在21世纪末,全球人口将达到110亿人。人口的急速增长大大增加了资源的消耗,生活质量的提高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人均消耗的资源也会大大增加。
除了资源消耗,人类活动还常常伴随着过度的环境污染与破坏,过度的环境污染和破坏使得自然资源枯竭的状况进一步恶化。例如:将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中,会污染大片可用的水资源;废弃的电池可以污染一大片土壤,使得被污染的土壤无法作为耕地;森林的过度砍伐会导致水土流失,造成的损失不仅仅局限于被砍伐的森林。
3)自然资源枯竭的后果
自然资源枯竭不同于地震和海啸,不具有直接性、突发性的特征。单纯的自然资源枯竭不具备直接的破坏力,但很多自然灾害是由于自然资源枯竭而引发的,如干旱的成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生态系统被破坏了。由此可见,自然资源枯竭也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灾难。
自然资源枯竭不同于地震和海啸等自然灾害,很难用伤亡数据来描述其危害性。本书在这里通过介绍自然资源枯竭会造成的一系列后果,来说明自然资源枯竭的危害性。
水既是人体组成的基础物质,又是新陈代谢的主要介质,水资源枯竭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极为不利,甚至会毁灭生命。水资源枯竭还会严重阻碍动/植物的生长发育,降低动/植物的产量。工业生产也离不开水,水资源枯竭会使工业生产停工,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土壤资源枯竭会降低粮食产量,一旦遇上特殊情况,极有可能出现饥荒现象。
森林资源枯竭可能会使正常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导致气候异常,从而引发一系列自然灾害。例如,森林资源枯竭可能会引发洪涝与干旱等自然灾害。
物种资源枯竭的具体表现是大量物种濒临灭绝或者已经灭绝。物种资源枯竭将会严重损害物种的多样性。众所周知,地球的生态系统是通过其内部物种来维持的。当物种资源枯竭到一定程度时,地球的生态系统必然会遭到破坏,从而引发不可控制的大灾害。
化石燃料(如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研究人员普遍认为地球上的化石燃料大概还能用两三百年,而化石燃料的形成往往需要上千万年,甚至上亿年。目前,全球使用的绝大多数能源都是化石燃料,如果化石燃料耗尽,而又无法找到新的可替代资源,那么人类社会将会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
4)如何抑制自然资源枯竭
抑制自然资源枯竭的主要方法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与浪费,同时寻找全新的洁净资源,以替代即将枯竭的自然资源,做到开源节流。另外,对自然环境进行一定的修复,如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轮播轮种,可以使自然环境恢复到比较正常的状态。
2.环境污染
1)什么是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是指自然环境中混入了对人类或其他生物有害的物质,当有害物质的数量达到或超出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时,改变自然环境正常状态的现象。环境污染主要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放射性污染、生物污染等。从混入对人类有害物质这个角度来看,传染疾病属于微生物污染,因此本书将传染病纳入自然灾害的范畴。
水污染是指由有害化学物质造成水的使用价值降低或丧失的现象。
大气污染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使大气中某些成分超过正常含量或排入有毒有害的物质,对人类、生物和物体造成危害的现象。大气污染物进入大气(输入)并参与大气循环,在经过一定的停留期后通过大气中的化学反应、生物活动和物理沉积,从大气中释放出来(输出)。如果输出速度小于输入速度,那么这些大气污染物将相对集中在大气中,导致大气中某些物质的浓度增加,对人类、生物或材料造成危害,使大气受到污染。
自然界中的一些元素会自动衰变并发出不可见光,这些元素统称为放射性元素或放射性物质。在自然状态下,来自宇宙的辐射和来自地球环境本身的放射性物质通常不会对有机体造成伤害。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活动大大增加了人工辐射,环境中辐射强度的增加会危及生命,造成放射性污染。放射性污染很难消除,只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弱。放射性物质以波或微粒的形式发射出能量称为核辐射,核泄漏对人员的影响通常表现为核辐射。放射性物质可以通过呼吸、皮肤伤口和消化道侵入人体,在体内产生核辐射;外界的核辐射也能通过一定的距离被人体吸收,使人体受到核辐射的伤害。核泄漏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放射性污染。
生物污染是指各种生物对自然环境(如空气、水、土壤)和食物的污染,这些生物可引起疾病,特别是寄生虫、细菌和病毒。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医院污水、工厂废水、垃圾、人畜粪便,以及大气中的悬浮物和气溶胶,直接排入水体或土壤,会增加水体和土壤环境中昆虫卵、细菌和病原菌的数量,从而破坏自然环境并威胁人类健康。空气中的病原体和病毒的增多,以及霉菌或虫卵对食物的感染,都会影响人类健康。例如,大规模的传染病在本质上属于生物污染,大灾过后通常会有大疫。
2)环境污染的成因
不同的环境污染有不同的成因,本书在这里仅对水污染、大气污染、放射性污染和生物污染的成因进行具体的分析。
(1)水污染的成因。根据水污染的成因,可将水污染分为工业水污染、农业水污染和生活水污染。工业水污染一般是由工业废水造成的,工业废水含有大量的污染物,其成分十分复杂,往往含有有害化学物质,一旦工业废水流入河流,就会污染大片水域。农业水污染主要是由于使用农药和化肥等造成的,农作物只能吸收少量的农药和化肥,残留在土壤中的大部分农药和化肥会通过雨水渗入地表,造成水污染。生活污水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污水,包括厨房、盥洗室、浴室、卫生间的污水,这些生活污水会造成水污染。
(2)大气污染的成因[57]。大气污染主要是由大气污染物造成的。大气污染物是指大气中危害人类和环境的人为污染物及自然污染物。大气污染物的状态有两种,一种是气溶胶状态,另一种是气体状态。按大气污染物的形成过程,可将其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是直接从污染源排放的,二次污染物是由一次污染物经过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产生的新污染物,其危害性更大。任何能使空气质量下降的污染物都属于大气污染物,目前已知的大气污染物有100多种,可以分为自然类大气污染物和人为类大气污染物,其中,人为类大气污染物是主要的污染物,包括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和生活用煤等。
(3)放射性污染的成因。放射性污染一般有4种来源,即原子能工业废物、核试验沉积物、放射性医疗和放射性科研[58]。在原子能工业中,核燃料的提取和精炼,以及核燃料器件的制造,都将产生带有放射性的废物、废水和废气(简称“三废”)。由于采取了相应的安全措施,“三废”的排放也得到了严格的控制,因此它们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并不是很严重。但如果发生意外事故,其后果和造成的危害将是十分严重的。例如,1986年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造成的污染就属于放射性污染。在进行核试验时,由于重力或雨雪的侵蚀,排放到大气中的放射性物质会与大气中的飘尘结合在一起并沉积在地球表面,形成放射性沉积物(也称为放射性尘埃)。放射性沉积物的传播范围十分广泛,经常会覆盖整个地球表面,沉降速度很慢,到达对流层或地面通常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而衰变则需要数百年甚至数万年的时间。在医学检查和诊断过程中,病人身体受到一定剂量的辐射,如果保护不当就有可能发生放射性污染。除了原子能利用的科研,在金属冶炼、自动控制、生物工程、计量学等领域的科研中也广泛使用了放射性物质,如果发生意外事故,那么这些科研也会造成放射性污染。
(4)生物污染的成因。水、空气、土壤和食品中的有害生物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医院污水、屠宰场污水、食品加工厂污水、未经处理的垃圾、人畜粪便,以及大气中的气溶胶和漂浮物。含有危害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病原体、寄生虫、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会引起伤口和烧伤等继发感染;花粉和真菌孢子等大气过敏原,会引起呼吸道、肠道和皮肤损伤。这些有害生物对人类和动物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微生物及寄生虫的致病性、人类及动物的敏感性,以及环境条件。同时,这些病原体也可以通过人类或其他有机体传播。
3)环境污染的评级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将突发环境事件分为4级,具体如下:
(1)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① 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中毒或重伤的。
② 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5万人以上的。
③ 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
④ 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丧失或该区域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灭绝的。
⑤ 因环境污染造成设区的市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⑥ Ⅰ、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并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人以上急性死亡的;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大范围辐射污染后果的。
⑦ 造成重大跨国境影响的境内突发环境事件。
(2)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① 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的。
② 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
③ 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
④ 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该区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大批死亡的。
⑤ 因环境污染造成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⑥ Ⅰ、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人以下急性死亡或者10人以上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的;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较大范围辐射污染后果的。
⑦ 造成跨省级行政区域影响的突发环境事件。
(3)较大突发环境事件。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突发环境事件:
① 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的。
② 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5000人以上1万人以下的。
③ 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2000万元以下的。
④ 因环境污染造成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物种受到破坏的。
⑤ 因环境污染造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⑥ Ⅲ类放射源丢失、被盗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10人以下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的;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小范围辐射污染后果的。
⑦ 造成跨设区的市级行政区域影响的突发环境事件。
(4)一般突发环境事件。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突发环境事件:
① 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的。
② 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5000人以下的。
③ 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的。
④ 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级行政区域纠纷,引起一般性群体影响的。
⑤ Ⅳ、Ⅴ类放射源丢失、被盗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超过年剂量限值的照射的;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厂区内或设施内局部辐射污染后果的;铀矿冶、伴生矿超标排放,造成环境辐射污染后果的。
⑥ 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尚未达到较大突发环境事件级别的。
4)环境污染的破坏情况
环境污染这一概念的涵盖范围比较广,环境污染的发生涉及诸多因素,很难统计环境污染的破坏情况。本书在这里以3个具体的环境污染事件为例,通过这3个事件的统计数据帮助读者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性。
(1)2007年太湖蓝藻污染事件(水污染)。该事件造成了无锡市以及环太湖流域的饮用水危机,影响了几百万人的生活,给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社会性影响十分巨大[21]。
(2)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放射性污染)。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第四号反应堆发生了爆炸,造成了核泄漏事故。仅仅在该事故发生的3个月内,就造成31人死亡、13.4万人遭受不同程度的核辐射、方圆30 km地区的11.5万民众被迫疏散。该事故使220万人的居住地遭到了污染,上百个村镇人去屋空,靠近核电站7 km的1000公顷森林逐渐死亡。此外,核污染给人们的精神和心理带来了不安和恐惧,该事故发生后7年内,有7000名清理人员死亡,其中三分之一是自杀;参与医疗救援的工作人员中,有40%的人患上了精神疾病或永久性记忆丧失[22]。
(3)欧洲中世纪大瘟疫(生物污染)。从1347年至1353年,席卷整个欧洲的被称之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夺走了2500万人的性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足以看出这场瘟疫给欧洲带来的灾难[58]。
5)如何控制环境污染
本书在这里从社会整体层面探讨如何控制环境污染,主要包括产业结构、生产工艺、资源回收再利用和管理体制。
(1)产业结构。按照“物耗少、能耗少、占地少、污染少、运量少、技术密集程度高及附加值高”的基本原则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和调整。具体来说,就是要限制能耗大、用水多、污染大的企业。对于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要从多个层面进行统筹考虑,既要考虑经济效益,也要考虑环境和社会效益,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结构比例进行调整和优化,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生产工艺。从生产工艺的角度来控制环境污染,实际上就是从污染物产生的源头来控制环境污染,主要方法有推进清洁生产,发展节水型工艺,同时要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其中,清洁生产是指采用清洁能源、原料、生产工艺和技术来进行生产,在生产的全程中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采用节水型工艺不仅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减少用水量,还可以减少工业废水的产生。
(3)资源回收再利用。资源回收再利用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能够从废料中找到可以再利用的资源,变废为宝,增加经济效益。例如,对废水进行回收再利用,不仅可以回收废水中的可用物质,也可以对废水进行净化处理,还可以将净化后的水送入生产线再次使用。另外,经过处理的生产工艺用水或冷却水也可以用于农业生产或者城市建设。
(4)管理体制。要使环境污染得到长期有效的控制,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首先要建立并完善与污染物排放相关的法规条例,以此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其次要加大监督力度,好的制度运行需要强有力的监督来保障。对于不合规定的企业,要加大执法力度,做到权责落实,使得企业不能也不敢制造大量污染物。最后还要转变环境管理的指导思想,从单一到全面,从只管区域到管理区域及相关流域,从全局的角度进行环境管理和污染控制。
3.火灾
1)什么是火灾
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灾害性燃烧。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的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
人类对火的使用和控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人类使用火的历史与同火灾做斗争的历史是相伴相生的。人们在使用火的同时,不断总结火灾发生的规律,尽可能减少火灾及其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2)火灾的成因
火灾的成因极为复杂[60],各种各样的成因都有。国家标准《火灾分类》(GB/T 4968—2008)将火灾分为6类: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B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C类火灾(气体火灾)、D类火灾(金属火灾)、E类火灾(带电火灾)和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火灾,如动/植物油脂)。
3)火灾的评级
公安部办公厅于2007年6月26日下发的《关于调整火灾等级标准的通知》,将火灾等级调整为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和一般火灾4个等级,如表1.10所示。
表1.10 火灾等级标准
4)火灾的破坏情况
火灾不仅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也会造成惨重的财产损失,还会破坏生态平衡。根据应急管理部的统计,2018年全国共接报火灾23.7万起,死亡1407人,受伤798人,直接财产损失达36.75亿元[23]。
5)如何防范火灾
火源是引起燃烧和爆炸的直接原因,因此防范火灾应控制好火源,常见的火源有以下10种。
(1)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各种明火,这类火源极为常见,需要注意。
(2)各行各业使用的电气设备,由于超负荷运行、短路、接触不良,以及自然界中的雷击、静电火花等,都能使可燃气体、可燃物质燃烧,在使用中必须做好安全和防护。
(3)过于靠近高温物体或火源的易燃物,如干柴、木材、可燃粉尘等,即使没有直接接触火源,但过于靠近高温物体或火源时产生的热量足以让这些易燃物燃烧起来。
(4)在进行烘烤或者熬炼过程中,如果没有控制好温度,又或者使用自动控制装置,而自动控制装置却发生了故障,就有可能引发火灾。
(5)当物体没有经过散热就堆积起来时,可能造成聚热起火。
(6)企业生产中的热处理工件,如果堆放在有油的地上或者放在易燃品旁边,则极有可能引发火灾。
(7)在既无明火又无热源的条件下,褐煤,湿稻草,麦草,棉花,油菜籽,豆饼,黏有动/植物油的棉纱、手套、衣服,木屑,抛光尘,以及擦拭过设备的油布等,长时间堆积在一起时,本身也会发热,一旦条件具备就有可能引起自燃。
(8)一些化学物质放到一起时会发生自燃等剧烈的化学反应,有可能引发火灾。
(9)摩擦与撞击产生的火花。
(10)在绝缘的情况下进行压缩或者产生放热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引起升温,如果此时有易燃物或可燃物,就有可能引发火灾。
4.交通事故
1)什么是交通事故
按照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的行驶过程中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构成交通事故应当具备下列要素:
(1)必须是车辆造成的。车辆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没有车辆就不能构成交通事故,如行人与行人在行进中发生的碰撞就不是交通事故。
(2)必须发生在道路上。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以及虽然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如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
(3)必须发生在行驶过程中。交通事故是指在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发生的事件,若车辆处于完全停止状态,行人主动去碰撞车辆或者乘车人在上下车过程中发生的挤、摔、伤亡等事故,则不属于交通事故。
(4)必须有事态发生。交通事故必须有碰撞、碾压、刮擦、翻车、坠车、爆炸或失火等其中一种现象发生。
(5)造成事态的原因是人为的。事态是由于事故当事者(肇事者)的过错或者意外行为所导致的,如果是由于人无法抗拒的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均不属于交通事故。
(6)必须有损害后果的发生。损害后果仅指直接损害后果,且必须是物质损失,包括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7)当事人心理状态是过失或有其他意外因素。若当事人出于故意而发生的事故,则不属于交通事故。
2)交通事故的成因
交通事故的成因有很多,通常可以分为客观因素、车况不佳、疏忽大意、操作失误、违反规定等类型。
(1)客观因素:主要是天气等自然因素,如大雾天气导致司机无法看清交通状况而导致的交通事故。
(2)车况不佳:主要是汽车的状况不佳,特别是制动系统出现问题,在行驶中出现特殊情况时,无法很好地控制车辆转向或停止。
(3)疏忽大意:主要是司机心理或者生理等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导致其失去了对外界情况清晰判断的能力,从而引发的交通事故。例如,司机在开车时因为分心,没有注意前方车况,导致发生交通事故。
(4)操作失误:主要是司机技术水平的不足,多发于新司机身上,在遇到复杂状况时,慌乱操作会导致发生事故。
(5)违反规定:主要是司机不按规定行车,例如,由于酒后开车、无证开车、超速行驶、争道抢行、超载超员、疲劳驾驶等原因造成交通事故。
3)交通事故的评级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根据事故后果将交通事故分为3级:财产损失事故(造成财产损失,尚未造成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伤人事故(造成人员受伤,尚未造成人员死亡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事故(造成人员死亡的道路交通事故)。
4)交通事故的破坏情况
交通事故的最直接后果是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4]。2012—2017年交通事故次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如表1.11所示。
表1.11 2012—2017年交通事故次数和直接经济损失
5)如何预防交通事故
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应该从其成因入手。例如:对于客观因素和车辆状况,在天气状况不好的情况下尽可能避免开车,定期对车辆进行检查保养,发现问题及时修理;对于疏忽大意、操作失误、违反规定,司机应提高安全驾驶的意识,按照规定驾驶。
除了从司机这一层面预防交通事故,行人也必须遵守交通规则,例如,在穿越马路时应随时注意路况,以避免交通事故。
5.雾霾
1)什么是雾霾
雾霾是一个组合词,由“雾”与“霾”两个字组成[61],是一种通常出现在城市的灾害现象。雾霾的产生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自然气象的影响,另一个是人类活动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类开始排放出大量的细颗粒物,也就是谈及雾霾时常说的PM2.5。细颗粒物既是污染物,也是有毒物质的载体。一旦排放的细颗粒物超过了自然环境能够承受的范围,其浓度就会不断汇聚增加,就会引起严重的雾霾。
雾霾之中的“霾”是一种由灰尘、硝酸、硫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组成的物质,它不仅会使大气变得污浊不堪,还能阻碍人的视线。如果以能见度为判断依据,能见度小于10 km时就可以称为霾。
雾霾的组成成分很多,但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其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属于气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是加重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当这些物质与雾结合在一起时,就会发生天空污浊的现象。
2)雾霾的成因
雾霾是由细颗粒物造成的,产生细颗粒物的源头很多,常见的有汽车尾气、工业排放物质、建筑扬尘、垃圾焚烧和火山喷发。通常,雾霾天气不是某一种污染物单独作用的结果,而是多种污染物混合造成的。在不同地区的雾霾天气中,不同污染源的作用程度是不同的。
雾霾天气不是现代才出现的,从古至今都一直存在着,只是到了现代变得比较明显和严重。即使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刀耕火种等人类活动或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也可以导致雾霾天气,但这种雾霾天气的危害较小,还不足以成为一种灾害。在人类进入使用化石燃料的时代后,雾霾天气真正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并且给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害。
从技术层面来讲,雾霾的形成需要3个要素:
(1)存在生成扬尘颗粒的物理基源。例如,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土壤质地比较疏松,是最容易产生扬尘颗粒的地区。
(2)通过运动差造成扬尘。当扬尘颗粒堆积在地上时并没有什么危害,当汽车或者其他物体高速运动时,产生的运动差将地面上的扬尘颗粒掀起后,才能形成扬尘。
(3)扬尘需要集聚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才能够让扬尘颗粒与水分子聚集结合而形成雾霾。如果空间范围过大,扬尘颗粒还来不及聚集结合就会散去,因此不会形成雾霾。
3)雾霾的评级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可将雾霾分为3级:
一级(极重污染),即区域连续24小时空气质量指数在500以上。
二级(严重污染),即区域连续48小时空气质量指数在301至500(含500)之间。
三级(重度污染),即区域连续72小时空气质量指数在201至300(含300)之间。
4)雾霾的破坏情况
雾霾的破坏不像大多数自然灾害那样直接,它以一种“温和”的方式损害人类的身体健康,甚至造成死亡,或者对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这里通过分析雾霾的特性,对其危害性进行描述。
雾包含了20多种对人体有害的微粒和有毒物质,如酸、碱、盐、胺、酚、灰尘、花粉、蚜虫、流感病毒、肺结核、肺炎球菌等,这些物质在雾气中的含量是普通大气水滴中含量的几十倍。与雾相比,霾会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更大的危害,因为霾中细颗粒物的直径通常小于0.01μm,这些细颗粒物可以进入呼吸系统,造成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鼻腔炎症等。在发生雾霾天气时,由于气压较低,会使空气中可以被人体吸入的细颗粒物数量急剧增加;由于空气的流动性变差,会使得有害细菌和病毒向四周扩散的速度变慢,增大空气中病毒的浓度,从而使引发传染病灾害。
美国环保署于2009年发布的《关于空气颗粒物综合科学评估报告》中指出,有足够的科研结果可以证明,在大气中的细小粒子可以吸附大量致癌物质,同时也能够吸附一些基因毒性诱变物质,这些物质将会给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包括提高死亡率、加剧慢性病、恶化呼吸系统及心脏系统疾病、改变肺功能及结构、影响生殖能力、改变人体的免疫结构等。
雾霾的危害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危害,另一类是对环境与社会的危害。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危害主要包括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对呼吸系统的危害、对传染性病菌的影响、对儿童成长的危害、对生殖能力的危害、对心理健康的危害,以及对人脑的危害等;对环境与社会的危害主要包括对交通安全的危害和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5)雾霾的预警措施
对雾霾的预警主要通过对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监测来实现,主要监测技术包括辅助空气质量网络、污染物垂直廓线的遥测、高级空气质量建模和纳米颗粒的监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