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潮逐浪 镜水周回:童秉纲口述人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传主简介

童秉纲,1927年9月28日出生于今江苏省张家港市杨舍镇,力学教育家,流体力学家。1933年,童秉纲在家乡杨舍小学开始读书。1937年,受到抗战影响,其父童灏培领着一家七口人到宜兴市湖镇的山里逃难。逃难归来,一家人在沦陷区艰难生活。1938年,在纱厂当工程师的父亲不幸去世,家境更是急转直下。兄弟五人全赖母亲郭南珍辛苦抚养。母亲重视孩子的教育,全力支持他们读书。1939年,童秉纲进入梁丰中学;1945年,在沦陷区完成初高中学习;因抗战时期的“大学内迁”,延迟一年高考,在1946年,被国立中央大学机械工程系录取,直至1950年毕业。民族危难、抵御外侮的时代印记镌刻在了青少年的童秉纲身上。

大学毕业后,童秉纲就开始教学工作。1950年8月,被分配到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工作,进入师资研究生班,并于1953年毕业。实际上,他从1952年9月起就开始讲授理论力学课程,担任新成立的哈工大理论力学教研室代主任,并于次年转正。他在苏联专家克雷洛夫指导下开始教学工作,并主持创建该教研室的教学平台,当时这在国内是一项开创性的教育实践工作。1961年7月,他调到北京,在新成立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科大”)近代力学系任教,后又担任该系高速空气动力学专业教研室副主任,协助系主任钱学森和室主任林同骥建设该专业教学体系。到1965年,按照钱学森培养技术科学人才的理念,完成了1958、1959、1960三个年级的专业教学全过程,这是依靠“所系结合”开展教学实践的一项创举。1978年,童秉纲被任命为近代力学系副主任,到1983年又被任命为系主任;同时,又兼任流体力学专业教研室主任两届,共四年。他和同事一起,致力于使流体力学专业乃至整个力学系走上一条中兴之路。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童秉纲为首批博士生导师,并成立中科大流体力学专业博士点;后又批准成立固体力学专业博士点。这也是中科大近代力学系崛起的里程碑。

童秉纲的科研之路开启于“文化大革命”期间。“文化大革命”伊始,童秉纲就遭受了磨难。在1972年,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派到沈阳的飞机工厂和导弹工厂实习,协助设计人员开展研究工作。这是他从事空气动力学和流体力学研究的起点。从三年半的磨难立即转到科研活动,人的态度是很容易摇摆的,而他一直坚信“人生总还是要做点事情的”。于是,他选择了忘却苦痛。45岁的童秉纲一头扎入科研工作。此后,童秉纲开始了对导弹动态稳定性导数的计算方法研究,成绩显著。该研究课题持续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

1984年至1985年,年逾半百的童秉纲获得了出国访问的机会。本打算只是出去“见识”一下的他,却迎来了科研黄金期。他从加州理工学院吴耀祖教授处,了解到生物运动力学这一新的前沿学科分支,回国后开始了该领域的研究,并首次提出了模拟鱼游三维流动效应的“三维波动板理论”,得到国际同行的公认;后又在非定常流与涡运动的若干问题和航天器气动加热的气动热力学等方面都取得了进展。

1997年,童秉纲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这一殊荣并不是他成就的最终荣誉,反而激发他在古稀之年开启了新的科研征程。到了21世纪,童秉纲继续与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姜贵庆教授合作,开展航天器气动加热的研究,还主导与中科大成立仿生力学联合研究团队,并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现在的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成立了生物运动力学实验室,推进生物运动力学在国内的发展。他在该领域取得了若干有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也推动了更广泛的国内外合作交流,从而为中国开展该领域研究奠定了基础。

从教学到科研,童秉纲实现了完美对接,融会贯通。但是,他个人最为看重的还是育人,始终投入身心于工程科学研究人才的培养。从1981年到2014年,童秉纲培养了22名博士生,也逐渐形成了一套培养模式,即由导师、副导师和博士生组成科研团队,将博士生培养与科学研究融为一体。同时,他也形成了自己的育人理念与方法。这些学生中,有的已经成为国内流体力学领域的中坚,如清华大学朱克勤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陆夕云教授;有的已经在航天部门担任重要角色,如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的艾邦成所长、俞继军室主任;有的正在快速成长,如中国科学院大学的余永亮教授、鲍鳞副教授、王智慧副教授等。直到今天,童秉纲仍坚持工作日到办公室,与实验室的学生在一起讨论问题,交流思想。

对于自己的经历,童秉纲用“逆境很长,服务很多,很晚创业,小有成就”这十六个字来描述。初读之,谦逊、随和、坚持、豁达,跃然眼前;待对其人生经历了解之后,再品之,还有更多故事和优秀品质,值得后辈不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