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集工作与成果
谢学锦开创了中国的勘查地球化学,并引领它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使中国的勘查地球化学成了中国在地学领域内名列世界前列的极少数学科之一。这既是谢学锦本人的光荣,也是中国的光荣。参加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承担谢学锦学术成长资料的采集,是我们的荣幸。不辱使命,尽职尽责,确保任务的圆满完成,把项目做成我们自己心目中的精品工程,是我们给自己定下的目标。
自2011年3月接受项目以来,我们采集小组的全体成员就动员起来,积极开展工作。最先进行的工作是2011年4月编写出了《谢学锦年表》的初稿。接着,对采集工程进行了分工,将所需采集的全部11类资料分别落实到个人,进行采集。
2011年11月,采集小组赴昆明、昭通、湄潭、重庆,收集谢学锦曾经求学的天南中学、昭通中学、浙江大学湄潭校址、重庆大学的相关资料:寻得天南中学旧址(实地拍照)、昭通中学旧址和现址(实地拍照)、西迁浙大旧址和学生名册碑刻、重庆大学理学院旧址(实地拍照);采集到了谢学锦所在昭通中学高四班的照片,在昭通市档案馆采集到了高四班的学生名册,在重庆大学档案馆采集到了谢学锦从浙江大学转学到重庆大学的相关档案资料。与此同时,完成了对谢学锦同事同学王宝禄(昆明)、冯济舟(贵阳)、徐铭曾(重庆)的访谈。
2012年4月,采集小组赴南京、上海、杭州和西安,先后拍摄了谢学锦曾经工作和学习过的原矿产测勘处、沪江大学附中旧址(上海圆明园路真光大楼)和陕西蓝田物探所旧址的照片,并采集到了他所读浙江大学物理系和化学系一至三年级的学生名册和一至四年级的成绩单,同时前往他曾就读的私立北平辅仁大学附属中学校(今北京十三中)采集到了他初中三年的成绩单,前往位于河北廊坊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采集到了他和他父亲右派问题的改正结论和担任副所长及名誉所长的任命文件。
鉴于浙江财经学院的宗道一教授曾经在21世纪初带领若干学生对谢学锦进行过两个暑假、长达数十小时的口述访谈,并有字数达7万多字的已经谢学锦本人认可的访谈实录,也鉴于谢学锦本人的身体状况,故此次只在此基础上,在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的一年间做了针对采集工程需要的4次补充访谈。对在北京和廊坊地区的谢学锦同事和学生的访谈工作集中在2011年12月和2012年2月。对他同事的访谈,包括对在南京的徐邦梁和在北京的奚小环进行的书面访谈,集中于他们对谢学锦科学研究的评价、谢学锦科学研究的特色和谢学锦科学研究对地质科学事业和国民经济的贡献上。对他的学生的访谈,则除了上述问题之外,集中在他们从谢学锦那里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以及和谢学锦合作进行科学研究的感受或体会。此外还对谢学锦的妹妹谢恒同志做过一次口述访谈,专门讲述1946年谢学锦送她去解放区的前后经过,对谢学锦在重庆大学的同学徐铭是为了了解访谈,是为了了解谢学锦在重庆大学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除了上述档案资料和口述及书面访谈之外,我们采集到的主要资料有:①传记资料20件:包括谢学锦自己撰写的生平片段、宗道一教授的访谈实录和张立生撰写的不同篇幅的《谢学锦传略》。②证书资料99件:包括各种证件、聘书、荣誉证书、奖状、奖杯、奖章等。③信件类资料1159件。④手稿类资料305件。⑤著作类资料235件:包括译著6本(篇)、专著12本、中文论文144篇、英文论文47篇以及未刊论文26篇。⑥报道类资料32件。⑦学术评价类资料61件。⑧音像类资料2001件:含视频资料25件,音频资料12件,照片1064张。⑨其他资料246件:含科技档案176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