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认识船员
第一节 船员行业的历史
2018年1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巴拿马访问期间,同航经巴拿马运河的“玫瑰轮”船长通话并慰问全体船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现实生活中,对习惯陆上生活的人们来说,船员遥远而又陌生。
一、中国航海史与船员
船员的出现与人类航海活动密不可分,他们是航海活动最直接的参与者。船员可以说是最古老的职业。古代航海活动的开展与先民们努力争取改善生存条件分不开,他们或为了捕鱼,或为了迁徙,或为了与沿岸其他部落交换器物。中国航海历史悠久,2002年11月,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跨湖桥遗址出土的独木舟,经测定距今已8 000余年,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独木舟。从第一批原始先民驾乘桴筏和独木舟泛海出洋的那一天起,中国船员这一古老的职业群体就已诞生。新石器时代创造的彩陶文化和黑陶文化的器物在中国澎湖岛的良文港和我国台湾地区的高雄、台中、台南等地均有出土。
夏朝是中国史书上记载的第一个朝代,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竹书纪年》就记载着夏朝第九代君王芒“命九夷,狩于海,获大鱼”,可见那时中华民族的航海捕鱼活动已经较为普遍。另一个有趣的事例是史学界近几十年来对北美印第安人起源于中国商代遗民的争论,如果这一论断成立,将使人们对商朝时期远洋跨海运输大批量人员物资的能力重新认识。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造船水平获得极大提高。隋唐时期,我国的漕运制度全面确立,漕运船员作为固定职业而产生。自秦汉时期,徐福率船队东渡日本为标志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初步形成。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有东海启航线和南海启航线,形成于秦汉,发展于隋朝,繁荣于唐宋,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海上活动离不开优秀的航海家,鉴真东渡日本,郑和七下西洋已经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佳话,明清时期中国航海事业由盛而衰。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国出现了首批在外国轮船上工作的船员,但由于战事不断,中国航运业及船员群体也是命运多舛。在孙中山积极开展革命活动期间,“俄国皇后”号船员在温哥华组织召开了中国船员大会,到会船员200多人,通过了成立“中华海员公益社”的决议,这是中国海员工会的前身,也是近代以来有据可考的“海员”一词的最早记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除了在国内战场支援抗战外,中国有3万多船员奔赴世界各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因表现出色,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共有40余名中国船员被同盟国政府授予勋章,其中就有号称中国“鲁滨逊”的沈祖挺。由此可见,船员无论在平时还是战时都是国家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后,国家逐渐恢复航海教育,目前招收航海类专业的本科院校有14所,培养了大量船员,服务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时也为世界其他国家输送航海人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船员数量最多的国家。
二、世界航海史与船员
航海活动是人类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决定着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公元前4世纪下半叶,希腊航海家皮忒阿斯(Pytheas)驾舟从希腊当时的殖民地——法国马赛出发,沿伊比利亚半岛和今法兰西海岸,再沿大不列颠岛的东岸向北探索航行到达粤克尼群岛,并由此折向东到达易北河口,这是西方国家有记录最早的海上远距离航行。在此之前,地中海内的航行活动已相当频繁,在公元前490年发生的希波战争中,希腊就曾以数百艘长约130英尺的战舰抵抗波斯舰队。1487年,葡萄牙船长迪亚士(Dias)到达非洲最南端,葡萄牙国王把这地方更名为“好望角”。9年后,在船长瓦斯科·达·伽马(Vasco da Gama)的率领下,葡萄牙船队于1497年秋从里斯本出发绕过好望角,于1498年抵达印度,从此,葡萄牙船舶就经常取道好望角驶向东方进行贸易。当葡萄牙人热衷于绕过非洲南端到达印度时,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 (Columbus)在地圆学说的影响下,设想向西直驶渡过海洋或许可以更迅速、更容易地到达东方的印度、中国和日本,他于1492年率领3艘圆首方尾的小帆船从帕洛斯出发,向西航驶,希望能到达印度。1492年10月,他到达陆地圣萨尔瓦多,哥伦布没有意识到他所登陆的是一个新大陆。另一位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Amrigo)于1501—1502年第二次到这个大陆时证实了这里不是亚洲,而是一个新世界,所以,后人就以他的名字命名这个洲为美洲。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Magallanes)于1519年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率领船队从圣罗卡出航,越过大西洋,从南美洲东海岸南下,穿过南美大陆和火地岛之间的海峡(后命名为麦哲伦海峡)入太平洋,于1522年抵达菲律宾,并于同年9月回到西班牙,完成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也第一次证实了地圆说。詹姆斯·库克(James Hook)是18世纪英国航海家,1770年由其驾驶的“奋进”号首次抵达澳大利亚,库克也因此被称为澳洲之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航海科技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海运运量不断扩大,近年来,国际海运量在货运总量比例约占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