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之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026 1759年 道德情操论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

19世纪发明的非常古老的收银机,这些按键显示的是预十进制计算的钱币值。商业社会出现后,这些设备的使用非常普遍,就像私密自我概念的流行一样。

新教徒的自我(1517年)

我们当代私密的自我感、丰富的内部心理生活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除了科技革命、宗教改革、家庭生活变迁以及对自然界的新理解,我们还必须考虑到“商业社会”的出现也是其发展的催化剂。所谓“商业社会”是指这样一个社会,其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他们在市场中的相互作用所决定:他们在生产什么,还是在买卖什么。

商业社会是如何帮助人们建立了一种私密的自我感,并使人们感到自己的内心生活是独特的呢?英国爱丁堡市的哲学家亚当·斯密在1759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论》与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这两本书中,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解释。斯密认为,商业社会在人们交换商品时建立了一种责任,商品包括劳动,可以与别人劳动所生产的商品相交换。因此,商业社会的个体都在追求各自的物质利益。但为什么这样并不一定必然导致混乱呢?

在资本主义的商业社会,个体不得不考虑他们行为的结果。也就是说,一旦做出了关于商品交易及相关价格的承诺,没有及时地运送或接收商品,可能使未来的关系处于危险状态。斯密认为,“良心”在平等的商业互动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良心是心理学的,它需要一种自我的内部感。因此,良心的存在促进了主体性及自我调节的形成,这就是斯密著名的“无形的手”理论。人们确实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动,但人们同时也不得不考虑其他人,这就是斯密所说的“道德情操”。正是道德情操使社会成为可能。撇开资本主义社会所存在的一些负面问题不说,我们发现,市场的出现确实有利于人们私密自我感的形成。(杨文登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