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就懂得“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上》,意思就是说,假如我们在做某些事情时发现总也不能成功,或者总是不断遇到挫折,遭遇各种各样的困难,此时可不要怨天尤人,还是多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吧!经常反省一下自己的言行作为,提升自我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不过,看上去如此“高大上”的一句话,在很多女孩那里似乎总也行不通。有的女孩会很不屑地说:“圣人才能做到吧,我们可是普通人,我还是孩子,为什么一定是我的问题?别人也一定有问题吧?”
这个态度好傲慢啊!当自己在做的某些事做不下去的时候,抱怨这件事太难;当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觉得别人不肯帮忙;当自己出了错误的时候,却又认为是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影响……看上去很“理”直气壮,但细分析起来,我们这样的态度岂不是在强词夺“理”吗?
有个成语叫“事在人为”,意思是在说,事情都是靠人来做的,虽然不排除条件对人做事的影响,但是只要条件满足,事情能否做成还是要看人是不是能够主动去努力。如果我们自己不努力,就算外在条件再充足,恐怕也很难成功。
而且,我们对他人的抱怨几乎也是没用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早上赖床不起,上学总是踩着预备铃进学校,偶尔还会迟到。对于这样的事情,多数女孩可能都会催促妈妈早上早点儿喊自己,如果自己依然没起来,我们反而会抱怨妈妈说:“都怪你!不早点儿叫我!”
但仔细想想看,这样的抱怨有用吗?如果我们自己不改变,抱怨再多也是徒劳。再说了,妈妈并不能代替我们早起,她也许真的叫了我们好多遍,是我们自己贪睡不起,反倒抱怨连连。我们有好好想过妈妈听了这样的话有什么感受吗?
所以,事情进行不下去的时候,先别急着抱怨周围的人,事情的主动行为者是我们自己,让我们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吧。
有一个年轻人,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外企工作,公司要求新员工必须要从基层做起。同去的新人总是聚在一起抱怨:“这种工作还要我们来做,我看他们就是在打发我们,我才不干呢!”
对于别人的抱怨,这个年轻人从来不放在心上,他不仅每天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还经常帮助其他人干活。由于他态度端正,做事情总是能得到领导的称赞。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个年轻人是个有心人,他有一本工作日记,每天都把自己一天的工作记下来,同时反省在这一天中还有什么处理得不恰当的问题。如果有疑问,他就虚心地请教老员工,大家也都很乐意去帮助他。
经过半年的磨炼,这个年轻人掌握了基层的全部工作要领。他那种每天记录工作日记并反省自己的习惯还在保持。很快,他就被提拔为车间主任;又过了半年,他就成了部门的经理。而与他一起进去的其他员工,则还在基层抱怨着……
每个人都需要抱有自我反省、自我修正的态度,去实现自己美好的愿望。
当我们某些事做不下去的时候,就要检查自己是不是哪里做错了,可以从事情的源头开始回忆,一步一步去检查,也可以从自己出问题的地方开始向回推,以找到不合理的地方。在检查的过程中,要多关注自己的行动,一旦找到问题所在,就要积极改正,越早纠正问题,事情也就越能顺利进行下去。
当我们抱怨“题目太难”的时候,当我们貌似很有理地说“我不会”的时候,别觉得自己似乎找到了什么推托的借口,而是应该惭愧于自己的“孤陋寡闻”。因为有不会的情况出现,就意味着我们自己的学习还不够,多找找自己哪里存在知识漏洞,哪里的能力掌握得还不够,尽快学习弥补才是此时最应该做的事情。
原本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年级的不断上升,我们自然会学到比之前了解得更多的知识内容,但对于很多女孩来说,这种学习只是一种被动的学习,也就是到了那个年级,自然就要学那么多东西。可这样的学习学到的只是不得不学的内容,课本上的东西是有限的,更多的知识能力其实是需要我们自己去寻找,并自觉主动地去学习的。
要知道,人生的成长不是靠被动学习就能达到的,我们的知识能力水平也要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提升,而这种提升则完全要靠我们自己。不能说等到哪里出了问题、有了缺口了才去补,而是应该尽可能地充实自己,从而保证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我们都能有应对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