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知识?
当然,学习还是以知识为主,知识论是研究知识的学问,基本问题正是“知识是什么?”苏格拉底早就给出一个颇为妥当的定义:知识就是有理据的真实信念。根据这个定义,知识由三个必要条件所组成,它们分别是理据、真和信念,第二个条件很明显,真是必要的,假的就没有资格称为知识,例如古代人以为“太阳是环绕地球而转动”。至于第三个条件信念,试想有人说:“我知道这是真的,但我并不相信。”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比方我相信p是真,并且p是真,但这仍不算知识,比方说赌徒总相信自己会赢钱,而当他真的赢钱时,我们可以说他知道自己会赢钱吗?知识还需要一个条件,那就是理据,当代哲学家对于这个条件十分有兴趣,有不少深入的讨论。但在这里我所关心的是第二个条件,什么是真理?有三种理论回答这个问题:对应论、融贯论和实效论。
“知道”的三种意思
是什么? 例如,知道地球绕着太阳转
为什么? 例如,知道地球绕着太阳转是由于万有引力
怎样做? 例如,知道如何游泳
对应论认为,一句话为真是由于它符合事实,例如“雪是白色的”这句话是真,因为事实上雪的确是白色的。对应论很合乎我们的常识,但也有其问题,数学的真理和道德的真理就没有对应的经验事实,例如“1+1=2”和“杀人是不道德的”。融贯论认为,一句话为真是由于它跟其他真的语句一致(没有逻辑矛盾),并且互相支持,但问题是,一个谎言也可以跟其他真的语句保持一致。实效论认为,一句话为真是由于它有效用,例如科学知识有用,因此它是真的,但其问题跟融贯论一样,虽然真即有用,但有用的不一定是真的。不过,实效论正主张真理是相对的,有用的就是真,没有用的就是假,以前有用的就是知识,现在没有用的就不是知识,知识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它只是暂时性的。
我大致同意对应论对真理的定义,不过只限于经验性知识,至于融贯论和实效论,则提供判断知识的标准,特别是对于非依靠直接经验得知的东西。至于非经验性的知识,如逻辑和数学,其证明根据在于我们的理性,例如,“1+1=2”“A是A”,可称之为“分析性知识”,以别于物理和化学等“经验性知识”。分析性知识虽然并不告知我们这个世界的状况,但能提供思考的法则,是我们建立经验性知识的必要工具。经验性知识也有不同的层次,有些比较具体,例如“氰化钾有毒”和“金属是导电体”;有些则十分抽象,更具普遍的意义,例如自由落体定律“s=1/2gt2”和能量守恒定律“E=mc2”,这类普遍定律要用数学公式来表达,事实上,数学的发展和应用对17世纪出现的现代科学有决定性的影响。有了这些普遍性的知识,我们就可以对自然现象进行预测,避害解困,又可以利用这些知识发展科技,改善人类的生活,这正是“知识是力量”的其中一个意思。
不过,在社会科学和历史这些知识中,却找不到跟自然科学相提并论的定律,即使是最接近自然科学的经济学,也难以预测股市的涨跌。虽然社会科学和历史的知识欠缺自然科学的预测性,但它们有着另一种性质,可称为“解释性”。举个例子,“秦始皇统一六国”属于经验性知识,但要说明“秦为什么能够统一六国”就可以有多个解释。虽然没有唯一客观的解释,但可以比较各种解释的合理性。“解释性知识”的价值在于帮助我们了解自己所身处的社会和历史,继而有助于了解自己。
关键词再思考 教育 好学 深思 实践 工具理性 知识真理
相关篇章 《思考》 《语言》 《时间》
阿尔金波尔多(Giuseppe Arcimboldo)是文艺复兴后期的画家,他擅于用不同类别的事物来组合成“人像画”,有些画用水果,有些画用鲜花,而这张名为《图书管理员》(The Librarian)的画则是用书本,给人一种怪诞美。将书本化作人,是想表达知识的内化,还是说读书使人变成“蛀书虫”呢?
《图书管理员》(1566)
作者:阿尔金波尔多
原作物料:油彩
尺寸:97cm×71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