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火星人留守几亿年?
——电影《火星任务》背后

一张巨大无比的人脸,神态肃穆,相貌清奇,以类似浮雕的形式浮现在火星荒凉的大地上。突然,人脸上裂开了一条整齐的缝,里面射出强光,阴差阳错降落到火星上的人类宇航员们,看得目瞪口呆。许久他们才悟出,这人脸看来是高等智慧生物的基地设施,那条明亮的缝实际上是一道门,而慢慢开启可能是邀请他们进入。在犹豫之后,他们似乎是身不由己地走了进去……

更惊人的故事情节,在宇航员们进入巨大人脸后展开:

那条缝在宇航员们进入之后,就无声无息、严丝合缝地关上了,宇航员们莫非要有去无回了?高等智慧生物会对他们怎么样?幸好,一位也许是女性的人形高等智慧生物出现了,它看起来对宇航员们并无恶意,而是借助精巧的虚拟宇宙模型,向宇航员们讲述了一部火星和地球的文明史纲要。

原来火星上的高等智慧生物——让我们姑且称它们为火星人吧——曾经发展了极为高级的文明。其高级的程度,只要注意到这一点就可以想象:火星人早已经借助大规模的恒星际航行,迁徙到一个遥远的星系。这个故事发生于数亿年之前。这位人形高等智慧生物只是留守人员。而当火星人离开太阳系时,它们向地球播种了生命——也就是说,现今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来自火星。

这就是影片《火星任务》(Mission to Mars,2000)中的重要情节。

有内涵的幻想影片,除了想象力之外,总要从传说中汲取思想资源,这部《火星任务》也是如此。

首先是影片中的巨大人脸,明显是从以前那些神秘主义读物中关于“火星人脸”的传说得来的灵感。“火星人脸”的照片,据说最初还是NASA的喷气推进实验室发表的,但是后来被NASA斥为“光与影的骗术”。不过仍然有许多人对这张照片大感兴趣,想从中发掘出更多的信息。按照某种传说,火星上的“人脸”和地球上的狮身人面像是有着神秘联系的。

而根据更为大胆的猜测,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曾经有过高度发达的文明,是一场太阳系中的灾变毁灭了火星上的文明,也基本毁灭了地球上的文明——而围绕着埃及大金字塔之类的神秘传说,则是“上一次文明”的遗迹。《火星任务》结尾处的情节,正是根据这些传说和猜测编造的。

当然,在主流科学家认可的说法中,关于“火星人”和火星上曾经有过高度文明的想法都是不可思议的。因为连火星上到底有没有水还不乏争议,迄今也几乎没有找到火星上有过生命的直接证据;火星上的大气成分是不适合人类生存的,气候也太严酷。

不过,即使是这种相当保守正统的观点,仍然可以被科幻电影的编剧或导演用作思想资源。比如,在另一部以火星为主题的影片《红色行星》(Red Planet,2000)中,火星大气就已经被改造成人类可以呼吸的状况,火星上也已经有了相当高级的生命——那是一种肉食动物,可以吃得宇航员尸骨无存。

火星在我们太阳系诸行星中是非常特殊的。

在位置适当的时候,火星可以成为天空中仅次于月亮和金星的明亮天体,它以闪耀的红色吸引了古代东西方星占学家的目光。在古代中国,它被称为“荧惑”。在星占学占辞中,荧惑通常总是和凶兆联系在一起,比如“荧惑守角,忠臣诛,国政危”“荧惑主内乱”“荧惑者,天罚也”等。在古代西方,它始终是战神之星——苏美尔人的涅伽尔(Nergal),古希腊人的阿瑞斯(Ares),直到今天全世界通用的火星名称马尔斯(Mars),都是各自神话中的战神。

在古代中国人看来,火星是难以理解和把握的天体。它有时暗淡(实际上是远离太阳或地球了),有时明亮(比如“大冲”时);有时可见,有时消失(术语称为“伏”),所以它是令人困惑的。“荧惑”之名,正和这种困惑有关。而在西方,火星的运行很长时期让天文学家感到麻烦。当年开普勒的老师第谷在构造他自己的宇宙模型时,曾为火星的运动模型伤透脑筋,而稍后开普勒在他的行星运动理论研究中,突破口也正是火星,这最终导致著名的“行星运动三定律”诞生。

左图《火星任务》:地球生命来自火星的假想
右图《红色行星》:地球人类移居火星的想象

自从伽利略1610年发表了他用望远镜所作的天文观测之后,火星很快成为最受望远镜青睐的行星。随着望远镜越造越大,对火星的观测成果也越来越丰富,关于火星上的“运河”“人脸”等的绘图或照片,都曾经让一些人热血沸腾。而对于正统的天文学家来说,火星的地形地貌也已经被掌握得相当清晰准确了。还有一些半正统的科学家则继续他们关于“火星人”的研究。

人类今天之所以对于火星充满遐想,是有历史原因的。古人是因为它的运行和颜色,望远镜时代是因为它适宜观测(在亮度和距离上唯一能和它匹敌的金星,上面总是云遮雾障),到了行星际航行时代,它又成为行星中最重要的登陆目标。但是除此之外,业余天文爱好者和文学家也功不可没。

比如19、20世纪之交的洛韦尔,他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旗杆镇建立了一座装备精良的私人天文台,用十五年时间拍下了数以千计的火星照片,在他绘制的火面图上竟有超过500条的“运河”!他后来出版了《火星和它的运河》(Mars and Its Canals,1906)和《作为生命居所的火星》(Mars as the Abode of Life,1908)两书,汇总他的观测成果,并表达了他的坚定信念:火星上有智慧生物。

文学家的作用,当首推英国科幻作家威尔斯,1898年他发表科幻小说《星际战争》(流行的中译名是《大战火星人》),于是“火星人”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意象和典故,此后以“火星人”为题材的小说和电影一直层出不穷。

在关于火星的科幻电影中,《火星任务》和《红色行星》不走“火星人入侵地球”之类的路子,而是更多地着眼于人类在探索火星过程中的问题,这样更能体现思想性,也更容易有深度。比如在《火星任务》结尾处,出现了这样的情节:就在宇航员们即将返回地球的那一刻,有一位宇航员忽然拒绝同行——他要和火星人在一起,他说这才叫“回家”——按照影片中的逻辑,既然地球上的生命都来自火星,这位宇航员这么说当然也不算错。

最后,火星上巨大的人脸碎裂了,一艘火星人的宇宙飞船腾空而起,飞向先前在虚拟模型中指示过的遥远星系,那是火星人新的家园。这时我们才看出,那位先前接待过人类宇航员的火星人,它的使命是多么浪漫——它在火星上苦苦留守了几亿年,就是为了等待生命在地球上进化出人类,然后把一位愿意与“非我族类”共处的地球人带回去。难怪它一见到三位人类宇航员就流出了眼泪。

这倒使人联想起中国古代“神仙度有缘人”的那类故事。这位被“度”往火星的人类宇航员,他在地球上的生活并不如意(影片开头专门用一段场景铺垫过),他决定和火星人在一起,一方面固然是探索的勇气,但另一方面也未尝不是因为他的厌世情绪。这正是“少年盛气消磨尽,自有楼船接引来”,只是古代神仙的海上楼船,这次换成了火星人的能够进行恒星际航行的宇宙飞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