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创新发展前沿热点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从集群创新到建立生态链接的产业创新共同体

自从1990年迈克·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首次提出“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以来,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中小企业的专业化分工、供应链网络和区域高效重组、配套生产形成的产业集群、技术集群取得了突出进展,在全球制造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2013年9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京中关村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题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习总书记指出:“坚持科技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移扩散的障碍,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构建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协同的产业创新共同体,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2019年,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集群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公布了第一批66个国家级战略型新兴产业集群名单,主要包含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和节能环保等领域。

2020年5月,美国的微软、谷歌、高通、苹果,韩国的三星等31家公司正式联合成立了“Open RAN联盟”,英国ARM公司也紧跟着正式宣布加入该联盟。Open RAN联盟要求全球5G网络系统开放,就是为了抢夺华为的5G市场,也是为了遏制中国成为全球5G技术主导国家。“联盟效应”正是我们面临的主要技术风险和挑战,“协同效应”正是我们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之一。我们同国际先进水平在核心技术上差距悬殊,一个很突出的原因是我国的骨干企业没有像微软、英特尔、谷歌、苹果公司那样形成协同效应。在核心技术研发上,强强联合比单打独斗效果好,必须彻底摆脱部门利益和门户之见的束缚。产业集群、技术集群、创新集群发展,就是要在开放合作中打造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产业链,这就必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更加大力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同时要建立以领军企业为核心,集研发、制造、服务、销售、网络、金融为一体的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金融链、服务链等链接融合的“抱团生态”产业创新共同体[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