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领导力内核:99%的领导只有权力,而没有领导力
感染力——有魅力,别人就会死心塌地追随你
是否能够成为“大众情人”,是判断卓越领导力的一个重要标准。
开门见山,亮明观点:领导力,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高度融合的结晶。
首先,优秀的领导者,必须是想象力丰富、情感充沛的人。他对这个世界,甚至是宇宙万物始终充满了强烈的好奇,脑子里总是充溢着许多瑰丽飘逸、波云诡谲的奇思妙想(或者你把它理解成荒诞不经的妄想也行)。他们的鼻子能嗅到别人嗅不到的气味,眼睛能看到别人看不见的风景,耳朵能听到别人听不到的声音,皮肤能感觉到别人感觉不到的温度……总之,他们既是一群怪人,也是一群诗人;他们既不可理喻,又充满魅力;他们既远在天边,又近在咫尺;他们既让你恨,也让你爱;既让你爽,也让你痛……
看了这些文字,你的脑海里也许会闪过“大众情人”这样的字眼。没错,请相信你的直觉,卓越的领导级人物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不折不扣的“大众情人”——他们极富魅力、气场强大,让人神魂颠倒、不能自已,总是情不自禁地卷入他们的小宇宙中,如痴如醉地跟着他们一起流浪、一起追梦、一起冒险,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无论进天堂还是下地狱,都甘之若饴、无怨无悔。
古今中外、各行各业,这样的超级牛人实在是璨若星河、不胜枚举。
因此,没有一腔热血,没有万千豪情,极难成为流芳百世的英雄。
也许有人会持不同观点:谁说只有“热血”才与英雄有关?冷血与铁血未必不能成就大英雄。东方的曹操冷血,西方的拿破仑铁血,他们不照样成为独霸一方、成就大业的英雄人物吗?
此言不假,却也要一分为二地看。一般来说,冷血和铁血背后一定藏着一个激情内核。某些英雄人物之所以表现得铁血无情,恰恰证明他们心中洋溢着过于浓郁、过于热烈的情怀,有一个过于崇高、过于浪漫的理想。为了这样的情怀、这样的理想能够变成现实,他们必须全力以赴,不能有丝毫闪失、妥协与软弱。这就是他们之所以会表现得如此强悍骁勇、如此冷酷决绝的一个重要理由。
无论是曹操还是拿破仑,均崛起于乱世之中,饱受山河变色之苦。因此,一统天下、复兴民族、富国强兵便成为他们心中至高无上的愿景和使命。为达此目的,他们必须拥有钢铁般的意志,必须处变不惊、杀伐决断、坚定隐忍。
不过,另一方面,冷酷的外表下,却隐藏着一颗炽热的心。
谁说在曹操身上只能看到冷酷无情?大家都知道此公除了枭雄的身份之外,还是个货真价实的大诗人,终其一生曾留下名篇无数。尤其是那篇经典的《观沧海》更是妇孺皆知、有口皆碑。“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能写出这种文字、拥有这样情怀的人,说他不热血、不感性,如何说得过去?
拿破仑也不遑多让。这个身材矮小、其貌不扬的男人,不仅在法国女性心目中极富魅力,而且倾倒了无数法国男性,尤其是士兵。最经典的例子是:当拿破仑从第一次被流放的厄尔巴岛潜回法国境内时,他的身边只有数百名卫士。而奉国王之命前来捉拿他的大队人马在见到这位法国人民心目中的“超级英雄”后,居然纷纷倒戈,跟随拿破仑反攻巴黎!当拿破仑回到巴黎时,这支军队已经有三十万人之众!国王自知不敌,只能仓皇出逃。拿破仑轻松夺回天下,建立著名的“百日王朝”。
试想,如果拿破仑是个枯燥乏味、怪癖暴躁的人,他又如何能受民众如此厚爱,以致兵不血刃地再塑辉煌呢?
可见,无情未必真丈夫。如果说领导者与普通人之间有什么共性与交点,那么最大的交点就是:大家都是人。是人就有人性,是人就有感性。所以说,如果某个人能够成为其他所有人心目中的领导者、带头人,那么他绝对不可能不食人间烟火、没有七情六欲,是那种只有在童话故事中才会出现的虚幻人物;恰恰相反,他必然具有比普通人更强大的感染力,而且有能力将这种特质猛烈地释放出来,与普通人之间产生强大的共鸣,令后者不由自主地被其深深地吸引、折服,心甘情愿地跟随他开疆拓土、披荆斩棘,甚至为他赌上整个人生也在所不惜。许多人之所以会对优秀的企业家产生某种近似“偶像崇拜”的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因此,也许出乎许多人的意料,评价一个人是否具有领导者的气质,往往不是看他对团队成员的理性能有多大的操控力,而是要看他对团队成员的感性能有多大的影响力。这也就意味着,对于自己的领导力,现实世界中的许多老板和团队管理者都存在着极大的误解——他们以为团队成员对自己的服从、顺从乃至盲从是由于自己的个人魅力使然(亦即他们成功地俘获了团队成员的感性),其实事实正好相反,团队成员之所以会对他们表现出无条件服从的一面,恰恰是由于团队成员利用自己的理性在敷衍他们,对他们试图施展的所谓“魅力”表现出强烈的漠视甚至鄙视(亦即他们败给了团队成员的理性)。
总之,绝大多数老板和团队管理者其实都称不上是真正的“领导级人物”,因为他们仅仅披上了“领导”的外衣,却完全没有领导者的实质;仅仅在表面上操控了团队成员的行为,却远远谈不上俘获团队成员的心。而且,更大的悲剧恰恰在于: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被蒙在了鼓里,并未清醒地认识,甚至是意识到这一点,依然一厢情愿地以“领导者”自居、以“领导力”自傲,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因此,在精神层面为团队成员赋予超强的能量,帮助他们超越认知层面的短期平衡关系,将“不可能”转化为“可能”,只有这种人才配得上“领导者”这个称谓。
从另外一个层面讲,这种赋能关系会衍生出深度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并非单向,而常常是双向的,也就是说,不仅团队成员会无条件地依赖团队领导,团队领导自己也会依赖自己身上的这些特质,并在思维底层形成团队成员“一定会无条件地依赖自己”这种自我心理暗示。
基于这种相互依赖心理的后果存在极大不确定性。运气好的话,它们能帮助一个团队步入天堂;运气坏的话,它们能把一个团队推进地狱。
团队领导毕竟也是人,而且是异常强大的人,这种强大不仅体现在人性的光明面上,也体现在人性的阴暗面上。由于他们太过强大、业绩太过彪炳,周围的人又太过顺从乃至迷信他们,所以他们常常会产生幻觉,过分高估己方实力、低估对手实力,这就容易让他们刚愎自用、利令智昏,从而导致昏招迭出、功败垂成。
古往今来,许多天才的英雄人物之所以常常会以悲剧收场,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个原因。
关羽功高盖世,最终却因过度自我膨胀而败走麦城;刘备谦虚谨慎一辈子,却在决定命运的“伐吴”一战中鬼迷心窍,拒绝忠臣良言而赔上卿卿性命;拿破仑纵横天下、战功彪炳,却因贪念作祟走上侵略战争的道路,最终遭遇命运的“滑铁卢”……
因此,要想杜绝最坏的情况发生,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坚守理性的底线。团队成员保持个性化的思考;团队领导自身也要加强修养,站稳脚跟——既然自己卓尔不群、贵为领导,那么不仅在感性方面要异于常人,在理性方面亦应如此。一般来说,如果团队成员已经发自内心地折服于某位团队领导,那么要求前者自律,在领导者强大气场与光芒的笼罩下保持清醒的头脑是极为艰难的,因此,“守住理性底线”这一点主要靠团队领导自身的自律。“自律”这一特质本身也是一种卓越“领导力”的体现。
小结
真正的领导级人物与他的追随者之间的关系有点类似于恋爱关系,是人类荷尔蒙被充分激发的产物,有着某种奇妙的生物学特质。
平衡力——引爆精神能量,助下属超越“不可能”
高度的感性与高度的理性相结合,是最理想的领导力配方。
问你一个问题:一位感性的团队领导与一位理性的团队领导,哪一个的下属(或者整个团队)执行力会比较强?
不出意料的话,你的回答肯定会是:前者。
没错。感性的领导带出来的团队,执行力往往会比较强。这恐怕是大多数职场中人的共识。
接下来,就让我们从感性和理性两个角度出发,对领导力这一概念进行一次彻底的解构。
其一,领导者的性格要感性一点。
总体上来说,要尽量做一个兴奋型领导。因为这样的领导者精力充沛、热情奔放、鹤立鸡群,容易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整个团队的核心。显然,这样的兴奋型领导必然会带出一支充满激情的兴奋型团队,并催生出强大的团队执行力。
其二,领导者的行为要感性一点。
走路带风、手舞足蹈,拥有丰富的肢体语言——这样的领导者做起事来雷厉风行、干脆利索,拥有极为强烈的人格魅力与感染力,极易刺激下属的肾上腺素分泌,从而带出一支团结、高效而强大的团队。
其三,领导者的语言要感性一点。
这样的领导者极少进行理性说教,而极其擅于感性鼓舞。他们往往口才极佳,说起话来声音洪亮、表情丰富、情绪激昂、措辞激烈,语言极富鼓动性。姑且不论他们的话是否具有真实的逻辑性,只要他们登高一呼,便会立刻应者云集。以这样的领导者为核心,团队的凝聚力不可能不坚固,执行力不可能不强大。
其四,领导者的理性不能丢。
如果说感性能够带来执行力,那么理性就与控制力有关。换言之,如果把感性比喻成团队的“油门踏板”,那么理性就是团队的“刹车片”。
就像任何一辆性能卓越的汽车,都不可缺少刹车片一样,对任何一个卓越的团队而言,理性与控制力都不可或缺。这是领导者的底线。领导者要确保最起码的理性,用以控制自己和下属旺盛的感性。
要知道,控制是领导力至关重要的构成要素。不擅于控制的人,是没有资格做领导者的。
其五,领导者要知人善用。
用理性的人谋事,用感性的人做事。一般来说,理性的人偏悲观,较为内向、保守;感性的人偏乐观,较为外向、冲动。前者执行力较弱,凡事瞻前顾后、左思右想,不考虑周全绝不轻举妄动,常会给人留下优柔寡断的印象;而后者执行力较强,常常点炮就响、行事草率,凡事不过大脑、不顾后果,手脚先行、干了再说,常会给人带来“莽撞人”的感觉。显然,这两种人各擅胜场、各有其用。前者应该主要用来谋事,从而减少风险;后者应该主要用来做事,从而提升效率。两者相辅相成,必成大事。
其六,领导者要“育人为本”。
不夸张地说,与“管理”(或“领导”)相比,“育人”才是领导者的本职工作,是领导者最重要的工作,且没有之一。这一点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在“育人”过程中,领导者要善于用感性刺激下属的学习动机,与此同时,也要善于用理性提升下属的综合素质。
总之,感性与理性都是领导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一般而言,感性的人执行力强、控制力弱,理性的人执行力弱、控制力强。没有强大的执行力,团队便失去了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没有强大的控制力,团队则极有可能走火入魔、误入歧途。
因此我一直认为,高度的感性与高度的理性相平衡,是最理想的领导力配方。能同时兼具这两样要素的人,是领导者中的极品。
经典的案例有很多,当今世界最伟大的一些商业领袖、时代弄潮儿,无一不是将极度的感性与极度的理性集于一身的领导力大师。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就要刻意寻找合适的工作伙伴,以弥补自身短板。具体地说,就是感性的人要尽量以理性的人为伴,反之亦然。
这样的案例也有不少,比如说腾讯老板马化腾与“微信之父”张小龙的搭配堪称一绝。前者偏理性,持重老成、不善言辞;后者偏感性,天马行空、我行我素。前者负责掌舵、提供支援,后者冲锋陷阵、纵横驰骋。有了这样的搭档,腾讯想不一飞冲天都难。
张小龙充满了创造力,工作状态往往是跟着灵感走;而马化腾要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转,就必须维护公司制度的有效运作,因此更理性一些。位于深圳的腾讯总部每周都要召开例会,广州和深圳之间的距离也不过是两小时的车程。然而,身居广州的张小龙总是以“早上起不来”为借口不去参加会议。为了迁就他,马化腾就让自己的秘书一大早叫醒他。只不过,即便起了床,张小龙还是不愿参加会议,理由是路上太堵,怕赶不上。本以为这样马化腾就会放弃,可没承想这位马老板极有耐心,每周开例会时都会派专车准时到楼下来接他。这样,张小龙再也没有借口不参加会议了。
或许马化腾是这么认为的:天才,在某一个方面会很弱,在其他方面却会很强。所以,对于天才弱的一面,你必须要呵护与容忍,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成长壮大,将自身强的一面发挥到极致,为你创造惊人的价值。
宽容和信任成就了“微信”,成就了“腾讯”。
如果腾讯不是上市公司,我们可能永远无法知道马化腾给高管发工资有多么慷慨。年报显示张小龙的年薪大约是2.74亿港元。注意!不是百万年薪,不是千万年薪,也不是亿万年薪,是将近3亿的年薪!
据业界权威专家分析,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是因为马化腾爱惜人才;另一方面,就是张小龙本人的贡献实在过于巨大。一个“微信”的横空出世,便使腾讯帝国的事业成功地跨越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可谓“独臂擎天”“居功至伟”,理应享此殊荣、受此厚遇。
类似的“马张配”的案例也很多。比如说“马(云)蔡(崇信)配”“乔(布斯)库(克)配”等,都是经典中的经典,绝配中的绝配。他们一个张扬外放、一个保守内敛,进可攻、退可守,浑然天成、无懈可击,难怪会成就各自领域的霸业。可见,强烈的感性与强大的理性之于领导力是多么的重要。
既然如此,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在同样强大的理性与感性之间自如切换,游刃有余了。这便涉及控制力。毫不夸张地说,对高明的领导者而言,即便是感性的部分,也可以用理性予以控制。说白了,这其实是一种情绪和行为的控制能力。
举个简单的例子。
发火,是一种典型的情绪表现,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一种纯感性的东西,其实不然,这里面也完全可以有理性要素存在。比如说,什么时候该发火,把火发到什么程度,需要取得什么样的效果,以及什么时候该收手,等等,都存在理性控制的空间。高明的领导者在情绪和行为的控制方面,完全可以做到伸展自如、游刃有余。
所以,尽管有些卓越的领导者常常被称为“真性情”,其实这样的“真性情”也往往在某些方面是受控制的,只不过不易被外界察觉罢了。
三国时的刘备,便是个中高手。众所周知,此人运用眼泪的能力,臻于炉火纯青的境界。无论是搞定诸葛亮、赵云,成功组建一支梦之队,还是巧夺荆州安身立命并拿下西川成就霸业,在人生、事业的每一个节骨眼儿上,刘备的眼泪几乎从未缺席,而且鲜尝败绩。
许多人将其归因于刘备的真性情,殊不知真正成大事之人,仅凭“真性情”又如何能如愿?
不可否认,刘备乃性情中人,但任何“任性”之人都不可能成大器、做大事。
毫无疑问,刘备的“性情”是受到严格控制的,什么时候用、对谁用、用到什么程度、用过之后大概会收到什么效果、针对不同效果需要采用什么样的应对方式等等,所有这些细节都是有讲究、有火候、有评估的,绝不是滥用、任性。
换言之,对领导者而言,感性是需要发挥,而不能“发作”的。前者受控于理性,而后者则完全失控;前者需要“沙盘推演”,而后者则完全源于本能。显然,只有做到前者,才是一个真正合格的领导。这便是控制力之于领导力的具体体现。古人如此,今人亦如此。华为掌门人任正非,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许多人都听说过这样一个段子:任正非在创业初期曾“威胁”公司的研发工程师——如果你们的研发项目失败,我就从公司大楼上跳下去。
老板的这一举动令研发团队倍感震惊,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斗志。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项目获得成功,华为从此步上发展的快车道,创造了无数神话,续写了无数辉煌。
现在问题来了,如果当初那个项目最终失败,任正非是否真的会从楼上跳下去?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第二个问题,老板说要跳楼,研发团队的员工们是否真的相信了他的话?答案不那么确定,但大体上应该是否定的。
没错,在公司生死攸关的节骨眼上,任正非确实动了“真性情”。这既符合逻辑,也符合情理。不过,这样的真性情并没有脱离理性的控制,主要是为了激励员工的斗志,这一点毋庸置疑。可即便这样,这种真性情的流露,对下属员工来说也极富感染力与震撼力,确实是一种巨大的刺激,给他们提供了强大的动能。即便理性上知道“老板不会动真格的”,可感性上依然会被老板的举动所震惊、所感染。这便是人性最真实的体现。对此任正非心知肚明。所以他的举动是有着严格“沙盘推演”托底的,一切尽在掌握,绝非任性妄为。
这便是控制力的精彩体现——感性与理性轮番出场,各司其职、各展其妙,交相辉映、相得益彰。领导做到这种程度,其领导力便臻于化境,登峰造极了。
顺便说一句,中国人是控制理论的鼻祖。控制之道,就是中庸之道。在政治经济学中,这一理念也被称为“钟摆理论”。简单点说,就是不走极端,四平八稳;万一走过头,一定要及时矫正过来。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简单地“取平均值”或者“取中间点”,而是找平衡、图稳定。
“平均”和“平衡”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平均”的状态,既有可能是“平衡”的,也有可能是“不平衡”的。就好像一杆秤,秤砣并不一定放在正中间才能找到平衡。秤砣的位置,甚至重量的大小,完全由被秤物体的重量决定。领导力也一样,感性多一点还是理性多一点,并不一定非要五五开,而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因地制宜、有的放矢。比如说,执行力强大的团队可以多一些理性,反之则要在感性方面多发发力;成熟的团队可以多一些感性,不成熟的团队则可以多一些理性。
总之,中庸是控制力的精华,也是领导力的极致。中国自古便有“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中庸是最极致的价值观,却鲜少有人能够真正做到)”的说法,也有“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人心叵测,正确的价值观并不容易得到遵守;所以必须专业,必须专一,凡事力求公允、不偏不倚,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理效果)”的古训,这些古人的智慧传神地道出了领导力的精髓所在: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动物;管理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事情;由此,管理(即领导)的秘诀在于,不走极端,确保中庸,加强控制。唯如此,方可持续;非如此,不可长久。
此为“善治”与“恶治”之分,亦为“帅才”与“庸才”之界。
小结
如果说感性能够带来执行力,那么理性就与控制力有关。换言之,如果把感性比喻成团队的“油门踏板”,那么理性就是团队的“刹车片”。
自律力——舒适圈里永远孕育不出领导力
伟大的领导力,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修行”出来的。
通过前面的文字,我们已经知道:领导力既与感性有关,也与理性有关。如果能同时拥有强大的理性与感性,就是领导者中的极品。不仅如此,卓越的领导者还要拥有强大的控制能力,能让自己在理性与感性之间自如切换、游刃有余。
现在问题来了,这些卓尔不群的素质,是与生俱来的吗?伟大的领导者,都是天生的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没错,绝大多数伟大的领导者,都是不折不扣的天才,都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了成为一名卓越领导者的天赋。不过,大量的科学实践也一再证明了一个真理:天才与蠢材之间,真的只有一线之隔,绝非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
换句话说,一个人是否能够成为卓越的领导者,这里面固然有一些先天的成分,但更多的决定要因是后天的。举个简单的例子。
幼年的丘吉尔,是一个天资愚钝、不善言辞,甚至有些口吃的孩子。这些不足及毛病一直延续到他的青少年时期。后来,要强的丘吉尔通过大量练习,扬长避短,终于拥有了雄辩的口才,成为人类历史上屈指可数的演讲家,留下无数震撼人心、精彩绝伦的演说佳作。
显然,后来的丘吉尔之所以能够成为举世驰名的大政治家,并通过领导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盟军战胜纳粹德国,进而极大地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均与这一点有着莫大的关系。
可见,领导者的天赋并不是唯一的决定要素,甚至在很多情况下无关紧要;想成为一个真正卓越的领导者,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要加强后天训练。那么,卓越的领导力与领导者,又是怎样炼成的呢?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培养自控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律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常言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同样的道理,一个连自己都管理不好的人,又如何能管理好他人呢?不客气地说,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的人,何止没有资格做领导者,甚至连做一个成年人的资格都没有。这样的人,充其量是一个发育严重滞后的“巨婴”罢了。
如果把下属比作“演员”,那么领导就是“导演”。导演是什么人?是控制一切的人。既要控制别人,也要控制自己。主动权永远掌握在自己手里,连自己都是自己的“演员”。因此,领导力的一个最重要特质,就是无所不在的控制——随时随地地控制,无时无刻地控制。
这正是一种“修行”的状态。伟大的领导力,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修行”出来的。通过这样的长期修炼,得来的正果,古人称之为“道”(或“仁德”)。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正确的价值观,是片刻也不可离开的;能够离开的东西,绝不是正确的价值观)”“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真正的君子,片刻都不会放弃对正确价值观的追求与修行,哪怕是吃饭休息的时候,哪怕是千钧一发、颠沛流离的时候,都不会放弃)”。
看见了吗?无论是人前人后、群居独处,也无论是公事私事、工作休息,修行都是一件“片刻不得歇”的事情。这件事不是做出来给别人看的,甚至不是做出来给自己看的,而完全是一种自我圆满、自我完善乃至自我革命的事情。
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其实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修行,是对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淬炼与升华之举。可见,会做领导者之前,要首先会做人。只有一个出色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出色的领导者,反之亦然。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这个意思。这是有逻辑和先后顺序的,且绝不可颠倒错乱。
那么,自律到底都有哪些特征,在具体操作中又应该注意哪些要点呢?换句话说,“修行”这个事儿,到底应该如何进行呢?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自律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总体而言,自律这件事儿是一件“非舒适”的事情。理由很简单,任何“舒适”的事情,是用不着自律的。无须用到任何强制力,自己就会主动去做,并乐在其中。“非舒适”的事情则不然,这是需要一定强制力才能做到的事情。这样的强制力分为两种,一种来自外部,一种来自内部。显然,自律的强制力来自内部,属于“自己强制自己”;反之,如果这样的强制力来自外部,就是典型的“他律”。
当然,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他律”的手段来达成自律的目的也是有可能的。举个例子,比如说立志健身的人每天都会在朋友圈“打卡”,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通过“他律”的形式强化自律,亦即通过他人的监督(包括来自朋友们的赞赏,都在事实上构成了“监督”),来实现自己“将健身坚持下去”的目的。关键在于,这种寻求外部强制力的行为,是自己主动发起的,而不是外人强制的,因此依然可以构成自律。
如果一件事情过于“不舒适”,人们是很难坚持下去的。因此“修行”的过程,也就是追求自律的过程,必须具备一个基本特征,亦即这种非舒适性必须逐次递减,而不能相反。用十个字来概括的话,这是一个“勉强成习惯,习惯成自然”的过程。
既然是“勉强”,那么发起自律的初期阶段,一定是非舒适的,而且这种非舒适的程度一定是最强烈的;然后,随着逐渐适应,逐渐养成习惯,非舒适的程度会逐次降低,变成一种相对“自然”的状态。进入“自然态”之后,是否会变得“舒适”了呢?
答案依然是否定的。这样的“自然态”,尽管确实会有“舒适”的成分存在,但其基本底色依然是“非舒适”的。这一点不会改变。反之,如果改变,那么“修行”和自律,也就失去了其根本意义。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成年人每天去公司上班,孩子每天去学校上学,这些都是典型的“勉强成习惯,习惯成自然”的过程,换言之,都是典型的“修行”,典型的自律。只不过自己没有意识到罢了。
那么,上班也好,上学也罢,这些事情有没有舒适和愉悦的成分呢?当然有。如果没有的话,相信极少有人能够坚持下去。然而,这些事从根本上来讲,算得上一种令人舒适和愉悦的享受吗?
当然不算。否则很难解释为什么上班族和学生会如此渴望、如此享受“假期”这种事物,又或者哪怕偶尔生个病偷个懒儿,都会觉得是一件蛮幸运、蛮幸福的事儿了。
也许有人会有不同见解:你说得不对!那些极端享受工作过程的人,照样会需要假期,享受假期。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工作从总体上来说是一件“非舒适”的事情。
其实任何舒适的事走过头,都会带来较为强烈的非舒适感。因此要学会用自律去控制舒适的程度,以防物极必反。就好像玩手机,这件事本身是舒适的,可如果自己已经深度疲劳还不能停手,就是一种痛苦了。这时,强迫自己停手休息便是典型的自律,甚至是自救行为。尽管这一行为也绝对谈不上舒适(因为这就意味着要离开自己所钟爱的事物),可与“继续沉湎”所带来的疲劳与痛苦相比,“暂时抽离”所导致的失落感更容易忍受,也更可取。
可见,自律与“修行”,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轻度非舒适”的状态。这种状态虽谈不上美好,却绝对可忍受,所以可长久、能坚持。
有人可能会说,人生苦短,理应及时行乐,为什么要把日子过得这么苦巴巴的呢?这不是自己虐待自己吗?
恭喜你,你抓到重点了。从本质上讲,这就是修行与自律的底色。为了方便理解,可以换一个词,磨炼。这是什么意思?就是做非舒适的事,忍受非舒适的过程,以此来磨炼意志,强大内涵,获得成长。
比如说健身,就是通过虐待肌肉来强大肌肉;成长,就是通过经受挫折来使自己更强大。没有虐待,便没有强壮;一如没有付出便没有收获一样。而自律,就是一个自己虐待自己的过程。只不过这种虐待的程度要可控、可忍受,方可长久,是为“修行”。
没错,渴望享受是人的本能。问题在于,这样的享受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这是一个“先苦后甜”还是“先甜后苦”的逻辑。不愿经历锻炼的苦,便要忍受疾病的痛;不愿忍受学习的罪,便要经历生活的穷。一如没有付出便没有收获,自律时的非舒适,就是为了“成功”后的舒适。前者的程度是“适中”,后者的程度是“极致”。以“适中”的非舒适换取“极致”的舒适,显然是划算的买卖,是值得尝试的。
这就是“修行”与自律的意义。
小结
常言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同样的道理,一个连自己都管理不好的人,又如何能管理乃至领导他人呢?
成就感——目标太高易挫败,目标太低没挑战
“鸡肋”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它通过“食之无味”的特点降低了自律的门槛;与此同时,它又能以“弃之可惜”的特征提升自律的可能性。
领导力就是修行,就是自律。那么自律又是什么呢?就是长期地、不间断地做一件事。
这是世界上最简单的事,也是世界上最难的事。既简单又难,看似自相矛盾,却是事实真相。那么,这样自相矛盾的状态,容易让我们想起什么?没错,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就是典型的“自相矛盾”。
既然如此,我们便不妨从鸡肋的状态获取灵感,去研究一下自律的操作方法。
显然,“食之无味”,是事物的消极面;而“弃之可惜”,则是事物的积极面——这就是我们的出发点。从这里出发,我们就有可能以最低的成本和最容易的方式去接近自律的终极目标。
换言之,“鸡肋”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它通过“食之无味”的特点降低了自律的门槛;与此同时,它又能以“弃之可惜”的特征提升自律的可能性。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便能极大地增加自律的可操作性。
为什么这么说呢?
让我们把“鸡肋”与“鸡腿”和“鸡屁股”做一下对比。所谓“鸡腿”,就是下极大的决心,付出极大的代价去做一件极具价值的事情;所谓“鸡屁股”,就是无须下决心,也无须付代价去做一件价值很小的事情。
在这两种情况下,会发生什么?
会让自律缺失乃至消失。
为什么会这样?
这里面有一个心理学的奥秘,那就是人们在坚持的过程中,如何看待自己与他人的感受。过分在意自己与他人的感受,抑或过分不在意自己与他人的观感,都不大可能带来持续的坚持,亦即无法让人做到真正的自律。
前者门槛太高、代价太大,一旦中断会给人带来强烈的挫败感和自责心理,从而引发彻底的放弃;后者则从一开始便无法提供足够的动机,也容易引发彻底的放弃。显然,这两种心理状态都是自律的天然杀手。
因此,做到真正的自律往往需要某种中庸心理,而这种中庸的状态,说白了就是典型的“鸡肋”。也就是说,与下极大的决心,去做一件极具价值的事情相比,抑或与下极小的决心,去做一件几乎没有价值的事情相比,下一般的决心,去做一件价值一般的事情,坚持的可能性最高,成功的概率也最大。
也许有人会说:下一般的决心,做价值一般的事情,多没劲,多没有成就感啊!恭喜你,你找到问题的要害了。自律最大的杀手,就是贪心,就是成就感。
必须承认,贪心是人的本能,追求成就感是自然的事情,完全无可厚非。可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我们知道,成就感既可以来自舒适圈(通过做自己喜欢的事获得),也可以来自非舒适圈(通过做自己不喜欢的事获得)。所有需要自律的事都属于典型的非舒适圈,而源自非舒适圈的成就感与“门槛”成正比,与挫败感是一对孪生兄弟。门槛越高,成就感就越大。强大的成就感既能成为坚持的动力,也能成为坚持的阻力。因为贪心,人们会不断地拉升门槛,至少不能降低门槛,以求能够持续获得高强度的成就感。然而,这样的成就感代价不菲,而且代价会越来越大,迟早会变成如山的压力,让你不堪重负、心生畏惧,从而彻底败下阵来。
注意,这是一个关键的瞬间:此时,巨大的成就感会迅速演变为巨大的挫败感。前者有多强烈,后者就会有多猛烈。一般人极难承受这种程度挫败感的打击,因而极易造成自暴自弃的结果。
这还不是最坏的情况。更糟糕的是,由于这种挫败太过深刻,给你带来的痛苦太过严重,从此往后,你会变得心有余悸,再也不肯做第二次尝试。这就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道理。
换言之,高强度的成就感,会从一开始便彻底埋葬你做“二次挑战”的可能。等于你的面前只留下一条路:不成功,便成仁。必须一把成,没有第二次机会。显然,“成功”的人少,“成仁”的人多。毕竟我们都是凡夫俗子,没有几个人能创造所谓的“奇迹”。在这件事上,绝大多数人都会严重地高估自己。
可见,成就感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成就你,也能毁灭你。在自律这件事上,过于强烈的成就感往往是负面的,有极大的害处。至少在事物的初期是这样。既然成就感的强弱与事物价值的高低有关,那么在自律习惯养成的初始阶段对于事物价值与自身成就感的追求便一定不可过于贪心,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要循序渐进、步步为营,不可一蹴而就、急于求成,否则将适得其反。
事实上,往往从中长期来看最有价值的事情,在短期内你是看不到它的真实价值的,会觉得很“鸡肋”。而恰恰是这种很“鸡肋”的感觉,有利于你降低预期、拉低门槛,比较容易地做到相对完整的坚持。
没错,这种程度的坚持确实容易引发间歇式中断,可这样的中断却不会给你带来过于明显的挫败感,从而令你在短暂的中断后还能相对容易地重新捡起来,继续做下去。
这是一个简单的逻辑:与猛烈地、持续地坚持一段时间,然后不堪重负,彻底放弃相比,时断时续的坚持是真正的上策;同样的道理,与一开始便完全不能或不值得坚持相比,时断时续的坚持也是真正的上策。这就是“鸡肋”的价值,也是“坚持”与“自律”的奥秘。
这方面的案例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最经典的莫过于“减肥健身”了。在减肥与健身这件事上,为什么大多数人都不乏强烈的决心,也不乏实际的行动,却往往很难做到自律,很难坚持下去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绝大多数人都走了“鸡腿”路线,忽略了“鸡肋”的价值,结果最后只能品尝“鸡屁股”的苦果。
逻辑是这样的:既然要减肥健身,必然要有一个具体目标,并拿出实际行动。比如说一个月内要减重7.5千克,为达此目的,你必须坚持每天健身一两个小时,而且必须是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
于是,每天必须练器械、跑楼梯、长跑3千米,累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一头栽到床上跟死猪似的起不来。可是那种身体被掏空、灵魂出窍的感觉,那种隐隐的肌肉痛,却是一种说不出的享受,给人满满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第二天一大早,你的心情既有几分压抑,又有几许期待。压抑的是“今天又要面对那一至难时刻”,一想到这里便让人头皮发紧、眉头紧蹙;期待的是“一旦闯过这一关,又可以享受巨大的成就感,享受那片刻的满足与幸福”。
带着这种矛盾的心情,你终于迎来了那又爱又怕的健身时间……
不过,尽管有成就感,尽管有期待,日复一日的煎熬还是让你有些吃不消。你的脑袋里有两个分身在不断地干仗:一个大叫“放弃吧,你不行。你是一个没出息的人”;一个高呼“坚持下去,你行的!你是一个有出息的人”。
从内心来说,你是希望后者代表真正的自己。于是拼命地想忘记,至少忽略前者;可是却沮丧地发现,前者竟然阴魂不散,牢牢地占据着你的心。并且日复一日地扩大战果,让你疲于应付、狼狈不堪。
这时,一根救命稻草忽然落到你的头上:或者不慎得了一场小病,或者刚好上司派你去外地出差……总之,一个特别“正当”的理由被你抓住,可以让你理直气壮地,没有任何负罪感地向全世界宣布:这几天我可以暂时休息,不必健身。
你会感到万分幸运,浑身释然,神清气爽,油然而生一种巨大的解脱感。
换言之,你的“暂停”不是因为自己没毅力、没出息,而是因为某种“不可抗力”使然。这个事儿非你能左右,因此与你无关,你无须为此自责。
接下来才是真正的重点:当暂停期过去,一切恢复常态,亦即你的理由失去正当性之后,你会恢复健身锻炼吗?
也许会。起码你自己要跟自己这么说,以显示自己还是有种的,有出息的。只不过,你会掉进一个“明日复明日”的怪圈,总会给自己找一个或若干个“过两天再说”的理由——过两天,放心,过两天我一定会重新开始,决不食言!
当然,结果大家都清楚:你一定会食言。因为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实在是让你太痛苦、太难受了,无异于一场梦魇,让你想想都会心有余悸。之所以你会不断拖延“重新开始”的时间,其根本原因就在这里。只不过你不愿意真心面对罢了。
这样久而久之,一切也便自然而然地结束。尽管不会明说,可其实你已经接受了那个“没有出息”的自己。至少在减肥健身方面是这样。既然如此,既然没有出息,你也没必要再重整旗鼓,去做新的尝试。也许这件事一辈子都会从你的“做事清单”或“大事清单”中删除;也许未来的某一天出于某种契机,或受到某种刺激,你又会将其写入这份“清单”,然后再删除、再写入……最后还是无果而终、不了了之。
这便是一个典型的“鸡腿”变“鸡屁股”的过程。不只是减肥健身,任何一个需要你坚持的事,养成自律习惯的事,大体上都会遵循这样一个逻辑。
可见,“鸡腿”是不靠谱的,真正靠谱的只有“鸡肋”。那么,“鸡肋式自律法”又应该如何操作呢?
让我们来看一下:
首先,你无须为自己定一个明确的目标,更不用说过高的目标。
减肥健身这件事,本来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做一辈子的事。因此,你的关注点应该是“做”,而不是“做多少”或者“做到什么程度”。
如果有时间、有精力也有欲望,你可以做一两个小时,否则,即便每次只做几分钟甚至几秒钟都是好的。这便是“1大于0”的道理。
没错,这样一来,效果是不明显的,甚至完全没效果。不过没关系,你的重点不是追求“效果”,而是追求“坚持”,追求习惯。
只要每天都“做”,甭管做成什么样、做多久,最起码“做”这个动作会在你的大脑皮层留下一个兴奋点——这一点很关键。只要有这个兴奋点,你就不至于放弃,就能坚持下去。等你慢慢地习惯了“做”这个动作,迟早有一天你“做”的时间会延长,“做”的强度会增加。然后就会有效果,就会有成就感。尽管只是小小的成就感,也足以给你提供动力,让你继续“做”下去。天长日久,一切便会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这样的做法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中途暂时的间断不会再成为一个问题。哪怕中断了半个月,你也可以轻松地重新捡起来,轻松地越过这一断层——因为你要面对的,无非是几分钟乃至几秒钟的“做”而已。这个小小的门槛对你而言不再是障碍,完全可以轻松跨越。这样时断时续地坚持一年半载,习惯也能养成,自律也能成形。一旦形成自律,那些断点便会慢慢连成一条直线,时断时续的现象必然会逐渐减少,你便能长久地坚持下去了。
关键在于,千万不要轻视那每天的几分钟乃至几秒钟。一定要明白,你在做的不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而是一件价值千金的事;不是一件丢人现眼的事,而是一件伟大正确的事。
事实上,只要你真正想明白这个逻辑,真正在脑袋里转过那道弯,跨越那层心理障碍,一切便会峰回路转、豁然开朗——哪怕每天几分钟乃至几秒钟的“做”,也就是没有任何效果的“做”,也会给你带来小小的满足与成就感。因为你追求的目标不再是“效果”,而是“自律”这种状态本身。后者的价值远大于前者,而你已经离后者越来越近,当然可以为自己骄傲,理直气壮地得到成就感,亦即源自“自律”本身的成就感。这样发展一段时间之后,自律必然会带来“效果”,从而激发源自“效果”的成就感。两种不同性质的成就感合二为一,便会产生强烈的共振,成倍地放大你的成就感,强化你的做事动机,进一步刺激一个新的良性循环。久而久之,你便可大功告成、完美收官。“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鸡肋”的价值与妙处,正在于此。
我们需要做的,无非是在手中握有“鸡肋”的时候,要强制性地扭转自己的固有思维,真正做到“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而在手中握有“鸡腿”的时候,则要冷静三思,做反向操作。这是一个典型的脑筋急转弯游戏,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洗脑”过程。
小结
成就感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成就你,也能毁灭你。在自律和坚持这件事上,过于强烈的成就感往往是负面的,有极大的害处。
知识力——思想的深度,决定了领导力的强度
对管理者而言,重要的是经验;而对领导者而言,重要的则是学识。
说到这里,相信我们已经能够达成一个共识:领导力,首先与个人素质有关。换言之,“做领导”的前提是“做人”。只有高素质的人,才具有做领导的资格。
那么,“素质”这个东西从何而来呢?
从“修炼”而来,而“修炼”这件事,需要的是强大的自律能力。
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当我们提到一个人的“素质”的时候,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呢?
毫无疑问,是知识、学识。
从结论上讲,没有知识的人有可能成为一个好的管理者,却几乎没有任何可能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
理由很简单,对管理者而言,重要的是经验;而对领导者而言,重要的则是学识。
经验的好处在于,能让人清楚地看见事物的表象和局部;而学识的妙处在于,能让人深刻地洞察事物的本质和整体。前者看得近,后者看得远;前者看得浅,后者看得深。
显然,善于前者的人可以搞管理工作,负责“落实”;而善于后者的人擅长领导工作,精于“擘画”。两者的性质不一样,格局不一样,功能也不一样。因此,一般来说,前者会是后者的“下属”,后者会是前者的“领导”;前者是将才,后者是帅才。这便是“领导力”与“管理力”(或“执行力”)的区别。
当然,两者会有交集(相同或相近之处),但更多的则是并集(不同之处),不能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是掌握不到“领导力”的精髓的。这两者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知识,是“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之所以有太多的管理者自以为拥有了“领导力”,却常常发现自己在“领导”这个事儿上鞭长莫及、处处受制,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过于在意“经验”与“实践”,而轻忽了“知识”与“学习”。换言之,他们最大的命门在于:尽管经验丰富,是一个“江湖老手”,却由于知识的匮乏,而始终无法具备较高、较全面的个人综合素养;一个素养不高的人是无法具备真正的领导力的。
放眼古今中外,无论在哪个领域,那些能够打下一片“江山”,并能成功地守住这片“江山”的人,无一不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之人;那些目不识丁的草莽英雄即便能打下一片“天”,可成功守住这片“天”的概率往往极低,极易在短时间内失去已然到手的成功果实。这便是“知识”的力量,也是“领导力”的底色。
需要强调的是,知识的获得未必要通过学校,却必须来自书本。许多人都有这样的误解,认为知识可以在实践中“摸索”出来,“泡”出来,所以不用看书,只要每天过日子,每天上班工作,自然会获得知识。这是一个大错特错的观念,其危害性无论怎么形容都不过分。
这里面就有一个系统学习和非系统学习之间的逻辑关系问题。显然,从实践中“泡”知识的方法,属于非系统学习;只有从书本中“学”知识的方法,才属于系统学习。那么,系统和非系统学习之间,到底有什么差异呢?最大的差异,就是“积累”,特别是“有效积累”。这是一个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具体地说,从实践中“泡”出来的东西,严格意义上讲不能叫“知识”,只能叫“经验”。由于“泡”是一种漫无目的的非系统性行为,通过这样的方式得来的经验往往非常分散、非常浅薄、非常受限,很难形成有效积累。没有量的积累就无法达成质的变化,没有质的变化便也无法转变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
“看书学习”则不同。任何书籍都是一个系统性知识的载体。换言之,书本里的知识是自成体系的,不同的内容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和千丝万缕的内在关系,这就确保了学习的系统性、连贯性,能够让知识得到有效积累。有了量的积累就会引发质的变化,最终会从根本上提升一个人的综合素质。
不只如此,实践中得来的经验是直接的,书本中得来的知识则大多是间接的。这就意味着,“经验”这个东西范围太窄,太受限制;而“知识”则不同,它的范围要宽广得多,能够极大地弥补个人在经验上的不足,有效地拓展个人在综合素养上的深度和广度。
当然,这么说并不是否认实践的重要性。实践当然很重要,但离开了书本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其效率极低、效果极差。不客气地说,这样的实践在很大程度上是生命的浪费、人生的蹉跎。之所以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都能在自己有限的人生中经历无数实践,积累海量经验,可真正具有较高、较全面的个人综合素养,真正能够修成正果,加入“成功人士”行列的人却始终凤毛麟角,其根本原因就在这里。这便是有效实践与无效实践、有效积累与无效积累、有效经验与无效经验之间的差别。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显然,这些话绝不是说着玩儿的。那么,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养呢?有如下几个要点:
要点一:素养。
卓越的领导者,首先应该是一个“博学者”,至少是“杂学家”,涉猎要广,肚子里的东西要多。这便是“通识”的概念——不一定要专精,却一定要博学,也就是所谓的“博而不精”。古今中外,但凡有所建树的领导者,大多是典型的“杂学家”“通识家”。他们博览群书,爱好广泛,在许多令人匪夷所思的方面均有卓越的表现。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既是卓越的政治家,也是出色的画家和文学家;美国开国元勋杰斐逊,既能起草《独立宣言》,也在建筑学、机械工程学、植物学甚至考古学方面颇有造诣。至于中国就更不用说了,古代帝王中的文人骚客、丹青大师不胜枚举;现代伟人中的诗人与哲人更是震古烁今,名满天下。
可见,从终极意义上讲,领导力拼的是“文化”;而“文化”是一个极度开放、极度包容的概念,可谓“包罗万象”“博大精深”。
因此,没有足够的涉猎和积累,是极难拥有领导力的。巴菲特的好搭档查理·芒格认为,要想在二十一世纪做一个成功的领导者、企业家,知识结构压倒一切,需要涉猎的知识范围包括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方方面面。也就是说,除了管理学之外,还要涉足文学、哲学、历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工程学等学科,只有这样才能跟上乃至驾驭时代发展的潮流,让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当然,人无完人,更非超人,样样通、样样精,既无可能,也无必要。可哪怕是浅尝辄止的涉猎,也会让人所获匪浅,受益终生。不过,即便如此,将精力平均分配给所有这些学科显然不是聪明的办法。拓展知识结构这码事,也有其内在的逻辑和顺序。
这里的重点,在于“哲学”。学习哲学,是打开包罗万象的知识宝库最为神奇的钥匙。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政治家,往往能够一通百通,无所不能。他可能没有上过一天军校,却能指挥千军万马;没有学过一天经济与管理,却能成为中兴之臣;专业是人文科学,却能领导一群自然科学家攻坚克难;专业是自然科学,却能在文学艺术方面发挥卓越的领导力……为什么会这样?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大体上来说,政治家都是哲学家;而哲学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它能帮助我们参透事物的内在客观规律:无论事物的外在表象有多么的不同,其内在逻辑都是一脉相通的。比如说,音乐与科学之间,有没有关系?医学与数学之间,有没有关系?又或者,音乐与医学之间,有没有关系?甚至人生境遇与统计学之间,统计学与历史事实之间,有没有关系?当然有,全都有。所谓“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哲学。
按照老子的话说,这就叫作“道”,或者叫“天意”。天地间的一切事物,都要符合“道”和“天意”。因此才会有所谓“悟道”之说,而这个悟道的工具,只有哲学。
可见,哲学最现实的应用,在于为我们提供一个简便高效的学习方法。不懂哲学的人三年也学不会的东西,懂哲学的人可能三个月甚至三天就能学会,而且还能学得精,学得透。打一个形象的比方,哲学,就是为人类的大脑“开天窗”。只要这扇窗被成功打开,万事万物也便尽在掌握了。
总之,“领导”即“政治”;“政治”即“哲学”。没有一定的哲学基础便无法参透政治的奥秘;不懂政治便无法获得强大的领导力,成为卓越的领导者。就是这样一个逻辑。
那么,学习哲学,是否拥有什么窍门呢?当然有。除了大量阅读哲学方面的书籍之外,多看一些历史方面的书籍也大有裨益。常言道,“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学习历史,对掌握事物的内在发展规律具有极大的好处。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性格,什么样的做事方式,在做事过程中会有什么样的遭遇,最后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乃至结局,历史书上写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尽管时空背景不同,但人类的思维和行为惯性以及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是亘古不变的。从古人的经历中,你一定能找到大量自己和他人的影子,两相对照可以让你对自己的人生有个大致的判断。这种判断能为你带来主动权,你可以不断地调整、不断地改进,让自己的人生之路走得更为顺遂、更为宽广。拥有了这样的能力,领导力便会如期而至。
之所以古今中外,绝大多数卓越的领导者都会对历史学习异常感兴趣,其根本原因就在这里。
要点二:思维。
具体地说,是“中西合璧,以中为主”。现在的中国企业家与中高层管理者,在“看书学习”这件事情上有一个明显的思维误区,那就是“重洋轻中”乃至“唯洋是问”。由于西方比我们更早地实现了工业化和经营管理现代化,以谦虚的姿态向西方学习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可是过犹不及则会适得其反。
正如我在前面所说,对领导力而言最重要的是哲学。中国在这方面堪称鼻祖,大家完全没必要舍近求远、妄自菲薄。
往小里说,管理要和中国的文化相结合才能真正有效,引用纯西方式的管理方法必然会遭遇大量水土不服的现象;往大里说,中国古代海量的圣贤书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聚宝盆,对人生的修行以及哲学素养的提升而言是绝佳的修习工具和营养来源。这一点举世皆知、有口皆碑,连西方人都要学我们,更何况我们自己。
事实上,许多卓越的中国企业家都拥有深厚的国学功底,或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定拥趸。比如说,金庸是公认的国学大家,而马云是金庸的忠实粉丝。李嘉诚谨守一生的座右铭则借鉴了《道德经》和《论语》中的名句:临事而惧、好谋而成,不疾而速、无为而治。
他们对国学的热爱,绝不仅仅是为了“装点门面”,而是结结实实地将其视为一种人生的“修行”,并将从修行中得来的智慧结结实实地运用到了各自的经营管理实践中去。
马云自比“风清扬”,并将其人生哲学贯穿始终,他甚至要求所有下属员工也要为自己或自己的团队起一个“江湖名”,并将这种气质融入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中,指导每一个人的思维模式与言行举止;李嘉诚修身养性,每一个行动、每一个决策都能从古代典籍中找到相应的依据,他张贴在办公室里的那副晚清重臣左宗棠留下的名对联“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居,向宽处行”,便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
总之,哲学是一个企业家的基础课、必修课。它既是学习的目的,也是学习的工具和营养。中国是一个学习哲学的好地方,甚至称其为“圣地”也不为过。常言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先把中国的文化学好学精,你才有根底学习西方的文化,才有可能学好西方的文化。这件事是有明确的先后顺序的,万万不可混淆,不可颠倒,否则就会事倍功半甚至误入歧途,到头来成了“邯郸学步”或“东施效颦”。
要点三:表达力。
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必须具备最起码的文笔能力。很难想象一个连文章都写不好甚至不会写的人,会是一个拥有了真实“领导力”的人。
自古以来,中国的科举制度就是一场“文章力”的比拼。谁的文章写得好,谁就有金榜题名的机会,就能成功地踏入仕途,改变人生。“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说的就是这码事。换言之,如果说“做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大、最深的情结之一,那么“做官”这件事的门槛,就是“写文章”。古来如此,现在如此,未来亦如此。
这就雄辩地证明了“做领导”与“写文章”这两件事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然而,一个令人遗憾的事实是,在现今中国的民营企业中,无论是老板还是中高层管理者,拥有真实文笔功力的人可谓凤毛麟角,这就极大地限制了领导力在民营企业中广泛传播的可能,甚至极大地扼杀了领导力在民营企业中落地生根的机会。
那么,为什么文笔能力之于领导力如此之重要呢?有这样几个原因。
其一,辅助思考与记忆。
没错,文章力的基础是思考力。没有深邃的思考,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不过,只有思考而不写文章,你的思考便很难连贯、很难深入,很难沉淀出真正的价值。所以说文字是思考的翅膀,失去翅膀的思考是飞不远的,难成大器、难修正果。
举个例子。相信你肯定有过这样的经验:有许多事,看似一团麻,乱糟糟的,但只要拿笔写下来,思路就会立马清晰起来。这就是文字辅佐思考的明证。不只如此,人的记忆力都是有限的。许多事,哪怕是异常惨痛的经验教训,哪怕曾捶胸顿足地发过誓,一旦过去便也会逐渐淡忘,下次难免再犯,导致恶性循环。因此,用文字把自己的经历记录下来,还能起到一种辅助记忆的作用。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是这个意思。
特别是做领导的人,日理万机、疲于奔命,每天需要处理的大小事务不可胜数。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一个人的记忆力有多好,如果仅凭脑子去记,也绝无可能应付得了如此庞大、如此繁杂的信息。更何况“思考”本身就是领导者重要的工作之一,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养成对“烂笔头”的依赖都是不可或缺的。
其二,归纳总结。
一个领导者最核心的能力之一,就是归纳总结的能力。具体地说,就是从无数错综复杂、表象各异的事物中,提炼出一些共同的、本质性的东西,以此指导自己和团队的思维与行为。这就需要领导者具备高度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文字落实(写作)功底。对于领导力而言,归纳总结能力无比重要。没有这个本事,你和你的团队就会像无头苍蝇一样乱冲乱撞,思维与行为毫无章法、毫无效率,永远是一种漫无目的、简单重复的状态。
不客气地说,我们身边的民营企业中“效率低下、恶性循环、低水平循环”的现象之所以如此严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企业中的管理者致命地缺乏归纳总结的能力,所以才会不断地被相同的石头绊倒而不自知。
这个毛病该改改了。
其三,复制粘贴。
会写文章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将自己和团队同事们的深刻思考与宝贵经验忠实地记录下来,并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说得专业一点,任何强大的团队都会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和一套完整的文化传承体系(反之亦然,任何做不到这两点的团队,也不可能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强大团队”。充其量,是一群莽夫组成的“乌合之众”罢了)。而这两项任务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文字,特别是领导者的文字来实现的。这既是一种企业文化的体现,事关“教育”“凝聚力”与“强烈的动机”;也是团队成员在具体工作中的行动指南,事关“执行力”“效率”与“结果”。
古往今来,各个领域的几乎所有卓越领导者均能形成一套自己的完整思想体系,并留下丰富的著述传于后世,就是一个明证。
当然,领导者的文字即便成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他的同事们和继任者们可以一代又一代地去完善、丰富这些文字,让这些文字能够永葆“与时俱进”的本色,永远具有最强大的竞争力与战斗力。
那么,如何才能拥有过硬的文字功底呢?
简单,四个字而已:多读多写。
首先,要提高自己的阅读量,扩大自己的阅读范围。古人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得多了,脑子里的东西多了,文章想写不好都难。
其次,要加强练习。不精通不代表没天分。关键还是不重视,缺乏锻炼、懒于实践。只要能够切实重视起来并加强相应的训练,拥有过硬的文字功力并不是一件难事。
教你一个小窍门:说正常话,写正常文。写字要跟着嘴走,而不要跟着脑子走。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毛病:说话的时候一切正常,可一变成文字便驴唇不对马嘴,一团糟了。这就是典型的“会说不会写”现象,是绝大多数人的通病。
之所以会发生这种现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说”与“写”这两件事做了下意识的切割。所以,治疗这个病的方子也很简单:把“说”与“写”统一起来就行。
你可以这样做:不要急于写,先把你想写的东西“说”出来,然后再把说出来的东西如实地记录下来即可。切记:写完之后,要再做一次反向操作,把你写下来的东西再“说”(念)一遍,看看是否通顺。如此往复几回,便是一次完美的练习。周而复始持续下去,拥有过硬的文字功力便是迟早的事了。
总之,知识的获得,要从书本中来。要读整本书,读纸质书,养成持续读书、系统学习的习惯。要让你的学习形成一个完美的闭环。不可以太分散、太随机、太零碎,这样的“学习”是无用功,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积累,无法完成量变与质变的转换,因此纯属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这就是“修行”,这就是自律。做不到这一点,你就无法成为高素质的人;个人素质不高,你就不可能拥有真正的领导力。
小结
知识的获得,要从书本中来。要读整本书,读纸质书,养成持续读书、系统学习的习惯。
格局观——做为整个团队“兜底”的那个人
一个卓越的领导者,首先是一个优秀的人,一个优秀的个体。他们的身上,一定存在着某些超越常人的优良的品格特质。
显然,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领导。人的个性、潜质与能力千姿百态,适应性也各有不同,在职场中能够胜任的位置也有极大的差异。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各擅胜场”“量才适用”,就是这个道理。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最适合做领导者呢?
无论彼此之间具有多大的差异性,适合做领导的人也一定有不少共通点。找到这些共通点,我们就有了发现乃至批量“生产”领导力的可能。关键在于,要搞清楚“管理”与“领导”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显然,前者的重点在“技术”与“操作”,而后者的精髓在于某种“精神感召力”。用一个大家熟悉的词来形容,就是所谓的“精神领袖”。换言之,“精神领袖”未必是“管理者”的前提,却必须是“领导者”的特质;好的领导者未必是一个好的管理者,却能通过强大的精神感召力驾驭管理者以及整个团队。
可见,一个卓越的领导者,首先是一个优秀的人,一个优秀的个体。他们的身上,一定存在着某些超越常人的优良的品格特质。而这些品格特质肯定包括如下内容:旺盛的好奇心、无尽的热情、超强的抗击打能力以及高昂的乐观主义精神。
首先,保持旺盛的好奇心,或者说得更透彻一点,保持一颗永不褪色的童心,对领导者的品格来说至关重要。
我们知道,孩子的成长速度要远快于成人。为什么会这样?其根本原因却鲜为人知。大多数人都会这样认为:“进步快是由于起点低。”也就是说,小孩子之所以能迅速掌握许多知识从而快速成长起来,是由于他们太小、太无知,完全是一张白纸,所以吸收得就快,学到的就多。
此言不假,却并没有说中真正的关键。一言以蔽之,与成年人相比,小孩子之所以成长得快,完全是因为一样东西,那就是“旺盛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什么?是强烈的兴趣与探究之心。当一个人对某件事物极感兴趣,完全着了迷,产生了强烈的“一窥究竟”的心理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他会全身心地沉浸于这个事物之中,废寝忘食、无法自拔。然后,他会彻底“拿下”这个事物,成为该领域无可争议的专家、高手。
就是这样一个过程。而且重点在于,这个过程的效率极高。一个人一旦进入这种状态,可能别人十年搞不定的事,他只消区区几个月,便能轻松搞定。而所有这一切,均起源于那三个字:好奇心。
从这个意义上讲,把“好奇心”称为人类的“生命素”或“成长素”也绝不为过。遗憾的是,对于人类来说如此重要的生命素,却存在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时间的推移,它的数量非但不会增多,相反会减少,而且是急剧减少。
比如说,一个十岁孩子的好奇心,远远不如五岁的孩子;而一个二十岁青年的好奇心,可能已经消耗殆尽。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年龄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对事物有感触,而且越容易使用比较强烈的字眼形容这些事物,比如说“太棒了”“喜欢极了”“帅呆了”“酷毙了”;年龄越大的孩子,越不容易对事物有感触,而且倾向于使用比较平淡的字眼形容事物,比如说“一般”“还凑合”“就那么回事儿”“没兴趣”。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
就是因为当一张白纸上好歹写了几行字的时候,即便纸面上依然留有大片空白,人们也容易自满,容易麻木,容易丧失对事物的好奇心与进取心。
之所以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会保持某种“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状态,其根本原因就在这里。
因此,重回初心,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重回童心,永葆好奇心。
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所谓“空杯理念”“清零理念”,说白了就是这码事。问题在于,只要不彻底点透“好奇心”乃至“童心”的重要性,空口无凭地讲大道理或者专业术语是没有意义的。
那么,如何做才能让自己永葆童心不变色呢?一条捷径是:与拥有童心的人在一起。
我们发现,古今中外、各行各业,但凡卓越的领导者,大多都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喜欢小孩子,而且本人也能终其一生保持一颗晶莹透亮的童心,总会在不经意的时候表现出一点点“孩子气”。
可见,抽出一定时间陪伴孩子、观察孩子,不仅是一种精神上的休息,也是一种精神上的磨炼,特别是好奇心的磨炼。而这一点,对于领导力的形成与保持具有极为现实的意义。
具体的操作技巧是:暂时忘却自己成年人的身份,将自己与孩子的立场和感知系统完全等同起来。
比如说,和孩子玩耍的时候没必要事事处处让着他们,完全可以争一争,抢一抢,甚至掉几滴眼泪也在所不惜。总之,完全将自己也视作一个孩子,以他们的视角与方式去观察事物,感受事物,理解事物,直到有一天被别人骂:“一点没有大人样!”你就成功了。剩下的事就是,当你离开孩子的时候,不要轻易丢掉这种感觉,要让这种感觉长期保持,并把它运用到你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
举个例子。比如说,你的孩子捉到了一只长相奇特的昆虫,你们一起玩耍了一番,然后当孩子离去时,你便立马将虫子扔到一边,不屑地嘟囔一句:什么玩意儿,真无聊!那就糟糕了。这就意味着你的“童心行动”前功尽弃。
要知道,人类之所以能发明飞机,就是因为受到了飞鸟的启示。而这些伟大的灵感源泉,其实就源自充满好奇的童心。
当然,做到这点不易,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但是只要你能持之以恒,刻意训练,至少在很大程度上你能为自己找到追求好奇心的灵感源泉与不懈动力。关键在于你自己的意识。不刻意改变自己的意识,一切都将原地踏步,毫无起色。这就需要无尽的热情和旺盛的生命力。只有那些热爱生活、热爱工作,拥有完美的家庭和良好人际关系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
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就是这个意思。
不是说无法拥有完美家庭和健全世俗生活的人,就一定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或卓越的领导者。但一般来说,无法经营好一个“世俗小环境”的人,成功经营一个“职场大环境”的概率也非常之低。
自古以来,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法,意思是说:治理不好小家,也不大可能治理得好国家;无法经营好自己的私生活,也不大可能经营得好一家企业。
所以热爱生活,培养充满热情的世界观和处世观,对修养品格来说至关重要。
明白这一点还有一个重要意义,那就是“推己及人”。
真正令人信服的领导力体现在,一个领导者不但自己要热爱生活,还要允许、尊重、鼓励乃至主动激发他人,尤其是自己下属热爱生活的权利和能力。
“以公司为家”是每个老板的口头禅,问题在于,如果你的下属连自己的家都能轻易抛弃,又如何能真正做到以公司为家,以老板为家长呢?这显然是一个自相矛盾的逻辑。
可见,缺乏热情,对经营一个世俗小环境毫无章法,信心全无的人,必然会严重地缺乏责任感,这样的人难堪大用。这句话对“选领导”管用,对“挑下属”亦有用。除了对世俗生活的热爱,对工作的热情也很重要。这样的热情极富感染力与传染性,能够将你的整个团队全部盘活,让所有团队成员跟打了鸡血似的充满干劲。
古今中外,所有卓越的领导者无不是热情似火的人。这种热情或者外露或者内敛,可甭管怎么说,没有火一般的热情支撑,领导一个团队,为一个团队所有成员的福祉负责这件事绝对会苦不堪言,迟早会令你不堪重负,败下阵来。
除了好奇心和热情之外,对一个卓越的领导者来说,强大的韧性和抗击打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
曾经见过这样一段震撼人心的话:没有经历过地狱的人,是没有资格做老板的。
老板是什么人?是“兜底”的人。“兜底”是什么意思?就是所有人都吃不了的苦,你必须吃;所有人都受不了的罪,你必须受;所有人都忍不了的诽谤误解,你必须忍;所有人都绝望的时候,你必须抱有希望;所有人都背弃你的时候,你自己不能背弃自己。
一句话,你和“别人”是不一样的。既然你想当老板,就要有这个心理准备,有这个本事和能耐,否则只能做个普通员工。
总之,抗击打能力是领导力的前提。这就意味着“领导”不可能是公园里的花,只能是野地里的草;领导者的命非但一点不高贵,反而应该十分卑贱。就像荒原里的野草一样,任凭风吹雨打、践踏焚烧,也要顽强地活下去,而且还要活得昂扬、活得茂盛、活得精彩。
这就是领导者的品格。
这样的品格在一个人事业成功、光鲜亮丽的时候是看不到的,只能在一个人身处逆境乃至绝境,山穷水尽的时候才能见到。
日语当中有这样一个词,叫作“打たれ強い”,翻译成中文就是“越被打越强大”的意思;中文当中也有类似的表述,比如说“伟大是熬出来的”,这些颇具哲理的文字形象地证明了领导力与抗击打力之间的关系。
那么,强大的抗击打力要从何而来呢?只能来源于高昂的乐观主义。
在艰苦的战争年代,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前辈为我们打下了江山。今日之我辈亦需要通过这样的乐观主义精神培养、锻炼优秀的品格和卓越的领导力。
乐观主义是什么?
一言以蔽之,就是“永不放弃”。说得再具体点,就是当所有人都放弃的时候,你不能放弃;当所有人都失去了对你的信任的时候,你还是要相信自己。
做到这一点殊为不易。
经常会有一些成功人士这样描述自己的经历:有好多次,我都曾想过放弃。幸亏有某某某(亲人、朋友或同事)在旁边抚慰我、鼓励我,才又激起了我继续奋斗下去的勇气。因此,我能有今天的成就,全部归功于他们的不离不弃。
表面上看,这样的描述似乎很合逻辑。一般人都会赞同一个观点:人是群居动物,只靠自己的力量是没有办法成功的,必须彼此搀扶,才能一直走下去。
这一观点从宏观上讲没有错,但从微观上看则不啻一个谬论。
理由很简单:就好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一样,“某个人的成功必然源于另一个人的支持和鼓励”无异于一个神话。要是那个提供支持与鼓励的人没有出现怎么办?就不能成功抑或放弃成功吗?
事实上,对大多数成功人士来说,都曾经拥有过一直战斗到众叛亲离、孤家寡人状态的经历。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
当然,这并不是说这些人的亲戚朋友不仗义,背叛了他们。恰恰相反,亲戚朋友曾经给予过他们巨大的希望、支持、帮助与鼓励。问题是,当所有这些付出长时间得不到回报的时候,人的耐心会耗尽的。曾经的热情会变成冷漠,曾经的鼓励会变成讥讽,曾经的信任会变成质疑。
我们要明白,这不是人家的错。错在自己。换了你是对方,恐怕也会这样,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将心比心,你没有抱怨对方的权利,因为人家对你已经仁至义尽。人家也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利益,不可能也不应该永远迁就你。
因此,这个时候你剩下的,就只有“自己”。只有自己抚慰自己,自己鼓励自己,自己给自己打气,告诉自己绝不能放弃,必须坚持下去。
总之,奢望别人对你不离不弃是荒谬的;奢望自己背后永远能够站着某个男人或女人也完全不靠谱。
一般来说,这种情况只存在于你的落魄和艰难还远未见底的时候,亦即你还没有真正见到“地狱”的时候。因为一旦你见到真正的“地狱”,所有的人都将离你而去,当然,这些人当中也包括那些你曾经最亲密、最信任也最依赖的人。没错,我说的就是你的“亲人”。尽管很残酷,但这就是现实。至少,这是一个真正的大概率事件。
这就意味着,你要学会与孤独打交道,特别是与“终极孤独”打交道甚至做朋友。
要学会面对孤独、利用孤独与享受孤独。
需要强调的是,“孤独”与“孤单”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孤单的人未必孤独,而孤独的人也未必孤单。恰恰相反,有些人离群索居,却可以拥有异彩纷呈的精神世界;而更多的人即便身处闹市,甚至享受前呼后拥的待遇,内心深处却异常匮乏而凄凉。
换言之,与“孤身一人”相比,“人声鼎沸”中的孤独感更真实、更透彻也更可怕。
战胜这种深刻的孤独感,只能凭自己,没有人能帮你。理由很简单,如果你的身边有人帮忙,有人伸出援手,那么你的孤独感要么是个伪命题,仅仅是你的“骄娇二气”在发作而已;要么就是远未到绝望的程度,你还拥有大把的回旋空间。但甭管怎么说,只要你还没有体验到极致的孤独,还未见识到真正的“地狱”,拥有卓越品格与真实领导力的机会便极为渺茫。
那么,如何才能与极致孤独打交道呢?
只能是乐观主义,高昂的乐观主义。
只有永葆乐观,才能永不失去希望,让自己在绝境中生存下来、强大起来,并最终杀出一条血路,一条生路。
显然,这样的人,能自己抚慰自己、自己疗愈自己、自己激励自己。他们身上永不缺乏旺盛的生命力与顽强的战斗力。
可见,乐观主义的本质在于自我鼓舞、自我激励、自我救赎、自我成就。归根结底就是三个字:靠自己。
那么,下面的问题就是,乐观主义来自哪里?如何才能拥有高昂的乐观主义精神呢?
答案很简单,只有两个字:知识。
知识能够带来技能与远见,而这两样东西便是你永葆乐观的源泉。
常言道“艺高人胆大”,当一个人拥有了强大的技能,也便有了强大的自信,有了保持乐观的基本条件。
不仅如此,知识还能赋予你深刻的洞察力,让你登高望远,看见别人看不到的风景,找到别人找不到的灵感。这会给你带来远见,让你心里踏实。即便在最背运、最黑暗的时候,即便在所有人都无法给予你理解的时候,也能令你坚持住自己的初心与信念,对自己的未来保持最起码的乐观。
可见,源于知识的乐观主义是有充分依据的,绝非盲目乐观。这样的乐观主义必然会带来真实的结果,而这种前景本身又会进一步刺激你的乐观——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良性循环。这样的循环会不断地磨炼你的品格、打造你的人格,最终为你带来卓越的领导力。
总之,知识就是营养和力量。丰富的知识储备,将为你提供无穷无尽的精神食粮、永不枯竭的昂扬动力,助你挺过所有惊涛骇浪,熬过所有艰难岁月,最终从“地狱”走向“天堂”。
小结
缺乏热情、对经营一个世俗小环境毫无章法、信心全无的人,必然会严重地缺乏责任感,这样的人难堪大用。这句话对“选领导”管用,对“挑下属”亦有用。
价值观——领导力的本质就是帮自己和其他人变得越来越好
真正的人格魅力,必然建立在完备的道德基础之上。
我们已经知道,领导力,首先是人格魅力。
那么,人格魅力又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无论有多少答案,至少在一点上是绝对共通的,这就是:道德。
没错,没有道德或者道德败坏的人未必不会有“魅力”,但这种魅力是邪恶的,因而也注定是不可长久的。显然,这样的“魅力”与人格二字无关。真正的人格魅力,必然建立在完备的道德基础之上。
对“领导力”而言,自古就有“英雄”与“枭雄”之分。前者常能终成善果;后者每每恶贯满盈。这便是正义与邪恶必然会遇到的因果关系。
因此,中国古代的哲人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观点,这一逻辑有着严格的先后顺序和因果关系。显然,“修身”是前提,而“平天下”是终极目的。前者是因,后者是果;前者是“做人”的方法,后者是“做官”的抱负。
可见,个人修养是领导力的前提,而“道德”则是个人修养的基础。
这是一个小孩子都懂的道理,看似无聊、无趣至极,可问题是,到底有多少企业家和中高层管理者,真正弄明白了其中的利害关系呢?
先不说欺上瞒下、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监守自盗等有违法律的行为有多么令人不齿,即便是个人作风以及待人接物的细节方面,不时做出有违伦常之举的人也是屡见不鲜。
这样的行为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语言暴力。
污言秽语的人格侮辱,是民营企业的老板和中高层管理者最容易犯的毛病。问题的复杂性在于,许多管理者对此完全无感,或者即便有感,也会下意识地将其视为一种“个性”的体现甚至是对下属员工的“批评教育”,亦即“对员工好”的表现。但是,这样的一种语言暴力给员工带来的只有痛苦,只有沉重的心理负担,而不会有什么“批评教育”的效果,更不可能会有“为自己好”的收获感(即便他们嘴上这么说,心里也绝无可能这么想)。不夸张地说,一两句粗俗言语对上司而言可能仅是不经意的“脱口而出”,说完就忘了,可对下属来讲则无异于引爆了一颗“原子弹”,会让他们难受一整天乃至一个星期。
据西班牙一个权威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是否能遇到一个好上司”是普通上班族衡量一个职场环境是否友好最重要的因素,且没有之一。在决定一个人能否在某个职场中长期坚持下去的所有要素当中,仅“上司”这一项,就占了七成!而在“上司”这一项目中,基于“言语”和“态度”的暴力与冷暴力,又占到高达八成。
具体地说,源于上司无礼的人格羞辱、粗俗的语言使用,或者指桑骂槐、含讥带讽的对话方式,都是下属员工最无法忍受的语言暴力。这会成为一种极大的“职场摩擦”要素,成倍地放大员工在职场生涯中所承受的综合压力指数,从而给员工的身心健康带来极为严重的摧残。从结论上讲,上司的语言暴力不仅是职场离职率长期居高不下的“元凶”之一,也是团队效率与业绩长期低迷不振的一个主要肇因。
你也许会有不同的见解:不是这样啊!至少不全是这样。据我所知,许多对待下属很凶、很厉害的上司,反而能带出更出色、更强大的团队。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反过来说,那些特温柔、特善良的上司,带出来的团队反倒缺乏生气,毫无战斗力。所以说“慈不掌兵,善不为官”,要想带出一个好团队,你就不能对你的兵太客气!
首先,我承认你说的是事实。可是,你误解了我的意思。我说的是源于污言秽语的语言暴力和人格侮辱,与“很凶”“很厉害”是两组不同的概念。显然,“凶”的人,“厉害”的人,并不一定是“粗俗”或“粗鄙”的人。他们仅仅是比较严格、比较苛刻罢了,未必会使用语言暴力。
不可否认,这样的人确实会有使用语言暴力的可能,而且也确实有机会带出一个强大团队。
为什么会这样?
这就涉及一个“昏君”(坏领导)与“明君”(好领导)的区分问题。
常言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即便是一个人品端正,抑或拥有强烈人格魅力的人,也会有这样那样的性格瑕疵,这样的“明君”确实有可能因其严格乃至严厉带出一支强大的团队。反之亦然,一个基本人品都存在巨大缺陷的“昏君”,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
不过,即便是好领导,即便是“明君”,如果存在语言暴力的问题,对团队来说也具有极大的杀伤力。正如我在前面所说,上司的语言暴力将极大地增加团队成员的“职场摩擦”系数,成为下属员工心中的一个梦魇,严重地摧残他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对团队的综合效率及战斗力而言绝对是一个负面因素。
由此,我们便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为什么那些信奉“慈不掌兵”理念的团队,一般来说会有如此之高的离职率了。
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团队的战斗力与团队成员的“幸福指数”之间拥有莫大的关系。如果你的员工感到不幸福,那么表面上呈现出来的“战斗力”是无法令人信服,也无法持久的,迟早有一天会出大问题。这样的案例屡见不鲜、俯拾皆是,相信没有人会提出异议。
问题在于,即便我们承认再好的上司,再好的团队也会有这样那样的缺憾,可是这样的缺憾是否可控,下属员工是否可以忍受,却值得所有团队领导深思。换言之,我们要考虑,这样的缺憾到底是“刚性”的,“不可逆”的,还是可以调整与改变,乃至可以轻易调整与改变的呢?如果是前者,我们只好听之任之、顺其自然,可如果是后者,其代价则未免太大,太不值得了。
之所以这样说,是有理由的:许多团队领导知道自己是“明君”或自己“有恩”于下属,知道下属对自己有深深的信赖与依赖,常常会以此自居,肆意妄为,任由自己的坏脾气发作而不予控制,放纵自己不断地伤害下属而不予怜悯。
这种自我骄纵的心理其实是一种典型的弱者心态,归根结底还是一种缺乏自信、缺乏自我认同的表现,所以需要通过这种近乎变态的做法,不停地自我证明、自我圆满,以期获得某种心理平衡。问题是,如果你的行为令员工无法忍受,从而极大地恶化了职场摩擦水平,伤害了团队战斗力的可持续性,则这样的心理平衡手段的代价未免过于高昂,有必要重新考虑其合理性与可行性。
如果你是一个聪明的领导,这是一笔并不难算的账:对你来说,这件事易如反掌,无非是控制一下自己的坏脾气而已;可是对于你的下属员工而言,这件事却无比重要,是他们愿意留在你这里,继续跟随你的脚步打拼下去的理由之一,甚至有可能是唯一的理由。两相对照,哪个合算,一目了然。
其二,行为暴力。
至于团队领导的行为暴力,则更是一言难尽,“罄竹难书”。
从结论上讲,领导者的行为暴力,很大程度上源于一种封建思想,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官僚主义的体现。
因为我是你的上司,你的工作、前途甚至一家人的生活全部掌握在我的手里,所以我就拥有了对你“生杀予夺”的权利——这种封建腐朽的“君为臣纲”的理念,一直到今天还深深地埋藏在许多团队领导的心里,潜意识里。
这便极大地混淆了“公事”与“私事”,“职场”与“私生活”的边界,对团队成员造成极大的困扰,令后者苦不堪言。
诚然,如果是“职场”是“工作”,上司确实拥有无可争议的主导权,确实可以“命令”下属员工做许多事。不过,如果是“私生活”是“私事”,则上司的这种“命令”便会成为一种“强迫”、一种“暴力”,既不合情理,又有违法之嫌。
举几个真实的案例。
让我们见识一下甲乙丙三位老板的所作所为。
某日,甲老板与友人聚餐,一直喝酒喝到深夜。席间,忽然针对某个议题与友人发生争执,于是给下属打电话,令其火速赶到公司去取一个U盘并在一小时之内给他送去。时值凌晨三点,而那位下属的家距离公司至少有半小时以上的车程,从公司赶到老板饭局所在的酒店车程也不少于半小时。从睡梦中惊醒的下属在一片懵懂中冲进屋外的黑暗,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拿到U盘赶到老板那里。可时间过去两个小时,饭局已近尾声,那个引起争议的话题彼时已然解决,不再需要这个U盘了。可即便如此,老板也觉得那位下属的“迟到”令其很没面子,当着友人的面对其破口大骂,当场骂哭了这位下属。
乙老板也不遑多让。他给所有公司员工定下了一个铁的纪律:必须确保手机二十四小时开机,随时待命、备查。
没错,这种“二十四小时开机”的电话确实不会每天都接到,可对于公司员工来说,这道命令依然成了一个巨大的梦魇。它的厉害之处在于:你没准儿什么时候会接到电话,所以必须无时无刻确保一种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
这道命令就像一个无形的魔掌,限制了员工的私人空间与时间,让员工几乎完全失去了能够安享“八小时之外”私生活的机会。
可笑的是,这道在员工心里臭名昭著的命令,却并没有发挥什么实效。
大多数人一年到头也接不到几个像样的电话,大多数电话所传达的都是一些不痛不痒的内容,几乎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尤为可恶的是,这些电话基本上都不需要占用员工的私人空间和时间,完全没有任何紧急性、迫切性,完全可以利用正常上班时间解决。
当有员工提出质疑时,乙老板的解释是这样的:这个制度的重点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为了检验大家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
不过,即便如此,与丙老板相比,甲乙两位老板的所作所为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了。
丙老板的公司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公司组织的所有饭局,所有员工均有“义务”参加,不参加者按“旷工”论处。其理由是:对集体活动表现不够积极!
照理说,参加公司的饭局本是一件好事、美事,员工本不应该有任何拒绝心理才对。这并不是因为“可以免费撮一顿”“打打牙祭”,而是通过这样的场合,可以融洽同事关系、干群关系,令职场氛围更和谐、更圆满。至少从表面上来看,老板的本意也在于此。可偏偏是这样一件好事、美事,却让老板鼓捣得彻底走了样。
首先,饭局的次数实在是太过频繁。几乎是“三日一大宴,五日一小宴”,而且每次都搞得很晚,常常夜里十一二点也散不了席,回不了家。这便极大地影响了员工的私生活甚至是次日的工作。
于是,就有员工不断地请假,想尽一切办法回避这项“义务”。这令老板大为震怒。他觉得自己花了这么多钱请员工吃饭,居然有人不买账,让他的好心成了驴肝肺,真是“恩将仇报”,“是可忍孰不可忍”!
从此,由于“饭局问题”被老板处罚的员工便层出不穷,更有甚者,许多人还被要求写检讨、认错书。
仅仅是“吃个饭”也便罢了,这位老板还定下了一个奇葩规矩:在公司组织的饭局上,所有人必须喝酒。或者说得更具体一点,所有人必须“会”喝酒!
无人可以幸免。以任何理由拒绝喝酒(当然是“婉拒”)的人,老板都会做这样一个动作:端着斟满酒的酒杯,走到那个“胆大包天”的人面前,当着众人的面,将酒杯里的酒顺着对方的脖领子浇进去。是为“惩罚”。
他的理由很简单:“杯酒见真情”。酒是情感的象征,公司饭局上的酒则更是“集体主义”的体现。因此,在公司的饭局上拒绝喝酒,就是一种典型的“反集体主义”行为,是对团队毫无感情的表现,是对企业文化公然的亵渎,所以绝对“罪不可恕”!
以上几位老板的案例,之所以构成职场上的行为暴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从根本上混淆了“公”与“私”之间的关系,以“公”的名义,侵犯了下属员工“私”的权利。
毫无例外地,这几位老板都认为自己的行为完全属于“公”的范畴,而与“私”无关。
诚然,“公”与“私”的界限有时确实难以把握。可唯因如此,从这件事情上,也能看出一个领导者是否拥有真正健全的人格、真正健康的品德、真正具有说服力的领导力。
事实上,对那些真正具有高尚品格和卓越领导力的人来说,“公”与“私”之间的模糊界限非但不会成为他们领导团队的障碍,相反会为他们提供大量绝无仅有的提升团队凝聚力与战斗力的好机会。换言之,这种模糊空间非但不会有损他们的人格魅力,反而能极大地提升他们的个人魅力与感召力,让下属员工心甘情愿地为他们两肋插刀、赴汤蹈火。
具体地说,正因为公私之间存在模糊空间,所以正确的操作方法不是“以公犯私”而是“以公养私”。做领导的人要善于利用公的资源(包括自己的公职身份),为下属的私人利益着想。尊重他们的私人空间与时间,支援乃至丰富他们的私人生活,让他们充分感受到自己的公司是自身幸福生活的一部分,职场生涯是自己与家人幸福生活的建设者而不是破坏者。
一言以蔽之,要让下属觉得“跟着你干很幸福,而不是很痛苦”。能够做到这一点,你的团队在公与私两方面便都可以实现价值最大化,而你本人也就拥有了足以服众的领导力。
放眼世界,举凡卓越的领导者,无不是让下属幸福感爆棚的高手。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的下属曾经对这位上司做过这样一个经典的评价:能够和总统待上一个小时,出来后让我把钉子当饭吃我也能吃得下去!
显然,罗斯福高尚的品德和超群的个人魅力是下属们幸福感的源泉,而这些令下属感到幸福的品德里“尊重、关心与支援”下属的私人权利与空间这一点,必然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位置。
总之,你越是替下属着想,越是尊重下属的利益,下属就会越替你着想,越重视你的利益;反之亦然,你越是违背下属的利益,下属就越会和你对着干。
这便是“以德服人”的道理。
当然,“德”不代表“软弱”,“好领导”也与“老好人”不同。
这里的关键在品格感召力和人格魅力。显然,这两样都不是“老好人”的强项。高贵的品格本身就是一把利器,具有强大的威慑力。这样的人绝无可能软弱可欺,给人留下“老好人”的印象。
所以,由于担心陷入“老好人”的困境而放弃品格与道德的修养,绝对是南辕北辙之举,这样的思维与行为对领导力建设有百害而无一利。
其三,作风滥觞。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这是许多老板和中高层管理者的通病。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一重大的人格缺陷背后有着极为顽固的封建思想残余:因为我是你的上司,所以我就有放纵自己骚扰你的权利。
这便是典型的作风滥觞,其危害性怎么形容都不为过。
我就见过不少这样的老板:他们事业有成,在所有其他方面的表现几近完美,却偏偏在作风方面表现恶劣。
有的老板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会对异性下属开低级玩笑甚至毛手毛脚,有的老板甚至会在所有员工参与的饭局上公开给情人打电话,并打开免提功能直接暴露对话内容,以此显示自己的“超群魅力”。
表面上,他们会以“平易近人”“和群众打成一片”或“活跃气氛”为由替自己开脱,却掩盖不了这些作为背后的龌龊心理与荒谬逻辑:这样的举止甚或“炫耀”的背后,其实是一种典型的“施暴心理”,是强者(立场上的强者)向弱者(立场上的弱者)施加的行为暴力。
严格意义上讲,这种心理与行为已经涉嫌违法,至少严重背离了人类社会的公序良俗,既可耻又可悲。
这样的老板,别说领导力,连起码的做人准则都缺失了,理应受到全社会的谴责与唾弃。
讽刺的是,偏偏是这样的老板或企业高管,却往往最重视下属员工的人品,常常把“先做人,后做事”的理念挂在嘴边。不能说他们撒了谎,他们对下属的要求和期盼绝对是发自内心的,是真实的心理反应。问题在于,“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连他们自己的人格都有严重缺陷,又有何资格去要求或评判别人的人格呢?
可见,于私于公,领导力都是一个品牌,个人的品牌,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人设”(人物设定)。这个东西无比珍贵,却像玻璃一样脆弱,建立难,毁灭易。
可能你自己觉得这些都是小节,可以忽略不计,但是你的下属可不会这么想。对于一个领导者而言,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下属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一旦他们对你的人设感到幻灭,感到失望,他们就会发自内心地厌恶你。即便表面上依然对你毕恭毕敬,内心深处早已把你“拉黑”,让你费尽心思建立起来的领导权威功亏一篑。
走到这一步,你的好日子就快到头了。可悲的是,只有你一个人蒙在鼓里。
总之,做领导没那么简单,需要你步步为营、如履薄冰、戒慎恐惧。
这本身就是一种修行。而这样的修行,你要坚持一辈子,不可有片刻松懈。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领导力,就是典型的“道”。这里面的深刻含义,你要细细品味。
小结
个人修养是领导力的前提,而“道德”则是个人修养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