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生命周期、市场集中度与经济绩效:基于中国工业子行业的实证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摘要

本书研究产业组织理论中有关市场集中度和经济绩效的两个关键问题:①不同生命周期的产业是否直接影响产业的经济绩效?②不同生命周期的产业是否能够调节市场集中对经济绩效的影响?本书通过引入新的理论模型并说明这样的理论模型如何在实际产业组织现象中起作用来回答这两个问题。

一直以来,产业的集中度问题都是各国政府、产业界和经济学家关注的重点问题,中国也不例外。

理论研究方面,对于产业集中度和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目前存在三种假说:“结构绩效”假说、“相对市场力量”假说和“效率结构”假说。但是这三种假说的核心观点并不一致。“结构绩效”假说的核心观点是:产业绩效的大小由市场势力决定。与集中度低的市场相比,高集中度的市场结构不利于其内部企业之间的充分竞争,大规模的企业更容易凭借自身的垄断地位来操纵或提高商品的价格以获取超额利润。与“结构绩效”假说类似,“相对市场力量”假说认为那些产出规模大、产品差异化程度高、市场份额大的企业有能力运用垄断来赚取高额利润。与前两种假说不同,“效率结构”假说认为导致盈利能力和市场集中度的差异的关键因素是企业之间的效率差异,市场集中度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并不真实,是虚假的。X-效率理论认为,拥有较高研发能力、技术水平和先进管理经验的企业,其生产成本会随着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进一步降低,这是获得较高利润的根本原因。较高的利润又可以继续投入下一期的研发和技术的引进、扩大生产规模以赚取更多的利润,效率提高引起良性的循环使得企业市场份额逐步提高,最终市场集中度也相应提高。

实证检验方面,有关产业集中度和经济绩效之间关系的检验存在很大差异:部分学者认为市场集中度与经济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这种正相关关系是大规模企业垄断势力的存在引起的,支持哈佛学派的“结构绩效”假说;部分学者认为这种正相关关系是高效率的存在引起的,支持芝加哥学派的“效率结构”假说;还有部分学者的研究既不支持哈佛学派,也不支持芝加哥学派,其结论表明市场集中度和经济绩效之间不存在必然关系或者存在负相关关系。

政策制定方面,“市场力量”假说和“效率结构”假说的政策含义是背道而驰的。如果数据检验的实证结果支持“市场力量”假说,那么应该制定反垄断的政策,其结果会导致市场集中度的降低;如果实证结果支持“效率结构”假说,就不能简单地采取反垄断的措施。其原因是,如果前者是正确的,那么集中度的增加会加剧垄断现象的凸显,造成更大的社会福利损失;如果后者是正确的,那么集中度的提高是市场竞争的自然结果,并没有带来社会福利的损失。

中国目前大部分产业存在的现状是:集中度不高(中国不加权的产业集中度CR4在20%左右,美国不加权的产业集中度CR4在40%左右),效率也不高。因此,一些至关重要的问题产生了:针对中国目前的产业发展现状,我们到底应该采取反垄断的政策,还是应该鼓励兼并重组从而扩大企业的规模?产业的集中度和绩效的关系是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产业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不是要一成不变?

带着上述疑问,首先,我们对国内外有关市场集中度与经济绩效的文献进行梳理,总结目前学术界对于市场集中度和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争论的焦点;引入时间变量,对产业生命周期的发展历程和划分方法进行文献梳理,了解产业生命周期出现的原因、产业在不同的生命周期内所呈现的特征以及产业生命周期的判定方法。

其次,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提出相关的假设。本书共提出9个假设。第一,关于市场集中度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因素,我们总结为四个,分别是专业化分工、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研发创新。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设1:市场集中度和经济绩效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其方向为正。第二,关于产业生命周期对经济绩效的直接影响,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总结了产业从形成期到衰退期的有关进入、退出、市场结构和创新的规律与技术进步的不同,最终模拟出随着时间的发展,整个产业的利润变化曲线。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设2(按照产业周期的划分,细分成4个子假设):假设2a,形成期的规模与经济绩效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假设2b,成长期的规模与经济绩效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假设2c,成熟期的规模与经济绩效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假设2d,衰退期的规模与经济绩效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第三,关于产业生命周期如何调节市场集中度对经济绩效的影响,通过引入调节变量和调节效应的概念,以产业演进理论为基础,分别分析在不同的产业生命周期,市场集中度对市场绩效影响因素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设3(按照产业周期的划分,细分成4个子假设):假设3a,形成期的规模对市场集中度和经济绩效的调节作用为负;假设3b,成长期的规模对市场集中度和经济绩效的调节作用为负;假设3c,成熟期的规模对市场集中度和经济绩效的调节作用为正;假设3d,衰退期的规模对市场集中度和经济绩效的调节作用为正。上述假设的提出,为后续章节的写作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再次,以2004年、2008年和2013年的«中国经济普查年鉴»中493个子行业的数据为基础,以相应年份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为补充,对上述理论分析和假设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形成期和成长期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成熟期和衰退期二者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在产业生命周期的前两个阶段扩大产业的规模对绩效的影响并不大,而当产业步入成熟期和衰退期时,适当地扩大产业的规模才能有效地提升产业的绩效;形成期和成长期具有显著的负调节效应,而成熟期和衰退期时,这种效应变得不明显,进一步揭示了产业生命周期不仅直接影响产业的绩效,还会对市场集中度与经济绩效的关系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

最后,对中国两个支柱型产业——汽车产业和钢铁产业进行案例分析,一方面对整个理论模型和结果做稳健性检验,看看整体模型的统计显著性对个别产业是否适用,也就是说本书得出的一般性的结论是否具有特殊性;另一方面提出促进中国汽车和钢铁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本书得出四个主要结论。一是市场集中度与经济绩效呈正相关,即提高市场集中度有助于经济绩效的提升。二是产业生命周期对经济绩效有直接的影响,产业的经济绩效随着产业的生命周期呈现规律性变化。三是产业生命周期会显著调节市场集中度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四是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要充分考虑产业生命周期这一重要因素。

传统的市场集中度和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隐含着产业生命周期不变的假设。本书扩展了产业组织理论和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揭示出在产业发展的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市场集中度对绩效的影响会有怎样的变化,为后续有关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同时,将演化经济学的思想和产业组织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市场集中度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分成促进作用和阻碍作用两个效应,认为在不同周期中,市场集中度对经济绩效影响的最终结果是双方相互抵消的结果,以此来区分以往单个和多个行业的分析,从而使结果更贴近现实,提供更多关于市场集中度如何影响产业经济绩效的细节。本书的研究结果为理解转型经济中的结构和绩效提供新的经验证据,在推动相关理论发展的同时,对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产生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产业生命周期;产业集中度;经济绩效;调节效应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