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双修视阈下河道景观的有机更新:理论、路径、案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城市河道的历史过往

城市的发生、发展与河流密切相关,在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城市河道的利用方式、范围和强度都有所不同。城市河道功能的变迁反映了城市功能的演变,也折射出人类对待河流、自然的认识和态度不断演进的过程。

一、因河而城:人类社会早期

在人类社会早期,水是自然生活和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河滨高地是原始人类建立部落栖息地的首选。大河流域的水系宽阔平稳,既能用于农业生产灌溉,还提供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作为食物。在满足了“食”和“住”的需求后,部落的生产、生活得以发展壮大,当规模扩展到一定程度就形成了城市。周期性泛滥的尼罗河灌溉了沿岸肥沃的土地,使古埃及人得以发展出光辉灿烂的人类早期文明;在由底格里斯河以及幼发拉底河冲积出来的两河平原上诞生了另一古代文明巴比伦王国;黄河、长江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印度河与恒河哺育了悠久绵长的印度文明,恒河更是对印度人民具有精神和象征意义。毋庸置疑,人类文明通常都聚集在河网水系比较发达的地区。由于城市的形成与河流分布密切相关,人类早期文明又被称为大河文明。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扩大,人们开始将河流的支流引入城中成为城市河道,用于运输、泄洪等目的;有时也在城池的外围依靠原有河流或是人工开挖城壕并引水作为防御外敌的屏障,即“护城河”。对商代早中期都城遗址的考古研究发现,安阳殷墟总体布局严整,沿洹河两岸呈环形分布;郑州商城周围水系丰富,金水河、贾鲁河、须索河等将其紧紧围绕,穿插其中。而战国时期燕国的下都故城略呈长方形,界于北易水和中易水之间,中部有条纵贯南北的古河道,用于运送粮食物资。河流不仅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水源、食物的来源以及较为便捷的交通运输方式,也成为防御外敌的天然屏障,大量城市依河而建、因水而兴。对于早期的人类社会来说,离开河流便失去了长久生存的基础。

二、趋利避害:农业时代与初级城市化阶段

随着社会的稳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不断优化并充分利用穿城而过的河流。除了供应城市生产生活的引水河、作为防御工事的护城河,人们又修筑了满足城市物资供应的漕运河以及将洪涝和污水排出城市的排水河吴丹子.城市河道近自然化研究.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5.。甚至有些城市里的河渠逐渐交织形成网络,为城市的用水、生产、运输、泄洪等多种活动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条件。而为了应对河流的周期性潮汛,人们修建河堤、挖掘沟渠,疏导洪水绕过村落与农田,逐渐发展出与水相适应的城市形态。水滨坡地也成为城市公共空间,容纳着市民的各种休闲和民俗节事活动。为了适应于不同地域和社会需求的生活和生产,我国古代人民发明了引水渠道、陂塘堰坝、陂渠串联、塘浦圩垸、坎儿井、御咸蓄淡的海塘等等许多水利技术,实现了水文调节、农业生产、生态净化、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种功能,体现出“趋利避害、天人合一”的高超智慧。作为举世闻名的无坝引水工程,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都江堰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在“以舟当车,以楫为马”的数千年间,水运航线的频繁程度和沿河商贸活动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京杭大运河对沿线城市的历史、文化、意识形态有着重大影响;通江达海的城市河网,使“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的苏州、杭州得以成为“咽喉吴越、势雄江海”的江南重镇、“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的三吴都会。北京城的发展和形态也一直与水系建设密切相关:金中都时期,北京形成了以莲花池为核心的“水-城”格局;这一格局到了元大都时期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要求,于是另择高梁河水系作为城市水源,以解决大都的供水和漕运问题。高梁河水系贯穿于都城,形成积水潭、什刹海、北海、中南海、龙潭湖等重要历史湖泊,成为北京城市历史风貌的精华所在;清朝北京又发展了西北郊水利,依托西山余脉与河湖池沼进行了大规模园林建设,城中则依托“六海”实现内外水道相接,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山-水-城”格局吴丹子.城市河道近自然化研究.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5.

坊市制度曾是古代城市的重要商业街区结构,而随着运河与城内水系的沟通,城内水系沿岸逐渐出现商业街,封闭隔离的“市”被开敞的集市空间取而代之,并向城外发展形成专业市场和市镇。北宋时期的杭州在运河的推动下,城市的繁华地带逐渐从城南江干一带扩展至城内主要水系的两岸,使北宋时期人烟稀少的盐桥河以东广大地区到南宋已成为“万商之渊,坐肆售货”的繁华工商业区和居民区。同时杭州城内的发展也波及城外,城外形成了商品种类繁多、市场兴旺、颇具规模的夜市和草市以及塘栖等市镇。在此背景下,与城市河道关系密切的桥梁不仅密切了两岸往来,更是成为经典水滨城市风貌的重要元素,“小桥流水”已成为中国人脑海中对江南城市最深刻的印象。毋庸置疑,造型优美、结构精巧的桥梁为一河两岸的城市形象增色不少。

三、与河争地:工业化和快速城市化阶段

工业革命以后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城市化浪潮,集聚了大量人口的城市迫切需要更多、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时,由于科技进步和战争方式的改变,护城河已经丧失了防御的作用;陆上交通和海上交通兴起使得城市河流的运输功能逐渐减弱;加上农业经济地位的下降和农业水利的发展,河流对城市经济的重要性显著降低。对建设用地的迫切需求导致河道周边的空间不断受到挤压,越来越多的工厂和建筑依河而建,甚至填河而建;随着城市规模日益扩大,城市的用水量不断增加,可是由于上游大量生活和工业污水的排放,使得引水河里的水已难以直接使用而必须经过自来水厂的净化;河流的功能几乎只剩下排污和排水。为了高效地实现这些目标,城市河道被改造为几何形横断面,并采用混凝土和块石砌筑边坡护岸以增大流量和流速。滨河区域不再具有城市中心和最佳生活区的特征,城市河道的功能变得单一,河流与城市的关系渐渐疏远。

河流生态系统被破坏使城市在水资源紧张的同时又内涝严重,动辄“看海”。科学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人定胜天”的自然观,人类基于工程思维采用“水适应人”的治理思路,仅仅注重于河流的经济功能如防洪和供水,忽略了河流的生态服务功能。事实上,自然的河流生态系统包括了沿河的湿地、河床、流动的水体,还包括了生存于其中的各种植物、动物、微生物,在维持生态平衡、提供生态服务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机械的工程治河人为扰乱了生态系统内部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破坏了生物生境、影响了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最终使人类享有的生态系统服务降低,产生生态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