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成人的偏见,保护孩子的求知欲
在家里,说话最多的不是操心劳神的妈妈,而是才5岁的佩佩。妈妈崩溃地发现,5岁一过,原本可爱乖巧的佩佩简直变成了十万个为什么的代言人,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亦或者是在旅行的途中,佩佩总是不停地在提问:“妈妈,这是什么?”“爸爸,电线杆有什么作用?”“妈妈,草坪为什么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爸爸,到了秋天,树叶为什么会落下来?”“雪花是从哪里飘来的?”“地球为什么是圆的?”……
佩佩不但对那些常见的事物提出疑问,有的时候小脑袋瓜子里不知道想什么,常常会想一出是一出,想出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来,把爸爸妈妈通通难住。面对佩佩的提问,妈妈一旦被问得瞠目结舌,就会很不耐烦,甚至还会随口敷衍佩佩。例如,佩佩问妈妈:“蝴蝶是怎么变出来的?”“毛毛虫。”妈妈不假思索地回答。佩佩又问:“毛毛虫为何会变成蝴蝶?”妈妈说:“毛毛虫老了,就会变成蝴蝶。”佩佩又问:“那么我老了呢?”妈妈说:“变成老太太。”佩佩很困惑:“妈妈,你也会变成老太太吗?为什么要变成老太太?”妈妈无语……
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引导孩子,对孩子开展生命教育。但是,妈妈显然有些不耐烦,对于佩佩的提问也采取漫不经心的态度,敷衍了事。到了最后,妈妈索性沉默,不愿意继续回答佩佩的问题。当父母对于孩子的提问采取这样的态度,很容易打击孩子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让孩子的思考力呈现下降的趋势。
明智的父母不会为孩子的提问而感到厌烦,而是会很高兴孩子勤于思考。这是因为如果孩子总是不愿意开动脑筋思考,则根本不可能提出有深度的问题。也可以说,孩子的一切提问都是思考的结果。作为父母,看到孩子频繁地提问应该欣慰,这正意味着孩子的小脑袋瓜子始终都在快速运转,也会越用越灵光。
为了保护孩子的求知欲,父母要慎重对待孩子的提问。对于能够正确回答的问题,要耐心回答。对于无法回答的问题,父母则要与孩子一起进行思考、探讨和讨论,也可以引导孩子查阅相关的资料,寻找答案。
作为成人,内心的柔软和敏感,往往在岁月的流逝下,就像鹅卵石常年在河底被水流冲刷一样变得圆润光滑。然而,孩子的心还是棱角分明的,如同他们的眼神一样清澈见底。作为父母,一定要保护好孩子的求知欲和对世界的敏感度,避免孩子过早地对于周遭的一切习以为常。当然,父母也可以始终怀有赤子之心,与孩子一起探索世界,追寻生命的意义,这对于孩子的一生而言必然意义非凡。从现在开始,请珍惜孩子的每一个提问,因为每一个问号背后都是孩子在努力思考的姿态和对未知的渴望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