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动词,把你的灵魂尽情释放
从语法的角度来说,“我”是名词,是组成句子的主语。也因此,我们总是把自己作为主体,而从不能积极主动地去做些什么。我们习惯了被安排,习惯了接受命运的捉弄,也习惯了接受父母的指令,但是唯独忘记自己——我,其实是个动词。只要活着,一切的主体就都是我。我,是个不折不扣的动词,只要愿意,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自主安排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尽情释放压抑的灵魂。
和几十年前相比,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普遍拥有更强的自我感。所谓自我感觉,其实就是自我意识。虽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我们的人生有很多的好处,但是如果处处被习惯和意识禁锢,“我”就失去了主观能动。实际上,很多事情并没有世俗规定的那么复杂,我们只要遵从自己的内心行事,一切就都很简单。真正充满智慧的人,从来不会被外界的是非束缚住,相反,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知道自己的心之所向。
当你把“我”看成是动词,你就会意识到生命其实掌握在你自己手中。你再也不会被动地等待和接受,而是会勇敢地行动起来,变成一个不折不扣的行动派。“我”一旦成为动词,就会全身心地投入生活,获得精神上的彻底自由。“我”不会再委屈自己的灵魂,也不会过多地在乎他人的看法,“我”就是独一无二的我。
当然,在挣脱外界的束缚之后,“我”也是会被自我束缚住的。要想摆脱自我的束缚,我们就要看轻自己。也许有人会说这是矛盾的,摆脱外界的束缚要看重自己,有自我感,摆脱自我的束缚有要求看轻自己。那么,我们到底是看重自己还是看轻自己呢?实际上,这二者之间并不矛盾。所谓看轻自己,是把自己融人“势”之中,做到顺势而为。凡事都有“势”,它其实是万事万物发展的规律。只有顺势而为,我们才能借助于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成就自己。
她从小就诸事不顺,几次高考都名落孙山,到村子里当了一名代课老师,又被学生赶下讲台。后来,不管是去服装厂还是电子厂打工,她永远都是效率最低的那一个。沮丧之际,她问母亲:“我是不是今生注定一事无成?”母亲爱抚地摸着她的头,说;“不是的。你只是还没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做的事情。这就像是一块地,种庄稼不行可以种豆类,种豆类不行可以种蔬菜瓜果,总而言之,一定会与一种作物在她的怀抱里获得大丰收。你呀,一定是有独特的任务。”
在母亲的鼓励下,她不再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一直喜欢绘画的她,拜师学艺,学会了服装设计。也许真如母亲所说,她的确在服装方面有特殊的天赋。后来,她先是开了一家成衣店,又开班了自己的服装加工厂。如今的她,已经是一家大型服装厂的老总,与昨日不可同日而语了。看到自己如今的成就,她非常感谢地对母亲说:“妈妈,是您给了我不一样的人生,是您始终相信我。”母亲依然笑着说:“这一切,都是你的努力。你把握了自己的命运,才有今天的成就。”
在这个事例中,她原本被命运捉弄,处处不顺。眼看着就要对命运绝望,母亲却告诉她一块地总是适合的作物能够丰收。从此,她扬起命运的风帆,努力地与命运抗争。尽管有很多艰难和坎坷,但是最终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人生就是如此,对于强者,它表示臣服。对于弱者,它总是百般捉弄。从现在开始,我们都要成为命运的强者,把“我”变成地地道道的动词,把命运牢牢地掌握在手中。唯有如此,我们的人生才会絢烂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