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基本功训练教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面点制作

一、和面

和面是整个面点制作中最初的一道工序,也是一个基本的环节,面和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面点制作能否顺利进行以及成品的品质。

(一)和面的要求

和面是为便于面点制作而进行的一项操作技术,是面点操作中最基本的程序,是必须要掌握的一项基本功。

1.和面的站立姿势要正

调和数量较多的面粉时,需要有一定强度的臂力和腕力,为了便于用力,必须有正确的姿势,以减轻劳动强度。正确的和面姿势应是身体站立端正,两脚分开,站成丁字步,不可左右倾斜,上身要向前稍倾,和面操作台要高度适宜,这样才能便于使力。

2.和面掺水量要适中

和面时的掺水量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如面粉本身的含水量,室温的高低,空气的湿度,以及制品本身的对掺水量的要求等。制作的面点数量越多,掺水量出入越大。在和面时,一定要根据品种规定的掺水量操作。手工操作掺水时,一般需要分次掺入,切勿一次加入大量的水,因为一次掺水过多,粉料一时吸收不进去,水易溢出,流失水分,反而使粉料拌和不均匀。但第一次加水也不能太少,第一次掺水不足,则和拌不透。所以,要分两三次掺入,并且在第一次掺水拌和时,要观察粉料吸水的情形,如粉料吸不进水或吸水少时,第一次要少加一点水,第一次掺水量以粉料的70%为好。分次掺水可掌握所用粉料的吸水情况,以便准确掺水。对初学者来说,最好分次掺水和面。

3.和面的手法要熟练

无论哪种手法,都要讲究动作迅速、干净利落,这样面粉才会掺水均匀。特别是烫面,如果慢了,不但掺水不匀,而且生熟不均,成品内有白团块,影响制品的质量。

4.和面的质量要符合面点制作要求

面团和好后要做到:一是匀、透、不夹生;二是符合制品对面团性质的要求;三是面团和得有光泽,手不粘面,操作台(盆、缸)不粘面,也就是和面时做到的“和面三光”:手“光”、面“光”、操作台“光”。这里的“光”是指手和操作台不粘有面团,面团上比较光滑,和面不拖泥带水。

(二)和面的方法

和面的方法大体可分抄拌法、调合法、调和法三种,其中以抄拌法运用较多。

1.抄拌法

抄拌法就是将面粉放入缸(盆)中,中间扒一坑塘,放入第一次水(占总水量的60%~70%),双手伸入缸中,从外向内,由下向上,反复抄拌。抄拌时,用力均匀,手不沾水,以粉推水,促使水、粉混合,使面成为雪花状;这时可加第二次水(占总水量的20%~30%),继续双手抄拌,使面成为结块的状态(又称葡萄面);然后把剩下的水浇在上面,搓揉成为面团,达到“三光”。这种和面手法适用于数量较多的冷水面团和发酵面团的调制。

2.调合法

调合法就是将面粉放在操作台上,中间扒一坑塘,将水倒在中间,双手五指张开,从外向内进行调合,面成雪片后,再掺适量的水,拌和在一起,揉成光滑的面团。若调和少量的冷水面、烫面和油酥面时,可将面粉放操作台上,中间扒一小坑,左手掺水,右手和面,边掺边和。调冷水面团直接用手调制;调制沸水面团时,右手拿工具如擀面杖等,操作要灵活,动作要快,让沸水与面快速结合均匀,以使面粉均匀受热,不产生夹生现象。

3.搅合法

搅合法就是在盆内和面,中间扒一坑,左手浇水,右手拿擀面杖搅合,边浇边搅,搅匀成团,一般用于烫面的调制。搅合时,搅动的速度要快,幅度要大,面和好后,要散尽面团中的热气,便于下一步的操作。

二、揉面

揉面根据操作方法不同可分为捣、揉、揣、摔、擦五种。

(一)捣

捣是在面团和好后,放在缸盆内,双手握紧拳头,在面团各处用力向下捣压,力量越大越好。当面团被捣压挤向缸的周围时,再将它叠拢到中间,继续捣压,如此反复多次,一直把面团捣透上劲。一些制品的咬劲要求较高,调制这样的面团时,必须捣遍、捣透,这种面团比调制一般面团的时间要长些。

(二)揉

揉是调制面团的重要动作,它可使面团中淀粉膨润黏结,使蛋白质均匀吸水,产生弹性的面筋网络,增强面团的劲力。揉匀揉透的面团内部结合紧密,外表光润爽滑,符合制品的需要。

1.揉的姿势

揉面团时身体不能紧靠操作台,两脚分开,站成丁字步,身体站正,上身向前稍弯曲。在揉制少量面团时,主要是用右手使劲,左手辅助用力,使面团摊开面稍大,五指张开,用力均匀。

2.揉的手法

双手掌跟压住面团,用力逐渐向外推动,把面团摊开;从外逐步推卷回来成团,翻上“接口”,再向外推动摊开,揉到一定程度,改为双手交叉向两侧摊、摊开、卷叠、再摊开、再卷叠,直到揉匀揉透、面团光滑为止。对于较小面团的揉制方法是:左手拿住面团一头,右手掌跟将面团压住,向另一头推开,再卷拢回来,翻上“接口”,继续再推、再卷,反复多次,直到揉匀为止。揉大面团时,为了揉得更加有力、有劲,也可握住拳头交叉揣开,使面团摊开的面积更大,便于揉匀揉透。

3.揉的关键

揉的关键是既要使面团“有劲”,又要使面团揉“活”。所谓“有劲”,就是揉面的手腕必须用力。所谓揉“活”,就是用力适当,刚和好的面,水分没有全部渗透均匀时,用力要轻一些;待水分渗透均匀,面团胀润易揉时,用力就要加重。在操作过程中,要顺着一个方向,不能随意改变方向,否则,面团内形成的面筋网络就容易被破坏;同时,摊开、卷拢也要有一定的次序,这样才能将面揉得光滑。揉面所用的时间应根据面粉吸水情况而定,有的需要长一些,有的可能短一些,这取决于成品要求。对要求劲力大的面团,要用力多揉,揉得越多,越柔软、洁白,做出成品的质量越好。相反,不需多揉的,适当揉匀或少揉,防止影响成品的质量。

(三)揣

揣就是双手握紧拳头,交叉在面团上揣压,边揣、边压、边推,把面团向外揣开,然后卷拢再揣。揣比揉的劲大,能使面团更加均匀。特别是量大的面团,都是要有揣的动作。还有一些面团要沾水揣,操作方法和上述一样,所不同的就是手上要沾点水,而且只能一小块一小块地进行。

(四)摔

摔分为两种手法。一种是双手拿着面团两端,举起来,手不离面,与面同上下摔在操作台上,摔匀为止。一般来说,摔和揣结合使用,使面团更加润滑。另一种是稀软面团(如春卷)的摔法,用一只手拿起,脱手摔在盆内,摔下、拿起、再摔,摔匀为止。

(五)擦

擦主要用于油酥面团和部分米粉面团。具体方法是:在操作台上将油与面和好后,用手掌跟把面团一层一层往前推,边推边擦,面团推擦成平面后,滚回至身体前面,卷拢成团,仍用推擦法继续向前推擦,擦匀擦透。擦的方法能使油和面结合均匀,增强面团的黏性,制成成品后,能减少松散状态。

三、搓条

搓条的操作方法是:取面团一块,双手十指分开,掌跟按在长条上,来回推搓,边推、边搓,使条向两侧延伸,成为粗细均匀的圆柱形长条。面团较大时,可用刀切成长条,再进行搓条。搓条的基本要求是:条呈圆形,光洁,粗细一致。在搓条时需注意:一是两手掌跟用力均匀,两边用力平衡;二是用手掌跟推搓,不能用掌心,掌心有凹塘,使条的表面按不平。圆条的粗细根据剂子重量而定,剂子较小,搓条需要搓得较细,反之条搓得越粗。

四、下剂

下剂又称为摘剂、揪剂、掐剂。下剂根据手法不同,可分为摘剂、挖剂、拉剂、切剂等。

(一)摘剂

摘剂的手法是:剂条搓匀后,左手握住(但不能握得太紧,防止压扁剂条),左手虎口上露出剂子大小的圆柱体,右手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同时捏住,与左手大拇指靠紧,顺势使劲往下一摘,即摘下一个。摘下一个剂子后,左手握住剂条也要顺势转一个小的角度,再露出圆柱体,右手顺势再摘。每摘一次,剂条转一角度,这样使摘下的剂子比较圆整、均匀。剂条转一定的角度,也可以用右手在摘剂时连转带拉,既摘下剂子,又把剂条转身变圆,摘出圆柱体剂子,左手只是跟着抓捏即可。总之,摘剂的双手需要配合默契,一摘一露,把一个个的剂子摘下,撒上面粉,逐只横截面朝上,整齐地放在操作台上。这种方法常用于饺子、包子等不太粗的剂条。

(二)挖剂

挖剂又叫铲剂,用于大馒头、大包、大烧饼、火烧等较粗的剂条。这种剂条既粗剂量又大,左手没法拿起,右手也没法摘下,所以要用挖剂的手法。具体做法是:搓条后,面团放在操作台上,左手按住,右手四指弯曲,从剂条上面四指向下一挖,就挖下一只剂子。然后,把左手往左移动,让出一个剂子截面,右手进而再挖,一只一只挖下。挖剂为长圆形,有秩序地放在操作台上,适当撒上少量的面粉,便于后续的操作。

(三)拉剂

馅饼面团比较稀软,不能摘也不能挖,就采用拉的方法。右手五指抓住一块,拉下一块。拉剂适用于含水量较多的面团。

(四)切剂

切剂就是利用刀具将面团切成大小符合要求的块形。制作火烧的面团质地较软,搓条不方便,一般放在操作台上,按平按匀,再切成方形剂子,擀成圆形即可。也可用于直接切成方形的剂子,如刀切馒头,既是剂子又是半成品(即不需要再经过揉搓就成生坯)。

以上的下剂方法,以摘剂方法使用较多。无论采用何种方法下剂,剂子必须均匀一致,大小相等。

五、制皮

面点中很多品种都要制皮,便于上馅和成型,制皮是制作面点制品的基本功之一。由于具体品种的要求不同,制皮方法也是多种多样,有的下剂后再制皮,有的不下剂就直接制皮,常用的有按皮、拍皮、捏皮、摊皮、压皮、擀皮等方法。

(一)按皮

按皮就是用手掌来按皮,将下好的剂子,用右手掌按成边缘薄、中间较厚的圆形面皮。按时注意用掌跟,不用掌心。从掌跟的左边先按下,再移至右边,小拇指顺势向后带一下,将皮子顺时针转动一角度,重复刚才的动作,直到将皮子压至符合要求。若手法熟练,可以用双手同时按皮。如一般包子的皮,可以采用双手按皮的方法。

(二)拍皮

拍皮也是一种简单制皮法:下好剂子,不用揉圆就戳立起来,用右手手指揿压一个,然后再用手掌沿着剂子周围用力拍,边拍边顺时针转动方向,把剂子拍成中间厚、四周薄的圆形皮子。适用于大包子之类的品种。这种方法单手、双手均可进行,单手拍,是拍几下转一下,再拍几下;双手拍时左手拿着面皮转动,右手掌拍即可。

(三)捏皮

捏皮适用于米粉面团如汤团之类品种,先把剂子揉匀搓圆,再用双手手指捏成凹塘,边缘变薄,面积变大,使其便于包馅收口。

(四)摊皮

这是需要经过加热才能制成皮子的方法,主要用于制作春卷皮。制作春卷皮的面团是筋性强的稀软面团,拿起要往下流淌,用普通方法制不成皮,所以必须用摊皮方法。摊皮时,将平底锅置于小火上,右手拿起面团,不停上下抖动,待锅面上的皮受热成熟时取下,再摊下一张。摊皮技术性很强,摊好的皮要求形圆、厚薄均匀、没有沙眼、大小一致。

(五)压皮

压皮就是借助工具的制皮的方法。下好剂子后,用手略按,然后右手拿刀,放平压在剂子上,左手按住刀面,向下挤压,同时刀面按顺时针方向转动一角度,成为一边稍厚、一边稍薄的圆形皮。澄粉面团制品多数采用这种制皮方法。

(六)擀皮

擀皮是制皮中最主要、最普遍的方法,技术性也较强,是必须要掌握的基本功之一。用擀的方法制作的品种较多,擀皮的工具和方法也不尽相同。

1.水饺皮擀法(包括蒸饺、汤包等)

小擀面杖分为单杖和双杖两种。北方多数是用单杖,单杖为圆柱形。单杖擀皮时,先把面剂放在操作台上,用左手掌按扁,并以左手的大拇指、食指、中指三个手指捏住边沿,一面向后边转动,右手即以面杖在剂子的1/3处推轧面杖,不断地重复转动与滚压,转动和滚压用力要均匀,这样就擀成中间厚、四边略薄的圆形皮子。

双杖擀皮是用双手按擀杖两端制皮的方法,所用的擀杖有两根,为枣核形。操作时先把剂子按扁,以双手按面杖,右手向前推,左手向后拉,使剂子面积不断变大。擀时两手用力要均匀,两根面杖要平行靠拢,不能分开,并要注意擀杖在皮子上的着力点在皮子的边缘,使皮子符合制品的要求。

2.馄饨皮擀法

这种擀法以手工擀制出的成品口感更好。这种做法用大块面团和大擀面杖。擀时,先将面团揉匀、揉光滑,用擀面杖向四周均匀擀开,包卷在面杖上,双手压面,向前推滚,每推滚一次,打开,拍上干淀粉(以防止粘连),再包卷推滚。推滚时两手用力要匀,保持各个部位厚度均匀,直至擀成又薄又匀的大薄片,再拍上干淀粉,叠成折扇形,用刀切成方形的小块,即成馄饨皮。如切成细条,即刀切面。其他如大饼、花卷、烧饼也是采用这种方法,先擀成大厚片,均匀抹上油、盐、芝麻酱等,卷起来再擀圆形,即成大饼;花卷、烧饼则在成条后,下剂子,再进行成型。

3.烧卖皮擀法

用橄榄形擀杖或鸭蛋形走槌擀皮,要求擀成荷叶边,中间略厚呈圆形,即所谓的“荷叶边”“金钱底”烧卖皮。操作时,在操作台上,先把剂子按扁按圆,擀皮时,多数用一根擀杖来擀。一种是用中间粗两头细的橄榄杖双手擀制,擀时面杖的着力点应放在边上,左手按住擀杖的左端,右手按住擀杖右端,用力推动,边擀边转(须向同一方向转动),将皮子边擀成有波浪花纹的荷叶形边,用力要均匀;同时,荷叶边要擀得均匀,并且擀成圆形,切勿将皮子边擀破。另一种是使用鸭蛋形走槌,其手法与橄榄杖擀皮方法大致相同,主要是两手按住鸭蛋形擀杖的两端,用力压住剂子的边缘,边擀边转。关键在于两手用力要均衡,向同一方向来回转动,并注意擀杖在剂子上的着力点是否在皮子的边缘。总之,擀制烧卖皮的技巧比较复杂,比擀一般的坯皮难掌握,必须经过反复练习,才能擀得符合制品的要求。

六、上馅

上馅又称为打馅、包馅、拓馅,是制作有馅心品种的一道工序。上馅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成品质量。如上馅不符合要求,就会出现馅心外溢,形状不完整。由于面点品种不同,上馅的方法分为包上法、拢上法、夹上法、卷上法和滚沾法等。

(一)包上法

包上法是上馅最常用的方法,面点的大多数品种(如包子、饺子等),都采用这种方法。但这些品种的成型方法并不相同,如无缝、捏边、卷边、提摺、提花等。因此,上馅的数量多少、部位、方法也就随之有异。

无缝包类面点品种,如鸭蛋包、葫芦包、寿桃包等,馅心较少,一般馅心包在中间,包好即成,关键是不能将馅心包偏。

捏边类面点品种,如油饺等,馅心应放在皮子中间,呈橄榄形,然后再合拢捏紧,馅心也就正好在皮子的中间。

提摺类面点品种,如鲜肉包等,馅心较大,包捏时为提摺成圆形,馅心要放到中心。提花之类品种,一般与提摺上馅相同,有的要根据品种变化而定。

卷边类面点品种,如酥饺等,馅心放入后,经过绞边后,成熟时不易漏馅,故难度系数较小。

大馄饨和水饺的上馅方法相同,小馄饨的馅心很少,是用细小扁刮子挑馅,拓在皮子上端,往下一卷,再一捏即成。

(二)拢上法

拢上法适用于各种烧卖的上馅,所用的馅心较多,放在中间,上好后拢起捏住,不封口,上面露馅。

(三)夹上法

夹上法即一层皮料一层馅心,将馅心夹在中间,上馅均匀而平,少数品种需夹上多层馅心。适用于蒸、烤类面点品种。

(四)卷上法

卷上法是将摘下的剂子擀成片状,部分或大部分放上馅,然后卷成筒形,再做成制品,成熟后能看到露出的馅心。

(五)滚沾法

滚沾法主要是元宵、藕粉圆子等具体品种的上馅方法。它不是包入法上馅,而是将馅料制成圆形小块,洒上一定量的水分,放入干粉中,通过摇晃,裹上干粉,有时需要滚几次达到一定大小,才能符合制品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