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道:读中医经典随笔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心血脉系统

心血脉系统是由心、血、脉组成。脉分动脉、络脉、毛脉。

中国古代医学家,从脉跳动现象开始探索心、血、脉系统。

早在上古时代,中国古代医学家,就关注人躯肢特定部位的跳动现象。后研究证明,其实是人体的脉在跳动。由此,中医学家就踏上了研究心血脉系统之路。

研究证明,“脉跳动”是人体生命的重要现象。据此中医学家创用了摸脉诊病法。脉动正常为平脉,脉动异常为病脉,脉动严重异常称死脉。《素问·平人气象论》曰:“人一呼脉四动以上曰死,脉绝不至曰死,乍疏乍数曰死。”即是佐证。后来,脉诊法在临床广泛应用。《素问·五脏生成》曰:“夫脉之小大、滑涩、浮沉,可以指别;五脏之象,可以类推。”即是佐证。

一个简单的脉跳动现象,中国古代医学家就研究的如此透彻、深奥。其实,这就是以脉动为中心来探索、研究心血脉系统。

因脉动不休,特命名为“动脉”。《素问·三部九候论》曰:“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即是佐证。

更神奇的是中国古代医学家还用眼睛直接观察到人心脏的跳动,还发现心脏跳动异常即患病,严重异常可死亡。《素问·平人气象论》曰:“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鬲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盛喘数绝者,则病在中……绝不至曰死。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即是佐证。

这段经文很难读,过去的解读偏误很多,使其真意一直尘封在经文中。

“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鬲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这段经文中的“左乳下,其动应衣”是医学家用眼睛直接观察到胃之大络在左乳下跳动连带衣服动的实况,其他都是推论的描述。左乳下其动应衣,实为心脏跳动连带衣服动的实况。“盛喘数绝者,则病在中”,即是说病人如果出现喘气明显,而且有数绝者,病就在心。“绝不至曰死”,此处的“绝不至”,实为心跳极度不规律,特别指频发性跳停,病人常常会死亡。“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即是说左乳下其动应衣,平时不常见,只有在宗气泄时才出现。实为患心脏病,在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心尖冲动弥散时易出现的“跳动”。

在数千年后,读这些经文,依然使人激情四溢,感慨万千。每一个字都像盛开的鲜花,仍然色艳味香。细品经文的深意,就会感到似陈年老酒,醇香醉人。“左乳下其动应衣”“盛喘数绝者,则病在中”“绝不至曰死”“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每一个字、每一句经文,都值得回味、深思。特别是对我们研究心血脉系统发展史的人来说,更是如获至宝,非常难得。仿佛历史的金钉牢牢将中国古代医学家发现“心跳动异常即患病,严重异常即死亡”的事实固定在那个古老的年代。

后来,研究又发现了肺、心、肝、脾、肾,简称“五脏”。

大约在先秦之前,发现了“脉为营”。《灵枢·经脉》曰:“……脉为营。”即是佐证。

大约在先秦之前,即描述了心血脉系统。《素问·五脏生成》曰:“心之合脉也……诸血者皆属于心。”即是佐证。

“心之合脉也”,即是说全身的脉都合于心。“诸血者皆属于心”,即是说全身的血都属于心。

全身的脉都聚合于心,全身的血又属于心的管辖。所以心血脉已成了一个系统。这是医学记述心血脉系统最早的原始记录。

此间,还出现了很多类似的经文。

《素问·阴阳应象论》曰:“在体为脉,在脏为心。”经文之意即是说,在体是脉,在脏就变为心了。换句话说,脉和心是一个系统的两个部分。

《素问·宣明五气论》曰:“心主脉。”经文之意即是说心是脉的主。

《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心者……其充在血脉。”充字有填满、装满之意。故经文之意即是说心在收缩时,使血充盈在脉(动脉)中。

“心之合脉也”“诸血者皆属于心”“在体为脉,在脏为心”“心主脉”“心者……其充在血脉”。每一句经文都有心,证明心是脉的中心。诸血者皆属于心,心者……其充在血脉(动脉),证明血在脉中循环。概括起来讲,即是说血在心血脉系统中循环。

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血液循环的现象就更多了。

《灵枢·动输》曰:“气之离脏也,卒然如弓弩之发,如水之下岸,上于鱼以反衰,其余气衰散以逆上,故其行微。”经文之意即是说,心动使血突然离开心脏,冲向动脉,流向远方,逐渐减慢,不断往前流动。

躯肢得到血液供应,即可主动运动。《素问·五脏生成》曰:“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即是佐证。

然后,血液又回流到心。《灵枢·经脉》曰:“心者,脉之合也。”即含此意。

上述经文之意,是血在脉中循行,供给躯肢营养,又回流到心。

大约在先秦前,古代医家对“脉为营”的研究有了重大突破。《灵枢·营气》曰:“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即是佐证。

“营气之道,内谷为宝”,即是说要讲清营气运行的道理,内谷是宝。因为没有谷物变成的营养物质,就无法谈营气运行。“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这四句经文,有四层意思,结构严谨,表述准确。

“谷入于胃”,是说谷物进入胃,经消化系统消化,变成营养物质,进入脉中的过程。

“乃传之肺”,是说营养物质随血先传到肺,进行气体交换,携带氧气的过程。

“流溢于中”,即是说血从肺脉流溢于心。

“布散于外”,即是说左心室将血液射向主动脉。

结合现代医学知识讲,营气运行先是食物进入胃,经消化系统消化后变成营养物质,被吸收到血液中。然后经右心室传入肺,又经肺动脉传到肺毛细血管网,以进行气体交换,排放二氧化碳,吸收氧气,变成鲜红色的富氧血液,并流溢于左心房。再由左心室将血射向主动脉和各级动脉,最后传到全身的毛细血管网,供养器官和组织。

另外,《素问·经脉别论》曰:“食气入于胃,浊气归心……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也是论述“营气”运行的。

“食气入胃”,即是说食物进入胃,经消化系统消化,变成营养物质,进入脉中。

“浊气归心”,即是说全身的静脉血,携带着二氧化碳和其他排泄物质,统统进入右心房、右心室。

“经气归于肺”,即是说流入右心室的静脉血,都流入肺。

“肺朝百脉”,即是说全身的静脉血,经肺动脉流向肺毛细血管网,并交换气体,使二氧化碳排出,由血携带氧气,经肺静脉流入左心房、左心室。

“输精于皮毛”,即是说动脉血将营养物质运送到毛细血管网。

“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即是说毛细血管中的血液富含氧气和营养物质,供给全身各器官和组织。

约在先秦前,古代医家对“脉为营”的认识已经全面、深刻。《灵枢·经脉》曰:“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即是佐证。

“谷入于胃”,即是说婴儿出生后,食物进入胃。

“脉道以通”,即是说血液开始循行。

“血气乃行”,即是说血气开始运行。

根据上述经文可知,中国古代医学家已经发现,胎儿在母体内虽然有心跳动,但是没有真正的血液循环,胎儿的营养靠母体的血液循环供给。人体的血液循环,从胎儿出生后才开始的。经文中说是“谷入于胃”后脉道才通的。实为婴儿出生后啼哭时,第一口空气吸入肺内,肺泡张开,血液流入肺,再到毛细血管网,血液携带氧气后,使有氧血液流入左心房,经过左心室,并将血液射向主动脉和各级动脉,最终到毛细血管网,使氧气和营养物质供给全身。“血气乃行”,即是血液携带氧气运行。

由此而知,中国古代医学家所论“脉为营”是胃消化系统、心血脉系统、肺呼吸系统之间严密协调,共同完成的。胃消化系统使食物消化后变成营养物质;心血脉系统是中心,是核心;肺是气体交换、血液携带氧气的部位。所以,三个系统只有结构完整,功能正常,才能完成血液运行。

心血脉系统是个完整的封闭系统,血是保证健康,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只有结构完整,功能正常的人才能健康。如果刺伤严重,可引起死亡。《素问·刺禁论》曰:“刺中心,一日死”“刺阴股,中大脉,血出不止,死”“刺臂太阴脉,出血多立死。”即是佐证。

心病、脑出血常较严重。《灵枢·厥病》曰:“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民病血溢,筋络拘强,关节不利,身重筋痿。”即是佐证。

脉患病常闭塞。《灵枢·刺节真邪》曰:“搏于脉中,则为血闭不通。”《灵枢·经脉》曰:“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髦色不泽。故其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皆是佐证。

以上摘录的只是先秦前,中国古代医学家探索、研究心血脉系统经文中的冰山一角,尽管如此,已能证明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在21世纪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作为现代研究心血脉系统发展史的人,重新审视这些发现和记载,就会感到中国古代医学家的智慧和不易。因为在那么古老的时代,能发现人的心血脉系统确实太难了。

下面,我讲讲就明白了。

中国的心血脉系统发现、应用近千年后,才出现了西方医学(现代医学)。

大约在公元前300年,希氏文集中即有“动脉”一词。但其代表的不是“动脉”,而是“气管”。因在尸解时,发现动脉内无血液,就误认为是“气管”。

大约在500年后,也就是公元200年后,古罗马医学家盖伦,将一段动脉的上、下两端结扎,然后剖开这段动脉,其中充满了血液,才证明是血管,而不是气管。

另外,盖伦在动脉上插入一羽毛,这一羽毛随动脉跳动而跳动。然后在近段加压,使动脉跳动停止,此时羽毛也停止跳动。本试验证明了动脉确实是跳动的。

盖伦做了很多研究,不仅发现了动脉是跳动的,而且发现了血管内的血液是流动的。

他认为,肝脏将人体吸收的食物转化为血液,血液由腔静脉进入右心,一部分通过纵中隔的小孔,由右心室进入左心室。心脏舒张时,通过肺静脉将空气从肺吸入左心室,与血液混合。

血液沿着动脉涌向身体各部分,执行生命功能。然后,又退回到左心室,如同涨潮和退潮一样往复运动。

右心室中的血液,则经过静脉涌到身体各部分,并提供营养物质,再退回到右心室,也像潮水一样涌动。

盖伦的血液运动理论是错误的,但是他的学说,一直到16世纪以前都被信奉为“圣经”。

后来,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1511—1553年),经过试验研究发现,血液从右心室经肺动脉进入肺,再由肺静脉返回到左心室。这一发现被称为肺循环(详见《基督教的复兴》一书,1553年出版)。

哈维(Harcvey,1578—1657年)是英国的生理学家。他对40余种动物进行了活体解剖、结扎、灌注等试验,同时还做了大量的人体尸解。

他发现心脏的两边各分为两个腔,上下腔之间有一个瓣膜相隔,它只允许上腔的血液流到下腔,而不允许倒流。

因此,他认为血液是单方向流动的。

血液从左心室流出,经过主动脉流经全身各处,然后由腔静脉进入右心房,再从右心室进入肺,在肺里变成鲜红的血液后,流回左心房,又再从左心室流入动脉血管,流向全身,最后流到静脉后回到右心房,周而复始循环不停。1628年,哈维出版了《心血运动论》。他提出的血液循环原名是“blood circulation”。这是哈维创造的历史性功绩。恩格斯评价说:“哈维由于发现了血液循环,而把生理学确立为科学。”

其实哈维只发现了动脉流向躯肢的远端,静脉使血液回流到心脏,但他推测动、静脉之间还有更小的血管。后来,意大利的马尔比基借助显微镜发现了肺动脉、肺静脉之间的毛细血管网,证明了哈维的推论。所以,真正搞清楚血液循环的是意大利的马尔比基,于1661年,距今仅有354年。

我讲到这个份儿上,大家都会明白了,中国古代医学家,发现心血脉系统真是不易。

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