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安医案
补益肝肾、平肝潜阳治疗高血压病
马某,男,62岁。
初诊:2014年5月21日间断性头晕、头昏15年余。患者于15年前因情绪不稳出现血压头晕、头昏。遂到省人民医院测量血压高达165/78mmHg,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口服,每日一次,血压一直控制不理想,忽高忽低,血压一直控制不稳。长期间断性头晕,头痛,头昏,目眩,耳鸣,偶有恶心,肢体疼痛,近期测量血压一般在160 ~ 175/70 ~ 80mmHg波动。西药治疗无效。刻下症见:头晕,头昏,耳鸣,肢体疼痛,饮食可,睡眠可,大小便正常。测量血压170/80mmHg,舌质暗有瘀斑,苔黄腻,脉弦细涩。西医诊断: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中医诊断:眩晕,证属肝阳上亢证。治以补益肝肾,平肝潜阳。拟方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15g,钩藤30g,石决明30g,枸杞15g,菊花15g,生地黄20g,栀子10g,茯苓10g,泽泻10g,益母草30g,龙骨30g,石菖蒲10g,磁石30g(打碎),黄芩10g,海螵蛸30g,白芍20g,川牛膝30g,三七粉5g(冲服)。水煎服,日1剂,7剂,分2次服。
二诊(2014年5月26日):患者服用一周后病情好转,血压降至140/90mmHg。头晕、头痛、头昏,肢体疼痛,耳鸣好转,但夜间小便频。舌质略暗,脉弦涩。证属:肝肾亏虚,肝阳上亢。方如下:枸杞15g,菊花15g,生地黄20g,山药15g,山茱萸15g,茯苓10g,泽泻10g,丹皮10g,钩藤30g,天麻15g,龙骨30g,石菖蒲10g,磁石30g,川芎10g,桑椹15g,海螵蛸30g,杜仲10g,三七粉5g(冲服),川牛膝30g,甘草5g。水煎服,日一剂,分2次服,共7剂。服后病情平稳,监测血压125/85mmHg,控制平稳,症状基本消失。
【按语】
该患者发病前因情绪不稳等诱因,引起头晕、头昏等高血压症状。正如《类证治裁·眩晕》系统地将眩晕总结为“良由肝胆乃风木之脏,相火内寄,其性主动主升;或由身心过动,或由情志郁勃,或由地气上腾,或由冬藏不密,或由高年肾液已衰,水不涵木,以致目昏耳鸣,震眩不定。”刘老认为眩晕的常见病理因素多为风、火、痰、瘀。高血压病证属本虚标实,主要病机主要是素体阴虚阳亢导致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或久病不愈,肝郁气滞,气血不足,肝失条达运行无力而瘀滞;另一方面则是阴损及阳,精不化气,日久导致气阴两虚,气虚则血瘀,阴虚则生热。热邪与水湿蕴结,导致湿热瘀血交阻,正虚邪实交争,湿浊上泛,甚则动风,则高血压日趋加重。治当补益肝肾,平肝潜阳。方用杞菊地黄丸和天麻钩藤饮加减。方中枸杞滋补肝肾,天麻、钩藤、菊花平肝息风;生地黄、山茱萸、山药、桑椹滋补肝肾之阴;龙骨、石决明平肝息风,石菖蒲、磁石明目聪耳;三七粉、川芎行气活血化瘀;川牛膝活血祛瘀,引血下行;泽泻、茯苓、丹皮利湿泄浊,泄而不伤正;杜仲补肾强腰;甘草调和药性。
眩晕的发生主要由情志、饮食、体虚年高、跌扑损伤等引起。因此,刘老认为预防眩晕的发生,应避免和消除能导致眩晕发生的各种内、外致病因素。要适当锻炼,从而增强体质;保持情绪稳定,防止七情内伤;注意劳逸结合,避免体力和脑力的过度劳累;饮食有节,防止暴饮暴食,过食肥甘厚腻及过咸伤肾之品,尽量戒烟戒酒。
整理:李正军;审阅:王道坤
平肝潜阳、补益肝肾治疗高血压病
张某,男,65岁。
初诊:2015年2月3日。头晕、头胀、乏力加重一周。
患者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长期口服降压药,血压控制时高时低,服药不规律。一周前因劳累、加之生气出现头晕、头胀痛,口苦,口干,面潮红,急躁易怒,腰酸腰困,肢体麻木,测量血压值:170/100mmHg,舌红苔黄,脉弦细。西医诊断:高血压病。中医诊断:眩晕,证属肝阳上亢、肝肾阴虚,治宜平肝潜阳、滋补肝肾,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15g,钩藤15g,石决明20g,干姜10g,牛膝30g,杜仲15g,桑寄生15g,夏枯草10g,葛根10g,生地黄20g,丹皮10g,当归15g,川芎10g,白芍10g。4剂,1日1剂,水煎分服,分2次服。
二诊(2015年2月7日):服上药后,诸症明显减轻,仍感头晕乏力、耳鸣、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弦细,上方去夏枯草加菖蒲10g,郁金15g,继服。
【按语】
该患者以头晕头胀为主证,属于中医眩晕的范畴。其病因主要有情志、饮食、体虚等各方面,眩晕是高血压的常见临床症状,此病人因年老体弱、肝肾功能减退,加之情志影响,肝失条达,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肝阴耗伤,肝阳上亢发病为眩晕。正如《类证治裁·眩晕》所言:“良由肝胆乃风木之脏,相火内寄,其性主动主升。”刘老师在治疗此类病人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认为在急则治其标的同时,不急扶正固本,在头诊时重点在平肝潜阳。方中天麻、石决明、钩藤平肝潜阳,镇肝息风,加入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牛膝引火下行。夏枯草清肝泻火,白芍柔肝滋阴,诸药合用,病人的症状很快减轻。高血压病属于中医眩晕范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木旺,风气甚,则头目眩晕,故与“肝”关系最为密切。但由于人之体质、年龄等病机演变的不同,会出现不同的症候。在治疗的时候,病情稳定时在二诊加入补肾活血之药。刘老师认为久病必瘀,加之年事已高,肾气不足,所以加入扶正固本之学术思想。
整理:杨芳;审阅:王道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