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天人关系理论与中医学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中医学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以中国古代哲学的认识论、方法论及价值观为其指导思想。对天人关系问题的研究,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永恒主题。中国古代哲学家认识自然不是要建立一个纯粹以自然为研究对象的自然哲学体系,而是从“天人之际”即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自然,是要回答人何由产生,人生而即有的本性是什么,人应该怎样生活,人生、社会的理想是什么[1]。诚如王夫子所说:“言道者必以天为宗也,必以人为其归。”(《尚书引义》卷五《多士》)即讲天论总要落实到人论。因此,研究中国古代天人关系理论,一方面从哲学高度审视中医学理论,有助于揭示中医学的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观,搞清中医理论建构及演变的过程与规律,厘清中医学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把握中医学的特质;另一方面,甄别天人关系理论对中医学理论产生的各种影响,明晰中医学中文化与科学的关系,有助于准确把握中医学中的科学问题,发展中医文化,完善中医学理论,促进中医学术的健康发展;同时,发掘中医学中的天人关系理论,也可以为中国哲学研究提供资料和新的视角。1.古代天人关系的含义与演变

中国古代哲学各学派关于“人”的解释较为统一,一般都指现实社会的人类人群,但当今学者对“天”的理解则分歧较大。分而言之,中国古代天的含义可概括为自然之天和主宰之天,自然之天既指作为物质存在的天或自然界,也用来指自然而然这样一种状态。主宰之天指宇宙万物的最高主宰者,人格之天、运命之天、义理之

天等也是主宰之天的不同表达,可以归之为主宰之天。中国古代的天其实是自然之天与主宰之天的结合,二者不可分割,乃是一个天所具有的两层含义。自然之天是从天的物质载体方面而言,主宰之天是从天的精神内容方面而言。离开了任何一个方面,天都不能称为天。

纵观中国古代哲学,在对天人关系的探究中,出现了诸如“天人感应”“天人同类”“天人合德”“天人一气”“明于天人之分”“天人不相预”等思想主张。经过各种思想主张的相互影响、渗透,北宋时期,张载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思想,为各种天人关系争论画上了句号。此后,在天人关系问题上,基本没有脱离张载的天人合一思想。可以说,天人合一在宋代以后就成为中国哲学处理天人关系的基本原则。2.天人合一与中医理论的构建

天人同源是中医理论体系构建的基元。中国哲学世界本原论的大宗、主流无疑是气一元论。古人认为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基本质料,以精微无形、连续无间的状态存在,它运动不息,不生不灭,是自然万物相互作用的中介,其具体的作用方式是感应。事物之间的感应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同气相感,即性质相同的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也称为“同气相求”,主要反映于阴阳或五行之气间的同气相助。二是异气相感,即性质不同的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内经》继承和发展了先秦气论思想,不仅用气来解释天、地、人的构成和运动变化,更重要的是通过气的生成、运行、变化以阐释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养生等,形成了以气概念为核心的理论体系。同时《内经》明确提出了气化的概念,并对气化理论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内经》以后的中医学则进一步将哲学本原论的元气概念引入中医学领域,一方面阐明了人体与自然万物的统一性,另一方面又将其改造为本体论的概念,丰富了元气概念的内涵,论述了元气的生成、功能、病理变化及诊断与治疗等问题,使元气论成为中医学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不同历史时期的哲学家都将太极作为标志宇宙终极本原及其无限性的哲学范畴,太极范畴所揭示的阴阳一体的和谐模式、“物物一太极”的全息思想等,经过金元医家的引申发挥,迄于明代,在中医学中发展成为论说人身太极的肾命学说。

天人同构是中医理论体系建构的框架。中医学对人体的认识与经验,早期常常借用数术时空观来加以整理、诠释,认为人的身体与天地在结构、构成原理、功能上具有相似性,所谓人体是一个小宇宙,而天地是一个大宇宙。人体是一个小宇宙的理念,导致中医学在理论建构中,将对自然界阴阳、三才、五行、七数、九宫的结构模式的认识,类推到人体,进而借用同气相求、异气相斥的规律来说明人体发病、病理变化乃至治疗等基本问题。从较高层次的“天地人三才医学模式”,到太阴、少阴、厥阴和太阳、少阳、阳明的三阴三阳经脉、疾病诊疗及五运六气模式,乃至中医脉诊体系的构建、治则治法、方剂配伍等,无不贯穿着天人同构的思想。中医经络理论的构建,从历史的角度而言,有四经与四方四时模式、“天六地五”与十一脉模式、十二月与十二经脉模式、二十八宿与二十八脉模式,其形成的思维基础也是天人同构的理念。

天人同道是中医理论体系建构的理据。由于人与自然同源于一气,具有相同的阴阳、三才、五行等结构,所以,人与自然万物之间也具有相同的阴阳消长及五行生克制化等规律。以此类推,即可构建阴阳时藏相关理论与五行时藏相关理论。中医学在天人合一观与阴阳五行学说基础上所建构起来的时间医学理论,认识到了时间因素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并在诊断与治疗过程中结合时间因素加以论治。这种对人体生命节律的认识和应用,是其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学术内容和特点,它无疑提出了极具科学价值的命题,对中医学术的发展及临床实践有重要的意义。中医学在没有必要的实验性研究的情况下,从总体上提出气血循环的理论,其中天人合一观及与之相关的取象类比思维方法在经脉气血循环理论的构建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此外,中国古代思想家常假定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乃至人体自身有着共同的规律,而水又是人类生命活动必不可少之物,故水的隐喻也是古代医家认识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方法,古人正是通过经脉是河流的隐喻,类推出人体经脉及其循环运动。3.天人合一与中医临床实践

天人合一观从天、地、人一体,天人合德及天人合道的角度,规定着人生的价值取向和人生境界。人作为天地万物的一部分,应该与其他物类一样,遵循天地之道。因此,效法天地,从天地之道中引出立人之道,就成了中国哲学各流派共同的价值取向。这一价值观在中医学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中医学认为中和是一切生命整体维持平衡稳定,从而生存延续的必要条件。因此,中医养生及诊治疾病也以中和为最佳境界,最终目的是要达到人与自然及人体形与神的有机和谐。

基于天人合一、时藏相关的基本认识,中医学将对人体生理病理节律的认识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因时诊断方法,即根据疾病病理的时间节律特点分析判断疾病的病因、病位、性质和发展趋势等,主要体现在疾病节律与因时诊断及脉象节律与因时诊断等方面。其中有关脉时规律的认识,主要有阴阳脉时关系、五行脉时关系、三阴三阳脉时关系等,而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是五行脉时关系模式。同时,中医在对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也十分重视时间因素的影响,在临床实践与模式推理的基础上,提出了诸多有关时间节律治疗的理念及方法。

中医学认为,不同地理环境下,人们的生活条件、饮食构成、风俗习惯相异,从而造成不同地域人群体质和疾病的差异,故治疗疾病应当考虑地理差异之势以选方用药。涉及地理环境与发病、人体寿夭与气化迟速、高下寒热制宜及方位气异制宜等。

中医学在天人合一观的指导下,强调养生也必须“法天则地”,顺应自然界阴阳消长、五行更代的规律,使人体生命活动节律与自然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时间规律相协调。对此,古今医家有大量的论述,主要可分为四时养生法、逐月养生法、一日四时养生法等。

本书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XZX005)研究的初步成果,从上述三个方面对中国古代天人关系理论与中医学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中医学在天人合一理论指导下形成的“生物-心理-社会-生态-时间”医学模式,对现代医学模式的转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医学在天人合一理念下所构建的“时藏相关”理论,无疑是十分重要的科学命题,有待于当代开展多学科研究。鉴于研究者的能力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同道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在以后的研究中有所提高。

邢玉瑞

2017年1月于古都咸阳本书为中国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

[1]李存山.中国传统哲学纲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