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证(哮喘)案
钱某,男,48岁。初诊时间:1983年4月2日。
主诉:咳嗽1月余。
诊查:患者咳嗽1月余,近日喘息胸闷气急,对答断续,痰多难咳,咽喉红肿,口燥咽干,舌绛,苔黄腻,脉弦滑。
中医诊断:喘证(热哮)。
西医诊断:哮喘。
辨证分析:患者以咳嗽、喘息、胸闷、气急为主要症状,结合舌苔、脉象可诊断为热哮型哮喘。痰热蕴肺,壅阻气道,肺失清肃,故咳嗽,喘息,气急,对答断续,痰多难咳;热邪壅遏,煎熬津液,故咽喉红肿,口燥咽干;气机不利,故胸闷;舌绛、苔黄腻、脉弦滑为一派痰热之象。
治则治法:化痰平喘,宣肺利咽。
处方:杏仁10g,苏子10g,浙贝母10g,旋覆花10g(包),鱼腥草10g,橘红6g,炙桑皮10g,射干6g,玄参10g,竹茹8g,北沙参10g,生甘草3g。4剂,水煎,日2次。
二诊:气喘较平,咳嗽减轻,咽喉干痛,脉弦滑,苔薄腻,拟清肺化痰平喘。
处方:杏仁10g,浙贝母10g,百部6g,鱼腥草12g,炙桑皮10g,北沙参12g,款冬花10g,生白芍10g,旋覆花10g(包),橘红6g,炙甘草3g,瓜蒌皮18g,石斛10g。4剂,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三诊:气喘渐平,咳嗽轻,咽痛愈,脉滑舌红,复拟清肺养阴润燥。
处方:杏仁10g,浙贝母10g,百部6g,鱼腥草12g,炙桑皮10g,北沙参12g,款冬花10g,生白芍10g,旋覆花10g(包),橘红6g,炙甘草3g,瓜蒌皮18g,石斛10g。4剂,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随访:诸症皆平。
【按语】哮喘发作,寒邪为主要诱因,但素体阴虚阳盛者或病久极易化热。患者病已月余,咽喉红痛、咽干口燥、痰多气闭、苔黄腻皆为寒郁化热所致,舌绛为寒邪入侵阴虚之体。故用杏仁、浙贝母、瓜蒌皮、百部、鱼腥草宣肺清热化痰,旋覆花降气平喘,射干利咽清热,北沙参、款冬花、生白芍、桑白皮、石斛清肺养阴生津。证为寒郁化热伤阴,若单用宣肺平喘化痰难以胜任,故在宣肺化痰基础上辅以清肺养阴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