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活动与就业
科技文献中充斥着技术进步会导致经济末日的设想,尤其对将来可能会出现大规模的失业和贫困进行了大量描述。要推翻这些已经被强化了的论调并非易事。但我们必须尝试一下。
现代经济中有几种不同的失业类型,包括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导致前者的原因是,在变更工作的过程中,人们无法(或不愿)恰当地协调好离开旧工作、开始新工作的相关事务;导致后者的原因则是人们工作的行业和/或领域的衰落,甚至可能涉及他们赖以维生的技能的冗余。虽然机器人和AI革命会牵扯到这两种类型的失业因素,但就其本身而言,这些因素的影响尚不足以导致许多AI大师所描述的末日幻象。
他们对前景的极端悲观看法有两个版本,两者相互关联,但又截然不同。第一个观点本质上与技术相关。该观点认为,几乎没有什么工作是人类能够比机器做得更好的,因此人类可从事的工作将不断减少,大面积失业在所难免。第二个观点本质上是经济方面的。该观点认为,机器人应用的普及和AI的发展将抢夺经济体系中的购买力,因此,即便从技术上来讲可能会有供人类从事的工作,但整个经济体系中不会有能让他们就业的需求。
我在第2章中已谈到过该悲观前景的第一个版本,并发现了它的不足之处。我指出了大规模就业能继续保持的方式和原因。在第5章中,我将讲述未来工作可能呈现的景象。不过在这里,我必须先处理该悲观前景的第二个版本,即与经济有关的那个。
这种悲观看法并非什么新鲜事。20世纪50年代,在一次对福特汽车制造厂的参观中,美国工会老板沃尔特·路则(Walter Reuther)看到了大量令人印象深刻的汽车组装机器人。正在带路则各处观看的高管问他,要如何让机器人支付工会会员费。路则回答道,更大的问题是怎样让机器人购买汽车。[5]
关于机器人和AI带来的经济影响,未来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也存在诸多风险。对机器人的产出没有购买需求是其中之一吗?是时候介绍一下经济学基础知识了。首先,我将简要介绍关于总需求的简单经济学,不涉及机器人和AI。然后,我将机器人和AI引入进来,分析它们如何契合刚刚建立起来的经济理论框架。
那么,“热毛巾”已经准备好了,我们开始吧。我们从一句话开始:供给创造需求。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有了产出,某地某人就有收入来购买它。这是伟大的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萨伊(Jean-Baptiste Say)于19世纪初所写的格言。[6]众所周知,就像当时那样,萨伊定律在今天依然适用。我说这句话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因为萨伊定律在当时也非绝对正确——现在也一样。因此,不仅仅是技术狂热者会过度使用“定律”一词来描述某种关系,有时经济学家也会犯下这样的错误。
尽管如此,在处理萨伊定律的复杂性之前,我们还是先从简单事实说起。对宏观经济而言,产出等于收入,收入等于支出。可以说这是一枚硬币的三个面。如果商品被生产出来,那么这些商品就会被有收入的人购买,生产者也因此获得了生产这些商品的报酬。在机器人和AI驱动的世界中,这个事实依然成立。机器人可能没有购买力,但拥有它们的人却有这种能力。因此,假如机器人和AI提高了生产力,那么这就提高了某人的收入和消费能力。至于那人是谁,我稍后会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