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导致经济大起大落并出现大批人生输家
我在本章开头的叙述让人觉得好像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世界的发展轨迹一直处于漫长的上升态势。这确实是图1-1给出的印象,它是对现实情况很好的一级近似(First Approximation)表达,不过这并非全部事实。经济进步的引擎启动后,生活水平不会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平稳甚至提高的过程。确实,19世纪的前几十年中,工资增长落后于生产率的增长,生活水平受到挤压。该状态持续了很长时间。在1848年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中,恩格斯描述了这一时期。从那之后,这一时期就被称为“恩格斯停顿”(Engels' Pause)。[15]
历史学家尤瓦尔·诺亚·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提出,在1850年,即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开始提升人们的总体生活水平之前,“普通人的生活并不比古代狩猎采集者的更好,实际上可能更糟”。[16]同样,经济史学家罗伯特·艾伦(Robert Alen)认为,直到1870年后,欧洲的实际工资才真正超过了中世纪的水平,英国处于领先地位。他说,其实对于欧洲的很多地区,很难说清19世纪的生活水平是否显著高于16世纪。[17]
此外,整个经济呈现出明显的波动。对某些贸易种类、地区和国家来说,这种波动甚至更大。当然,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很早的时候,财富也存在波动。《圣经》里有“七年丰裕”和“七年匮乏”的故事。这种波动通常由收成变化引起,疾病、自然灾害、战争和内乱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第一次工业革命前后。但是,除这些财富方面变幻无常的因素外,从18世纪开始占主导地位的新市场交换经济也受到总需求和消费力波动的影响。结果在某些时期出现了大量失业者。在此期间,即使工作者的技能不多余,市场也没有足够的需求提供给他们。货币交换经济的这一特征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时期表现得最为明显,体现为很多国家都出现了大规模失业(更多信息将在第3章中讨论)。
再有,支撑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进步”破坏了许多个人和群体的生计。这并不是不幸而偶然的附带事件,而是经济增长过程中固有的现象,旧的技能和职业变得多余,新的取而代之。伟大的奥地利裔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称这个过程为“创造性破坏”(creative destruction)。
诚然,即便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也存在一些技术冗余的情况。例如,在几个世纪内,威尼斯的造船工人一直靠建造带固定帆的桨划船和帆船谋生,这些船只跨越地中海进行贸易往来。而当配备可调帆的远洋船只开始主宰国际贸易时,他们便开始面临失业。对他们来说,单单学习如何制造这些不同类型的船只也非易事。主要贸易路线也发生了变化,亚欧贸易不再跨越陆地进入地中海东部,进而到达威尼斯,而是通过海上绕过非洲。不久,由临大西洋国家(西班牙、葡萄牙、法国、荷兰、英国)参与组织的跨大西洋贸易的重要性也急剧上升。由此,这些威尼斯造船工人的路被阻断了。
然而,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和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大规模迁移,技术变革和/或需求下滑导致失业和/或贫困的可能性急剧增加。大多数人此时专门从事某种贸易,他们的食物、衣服、住所都能够靠出售自己的劳动果实而获取。这让他们处于弱势,易受伤害,因为由于技术进步(或一些新的商业发展),他们获得的特定技能,甚至仅有的无技能蛮力,都可能变得多余。
纵观历史,技术进步一直遭到那些生计受到其损害的人的抵制。这是可以理解的。远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之前,在15世纪,荷兰的纺织工人就将自己的木屐(木鞋)扔进纺织机,以此攻击它们。这些鞋子被称为“sabots”(木鞋),单词“saboteur”(破坏者)很可能源自它。
因此,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最初几年中,目睹工人群体抵制新技术和方法不足为奇,他们明白自己的生计受到了威胁。19世纪早期的英国出现过这样的状况:工人群体聚集在一起砸毁机器,他们认为是这些机器威胁到了自己的幸福生活。后来人们称其为“卢德派”(Luddites),因为据说有个叫奈德·卢德(Ned Ludd)[或许源自爱德华·卢德兰(Edward Ludlam)]的人于1779年毁掉了两台机械针织机(Knitting Frames)。这种态度和行为引发的回响贯穿了整个19世纪,实际上甚至一直持续到现在。如今,反对技术发展的人还常常会被贴上“卢德派”的标签。
对技术进步的反对也不仅限于那些直接因技术进步而处于不利地位的人。《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第三版于1821年出版,该书作者、伟大的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在其中增加了新的一章《论机器》(On Machinery)。[18]他说道:“我深信,用机器代替人力往往会大大损害劳动者阶层的利益。”在随后的整整200年间,这一想法频频引起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