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科学技术和艺术有什么用?
人有两大心智能力,一个是理性,另一个是感性。理性的代表是科学技术,感性的代表是艺术。科学技术征服了世界,艺术则美化了世界。科学技术与艺术,犹如鸟之两翼,如果不平衡,就飞不远。
——中央音乐学院 周海宏
任何时候都会有人问:读书有什么用?科学有什么用?艺术有什么用?
毫无疑问,任何学科都有用。如果你不懂,或者还没有到用的时候,你就意识不到它们的用处。你懂得越早,它们发挥作用的机会就越多。
完全不懂文字、科学、艺术的人,被称为“文盲、科盲、艺盲”。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全国人口中80%以上是文盲。人民彻底翻了身,但如果不识字,就难以很好地发展。此后,“扫盲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在十多年时间里,数亿人民识了字。
1976年以后,百废待兴,重建教育迫在眉睫,最重要的是重建科学技术教育,这是英明且有远见的国家行为。我在读小学、中学的时候,“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口号很流行,口号虽然有点偏颇,但是易于理解。当时有很多家长和学生都认为读书没有用。
在我读初三的时候,有个同学在课堂上和数学老师争论,他说:“我毕业后就去当兵,三角函数没有用,我不学。”
老师说:“好的。你想当炮兵吗?”
同学说:“我当然想,一炮就能消灭很多敌人,比打枪好。”
老师说:“如果你不学三角函数,你就不知道炮弹要打到哪里去,你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被敌人的炮弹炸死的,因为敌人懂三角函数。”
此后,再也没有学生问学数学有什么用了。
经过数十年的科学技术教育,如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经全民皆知。中国人相信科学,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14亿中国人民整齐划一地听科学家(钟南山等)的话,政府迅速有效地控制住了疫情。
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落后,就会挨打,中国曾被欺凌了上百年。所以文字扫盲和科学扫盲,是国家意志,因为科技关乎国家生存。而艺术扫盲,则是民间自发的,艺术关乎人民幸福。
自从移动互联网在中国普及后,人们在手机和iPad上看到了太多好东西,品位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中国的智能手机越来越精美,占据了世界市场的半壁江山,这就说明中国的供给侧和需求侧都越来越重视艺术了。
科技让人有得吃、有得住、有得玩,而艺术则让人吃得好、住得好、玩得好。未来的商品,如果没有科技含量和艺术含量,就很难卖出去。
设计是优雅而有远见地解决问题,设计必须融合科学技术和艺术,因为科学技术支撑了远见,艺术则支撑了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