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吕布列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2章

话说,那接替和连魁首之位的是和连兄长的儿子,名叫魁头,这是一个比较注重现实情况的一个人。既然汉朝那方并不完全具有一定的实力可以征伐漠北,那他们此番便可以暂且视情况而定,先趁着缓和的机会一边蓄积一下自己的力量,一边多观察汉朝那方的军事动向,然后待时机合适之际再趁时有所作为。

看得出这个魁头还是有那么一些想法和见识的,想来还是遗传到了一些那檀石槐的血脉基因。不过他这方在观察汉朝这方的军事动向时,吕布那方也在观察他们这方的具体情况,所以到最后究竟谁会对谁伺机而动,只怕现实的情况还尚且不能一定。

而有关那使者所提到的叛乱,现实中的确是有一些,不过这都是一些底层的少数部族因地方官事作为不良而发动的武装暴乱。而叛乱的势头一旦发起,则平叛的事宜自然也要下去,这无论你是对错,只有应对的方法有所不同;有些是靠改换主要官员来化解了乱势产生的根由,有些则还是动用了武力才彻底解决了相关的问题。

而有关这个叛乱频发的问题,汉灵帝也稍微的总结了一下,觉得这应该还是官府方面在相关的作为上所行不够良好所引发的,正常情况下除了喜欢做贼的,一般是不会有谁愿意冒着杀头的风险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所以他又下诏让公卿大臣根据地方民众所反映的情况来进行稽查惩处,将这些胡作非为的官吏都给按律法规制来核查处理一下,看看这背后到底都是些什么人给他们敢于胡作非为的底气。

这些个事情当然是跟宦官集团有一些直接的关联的,那些中常侍们的宗亲子弟早就遍布了全国上下各个部门的重要职属岗位,而这些人整日里贪污受贿胡作非为,还排斥异己陷害忠良。以至于底下有才华能力的士族子弟都不能得到合适的任用,使得老百姓都非常痛恨他们,就连非本族的那些部族群众都看不下去而因之发起了叛乱。当然,对于那些相互之间有私下利益勾连的人,或许并没有什么痛恨不痛恨的。所以这个事情一旦要查就肯定要查到那些宦官们的头上,而在宦官的背后便即是那皇后何氏,所以这也正印证了灵帝先前的揣度,整个脉络牵连得可谓十分深广,这并不是简单一下就可以轻松解决的事情。

不过好在目前外患的问题暂时有所化解,所以他目前对主要专心于整治内部问题还是比较有时间的,而如果不加紧有效整治,估计再要不了多久他这皇帝的位置就得被架得个空空如也,他是自诩要比桓帝更高强的男人,所以他不会让自己变成像桓帝那样被外戚完全架空的地步。而按照吕布先前给他提的建议,只要他的手里还掌握着足够的兵权和武力,那么要整治这些人就必然还是可以很轻易施行。而尽管眼下看来这个事情牵扯较广,脉络上的勾连也比较深彻复杂,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他还是懂的,所以他决定先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那里开始着手做起,先让公卿大臣根据老百姓所反映的情况来查处办理相关为非作歹的下层官吏,先斩断那些人往底层吸血的触角,而后再逐渐一步步向上料理。

然而,事情在设想和规划上都看着还比较好,但灵帝却忽略了一点最关键的问题,便是为他办事的那些人也不全然都是听从他指令的,所以这里面就出现了一些暗箱操作的情形,以至于被查办处理的都基本多是一些并未真有犯事的人,而真正犯事的人却都遭到了上头一些人的包庇。而后当有底下的吏民集体跑到京师申诉冤情的时候,灵帝才顿然发现原来连这件事情的本身都没有那么简单,为此他挺有些生气的责问了公府的最高长官太尉、司徒及司空三人;而其中除了司徒许耽没有参与这个事情,且明确向灵帝汇报了情况以外,另外的两人都分别收受了宦官的贿赂而没有查办那些理当被查办的人。而由于这两人也是交了巨额入职费的,且目前还尚且没有其他合乎条件的人来加以替代,所以灵帝也没有立时查办他们,而只是将那些被冤枉的人给他们洗脱了冤屈,并将他们全都任命为议郎,专门负责反映民间情况及指控那些真正犯事的人。

对于运用这些遭受冤枉且知道个中情况的人来与那些真正犯事的人进行斗智斗勇的做法,倒还显得此时的灵帝也算是比较有一套的,至少他知道该从哪里开始着手,以及中途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该如何变通应对,这体现了他个人确然还是有一些个政治智慧的,至少在这里那些本该被查处的人有不少都遭到了准确的查处。然后在这过程中一个知名家族的人物出现了,这个人叫做袁隗,是汝南袁氏家族的,是早前司空袁逢的弟弟,目前任职于九卿之一的太常一职;他向灵帝缴纳了上千万的巨资想要换个三公的职位,而他的目标却是司徒,这是他自身所对口的一个职事。

有关收费入职这个事情本身是很有弊端的,这一点灵帝本身也应该多少可以感受到,只是它本身也有十分利好的一面,便是可以为他带来丰厚的财库收入,当然主要是他自己的个人私库,公库那边还主要是由老百姓那里征收的税费来入账。于是灵帝就将许耽给替换下去了,然后换了袁隗上来,并让袁隗给帮忙物色其他合适的人选,以便在合适的机会下将另外两公也给替换下来。

袁氏家族与宦官本身不完全属于相同的派系,而更属于井水不犯河水的那种,所以袁隗的上位至少可以保证这一系统不会轻易遭到宦官集团的染指和掌控,基本的形势利好还是有的。而袁隗做了司徒以后,他这一派系的杨赐就做了太常,杨赐是弘农杨氏家族的,是杨彪的父亲,杨修的爷爷;之后杨赐又被袁隗引荐给了灵帝,然后交了入职费后被提升出任了太尉一职。

而除了对于武职的任用与掌控以外,灵帝又觉得文职的任用与掌控也有十分的必要,因为很多文官的事务都需要由这些文职的专门人员来专事负责,所以他在外出游猎了一番归来后,便又立时临幸了太学院,寄希望于可以从中培养提拔合适的文职人员。而说起文事,灵帝原本也是个喜好文学的人,他自己还著作了一篇叫《皇羲篇》的文章,还拿来给别人品评研习,当然也不是所有具备专业文学水平的人都认可这文章,尤其是儒家一派的并不是很认可这个,因为这里面有用白话做文章的情况,而儒家是主张文言文风格的,所以这里有一定的认知冲突。不过灵帝并不在意这些,反正你搞你的他做他的,而且用白话来作文要更加通俗易懂,比较便于老百姓接触了解,只是这个事情可能比较耗费材料,所以没有办法大规模的全面推广,而只是在太学这一处地方暂且推行。

而在灵帝专心搞这些内部整治的时候,意料之外的事情又忽然发生了,便是董太后所在的永乐宫内发生了火灾,而与董太后在一起的还有刘协,所以这就引起了灵帝十分的警惕。于是灵帝让太尉杨赐负责调查这个事情,但得出的结论是可能是有人故意为之的,只是表面的迹象显示了这是因宫人不慎打翻了油灯所意外引发的;所以这个事情就暂时还调查不到其根本的源头,然后烧坏的宫室他还得花钱去修,这就不免让他感到有些十分纳闷,觉得这多半是那背后之人在对他发出的警诫,让他觉得他并不是在完全的掌控着整个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