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张冠李戴逐客令
秦始皇统一中国有功。三皇五帝,汉武唐宗,宋元明清,功莫大彼。
然而我们读《史记》就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秦始皇从13岁登基,到39岁统一中国,细想想,似乎没做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文不见惊世韬略,武没有御驾亲征,只有两件事值得一提,一是平定嫪毐叛乱,二是下逐客令驱逐非秦国人。平定嫪毐叛乱是为了自己坐稳江山,而逐客令则是愚蠢的错误。
如此说来,如果我们按照《史记》的误导来看秦始皇,不仅其继承王位是因为吕不韦的阴谋得逞,其统一中国,也不过是续六世之余烈,坐享其成而已。
事实果真如此吗?
第一节 “大索,逐客”原因谬误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十年,公元前237年,秦始皇发布御令,在全国“大索,逐客”。
大索,就是大规模搜索。大规模搜索谁?文中没有交代。
逐客,意思清楚,就是把不是秦国而客居秦国的人赶出秦国。
如果把大索逐客四个字连起来推断,说大规模搜索的就是居住在秦国的外国人,然后把他们赶出去,讲得通。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没有说明下逐客令的原因,而在《史记·李斯列传》中,对此事的起因有明确的叙述。
逐客的起因,是一个名叫郑国的水利工程师引发的。郑国从韩国来,帮助秦国修渠。秦国的王公大臣怀疑郑国帮助修渠是假,借此消耗秦国国力是真。于是劝说秦始皇发布命令,把不是秦国的人驱逐出秦国。[21]
但是这里只有“逐客”,没有“大索”。只说驱逐外国人,没说要在全国大规模搜查外国人。
《史记·河渠书》里,还绘声绘色地描写了秦王或者秦国官吏审问工程师郑国的过程。
郑国做间谍的事情被发觉后,秦王要杀郑国,郑国为自己辩护道:
“虽然我是来做间谍的,但是河渠修成后却对秦国有利啊。”
秦王觉得他说得有理,就让他继续修渠。河渠修成,可以灌溉农田四万余顷,亩产能够达到一钟。于是关中成沃野,从此无灾年。秦国因此富强起来,终于兼并了诸侯,因此,将这个水利工程命名为郑国渠。[22]
郑国渠是以泾水为水源,灌溉渭水北面农田的水利工程。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120多公里。泾河从陕西北部群山中冲出,流至礼泉就进入关中平原。平原东西数百里,南北数十里。平原地形特点是西北略高,东南略低。郑国渠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地形,在礼泉县东北的谷口开始修干渠,使干渠沿北面山脚向东伸展,很自然地把干渠分布在灌溉区最高地带,不仅最大限度地控制灌溉面积,而且形成了全部自流灌溉系统,可灌田四万余顷。
郑国渠开凿以来,由于泥沙淤积,干渠首部逐渐填高,水流不能入渠,历代以来在谷口地方不断改变河水入渠处,但谷口以下的干渠渠道始终不变。郑国渠和灵渠,是秦国兴建的我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灵渠至今还发挥着水利灌溉和运输的作用。
如果依据《李斯列传》和《河渠书》的记载,大索逐客是因为一件偶然的事情引起的。分析下来,逐客令是荒谬的,秦始皇是愚蠢的,武断的,弱智的。
为什么是愚蠢?修建一条灌溉渠,即使在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王时代,在其连连战争大大消耗了秦国国力的基础上,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而且,河渠的建成,可以大大改善秦国地处西北,干旱缺水的农业现状,进一步增强秦国的国力。停止修渠,工程荒废,岂不愚蠢。
为什么是武断?修渠是否真的是韩国人的阴谋?没有调查,没有证据,没有经过商议,就这样轻率地在全国大肆搜索、驱逐外国人,太专断刚愎,难怪后来侯生、卢生私下说:秦始皇为人,天性刚愎自用;难怪王翦私下对人说,秦始皇粗暴而不信任人。这些本不该采信的密谋之语,与之相印证,反而弄假成真了。
为什么又是弱智?仅凭王公大臣们的几句毫无根据的猜测,就下达了影响面如此广泛的逐客令,伤害了秦国许多高级官员和国家栋梁之才。把他们赶走,不仅带走了秦国的重要政治军事机密,还把人才送给了敌人。更何况,在战国那样的年代,各国人员流动十分普遍,如何能彻底分清是秦国人还是外国人,下此命令,岂不弱智?
事情真的是这样吗?大索逐客真的如《史记·李斯列传》所描述的,是因为韩国人郑国帮助秦国修渠引起的吗?
有五点理由可以否定郑国修渠与大索逐客的因果关系:
(1)郑国渠建造的年代与大索逐客有矛盾
郑国渠开工于公元前246年,即秦始皇元年,完工于公元前236年秦始皇十一年。据此推断,秦始皇13岁即位之前,郑国就应该已经到了秦国,并且获得了秦始皇的父亲秦庄王的信任,官居高位,这样才能得以领导修渠这样的浩大工程。
秦始皇13岁即位,郑国渠已经开工挖掘。而逐客令的颁布是秦始皇十年,公元前237年。这个时候,郑国渠已经完工,或者接近完工。120公里长的河渠,有些渠段可能已经开始使用,局部区域可能已经开始受益。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发布停工、逐客的命令?发布停工命令还有什么意义?
在这种情况下,正确的决策应该是:继续建设,将接近尾声的工程完工使之发挥作用,而不是功亏一篑,除非是个笨蛋,弱智、疯子。这正好是《史记》乃至后世史书,极力要塑造并留给后世的秦始皇的形象。
(2)《史记·李斯列传》与《史记·河渠书》记载相矛盾
《李斯列传》记载,郑国来帮秦国修渠,事情败露,于是在秦国宗亲大臣的劝说下,秦始皇发布了逐客令,后来在李斯《谏逐客书》的劝阻下,秦始皇才废除逐客令,让郑国继续修渠。
而《河渠书》记载的却是,事情败露后,秦王要杀郑国,郑国为自己辩护。听了郑国的辩护,秦王觉得有道理,马上释放了郑国,让他继续领导修渠。
根据《河渠书》的记载,秦始皇既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再下逐客令驱逐外国人。李斯也没有时间和必要写《谏逐客书》劝阻逐客。
(3)李斯《谏逐客书》中只字未提郑国
《秦始皇本纪》和《李斯列传》在记载逐客这件事情上,有一点是一致的:逐客令是因为李斯上书《谏逐客书》,引起秦始皇觉悟而废止的。
如果大索逐客是因为郑国修渠引起的,那李斯在其《谏逐客书》中应该有所论及,而且必须以此为重点来行文。只有攻破其因,才能改变其果。
实际上李斯的《谏逐客书》只字未提郑国以及修渠之事。
(4)秦始皇并不是一个耳根软意气用事的人
如果我们对照秦始皇九年、十年秦国发生的事情,看看秦始皇如何处置嫪毐叛乱这件事情,就会发现,秦始皇并不是一个喜怒无常,见风就是雨,随意发号施令的人。
有人告发嫪毐淫乱,私通太后,图谋造反,秦始皇并没有立刻把嫪毐拿下斩首,而是派官员查实。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王下吏治。”既不是派亲信私自调查,秘密报告,也不是先下手为强,抓了再说。而是交给有关部门去调查处理。
等到嫪毐采取行动了,发兵攻打蕲年宫,人赃俱获了,秦始皇才发兵平叛。平叛之后,根据罪行轻重,依法处置。确实参与叛乱的,斩首。门客舍人,区别对待,或劳役,或迁徙。对相国吕不韦,因为没有参与叛乱,但是祸由吕不韦起,所以只是罢相,而不是像历史上其他君王那样,不问青红皂白,斩首灭族,以绝后患。对吕不韦的舍人李斯,因为没有参与叛乱,也没有参与进献嫪毐,与此事无关,继续重用。
(5)此时的韩国已是囊中之物
秦始皇十年,虽然秦始皇刚刚亲政,统一中国的战争还没有全面展开,但是,韩国已经完全成为秦国的囊中之物。如果不是战略上的考虑,秦国早在秦庄王元年,就可以派一员偏将几万精兵,南下攻克韩国都城郑,擒获韩王。为什么没有这样做,本书第四、五章会专门讨论这个问题。
因此,此时秦始皇不会为韩国这样一个瓮中之鳖而大动干戈,大索逐客。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大索逐客与郑国修渠是两个独立的事件。
郑国帮助秦国修渠是事实,是否为韩国派遣来做间谍,证据不足。即使为韩国派遣,修渠的目的是为了消耗秦国的国力,后来阴谋被秦国发现,秦国要杀郑国,《史记·河渠书》中记载的“秦欲杀郑国”的秦,未指明年代,以修渠的年代推断,应当在修渠的初期,或中期,为吕不韦执政期间较为合理。后来经过郑国自己辩护,说通了秦国当权者,于是继续修渠,事情得以圆满解决。而大索逐客是在郑国渠接近完工,或完工之后的事情,其起因另有蹊跷。
那么,究竟是什么引发了秦始皇如此大动干戈,在全国范围内大索逐客?
想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对秦始皇即位之后,所面临的国内国外的局面,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第二节 秦始皇接受的秦国有多大
公元前247年5月,13岁的赵政登基为秦王。这个时候,秦国到底占据了多大的疆域面积?其在战国七雄中实力如何?
《史记·秦始皇本纪》在开始部分,对当时秦国的疆域有一个大致的描绘,但是,这个描绘并不完全正确。
《秦始皇本纪》记载:当时的秦国占有巴郡、蜀郡、汉中郡。这块地方是在西安以南,从湖北十堰向西南45度,经巫山县,包含重庆市、泸州市、宜宾市,西至成都的地方。
拥有南郡。南郡西至巫山县,东到孝感市,北到襄樊,南至洪湖。也就是今天湖北中部地区。
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三川郡就是从三门峡至洛阳,南到河南省宜阳、伊川的一小块地方。这里原来是周天子的地盘,秦始皇的父亲秦庄王又将其向东推进至荥阳。
加上原来秦国的地盘:东边起南北向黄河,西至甘肃天水市,北至陕西榆林,南到西安市以南的秦岭。[23]
一 《史记》夸大了秦始皇即位时的秦国疆域
对照《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秦始皇13岁即位时,有一块地方的归属有疑义,其与实际战事的记载有出入。
《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国当时北边已经收复上郡以东的土地,也就是已经拥有了黄河以东的河东郡、太原郡和上党郡。
不错,这三个郡在秦始皇的父亲秦庄王执政的三年间,曾有记载被蒙骜攻克。
河东郡就是今天山西省侯马市一带,其郡所设在原来魏国的都城安邑。太原郡是山西省太原周围一直到接近石家庄的地域,郡所设在晋阳。上党郡是山西省长治市附近的区域,郡所设在长子。
但是到秦始皇即位时,上党郡、太原郡与河东郡,已在秦庄王三年魏将军无忌统领的诸侯联军的反击下,大部丢失。《史记》记载,当时秦军被诸侯联军驱逐出了黄河。也就是说,黄河以东的三个郡都丢失了。后来的实际战事记载证明了这一点。
秦始皇五年派蒙骜重新攻克上党的长平等26座城池。直到秦始皇十一年,王翦攻克阙与城和橑阳城,这才完全占领上党郡。而太原郡则是到了秦始皇十五年,王翦大兴兵攻打太原郡,攻占了狼孟城,才重新完全占领太原郡。
实际战事的记载应当比作者的概括叙述更加可信,因此,这里采信实际战事的记载:太原郡、上党郡、河东郡在秦始皇13岁即位时,为赵国、魏国和韩国所有。
二 战国七雄,六分天下秦有其一
概括起来说,当时的秦国疆土,以今天的陕西省为主,占据着陕西省的大部,甘肃省的七分之一,向南延伸到河南的洛阳、荥阳一线,约为河南的四分之一。向西南占有湖北省四分之三,以及今天重庆市的大部,四川省四分之一,和湖南的极少部分地区。秦国的国土总面积,在战国七雄中占据六分之一。
甘肃的西北部,青海的大部,在少数民族羌的控制中。四川成都以西也为夷狄所控制。往北的内蒙,为魏国、赵国,以及匈奴的领地。如果把这些地域加进去,秦国的国土份额还要缩小。
春秋战国时期,黄河流域远比长江流域要发达。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带。齐之山东,赵之河北,韩、魏之山西、河南,燕之北京、辽东半岛,直至朝鲜的北部地区是人口最稠密、财富最集中、城市最密集的地区。
从今天的地图上看,虽然秦始皇的秦国已经占据了很大的疆土,但除了咸阳和三川郡之外,其他地区多为诸侯不齿的不毛之地,对秦国无论从经济、军事,还是人口方面,都贡献不大。
巴郡、蜀郡、汉中郡是吞并了当时边远弱小的巴国、蜀国而扩展的地盘。三川郡是吞并周天子的封地。只有南郡是从强大诸侯楚国手里切割来的土地。由于楚国土地十分广大,又无天险可守。所以,秦国攻占南郡之后,楚国就向东做了退让。
三 诸侯六国实力分析
战国七雄中,除秦国外,第一强国当属齐国。齐国当时的国土,北起河北沧州,往西至山东德州以西一百公里,向南至济宁、枣庄,一直到江苏的盐城。
齐国占据的是中国当时最富裕的地区,有战车万乘。
齐国自田乞担任宰相后,齐国国君几乎成了田氏家族手中的玩偶。田乞在齐国开了世袭为相的先例。从田乞之后,田氏世袭为齐国丞相。一直到四代之后的田和即位为齐国丞相的时候,他已经不满足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
齐庄公三年,田和联合魏文侯向周天子要封侯,周天子无奈同意了。田和始称齐侯太公。六年后,齐国的国君齐康公死了,于是田氏家族占有了齐国的封邑而称王。由于田氏几代一直在齐国为相,懂得如何治理国家,所以田氏称王之后,到了齐威王的时候,齐国开始强盛起来。
齐威王即位之初,不问政事,把国事委托给大臣处理。九年之间,诸侯都来攻打齐国,国力衰落。
突然有一天齐威王上朝问事,随即烹杀了阿城大夫,然后向西攻打赵国,迫使赵国把一段长城归还齐国。又在浊泽打败魏国,并围困了魏惠王,迫使魏惠王割观城求和。著名的围魏救赵的战例,就是齐威王听从段干朋的建议,组织实施的著名战役。于是,齐国大治,百姓人人尽忠,不敢文过饰非,其他诸侯20年不敢对齐国用兵。
齐国与秦国相比实力如何呢?
秦昭王时代,曾在二十二年(公元前285年)命将军蒙骜攻打齐国,但是没有攻城略地杀敌斩首的记录,由于史出《史记·秦本纪》,可以推断其进攻失利。第二年,秦国又联合赵、魏、韩、燕四国一起攻打齐国,虽然史载击败齐军,但仍然没有城池的任何斩获,可见其胜不足道。
齐国远离秦国,两国中间有韩、魏、赵相隔,多年来少有战火,国力强盛。
楚国国土面积最大,占据着淮河及向南的大片土地。从东往西划界,江苏的淮安,安徽的宿州以南,安徽的亳州,河南的淮阳、漯河、伏牛山地区,西到湖北的襄樊,皆为楚国地界。在当时,可以说是幅员辽阔。
战国七雄的国土加起来,楚国占其半壁江山。史书记载,楚国地方五千里,兵甲百万,其实力完全可以纵横中原。
楚有名将项燕,加之地处长江流域,水网纵横,湿热多雨,北方士兵多不服水土,地利是楚国的主要优势。
秦始皇二十二年,秦军在已经消灭了韩、赵、魏、燕四国后,发兵20万攻打楚国,竟然被楚军打得大败,楚国实力,可见一斑。
赵国当时的土地,向东占据河北保定,与燕国接壤;向南抵达河南省濮阳郊区,与齐国、魏国接壤;向西以黄河为界,占据山西平遥及以北的土地,与秦国隔黄河而望;向北有包头、呼和浩特。赵国占据了今天河北、河南、山西、内蒙古的部分地区。
赵国的土地面积虽然不是最大,国力也不是最强。但是,赵国人善战。赵国先有名将乐毅、廉颇、赵奢,后有李牧;良臣有平原君赵胜,蔺相如,可谓人才济济。赵国和秦国交战多年,将士百姓可谓身经百战。更为有利的是,赵国西有黄河与秦国相隔,形成天然屏障,北有长城护卫,可谓易守难攻。
秦昭王四十八年,秦国倾举国之力与赵国在长平决战,大将白起一举消灭赵国军卒40万,随后包围赵国都城邯郸。为了攻克邯郸,秦昭王亲赴前线督战,倾举国之力,几度增兵,几度易帅,猛攻两年,仍然不能攻克邯郸,可见赵国军民之英勇。
更有甚者,秦始皇十四年(公元前233年),秦大将王翦亲统大军北渡黄河攻打赵国,赵将李牧率领赵军分别在肥城和番吾两次打败秦军。真可谓自古燕赵多壮士也!
燕国占据河北、辽宁部分地区,都城就是现在的北京。燕昭王时代谦恭下士,召来四方贤才,与百姓同甘共苦,富国强兵,收复失地,曾经称霸诸侯。燕国远离秦国,有其他诸侯国作为屏障。
魏国主要占据今天的山西以及河南部分地区,西面以黄河为界与秦相望,东面以汾水为界与韩国相邻,由于魏国与韩国原来都是从晋国分裂出来的,所以,其国土互有交叉。西面河南郑州、汝阳为韩国,东面河南开封、许昌、新乡、安阳为魏国。魏国虽然不很强大,但是西有黄河天堑阻隔,外有韩国、赵国互为救援,又有信陵君无忌这样文武双全的良臣辅佐。历史上有名的窃符救赵就是信陵君审时度势,冒险一招棋,不仅救了赵国,也保全了魏国,所以说,魏国并不好对付。
秦庄王三年,秦大将蒙骜率领大军经过三年的苦战,好不容易攻占了黄河以东上党、太原一带城池,魏国将军无忌率领魏军并联合其他诸侯反击蒙骜,结果把秦军打得大败,一路败退过黄河,河东山西一线城池悉数失守。可见,魏国亦不能小觑。[24]
经过上述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虽然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王,已经为他的子孙创立了一个很大的家业,但是,强大的诸侯大多集中在中原地区,秦始皇要想消灭诸侯统一中国,真正的较量还没有开始。
不仅如此,魏将无忌刚刚率领诸侯联军大败秦军,而正是这一年秦始皇的父亲秦庄王驾崩,年幼的秦始皇继位,如果魏无忌继续率领诸侯联军乘胜西进,难说秦国没有亡国的危险。
第三节 儿皇帝秦始皇危若累卵
13岁的秦始皇是在整个国家刚刚战败,诸侯大兵压境,父亲秦庄王突然辞世的萧瑟气氛中,登基为秦王的。
由于年幼,国家大事都由大臣们全权处置。此时吕不韦为相国,执掌国家大权,李斯是他的门下舍人。蒙骜、王齮、麃公为将军,掌管军队。
年幼的秦始皇刚刚即位,便面临着内忧外患,天灾人祸。
一 来自五个方面的威胁
第一,各方叛乱不断
首先是晋阳城因军民的反叛而丢失。
晋阳城在黄河以东,晋阳的得失,对秦国意义重大。秦国想要向东发展,想要消灭诸侯统一中国,就必须东渡黄河,在黄河以东建立根据地并站稳脚跟。历史上秦国的君王曾不止一次地东渡黄河攻城略地,但其结果都是无功而返。
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王,曾经18次东渡黄河,而且也都是攻城略地战无不胜,也已经攻克并占领晋阳,但最终的结果还是无法守住,不得不退回黄河以西。
到了秦始皇父亲秦庄王,采纳大将蒙骜的军事战略(关于蒙骜的军事战略,下一章有详述),又一次成功占领晋阳,并继而占领整个太原郡、上党郡和河东郡。然而,魏将无忌的一次反击,上述大部分地区丢失。
现在晋阳城的军民反叛,千辛万苦得来的据点再次失守,秦始皇面对的再次是滚滚流淌的天险黄河。
反叛还来自秦国的王室内部。秦始皇八年,秦始皇的弟弟长安君成蟜,率领军队去攻打赵国,东渡黄河占领了屯留城之后,便带领军队反叛。没想到军中士兵并不都愿意背叛秦国,结果发生混战,成蟜被杀。随后,秦国派去镇守屯留的将军又死在军中,屯留的士兵再次发生反叛。
反叛来自于秦国统治的城市、军队,甚至宫廷各个层次,整个国家动荡不安。
第二,天灾不断
秦始皇三年粮食严重歉收,发生大面积饥荒。
第二年十月,又有蝗虫从东方来,遮天蔽日,又造成粮食大幅度减产。有蝗虫的年份,一定会造成大饥荒。由于大量饿死人,所以,又必然会造成瘟疫蔓延。
秦始皇八年,黄河又大规模泛滥,大批灾民向东逃难。
九年,气候异常,冬天特别寒冷,不少人冻死。
第三,一批老臣相继去世
秦始皇三年,老将王齮去世。
王齮是秦昭王时代的将军,在秦昭王晚期出现在战场上,估计当时比较年轻。有战功也有败绩。秦昭王四十八年十月,也就是秦始皇出生的那一年,王齮曾带兵攻打赵国,攻克了武安和皮牢,这是战胜的例子。秦昭王五十年攻打邯郸,却没有攻克。
秦始皇七年,大将蒙骜去世。这年秦国上空出现彗星,先在东方,后又见北方,五月转到西方。
古时认为,彗星出现预示着伟人辞世。蒙骜死的那年,彗星长时间出现在秦国上空,即使没有实际的威胁,在秦国人心中,难免没有很重的心理暗示。
蒙骜、王齮都是秦国的四世老臣,对秦国及秦王忠心耿耿,且在军中享有很高的威望。蒙骜、王齮死,秦始皇顿失左膀右臂及安危屏障。
第四,诸侯乘机攻秦,多处战略要冲失守
秦始皇六年,韩、魏、赵、卫、楚五国联合击秦,占领了寿陵。
第五,太后不轨,嫪毐得势,相国吕不韦做大
最大的威胁来自统治阶层的内部。吕不韦有与太后、嫪毐,以及舍人李斯联成一势的危险。
吕不韦是秦始皇的父亲秦庄王得以继承王位的重要功臣。因此,在秦庄王掌权的三年里,吕不韦已经拥有了甚至超过秦庄王的权力。
吕不韦掌握军队,曾经带兵打仗。秦庄王元年,东周天子与各诸侯国商量,要联合攻秦,秦庄王派相国吕不韦率兵攻打。
吕不韦广招天下贤士,编撰《吕氏春秋》。这种事情历史上都是君王主持编撰,以为青史留名,可是吕不韦就敢。而且他还不避震主之嫌,广为张扬,将《吕氏春秋》发布在咸阳城门上,悬赏千金,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赏千金,可见当时他在秦国的地位。借着编撰《吕氏春秋》,吕不韦网罗了很多有识之士。
嫪毐是吕不韦为了讨好太后找来的面首,由于得到太后的宠幸,嫪毐有了相当的势力。
《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秦始皇渐渐长大成人,可是太后还总是找吕不韦私通。吕不韦怕事情败露祸及自身,就悄悄地派人四处寻访,找到一个阴茎特别粗大的人名叫嫪毐,把他养在自己家中,打算进献给太后。
为了不使太后产生什么不好的想法,从而怪罪吕不韦绝情,吕不韦没有直接把嫪毐送给太后,而是想了个办法。他经常与嫪毐等一帮人饮酒作乐,席间让嫪毐当众用阴茎穿过车轮的辐条,使车轮转动。酒席上自然有宫里的各色人等,很快,这事就传到太后的耳朵里。不久太后传话给吕不韦,想得到此人。
可是,男人不许进后宫,太后宫里也是一样。秦始皇13岁即位,太后还很年轻,那时候的规矩,就得守寡,没有办法。于是吕不韦想了个办法。他派人告发嫪毐犯了当受宫刑的罪,让太后暗中使人贿赂主刑官,不对嫪毐行刑。同时拔去嫪毐的胡须,冒充阉人。这样,嫪毐就名正言顺地进入后宫,成了太后的面首,并得到太后的十分宠爱。
《史记》记载:嫪毐被封为长信侯,得到山阳之地作为封邑。宫室、车马、衣服、苑囿、驰猎等事,都任嫪毐为所欲为。事无大小都是嫪毐说了算。后来又把河西太原郡封给嫪毐为毐国,可见其势力。
宫室车马衣服是一个国家官员的等级标志,这几乎也是封建君王能够顺利统治国家的基本手段。宫室车马衣服都任嫪毐随心所欲,仅这一条,就足以动摇少君秦始皇的统治。更有甚者,苑囿、驰猎也都随嫪毐决定。驰猎在过去是件大事。因为驰猎要动用军队。如果一个人可以随意调动军队驰猎,他也就很容易发动宫廷政变。
有了自己的领地,就能豢养自己的准军事武装;衣服车马不受限制,就可以凌驾于任何大臣之上;再加上能随意调动军队,简直就是君王一般的权势了。
还有一个重要人物是李斯。李斯原来是吕不韦的舍人,靠着吕不韦的推荐,得以在秦始皇面前效力。
李斯是楚国上蔡人,年轻的时候曾在郡里当小吏。司马迁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一次看到厕所里的老鼠在吃脏东西,每逢有人或狗走来时,就受惊逃跑。后来李斯又走进粮仓,看到粮仓中的老鼠,吃的是屯积的粟米,住在大屋子之下,不用担心人畜惊扰,于是李斯慨然叹息道:“一个人有出息还是没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于是李斯决定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去跟荀子学习帝王治理天下的学问。学业完成之后,李斯估量楚王不值得侍奉,而六国都已衰弱,没有建功立业的希望,就西行来到秦国。[25]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司马迁是将李斯归为有抱负有野心的那类人,不甘平庸,希望投靠权势以成就荣华富贵。
李斯向他的老师辞行时说的一段话,可以使人对李斯这个人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也就便于了解秦始皇所面临的危机了。
李斯道:“我听说一个人若遇到机会,千万不可松懈错过。如今各诸侯国都争取时机,游说之士掌握实权。现在秦王想吞并各国,称帝而统治天下,这正是平民出身的游说之士奔走四方、施展抱负的好时机。地位卑贱,而不想着去求取功名富贵,就如同禽兽一般;只等看到现成的肉才想去吃,这种人是白白长了一副人的面孔而勉强直立行走的动物。最大的耻辱莫过于卑贱,最大悲哀莫过于贫穷。长期处于卑贱和贫困的境地,却不思进取,反而去非难社会、或者假装厌恶功名,标谤自己与世无争,这不是士子的本愿。所以我要到西方去游说秦王。”[26]
由于荀子是当时的著名学者,身边有大量学生记录老师的言行,所以,李斯与荀子的对话,我们予以采信。
李斯到了秦国,事情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顺利。没人搭理一个从国外来的无名鼠辈。这时,正赶上秦庄王死,新即位的秦始皇年幼,吕不韦独揽大权。应该说,是吕不韦慧眼识珠,发现了李斯的才能。
为了获取功名利禄而不顾一切的人是可怕的,是没有信誉的。谁能给他这些,他就为谁卖命。吕不韦给了李斯这一切,谁能保证李斯不会帮助吕不韦来颠覆秦始皇的王位?
太后、嫪毐、李斯,如果这样三股势力在吕不韦的召集下联成一势,秦始皇一个孩子,可以说是要废要杀,易如反掌。
二 书呆子的举报把秦始皇逼上绝路
秦始皇九年,最令人担心也是最危险的事情,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嫪毐发动武装叛乱。而叛乱的起因很可能是因为一个书呆子正义而好心的举报。
九年,秦始皇正式戴冠佩剑,执掌大权。
《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秦始皇刚一亲政,就有人举报,说嫪毐不是宦官,而且经常和太后私通,已经生下两个儿子,还密谋要让这两个儿子继承王位。
好心而公正的举报,把秦始皇逼上了绝路。
中国社会历来重男轻女。皇帝、男人可以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女人不行。男人当了皇帝,后宫三千可以名正言顺,女人不行。即使像武则天那样,养些面首也还得藏着掖着。所以,秦始皇母亲与嫪毐的不正当关系,实属国家一大丑闻,君王一大耻辱,秦始皇没法置之不理。
令秦始皇难堪的是,秦始皇的母亲如果和一个男人有性关系,那个男人就成了秦始皇的后爹,太皇;如果又是和名义上的太监有性关系,那更是乱了后宫的规矩;如果再生下两个孩子,怕是平民百姓也要生死相见了。
这就是当时秦始皇作为一个君王,一个男人所面临的愤怒和难堪。
还有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嫪毐既无文治之功,也乏武战之劳,却赐国封侯,凌驾于文武百官之上,这严重地动摇了秦国自商鞅以来所形成的赏罚分明的法治信誉。如果不予以严厉处置,不仅是国家君王的面子,家庭的伦理道德,更重要的是朝纲颠覆的问题。文武百官将渐渐争相效法之,不能置之不理。
应该说,太后与嫪毐的关系,这么多年秦始皇不可能一无所知,可是如何处置却非常棘手。
动了嫪毐就牵扯到太后,那是自己的母亲。虽然帝王之家未必有多少骨肉亲情,但是,一是名声,坏了名声便可能给宗亲大臣废立的口实;二是实力,秦始皇虽然即位多年,但一直是儿皇帝,家有太后,国有仲父。仅嫪毐的封国,车马驰猎能够调动的人马,就足以让秦始皇难以对付。
更为严重的是,动了嫪毐,必然涉及到吕不韦,而满朝文武都是吕不韦的人,不是有提拔之恩情,就是有重用之信任。战国时期,一国重臣废立君王的事情屡见不鲜,轻而易举。真要动手,不定谁收拾了谁!
所以说,这么多年,秦始皇也许一直就是在装聋作哑,希望这件事不要挑明,等待将来事态发生变化再说。或许一段时间后,太后厌烦了嫪毐;或许嫪毐气焰太过嚣张得罪了吕不韦。太后或吕不韦有一方要收拾嫪毐,这时候再动手,才有取胜的把握。或者再过几年,等自己真正把政权、军权抓到手了,再作理论。
然而,不容秦始皇等待那个合适的时机,一个好心的举报捅破了窗户纸,秦始皇无法再置之不理,不然既动摇朝纲,也颠覆人伦。更为严重的是,也许在秦国的将军大臣中,有很多人不满吕不韦和嫪毐的作为,只是迫于无人做主,所以一直观望隐忍,希望有一天秦始皇亲政,出来主持公道。现在事情发生了,如果秦始皇不敢挺直腰板主持正义,必然使本来还心存一线希望的忠臣良将灰心失望,也许有些人干脆就趋炎附势,倒向嫪毐、吕不韦一方去了,秦始皇就会更加孤立,也许永远就要儿皇帝做下去了。
万般无奈,秦始皇只好孤注一掷,让负责此类事情的官员调查核实。
大约是察觉到秦始皇在调查自己,纸包不住火,于是嫪毐抢先下手。他伪造了秦始皇的御玺和太后的印玺,以自己的舍人为核心,调动了王城的卫队,还命令驻扎在县里的正规军加入。这还不算,嫪毐还联络了少数民族戎、翟作为外援,抢在秦始皇动手之前,率军攻打秦始皇居住的蕲年宫。
更为可怕的是,跟随嫪毐叛乱的,有很多秦始皇身边的侍卫官员。有宫廷卫队长卫尉竭,有管理京城政务的长官内史肆,有陪伴国王打猎的卫队总管佐弋竭,还有朝廷士大夫的长官中大夫令齐等。这些人,都应该是秦始皇身边的亲信,可是,不知道是因为被嫪毐的假御玺所骗,还是真就以为秦始皇不过一个孩子,大权在太后和相国手里,因而跟风叛乱,抑或就是忠心于嫪毐,要废秦始皇而立新君。总之,武装政变已经发生。
面对嫪毐的武装叛乱,秦始皇别无选择,只好命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调动军队,与嫪毐激战。
昌平君、昌文君是谁,史书上没有记载,我们现在无法判断,这二人跟秦始皇的关系如何?他们在秦国的威信如何?办事能力如何?会否拒绝执行命令?会不会中途倒戈?可以这么说,现在秦始皇的性命,完全捏在此二君手中。
我印象当中,史学家郭沫若认为,其中的昌文君就是文信侯吕不韦,什么根据记不清了。如果是这样,那秦始皇真是冒了天大的风险。
吕不韦不会不知道,所有这些麻烦都是自己造成的。如果自己不与太后私通,就不会有嫪毐,没有嫪毐就不会有今天的叛乱。即使没有这层关系,自己执政这么多年,没有依律办事,封嫪毐长信侯,给他封国,让其车马驰猎为所欲为,这才发展到今天有能力发动武装叛乱。毫无疑问,自己干系重大,罪孽深重。一旦平定了嫪毐叛乱,接下来追查责任,自己肯定是难逃一死。如果是这样,还不如乘此一乱,干脆带兵杀掉秦始皇另立新君。这样不仅可以继续掌握秦国的大权,而且过去的这些罪过也一笔勾销。
然而万幸,不管昌文君是不是吕不韦,在平定嫪毐叛乱中,昌平、昌文二君没有倒戈,也没有首鼠两端,而是坚定地带领军队,在咸阳城与嫪毐的叛军激战。终于,在斩首数百之后,平叛军队占了上风。叛军不支,嫪毐等几个主谋逃走。
于是秦始皇下令全国悬赏通缉嫪毐。有生擒嫪毐的,赏钱百万;杀死嫪毐的,赏钱50万。很快,嫪毐一干人被抓获。依照秦律,卫尉竭、内史肆、左弋竭、中大夫令齐等20人被斩首。嫪毐被处以车裂并灭族。嫪毐的舍人,罪轻的,罚劳役三年,其余人有四千余家被夺去爵位,迁往偏远的蜀地。
第二年,在政局基本稳定之后,以吕不韦与嫪毐叛乱有牵连,罢免了他的相国职位。
至此,秦始皇惊险地平定了内乱。
第四节 肃反扩大化秦始皇知错就改
本来,嫪毐叛乱到此已经完全平息,秦始皇应该开始运筹统一大业了,然而事情没那么简单。
嫪毐的叛乱和吕不韦的专权,使得年少的秦始皇心有余悸。由于吕不韦当政十多年,嫪毐得势数年,其势力必然是盘根错节,于是,秦始皇就着在全国搜捕参与叛乱人的机会,在全国范围内搜查清理与二人有关的党徒。
又由于吕不韦、嫪毐都不是秦国人,他们的专权和叛乱很容易使秦始皇联想到外国人都不可靠。加之很多由吕不韦提拔起来的官吏如李斯等也都不是秦国人,惊恐之中,秦始皇便下令把不是秦国本土的人都驱逐出去。两个举措连在一起,便出现了全国范围内的白色恐怖:“大索,逐客。”
一 “大索,逐客”缘于嫪毐叛乱和吕不韦罢相
认定“大索,逐客”的真正起因是嫪毐的反叛和吕不韦罢相,以及在全国搜捕嫪毐和参与反叛的人,而不是郑国修渠,有如下理由:
时间吻合
秦始皇九年平定嫪毐叛乱,随即在全国搜捕嫪毐和参与叛乱的人,这个时候是九年的年底,这个月天气非常冷,有人冻死。[27]
紧接着过了年,十年,“大索”,进一步搜捕与嫪毐叛乱有关的人员,这一年罢免吕不韦,然后“逐客”。
符合逻辑
23岁的秦始皇亲政,紧接着就出现嫪毐叛乱,而参与叛乱的又都是吕不韦提拔起来的官员,这其中大多数是外国人,包括吕不韦、嫪毐,也包括与叛乱没有干系的李斯。
叛乱虽然侥幸平息了,在平定叛乱中,侥幸吕不韦没有站在嫪毐一边,可是那时候也许吕不韦自己是心存侥幸,现在被罢相,难保不会联合自己的势力,再生事变,谁知道李斯是不是埋藏在自己身边的卧底?所以,在极度的紧张和恐惧之中,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秦始皇采取了逐客的过激举措。借着全国正在搜捕嫪毐余党的紧急状态,干脆把吕不韦提拔起来的人,借口其不是秦国人,一律驱逐出境,免生后患。包括把亲生母亲赶出咸阳,以及发配嫪毐的舍人去偏僻的蜀,它们是一系列事情的连锁反应。
李斯的《谏逐客书》可为旁证
《谏逐客书》反复论证的只有一个问题,就是大胆放心使用非秦国的人才,是秦国发展强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弦外之音是:不能因为少数人谋反,就怀疑所有外国人的忠心。非秦国出生的士人,大多数人还是愿意效忠秦国,为秦国的强大出力的。“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依据时间、逻辑和李斯《谏逐客书》的相互印证,大索逐客的真正原因就很清楚了,那是一个君王,一个人在遇到这样惊险的叛乱之后的合理反应,虽然过激,但不是愚蠢、武断和弱智。
二 持节求生的文书榜样
震动朝野的嫪毐叛乱和吕不韦罢相,随即是波及范围更大的全国大索逐客,所谓风潮一起,身不由己。
御令来自君王,全国都行动起来了,想象一下一列飞驰的列车,一幢已经爆破的大厦,一个已经溃决而下的水库洪水。这么大的一场运动、一场政治风暴,怎么就能因为李斯的一篇小小的文章,立刻就出现逆转?火车急停在原地,倾覆的大厦重又站立,汹涌的洪水驯服地凝固倒流?这是怎样的一篇惊世奇文?
的确,李斯的《谏逐客书》非常有名,其谋篇布局、逻辑推理,乃至遣词用句的方法,几乎成为后世臣子劝谏君王、下级说服上级、被俘之人持节生存的文书榜样。这里我们不妨欣赏一下:
臣听说官员们建议驱逐客卿,我私下认为这是错误的。
从前秦穆公招揽贤才,西得由余于西戎,东得百里傒于楚国,从宋国迎来了蹇叔,从晋国招来了丕豹、公孙友。这五个人都不生在秦国,而秦穆公重用他们,吞并了二十多个国家,得以称霸西戎。
秦孝公采用商鞅的新法,移风易俗,人民因此殷实兴盛,国家因此富足强大,百姓们愿意为国家效力,其他国家也诚心归顺。击败了楚国、魏国的军队,攻取了千里土地,至今政治安定,国家强盛。
秦惠王用张仪的计策,攻取了三川地区,向西又吞并了巴、蜀,向北占领了上郡,向南攻占了汉中,囊括九夷,控制鄢、郢,在东面占据了险要的成皋,割取了肥沃的土地,并进一步瓦解了六国的合纵联盟,使他们面向西方,奉事秦国,功业一直延续到今天。
秦昭王得范雎,废黜穰侯,驱逐华阳君,使公室强大,杜绝了私门权贵的势力,蚕食诸侯的土地,终于使秦国奠定了统一天下大业的基础。
这四位君主,依靠的都是客卿的力量。由此看来,客卿有哪一点对不起秦国呢?假使这四位君主拒绝客卿而不接受他们,疏远志士而不重用,这样秦国便既无富足之实,又无强大之名。
现在陛下您罗致昆山的美玉,得到随侯之珠、和氏之璧,挂着明月珠,佩着太阿剑,驾着千里马,竖着翠凤旗,摆着灵鼍鼓。以上这些宝物,没有一样是秦国出产的,但陛下您非常喜爱它们,这是为什么呢?
若是一定要秦国所产然后才使用的话,那么夜光之璧就不能用来装饰宫廷,犀角象牙制品就不能为您所赏玩,郑国、卫国的美女也不能列于您的后宫之中,駃騠良马也不能填满您的马厩。江南的金锡也不该用,西蜀的丹青也不应用来当颜料。
如果赏心悦意、怡目悦耳的东西,一定要出自秦国然后才能使用,那么,用宛地珍珠装饰的簪子,玑珠镶嵌的耳坠,东阿白绢缝制的衣服、刺绣华美的装饰品,就不能进献在您的面前,那时髦而又高雅,漂亮而又文静的赵国女子不能侍立在您的身边。
只有那些敲打土坛瓦罐、弹着秦筝、拍着大腿、呜呜叫喊以满足欣赏要求的,这才是正宗的秦国音乐。像《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这些乐曲,则是其他国家的音乐。现在您抛弃敲打土坛瓦罐这一套秦国音乐而听《郑》、《卫》之声,不去听弹筝而欣赏《昭》、《虞》之曲,这是什么原因呢?说穿了,只不过是图眼前快乐,以满足耳目观赏需求而已。
而现在您用人却不是这样,不问此人能用不能用,也不问是非曲直,只要不是秦国人一律辞退,只要是客卿一律驱逐。这样看来,陛下所看重的是美女、音乐、珍珠、宝玉,所轻视的是人才。这并不是统一天下、制服诸侯的方法。
臣听说过土地广阔所产粮食就丰富,国家广大人口就众多,军队强盛士兵就勇敢。所以泰山不排斥泥土,才能堆积得那样高大;河海不挑剔细小的溪流,才能变得如此深广;而成就王业的人不抛弃广大民众,才能显出他的盛德。所以地无论东南西北,民不分这国那国,一年四季五谷丰登,鬼神赐予福泽,这就是五帝三王无敌于天下的原因所在。
而现在陛下您抛弃了百姓来帮助敌国,排斥宾客而使他们为其他诸侯国建立功业,使天下有才之士后退而不敢西行,停住脚步而不敢进入秦国,这正是人们所说的“借武器给敌人,送粮食给盗贼”啊!
非秦国出产的物品,值得珍视的很多;非秦国出生的士人,愿意效忠的也不少。现在您驱逐客卿来资助敌国,损害百姓以帮助仇人,在内削弱自己而在外又和诸侯结下怨恨,这样下去,要使国家没有危险,是不可能的。[28]
这文章写得好。分寸的拿捏,段落的次序,逻辑的推进,不由人不服,不由君王不听。
第一句说:臣听说有官员们建议逐客,我心里以为,不妥。
明明这个时候逐客令已经颁布,而且是秦始皇亲自下达,但是,李斯这里却说:“臣闻”,“吏议”。你如果上来就说,陛下你下达的逐客令,我认为错了。一下子就把自己放到君王的对立面去了。秦始皇看你的信,心里先就有了五分的反感。也许就看了开头的一句话,龙颜震怒,根本不往下看了,再好的文章,再有充足的理由,也白搭。
“臣闻”,“吏议”,我听说,有官员建议,先就给了秦始皇一个台阶,仿佛这事还没定,仅仅是有些人在议论,我并不知道秦王你已经下了诏令,要是知道了我就不上此书,举双手赞成了。这样,下面的文章,好像就不是针对决策者秦始皇了,而仅仅是针对“吏议”的少数官员了。这样,秦始皇读此文章,心里就少了抵触,容易心平气和地接受文章的观点了。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於戎”一段,先拿秦国的祖先贤君做例子。
你说逐客错了,怎么错了?你算老几?上来先用祖先成功的例子震慑住君王,看看秦国的祖先是怎么引进外国人才,从而使秦国繁荣富强的。
“昔穆公求士”,“孝公用商鞅之法”,“惠王用张仪之计”,“昭王得范雎”。一一道来,不厌其烦。然后总结:
这四位君主,依靠的都是客卿的力量。由此看来,客卿有哪一点对不起秦国呢?假使这四位君主拒绝客卿而不接受他们,疏远志士而不重用,这样秦国便既无富足之实,又无强大之名。
祖先的例子,不容反驳。
好,这时候,“逐客”错了已经不容置疑,大道理你也明白了,所谓晓之以理。接下来,开始拿秦王你身边的事情来说事,所谓将心比心,动之以情。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陛下你用的玩的好东西,珠宝美女,骏马宝剑,音乐舞蹈都不是秦国产的,可是你坦然地享受着,爱不释手。可是对待人,却不是这样,不问青红皂白,一律驱逐。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
这就开始上纲上线了。一个伟大的君王,怎么能够重色乐珠玉,而轻人民呢?
一味地奉承是不行的,该批评的时候还是要批评,要不然怎么能使君王虚心认错,从而改变主意收回成命?如果不能如此,写这封信还有什么意义?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这一段,指明危害。
仅仅使秦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不够。人们往往会在错误和面子之间犹豫不决。尤其是君王,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我怎么能轻易改变自己的御令呢?算了吧,下回注意吧。
不行!这里就要进一步指明危害。如果不立刻废除逐客令,后果严重。你现在这样做,是抛弃人民,迫使他们去替敌国干活,排斥宾客,使他们去帮助其他的诸侯。从今往后,天下有才能的人再也不敢来秦国效力,这就好比把自己士兵手里的武器夺下来送给敌人,把百姓的粮食送给强盗。
这段话,要用现在的语言,差不多是谴责,甚至责骂了。按说,这是下级给上级文书之大忌。但是由于已经有了前面的铺垫,信读到此处,估计秦始皇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深陷在深深的自责中。所以这个时候,面对上述严厉的文字,也只有对对对,是是是的份了。
本来,文章到此就可以打住了,但其实不够。重要的思想,一定要反复阐述。通过概括和重复,把文章的思想变成读者的思想;把文章的结论,变成读者自己的结论。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不产于秦国的物件中,有很多是宝物;不是生长在秦国的人,有很多愿意效忠于秦。今天逐客,把这些人才送去资助敌国,把百姓送去帮助仇人,这种做法,是既空虚了自己的国家,又结怨于诸侯。如此,想国家没有危难,不可能。
面对这样严重的后果,我们还能因为一点点个人的面子,而坚持错误吗?当然不能。
纵观整个文章的内容,论证的都是人才和忠心的问题,与间谍案风马牛不相及,其疏导的恰恰是秦始皇因吕不韦专权、嫪毐叛乱所产生的对客卿的不信任和恐惧。由于药对病症,所以药到病除。
新君初立,年轻气盛的秦始皇,读了李斯的这封信,抛弃个人的尊严得失,不顾宗室大臣的反对,立刻改正了错误,废除了逐客令,恢复李斯的官职,继续重用他的计谋。
认识到肃反扩大化的错误,秦始皇不仅废除了逐客令,还亲自去雍城,把母亲迎回咸阳。第二年,正好嫪毐的舍人刑期届满,秦始皇又下令将他们从蜀地迁回咸阳。这等于是为广大受牵连者公开平反。
对于刚刚亲政的秦始皇,这多丢面子,多有损于威严!
但是,几千年来,被后世文人塑造成残暴,多疑,刚愎自用,心理阴暗的秦始皇,却实实在在就这么做了。这样的胸怀,不输于世界上任何一个被后人传颂的贤明君主。
有一点要特别说明一下:
虽然我们说,大索逐客是肃反扩大化,是在全国实行了白色恐怖,但是,以那个时代的文明程度来看,秦始皇的这个白色恐怖还是很有分寸的。
比如,没有将嫪毐的舍人全部斩首,而仅仅是发配到偏远地区;没有将参与叛乱的军卒全部坑杀,而仅仅是处决了几个官员;对于非秦国本土的人仅仅是驱逐出境,而不是像世界上曾经发生的种族、宗教冲突那样,将非本族人、非本信仰的人全部处死,甚至将一个种族完全屠杀灭绝。
这在两千多年前的那个时代,应该是十分罕见少有的仁慈行为。
第五节 吕不韦为什么没有支持叛乱
在嫪毐叛乱这件事情上,有一个问题始终让人无法理解,那就是吕不韦为什么没有支持嫪毐?
不管率军平叛的昌文君是不是文信侯吕不韦,有一点是清楚的,吕不韦明知自己在嫪毐叛乱这件事上干系重大,错罪不轻,然而却没有参与叛乱。别人已经把刀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吕不韦却闭眼忍耐。如果昌文君就是吕不韦,那就更傻了,卖力地去帮助秦始皇平定叛乱,这不是找死吗?这不有疑问吗?
以吕不韦帮助秦庄王立为嫡嗣的神机妙算,难道他预料不到,秦始皇收拾完嫪毐,无论是追查责任,还是要拿回权力,接下来一定会收拾自己。难道他不应该为自己的安危做点什么吗?为什么没有借此机会干脆废秦始皇另立新君?如此一来,岂不可以洗脱罪名,重掌大权,也免得后来饮鸩而亡的悲惨下场?
按照司马迁的描述,吕不韦是个奸臣。最初他帮助秦庄王就动机不纯,后来编写《吕氏春秋》是为了沽名钓誉,再后来竟然与皇后私通。所谓权、利、名、色,一应俱全。后来东窗事发,为了逃避更大的惩罚,饮鸩而亡,罪有应得。
以此吕不韦奸臣的形象,上述疑问便无法找到合理的解释。那么,我们就试着摆脱司马迁塑造的奸臣形象,换个思路来看吕不韦。
一 我们先看性和道德的问题
易中天教授在他的《帝国的终结》一书中精辟地指出,中国人对政治家的要求是,他必须也同时是道德的楷模。尽管很多人不是,也不可能,但表面上必须如此。
像美国总统一面拉链门炒得沸沸扬扬,一面还能有很高的支持率,这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而一个政治家一旦道德出现问题,其它他所做的一切,都会因为他的道德不高尚,而引申出不高尚的动机,从而好事变成了坏事,变成了居心叵测,阴谋得逞。
关于吕不韦的道德水准问题,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奸商问题。把吕不韦塑造成一个唯利是图的奸商,是司马迁的误导。现在我们再来讨论性的问题。吕不韦在性上面的犯规,却并不能武断地得出他一定就是个道德败坏的坏人。且不说中国古代男人三妻四妾是天经地义,也不说干大事者不拘小节,有一个事实是,中国古代宋以前的性观念,远比后来的朝代要开放得多。
那时候没有处女观念
秦始皇的母亲开始和吕不韦有性关系,秦庄王看上她,并没有因为她不是处女而看轻她,明媒正娶,立为王后。
即位为秦王后,也没有因为我的王后曾经跟你吕不韦上过床,初夜给了你而与你产生芥蒂。照样委以吕不韦宰相的高位,并让其执掌兵权。秦始皇也没有因为自己的母亲没有从一而终而感觉丢脸。
改嫁多次的东汉蔡文姬
蔡文姬是豪门之女,16岁嫁给卫仲道为妻。卫家当时是河东世族,卫仲道更是出色的大学子。可是不到一年,卫仲道便因咯血而死,蔡文姬守寡。后来蔡文姬被匈奴掠去,被左贤王纳为王妃,在匈奴生活了12年,还生育了两个孩子。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感念好友蔡邕之交情,得知文姬流落在匈奴,便派周近做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璧一双,把她赎了回来,这年她35岁。在曹操的安排下,35岁的蔡文姬又嫁给了校尉董祀,似乎并没有人因为她数度嫁人,又被匈奴“糟蹋”而看轻甚至鄙视她。
两嫁父子的唐朝武则天
武则天原是唐太宗的妃子,唐太宗死后,他的儿子唐高宗李治看上武则天,不但不避其为父王妃子的事实,公开与之通好,还废除原配王皇后,立武则天为后。
齐襄公兄妹私通
《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着齐襄公与自己妹妹私通的故事。
齐襄公四年(公元前694年),鲁国的国君鲁桓公和夫人一起来到齐国见齐襄公。鲁夫人就是齐襄公的妹妹。齐襄公过去曾与妹妹私通,这次妹妹又回来了,于是齐襄公又和妹妹通奸,不想被其丈夫鲁桓公发现了,鲁桓公责备夫人,夫人受了委屈就告诉了哥哥齐襄公。齐襄公于是宴请鲁桓公,乘机把鲁桓公灌醉,然后派大力士彭生假装把鲁桓公抱上车,在抱的过程中,乘机勒断了鲁桓公的肋骨。
鲁桓公被抬出车时已经死了。鲁国人为此责备齐国,齐襄公就杀死彭生以向鲁国谢罪赎过。
兄妹私通,这是何等不堪的丑闻,又是发生在国君身上,还涉及礼数规矩甚严的鲁国,可是鲁国国君知道这事后,只是责备夫人,并没有将其休掉、处死、发动战争雪耻。而齐国国君也没有因此丑闻而遭到国人唾弃,引发大臣政变。
宰相田常开放后宫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还记载了一个故事,令今天的我们倍感惊诧。
田氏家族在做齐国宰相的时候,通过大斗放出,小斗收进的方法,在齐国收买人心。到了田常任齐国宰相时,田氏家族的势力更加强大。田常把鲍氏、晏氏、监止和公族中较强盛的全部诛杀了,并把齐国从安平以东到琅邪的土地,全部占据为自己的封地。田氏的封地比齐国国君领地还要大。
这个时候,田常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挑选身高七尺以上的齐国女子做后宫姬妾,并且让宾客侍从随便出入后宫,不加禁止。这样一来,没过几年,到田常去世的时候,姬妾便生下了七十多个儿子。田常去世后,他的儿子田盘接替他的职位,任齐国宰相。没人知道这个儿子的亲爹是不是田常。三代之后,田氏取代姜太公的后代为齐国君王,也没人知道,其是否真是田姓的血脉。
了解了那个时代的性观念,我们就能对吕不韦的行为有一个公正评价。再结合前面我们已经提到的,其帮助秦庄王的目的不是因为奇货可居,其编写《吕氏春秋》不是为了和四君子争面子,其饮鸩而亡也不是害怕进一步的迫害,就不难理解吕不韦对秦国的贡献,对秦始皇父子两代的忠心了。
二 卖爵换粮的正确决策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吕不韦是怎样帮助秦始皇,在内忧外患外的重压力下,渡过难关的。
秦始皇13岁即位,国事由吕不韦掌管。面对外部的进攻和叛乱,吕不韦毫不犹豫地用强硬手段,坚决反击和镇压。
对于秦始皇元年晋阳反叛,吕不韦派大将蒙骜率重兵全力攻打,最终将其攻克。
八年,秦始皇的弟弟成蟜手握重兵,在远离咸阳的今山西省屯留市附近反叛,吕不韦毫不犹豫发兵征讨。成蟜被杀之后,对参与反叛的官兵,也严厉惩处。参与反叛的军吏皆斩死,协助暴乱的民众都迁往临洮,彻底根除反叛的土壤。
对于诸侯联军的进攻,吕不韦毫不示弱,发兵反击。面对秦国的强有力的反击,诸侯五国撤退。
对于天灾,吕不韦则用经济手段予以化解。
四年十月蝗虫灾害引发的饥荒和瘟疫,吕不韦采取的措施是:以粮食换爵位。百姓有拿出一千担粮食的,赐给爵位一级。
这是典型的商人做法,遇事首先采取经济手段而不是暴力手段。
以粮食换爵位,被今天许多人贬斥成违法的肮脏交易:买官卖官。有人因此引发出,后世买官卖官吕不韦是罪魁祸首。其实这是天大的误解。
爵位并不是官职,只是一种荣誉称号,有点像西方的爵士、骑士等。
国家遇见自然灾害,出现粮食短缺,无偿捐献出自己的粮食,帮助国家和百姓度过饥荒,本来就应该得到奖赏。在秦国当时的困难局面下,朝廷拿不出钱来大量购买粮食,也拿不出钱来奖赏出粮的人,难道还不应该给人一个荣誉称号吗?
所以说,在秦国当时的情况下,以爵位换粮食,是行之有效的高明做法。
如果强行向颗粒无收的百姓征缴赋税,或者干脆派军队到有粮食的人家里强搜缴,不仅蛮横,还容易引起内乱。如果向诸侯借粮,结果很可能是不但借不到粮食,反而会招来诸侯国落井下石的讨伐。
通过给一个荣誉爵位,既缓解了国内的自然灾害,又把大部分有钱有实力的地方豪绅收拢到了秦王朝周围,一箭双雕,既度过了灾荒,又巩固了统治。
应该说,无论是辅佐秦庄王登基,还是帮助秦始皇克服危机,吕不韦都是汗马功劳。
那么,吕不韦是不是自恃汗马功劳,就不担心秦始皇平定嫪毐叛乱后,会找他秋后算账了吗?
问题似乎没这么简单。不要忘了,给秦始皇带来最大的威胁是嫪毐的武装叛乱。秦始皇执掌国家的最大障碍是吕不韦手中的权力和他培养起来的官僚队伍。历史上对付这样的人,即使没有嫪毐反叛这个把柄,找个理由斩首夷族,以扫清障碍,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其事例不胜枚举。
吕不韦难道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其究竟是认为自己可以功过相抵心存侥幸,还是心里有底不会遭斩首灭族的厄运?
三 伴君如何不伴虎
秦国自商鞅以来,制定了一整套法律体系,其对官员的提拔和处罚,都有一定之规。其结果就是官员们人心安定,不会有伴君如伴虎的恐惧;忠于职守,只要在工作岗位上干出业绩,就能得到提拔晋升。
秦国虽然没有留下成文的人事法典,但是考察历史的记录,其官员的任免奖惩,迥异于其他诸侯,也有别于秦孝公之前的秦国诸多君王。这也是秦国之所以能强大,秦始皇之所以能够消灭六国的关键因素之一。
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官员的提拔都是君王一言定夺。这样的结果就是在选拔人才的时候,善于表达,懂得投其所好,会弄点玄玄乎乎新玩意的人,容易得到君王的青睐。
所以,战国时期有大量的辩士,游历于各国王室朝臣之间,推销自己的理论,以期一步登天。确实也有很多这样的人,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谋得富贵,甚至权倾朝野。这其中,确实也不乏有用之人。然而,这样的干部提拔制度却后患无穷。
驺忌子巧舌如簧,齐威王破格为相国
驺忌子是一个很有名的人物,善于弹琴,用现在的话说,是一个器乐演奏家。可是驺忌子就用一套玄玄乎乎的音乐理论,就在齐威王那里谋得了相国的高位。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驺忌子因为演奏乐器而得以晋见齐威王,齐威王很喜欢他,把他留住在宫中的右室。
一天,齐威王正在弹琴,驺忌子进门赞道:“琴弹得好极了!”
齐威王不高兴,离开琴手按宝剑说:“先生只看到我的样子,还没有认真观察,怎么能知道弹得好呢?”
驺忌子回答道:“大弦缓慢并且温和,这是象征国君;小弦高亢明快并且清亮,象征宰相;手指勾弦用力,放开舒缓,象征政令;发出的琴声和谐,大小配合美妙,曲折不正之声不相干扰,象征四时。我由此能知道您弹得好。”
齐威王说:“你很善于谈论音乐。”
驺忌子说:“何止是谈论音乐,治理国家和安抚人民都在其中啊!”
齐威王又不高兴说:“如果谈论五音的调理,我相信没有比得上你的。如果是治理国家和安抚人民,又怎么能在琴弦之中呢?”
驺忌子说:“大弦缓慢且温和,象征国君;小弦高亢明快且清亮,象征宰相;勾弦用力但放开舒缓,象征政令;弹出的琴声和谐,大小配合美妙,曲折不正之声不相干扰,象征四时。回环往复而不乱,是由于政治昌明;连贯而轻快,是由于救亡图存,所以说琴音调谐就能保天下太平。治理国家和安抚人民,没有比五音的道理更相像的了。”
齐威王说:“好极了。”[29]
驺忌子就这样说了一通音乐的道理,夸了一通齐威王的琴艺,又把弹琴和治国之道牵强附会地胡说一通,三个月之后,齐威王就把他提拔为相国,还封给下邳之地为他的封国,赐爵成侯。
无征战之寸功,无治郡之寸绩,仅凭花言巧语,看得顺眼,立刻赐予万人之上权柄,委以治理国家之重任,岂不荒唐!
然而,司马迁却是以赞赏的文字写道:“驺忌子见三月而受相印。”殊不知,这正是齐国之所以不能为秦国之强盛,而秦国能独得天下之关键。
我们来看看齐威王破格提拔的这个驺忌子后来是怎么表现的。
二十六年,魏惠王攻打赵国都城邯郸,赵求救于齐。齐威王拿不定主意,召大臣讨论是否救赵。驺忌子根本看不清利害,提出不救。
段干朋反对,认为:“不救则不义,且不利。”
齐威王不解,段干朋于是给齐威王分析道:“魏国吞并了邯郸,就会更加强大,对齐国没有好处,所以应该救赵。但是,如果发兵直接去邯郸城外救赵,赵国得以解救,魏国也不伤毫发,齐国却劳师远遁,得不偿失。不如发兵向南去攻打魏国的襄陵,使魏国疲于救援,攻防难以兼顾。这样,即使邯郸被魏军攻克,我们也可以利用魏军的疲劳挫败它。”
结果齐威王没搭理驺忌子,而采纳了段干朋的建议,派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领兵八万攻魏救赵。[30]
这就是成语围魏救赵的出处。这件事显示,驺忌子毫无治国之能。
驺忌子没有治国之能,不懂诸侯间利害,可是搞起钩心斗角却很在行,很花心思。驺忌子与大将田忌不和,于是就找了个机会,挑唆齐威王派田忌去攻打魏国。如果田忌战胜,则是他决策之功;如果战败,轻则受罚,重则送命,可解心头之恨。不管结果如何,驺忌子都能得利。一副小人嘴脸。[31]
三十五年,驺忌子又施毒计陷害田忌,逼得田忌不得不动兵造反,结果兵败逃亡。
齐威王三十五年,驺忌子的从人公孙阅与驺忌子密谋道:“您为什么不让人拿黄金十斤到街上去占卜,说是田忌的人。让他对卜师说:我们三战三胜,声威满天下,想要做大事,是吉利还是不吉利?等问卜的人走后,派人逮捕为他占卜的卜师,到齐威王那里验证问卜之辞,这样田忌有口难辩。”
于是驺忌子依计而行。果然,田忌听说驺忌子施此毒计陷害自己,知道难洗清白,一怒之下,就率领部下袭击临淄,想捉拿成侯驺忌子,没有取胜,只好逃往国外。驺忌子终于除掉了自己的心头之恨。田忌叛国而逃,身败名裂,家破人亡。[32]
这已经不仅仅是小人的作为了,而是地地道道的坏人了,完全是栽赃陷害。
虽然齐威王死后,他的儿子齐宣王把田忌从国外招了回来,恢复了官职。田忌也在后来著名的马陵之战中,和孙膑一起打败了强大的魏国军队,杀死了魏国大将庞涓,俘虏了魏太子申,解救了赵国、韩国之围。但朝中有驺忌子这样的坏人捣乱,朝风不正,好人受气,国家岂能发展强大?
所以,齐国在齐威王死后,仅传到孙子齐湣王,就遭灭国之灾。燕国大将乐毅率领燕国军队攻入齐国都城临淄,“尽取齐之宝藏器”,齐湣王也被刺杀身亡。
管仲一手遮天,齐国后继无人
齐桓公的祖先姓姜,姜太公独钓渭水之人是也。姜太公的祖先辅佐夏禹治水有功,被封在吕和申两地。姜太公就是封在吕地的后人,因随封地而姓,姓吕名尚。
吕尚独钓渭水,遇见周文王西伯,辅佐西伯讨伐商纣王,辅佐周武王灭商纣,立周朝。周武王把吕尚封在齐国的营丘,吕尚便成为齐太公。这段时期的齐国是吕氏齐国。齐太公往后传至第15代就是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前,和兄弟纠争夺王位。管仲辅佐公子纠,为了阻止齐桓公即位,曾箭射齐桓公,射中衣钩,险夺性命。等到齐桓公即位后,立刻发兵向鲁国索要管仲。
齐桓公在给鲁国公的信中道:“子纠是我兄弟,我不忍亲手杀他,请鲁国将他杀死。召忽、管仲是我仇敌,我要求活着交给我,让我把他们剁成肉酱。不然,齐兵要围攻鲁国。”
鲁国害怕,就在笙渎杀死公子纠,公子纠的随从召忽自杀而死,管仲则要求囚禁并把他送回齐国。
齐桓公最初是要杀管仲以解心头之恨的,大臣鲍叔牙劝谏道:“我有幸跟从您,您终于成为国君。以您现在的尊贵地位,我已无法再帮助您提高了。您如果只想治理齐国,有高傒和我也就够了。您如果想成就霸业,没有管仲不行。管仲居住在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必然强盛。不能失去这个人才。”
齐桓公听从此言,假装索要管仲以雪仇恨,实际是想任他为政。管仲心里明白,所以要求返齐。
鲁国押送管仲回齐国,鲍叔牙亲自迎接,一到齐国境内的堂阜就给管仲除去桎梏,让他斋戒沐浴见齐桓公。齐桓公赏以厚礼,任管仲为大夫,主持政务。[33]
管仲确实是一个治理国家的人才,七年之后,就帮助齐桓公称霸诸侯。
齐桓公曾经吹嘘自己的政绩:寡人南征至召陵,望到了熊耳山;北伐山戎、离枝、孤竹国;西征大夏,远涉流沙;包缠马蹄,挂牢战车登上太行险道,直达卑耳山而还。诸侯无人敢违抗寡人。寡人召集兵车盟会三次,乘车盟会六次,九次会合诸侯,匡正天下于一统。过去三代开国天子,与此有何不同!我想要封祭泰山,禅祭梁父。
《史记》和后来的各种文字,都是以赞美的笔墨来写齐桓公之不计前嫌用管仲,从而成就霸业的。这类文字在历史上多如牛毛,凡是能简拔人才的君主,都被后人描颂为开明君主。所谓知遇之恩,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其实是司马迁之文人的梦想,如同商人的发财梦一般。文人读了几本书,个个以为怀才不遇,希望能有一位贤明君主,伯乐识马,一步登天,荣华富贵,衣锦还乡。
然而,这样的用人之道其实后患无穷。
第一,人才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仅凭推荐者一面之词,或者自己的巧言令色,难免偏颇。
第二,打破了整个国家官僚体系的秩序,冷落了其他官员效忠尽力之心。
第三,使得人才不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力争好的业绩,从而得到提拔,而是向更高层次的领导投其所好;心思不是用在本职工作上,而是用在跑官要官上。长此以往,整个国家机器就会锈蚀。有门路的,纷纷不干正事忙着向上级领导献好;没有门路的,知道干死了业绩再好也晋升无望,难免消极怠工混日子。这样一来,国家各部门、各层次的整体绩效必然停滞。君王也不能从竞争中发现新的,更有才能的人才。
历史证明了这一点。
管仲重病,齐桓公问他:“群臣谁可以代替你为国相?”管仲回答:“没有谁比君王你更了解你的臣子了。”齐桓公问:“易牙这人如何?”管仲回答:“杀死自己的儿子来迎合国君,不合人情,不可用。”齐桓公又问:“开方这人如何?”回答:“抛弃双亲以迎合国君,不是人之常情,难以亲近。”桓公再问:“竖刀这人怎样?”齐桓公回答:“自己阉割自己来逢迎国君,不近人情,难以亲近。”[34]
结果是,除了自己,管仲谁也看不上。不是齐国没有人才,没有一个通过竞争,通过业绩来选拔人才的制度,必然是后继无人。
不久,管仲死了,齐国没有良臣接替他的职位,各级官员不思进取,齐国随即出现混乱。
与君王随意提拔重臣相对应的,就是君王随意惩罚、诛杀大臣。二者是相互依附的,其根源都是君王对臣子的绝对权力,是缺乏法治和制度的必然结果。
随意简拔和随意惩处,其结果就是伴君如伴虎。
齐威王一怒,众大臣釜底成羹
同样还是那个齐威王,《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用赞美的笔触记录他另一段故事:
齐威王即位以后,不理国事,把政事交给大臣办理,九年之间,各国诸侯都来讨伐,齐国人不得太平。于是齐威王召见即墨大夫,对他说:“自从你治理即墨,毁谤你的言论每天都有。可是我派人到即墨视察,田野得到开发,百姓生活富足,官府没有积压公事,齐国的东方因而得到安宁。这是由于你不会逢迎我的左右以求得赞扬啊!”
于是,封给他一万户食邑,又召见阿城大夫对他说:
“自从你治理阿城,赞扬你的话每天都能听到。可是我派人到阿城视察,田野荒废,百姓贫苦。从前赵军进攻甄城,你未能援救。卫国夺取薛陵,你也不知道。这是你用财物贿赂我的左右来求得赞扬吧!”
当天就烹杀了阿城大夫,并把曾经说过他好话的人也一起烹杀了。[35]
齐威王不仅烹杀了阿城大夫,而且还烹杀了所有说过阿城大夫好话的大臣。什么叫烹杀?就是放在锅里煮死。不仅手段残忍,而且缺少依据。
首先,齐威王并没有言明在先,什么样的政绩要杀头。阿城大夫这样的政绩是不是该杀头?
第二,派去暗访的人回来汇报的情况,是否符合实际?造成上述情况有没有特殊原因?没有给阿城大夫以申辩的机会。
即墨在齐国的国土深处,三面临海,西面是都城临淄,远离其他诸侯,自然不会遭到攻击而丢城失地,百姓也能够安居乐业,因而也少有土地荒芜的现象。
阿城远离都城地处齐国的西面,与赵国、燕国接壤,经常会受到其它诸侯的攻击。以阿城一座城池的力量,自然难以抵挡,丢城失地在所难免。由于不断受到其他诸侯的侵扰,百姓逃难,那面土地荒芜。所以,阿城大夫十有八九是冤死釜底。
第三,没有阿城大夫花钱使人说好话的犯罪证据。
第四,即使有个别大臣收了阿城大夫的好处,替他美言几句,也不当死罪,更不该受烹杀这样残酷的刑罚。
第五,并不是所有说阿城大夫好话的,都接受了他的贿赂。
然而,齐威王九年不上朝,上朝一句话,就把这些曾经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大臣烹杀了,如此,怎么能不让大臣将军们心惊胆战。
如果是面对这样的君王,身处这样政治环境的国家,吕不韦会怎么做?当然是铤而走险,支持嫪毐叛乱,废立新君,彻底洗脱自己的过错。即使反叛失败,不过也是一死而已。
四 秦国的官员选拔制度迥异于诸侯
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建立了一个干部选拔的制度。简而言之,就是《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载的:“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没有功劳,即使是皇亲国戚,也不得获取高位和荣誉。
你得有业绩,不能凭出身,不能凭能说会道,不能仅有一番空头理论。业绩是选拔人才,提拔官员的唯一依据。
令人惊讶的是,在春秋战国那样一个封建制度的早期,君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生杀予夺,没有任何制约,然而在秦国,尤其是秦始皇,竟然能严格地遵守这样的干部提拔制度,令人惊叹。
商鞅靠业绩步步高升
秦孝公之遇商鞅,如同齐桓公之遇管仲。
齐桓公新君初立,想尽快站稳脚跟,使齐国强大并称霸诸侯,管仲受人推荐,得见齐桓公;秦孝公也是新君初立,以祖先秦穆公为榜样,要振兴秦国,收复失地,称霸诸侯,近臣景监推荐商鞅,君臣相见。
不同的是,齐桓公完全信任管仲,立刻把国家交给从来没有治理过国家的管仲管理。而秦孝公则是听了商鞅一套新颖的治国理论之后,觉得这套理论合乎自己的想法,决定任用商鞅。但是,秦孝公没有立刻授商鞅相国印,委以国事,而是首先推行商鞅的治国办法。
《史记·秦本纪》记载:秦孝公三年,商鞅劝说秦孝公变法,制订刑罚,在国内致力于农耕,对外鼓励效死作战,给以各种奖罚。秦孝公认为这个办法很好。但甘龙、杜挚等人不同意,双方为此有过争辩,最后秦孝公采用了商鞅的新法。新法刚实行的时候,百姓抱怨不休;过了三年,新法开始给百姓带来好处。实践证明,商鞅的新法不仅正确,而且其本人推行得也很成功,于是秦孝公才给了商鞅一个左庶长的职位。[36]
左庶长是个多大的官?
秦国的官爵共分二十级,有二十个大项的爵位。
一曰公士,步卒之有爵为公士。
二曰上造,上造,乘兵车也。
三曰簪褭,御驷马者。
四曰不更,主一车四马,不更者为车左,不预更卒之事也。
五曰大夫,爵吏而为县尉,在车右者也。大夫主一车,属三十六人。
六曰官大夫,官大夫领车马。
七曰公大夫,公大夫领行伍兵。
八曰公乘,军吏爵最高者也,虽非临战,得公卒车。
九曰五大夫,大夫之尊也,税邑三百家。
十曰左庶长,众列之长也。
十一曰右庶长,尊于左。
十二曰左更,主领更卒,部其役使也。
十三曰中更。
十四曰右更。
十五曰少上造,皆主上造之事也。
十六曰大上造,为大良造。皆有赐邑三百家,有赐税三百家,主上造之事也。
十七曰驷车庶长,乘驷马之车而为众长也。
十八曰大庶长,大庶长即大将军也,左右庶长即左右偏裨将军也。
十九曰关内侯,有侯号而居京畿,无国邑。
二十曰列侯,以一县为食邑,并得以自置吏于封地,上通于天子。
从这个官阶表中可以看出,商鞅虽然干的是谋划国家的大事,但最多只能是一个智囊团,丞相助理的角色,所以官阶仅仅是第十级。而九级以下皆为军吏,军吏大约相当连长、营长这么个级别,他们的待遇是,不打仗的时候,可以把战车、战马当交通工具使用。
随着商鞅的新法成效越来越显著,商鞅也屡建功劳,他的职位才步步高升。
秦孝公八年,商鞅率军与魏战于元里,有功。秦孝公十年,商鞅被晋升为十六级的大良造。
秦孝公十年,商鞅又率军包围魏国的都城安邑,并取得胜利。十二年,商鞅领导兴建咸阳城,筑冀阙,并指挥完成秦国迁都的大事。同年,还实施完成了合小乡集为大县的工作,将全国分为四十一县。同时丈量核算土地,十四年,开始赋税改革,征收土地田亩税。
经过辛勤工作,立有新的战功,抓城市建设卓有成效,国家行政体制改革顺利推进,新的农业生产方式得以推行,开始税收工作,国力大增,拓展国土,外交工作成绩斐然,周天子赐予诸侯霸主封号,各国诸侯齐来祝贺。获得了这些成绩之后,秦孝公才封商鞅为最高级别二十级的列侯,赐予封地,执掌国家。
秦国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一直延续下来,没有因为商鞅被杀而改变。
白起因战功封侯
秦昭王任用白起也是这样。秦昭王知道白起有着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但是,对他的任用和提拔,也是随着战功的积累而步步高升。
白起是陕西省眉县人,善于用兵。秦昭王十三年,白起为左庶长,中级军官。由于战功,第二年升为左更。
后来由于攻打韩国、魏国有功,斩首24万,俘获敌国王子,又攻陷五座城池,被升为国尉。
由于渡河作战,攻陷安邑以东的地区,再被晋升为大良造。
这之后又过了十几年,白起又攻克了敌国几十座城池,尤其是攻陷了楚国的故都郢城,逼迫楚王把都城东迁到陈城,秦国把郢设为南郡,因此奇功,这才被封为武安侯。
秦始皇论功行赏用李斯
对李斯的提拔任用,可以清楚地看出,秦始皇在用人时的依律守法。
李斯初到秦国的时候,投靠在吕不韦门下,吕不韦赏识他的才能,把他推荐给秦始皇。如此,李斯才有机会向秦始皇进谏治国之道。
李斯对秦始皇说:“庸人不会抓住机会,而成大功者,就在于善于发现和抓住机会。昔日秦穆公虽然称霸诸侯,但最终不能东并六国,什么原因?因为当时的诸侯国很多,周天子的威望还没有完全衰落。所以五个诸侯国更迭称霸,推崇周室。自秦孝公以来,周王朝日渐衰微,诸侯相互兼并,秦国以东只剩六国。秦国乘胜之威,驾驭诸侯已经有六个朝代了。如今,诸侯服从秦国,就如同郡县服从中央一样。现在以秦国之强大,大王你之贤明,消灭诸侯就如同扫灭烛台上的灰尘一样容易。成就帝业,一统天下,此机会千载难逢。如果现在不抓住机会,诸侯一旦强大起来,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虽有黄帝的贤明,也不能完成统一大业了。”[37]
李斯的一番话,与秦始皇不谋而合。不过,秦始皇并没有头脑一热,委以相国印,让其治理国家,而仅仅是给了李斯一个没有实权的职位:长史,在君王身边出谋划策。
有好想法的人,不一定能干善于实施,一切要靠实践来检验,要凭业绩来说话,要按业绩提拔干部。
秦始皇照李斯的计策去行事,派遣谋士带着金银玉玩分赴各国,游说诸侯。诸侯国的名士当权者,可以用钱财收买的,厚赠钱财;不能用钱财拿下的,利剑刺杀,用这种办法,使各诸侯国君臣分离。这之后,秦始皇就派良将重兵紧随其后,攻而克之。由于这些计策连连得手,李斯献计有功,秦始皇乃拜李斯为客卿。客卿有领兵打仗的,这时候的李斯有了实权了。[38]
秦始皇十年下令逐客,李斯上书劝阻,秦始皇采纳李斯意见,废除逐客令,避免了一次重大决策失误。李斯又得到提升,官至廷尉。
等到秦王统一天下之后,根据李斯的才能和贡献,论功行赏,李斯才当上了左丞相,掌管国家大事。
论功行赏,根据业绩提拔官员,体现了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这一举措的最大好处是,能使各级官员专心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在自己的岗位上建功立业。所有的官员都专心本职工作,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成绩,秦国焉有不强大之道理?!
秦始皇如何处罚过失
与齐威王随意烹杀众大臣,楚王一下子将70多个大臣灭门不同,秦国的君主很少有这样随意的残酷处罚。
比如秦始皇,嫪毐伪造御玺发动叛乱,依律当车裂,并夷三族,但是其他参与者,由于不是主犯,仅仅斩首,而不涉及其家人三族。嫪毐的舍人,由于没有参与叛乱,所以仅仅发配。秦将李信攻打楚国战败,秦始皇并没有因为其使自己威望扫地而对其加重处罚。在秦始皇执政期间,曾经有多次亲自交办的案件,办案的官员们无法破案,秦始皇并没有因他们办案不力而予以处罚。
秦国君王的依法办事,定会使秦国的臣子少有伴君如伴虎的恐惧。臣子心中有底,就能各尽职守。李斯敢于上书劝止逐客令,王翦敢于因为用兵的问题跟秦始皇叫板,李信战败也没有自刎或者投敌。
所有这些,也许就能很好地解释吕不韦为什么没有帮助嫪毐叛乱。
五 吕不韦权衡利弊,选择守法
也许正是因为秦国完备的法律制度,因为君王们的自觉执行,使得吕不韦对自己所犯的错误和受到的处罚,心中有底。
身为国相,迫于太后的威势,封嫪毐长信侯,未依律执政,其错一;服饰车马驰猎任其所为,约束不严,其错二;嫪毐谋反,未能及时察觉制止,其错三。
反省自己,这几项错误不过是为相失职,罪不当死。因此,吕不韦大约是判断,最严重的处罚不过就是罢相而已。考察秦国今后的政局,秦始皇成年亲政,自然不会用自己这样权倾朝野的老臣,罢相或者架空是早晚的事情。
反过来,如果支持嫪毐反叛,一旦失败,则面临车裂和夷三族的严重后果。即使侥幸成功,好的结果也是犯上作乱,必然引起一些将军大臣的不满,带来国家的动荡;坏的结果是嫪毐得势,这种下作小人,一旦得势,必然胡作非为,也必然不能容自己为相国,其结果不是自己身遭不测,就是秦国败落衰亡。
权衡利弊,吕不韦决定帮助秦始皇平定叛乱。也许,吕不韦已经做好了丢官回家,在自己封国颐养天年的准备。所以,平定嫪毐叛乱之后,秦始皇罢免吕不韦相国,吕不韦就老老实实回到封国。其后诸侯宾客使臣往来不绝,拉拢利诱,吕不韦不为所动。
上述推测,是不是比较合乎逻辑?
然而,吕不韦没有想到肃反扩大化。秦始皇所处的时代,毕竟是君权至高无上缺乏制约,仅凭个人的道德制约是远远不够的,在这样或那样的特殊情况下,君王们自觉不自觉就会超越律法,做出错误的决定。这也是那个时代,那个制度的缺陷,个人无能为力。
比如大梁人尉缭,因其没有业绩,本不该有官职爵位,秦始皇用衣食相同,行为谦恭表示对其的重视,已经是竭尽所能了。但是尉缭不满足于此,又以离开相要挟,秦始皇求贤若渴没有办法,只好超越律法委任其为秦国尉。
平定嫪毐叛乱,论罪吕不韦罢相回封国,处置得当。但是,面对诸侯宾客使臣的拉拢,身处惊慌和恐惧中的秦始皇,便做出了过分的处罚,取消吕不韦的封国,要把他赶到当时偏僻的蜀国。
面对这样不合理的处罚,吕不韦心存不满。想想自己对秦国及秦王父子两代的功劳:前番散尽家财,帮助落魄的秦庄王登上王位;后又与秦庄王、蒙骜共同制定了统一中国的战略计划,并辅佐秦庄王和秦始皇努力实施(关于这一点,下一章有详述);尽心辅佐13岁的秦始皇继承王位,并平定其弟弟成蟜的叛乱,平定太后宠臣嫪毐的叛乱;用经济手段帮助秦国渡过灾荒;罢相之后面对各国使臣的诱惑不为所动,未离封国寸步,没有任何叛国把柄。这么想来,越想岂不越冤?加之年事已高,难免对自己的人生和秦国的未来灰心失望,于是饮鸩而亡。
上述推断,是否比较合乎历史和逻辑?
然而,吕不韦不知道,不久之后,秦始皇就因为他的舍人李斯的一封信而认识到了错误,并予以坚决地改正。连嫪毐的舍人都被从蜀国迁回咸阳。可惜,人死如灯灭。吕不韦没有看见秦始皇改正错误,也没有看见统一中国宏伟大业的实现。
六 复网友,秦始皇对母亲和吕不韦残酷吗?
有学者在央视讲秦始皇说:“我们从秦王嬴政对赵姬、吕不韦的出手中可以看出,秦王嬴政非常果断、残酷,天生就是一个长于执掌朝纲的铁腕人物。他对自己的亲生母亲敢于软禁,对自己的‘仲父’敢于流放,因为他需要从王太后、相国手中夺回属于他的政治权利。王太后赵姬被刚刚举行加冕礼的儿子嬴政流放”,“赵姬以王太后之尊沦落到被儿子软禁,实在令人惋惜。”
有网友来问我,我的回复是:错了,秦始皇对母亲和吕不韦一点也不残酷。所谓软禁和流放实在是睁眼瞎说。搞清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了解专家学者是如何地想当然添油加醋地误导读者。
首先我们要明确两个事实,第一,学者在央视所说的“软禁”赵姬,就是《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的“遂迁太后于雍”,《史记》并没有“软禁”的记载。
第二,平定嫪毐叛乱之前,太后赵姬本来就不住在咸阳,而是住在雍城,而且是赵姬自己要求到雍城居住的,为了能够远离咸阳到雍城居住,赵姬还使了一点手段。《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太后赵姬得到嫪毐之后,与之私通,十分喜爱。不久赵姬有了身孕,为了掩饰身孕也为了能够更便利的与嫪毐私通,赵姬就假装让人占卜,得出的结果是离开咸阳居住到雍城的旧宫中吉利。于是,太后从此就迁居到雍城,嫪毐陪同,并在那里两次生产,生下了两个儿子。
这里还有一个情节需要说明一下。秦始皇母亲居住的雍城不是什么蛮荒之地,那里曾是秦国327年的都城。这其间只有少数年份因为诸侯和戎狄的入侵,秦国的都城暂时离开过雍。住在雍城并不是什么丢脸的事。秦始皇行亲政大典,必须在雍城祖先的旧地进行,便是一个例证。
去雍城居住是太后赵姬自己要去的,生下了两个儿子说明已经在那里居住了好多年。秦始皇所做的事情最多就是不让赵姬回咸阳。谈何软禁?哪来的流放?又哪里残酷了?
想想赵姬干的那些事,和宰相吕不韦私通,那是秦始皇的下级、臣子,和一个名义上的太监嫪毐私通,还生下两个儿子,你让你儿子秦始皇的脸往哪儿搁?你让人整天戳你儿子秦始皇的后脊梁,你儿子说什么了吗?做什么了吗?没有啊!秦始皇忍了。你又封嫪毐长信侯,让他胡作非为,让满朝文武对你儿子的领导能力说三道四。最后醪毐叛乱差点就要了秦始皇命,死了那么多人,给国家造成了那么大的危险和混乱,很可能秦国就此就会走向内乱。闯下如此大祸,犯下那么大的事,仅仅是让其继续住在雍城暂缓回咸阳,过分吗?我看一点不过分。残酷吗?我看一点不残酷。
再说了,秦始皇这样做未必不是替母亲赵姬着想。
嫪毐叛乱把太后赵姬的丑闻公开化了,留在雍城再住一阵子,可以暂避风头。进一步考虑,赵姬和吕不韦有私情,此时吕不韦还在咸阳,万一赵姬回到咸阳两人再搞在一起,又不知道会生出什么乱子。暂住雍城这样做不对吗?不这么办还能怎么办?
我们再来看吕不韦。第一,作为秦始皇的臣子,下级,居然和皇上、老板的母亲私通,如此奇耻大辱,在那个时代,杀了有问题吗?我看没有。第二,又晋献嫪毐假扮太监混进宫中与太后淫乱,还生下两个男孩,让秦始皇面临太监后爹和杂种兄弟的耻辱。不仅如此,由于吕不韦不按国法办事,封嫪毐长信侯,纵容其胡作非为,这才使嫪毐有了足够的势力发动叛乱,差点杀死了秦始皇,造成了国家的混乱,数百人死在混乱之中。仅此一点,即使是在文明发展了两千年的今天,吕不韦该不该引咎辞职?我看应该。中央和百姓能够因为吕不韦引咎辞职,就不予追究了吗?我看是不能的。判处有期徒刑20年并不为过。
可是,我们看看秦始皇是怎么处罚吕不韦的?仅仅是罢相,保留封国让其告老还乡。这个处罚残酷吗?我看不残酷。应该说是处罚太轻!至于后来诸侯列国派人拉拢吕不韦,为了国家的安全,秦始皇下令吕不韦迁往蜀地,不对吗?过分吗?
至于学者进一步演绎说:“这只是秦王嬴政除掉吕不韦的第一步,下面更严厉的惩罚会像组合拳一样扑面而来,拳拳要的都是吕不韦的命”,似乎缺乏史实根据,属于不负责任的信口胡言。没有任何史料显示,秦王嬴政要杀吕不韦。也没有任何史料显示,“更严厉的惩罚会像组合拳一样扑面而来,拳拳要的都是吕不韦的命”。学者讲的是严肃的历史还是戏说的电视剧?如果是严肃的历史,应该避免这类文字。
七 复网友,秦始皇杀了27个大臣吗?
我在《真秦始皇》一书中提出:秦始皇在位37年没有妄杀过一位将军大臣。而中国历史上许多被后人称为贤明君主的皇帝,却都干过滥杀大臣的事情。刘邦、汉武帝、李世民、朱元璋等等。
有很多朋友对此表示质疑,因为很多专家的书里都说,秦始皇在平定了嫪毐叛乱之后,因为母亲赵姬之故一次就杀了27个大臣。比如有学者就在央视的《百家讲坛》说到:“秦始皇处理嫪毐一案时,非常愤怒,把自己的母亲王太后赵姬贬到雍城,曾经下令:谁敢为王太后之事提意见,就杀了谁,还要砍断四肢。因此事被杀死的说情人达到二十七人。”
不能说这些专家的说法没有出处,此说出自汉代学者刘向的《说苑·正谏》。但是,古人留下的文字是不是都能当史实?当然不能。研究历史首先就是要辨别真伪,否则历史学家岂不应该改称文言文翻译家?
让我们一起来辨析刘向文字的真假。
刘向《说苑·正谏》的文字用白话表述如下:
秦始皇母亲私通嫪毐,封其为长信侯,并和他生了两个儿子。嫪毐把持朝政十分骄纵。一次嫪毐与侍中等显要饮酒时起冲突,嫪毐怒曰:“我是秦王假父,尔等怎敢与我争!”
秦始皇闻报大怒。嫪毐害怕被杀便乘机作乱。叛乱失败后,秦始皇将其车裂处死,并把他和太后所生两子扑杀,又把太后迁往萯阳宫。秦始皇下令道:“谁敢替太后说情,杀无赦。”
有27人为太后劝谏,秦始皇用蒺藜刺他们的背,又砍下四肢堆积在城阙下,把他们都杀死了。
齐国人茅焦闻此仍去求见。秦始皇派使者问茅焦:“你是否为太后事来劝谏?”
茅焦回道:“正是。”
使者回禀,秦始皇让使者复去问茅焦,他难道没有看见城阙下堆积的死人吗?
使者出来如实传达。茅焦回答道:“我听说天上有28个星宿,现在已死27人,我来就是想凑满这个数。”茅焦说完往里走,和他一同前来的同乡见状都携带行囊逃走。
使者进去报告,秦始皇大怒道:“这人故意来挑衅我的禁令。把大锅支起来生火煮汤,他休想死后也堆积在城阙下。”
秦始皇让人召茅焦上殿,自己怒气冲冲口吐白沫按剑而坐。
使者招茅焦上殿,茅焦故意慢行,使者催其快走,茅焦道:“我走到秦始皇的跟前马上就要死了,你难道不肯让我多活一会儿吗?”
闻听此言使者也心中悲伤。茅焦走到秦始皇跟前,拜而曰:“臣我听说,活人不忌讳说死,拥有国家不怕说亡国。怕死未必不死,怕亡国未必国不亡。生死存亡是每个贤君都想知道的事,不知道陛下想不想知道?”
秦始皇道:“此话怎讲?”
茅焦道:“陛下您有狂妄悖逆的行为,难道不知道吗?”
秦始皇说:“是什么样的行为,我想知道。”
茅焦回答道:“陛下车裂假父嫪毐,有嫉妬之心;杀死两个弟弟,有不仁之名;把母亲贬在萯阳宫,是不孝的行为,用蒺藜对付劝谏之士,是昏君桀纣的统治。天下人听说这些,都不敢投奔秦国。臣私下担心陛下有亡国之忧。我要说的话讲完了,让我去死吧。”于是脱掉衣服走向沸腾的汤锅。
秦始皇亲自下殿,左手拉住茅焦,右手拨开武士道:“我赦免你了。先生赶紧穿上衣服。我愿意听你的指教。”
于是立茅焦为仲父,拜为上卿。秦始皇亲自驾车,空着左边尊贵的座位,起驾奔萯阳宫迎接太后回咸阳。
太后大喜,置宴招待茅焦。席上太后说:“敢于违抗不正确的御令并使君王改正,使失败的事情转而成功,让秦国转危为安,使我们母子得以团聚,全靠茅焦的力量。”
读完上述文字,我们就要问一个问题了:刘向的这段文字是史实还是胡诌?答案是:胡诌。
胡诌证据一,莫名其妙的雷霆之怒
考察史料,秦始皇从未有过如此雷霆之怒。将军王翦与秦始皇叫板没有被杀;李信战败使秦始皇丢脸没有被杀;丞相王绾提出分封使秦始皇身陷孤立没有被杀;博士淳于越在秦始皇的寿宴上公开诅咒江山不能长久也没有被杀;秦始皇几次遭遇刺客险些送命,负责治安保卫的官吏也没人被杀;嫪毐叛乱,除了主犯之外其他参与者也没有被杀;甚至为吕不韦力争使其免死的人也没有被杀,为什么对替太后求情的人如此残暴?秦始皇的雷霆之怒有点莫名其妙。
我们可以拿吕不韦与秦始皇的母亲赵姬来做一个比较。吕不韦和赵姬秦始皇更恨谁?当然是吕不韦。
秦始皇两岁时身陷邯郸遭遇险境,吕不韦买通赵国官吏与秦始皇父亲逃出邯郸,却扔下秦始皇母子,致使秦始皇险些送命。这可以说是秦始皇与吕不韦的旧恨。秦始皇13岁继位,吕不韦与秦始皇的母亲私通让秦始皇丢脸。又晋献嫪毐纵容其胡为,这才有嫪毐叛乱的危险和杀两孽子的恶名,旧恨之上又添新仇。即使没有旧恨新仇,吕不韦摄政多年树大根深,秦始皇要想坐稳江山根除隐患,按照后来历朝历代的做法,也是一定要杀吕不韦的。
而太后毕竟是秦始皇的母亲,又有当年相依为命的苦难经历。如果因嫪毐之事处罚,应该是吕不韦重,母亲赵姬轻;如果有人劝阻,也应该是涉及吕不韦的人处罚重,涉及母亲赵姬的人处罚轻。更何况,替吕不韦说情的人,不是吕不韦提拔的官吏,也一定是吕不韦的部下,脱不了维护吕不韦反对秦始皇的嫌疑;而替太后说情,不管怎么样也有化解家庭矛盾的好心。如果秦始皇暴虐,首先应该杀替吕不韦说情的人。
可是现在正好相反。秦始皇要杀吕不韦,有人一劝秦始皇就算了。既没杀吕不韦,也没杀劝谏的人。对吕不韦的处罚,一下子从死刑改成罢相,还给他保留封国。而对自己感情至深的母亲,本来处罚就不重,仅仅是继续留在雍城暂时不让回咸阳。有人来劝,秦始皇怎么突然变得神经病一样,一口气杀了27个人,可能吗?可信吗?答案是不可信。
胡诌证据二,秦始皇不让太后回咸阳,做得过分吗?
按照刘向的说法,好像秦始皇不让母亲赵姬回咸阳是犯了滔天大罪。可是前面我们已经论证了,嫪毐叛乱之前,太后本来就住在雍城。是赵姬自己要到雍城居住,为此还使了一点手段。本来就算不上是什么处罚,27个大臣为什么要冒死劝谏?讲不通。
胡诌证据三,27个大臣是诸侯的卧底吗?
我们退一步来替刘向圆谎:就算秦始皇不让母亲回咸阳是滔天大罪;秦始皇这时脑子乱了,替吕不韦求情可以原谅,劝阻逐客令可以原谅,就跟自己亲妈过不去。可是,27个大臣脑子也乱了吗?
既然秦始皇已经下令,“敢以太后事谏者戮而杀之”,为什么那27大臣还要冒死劝谏呢?
这些所谓被杀的27个人,没名没姓,没官没职,先后赴死,已经死了3个人第4个还要送死,已经死了10个第11个继续送死,已经死了26个人第27个还去送死,莫名其妙。秦始皇不让母亲回咸阳,秦国马上就要亡国灭种了?不能呀!过几天等秦始皇气消了再劝来不及吗?来得及呀!
我们再退一步讲,就算事情像刘向说的那样,秦始皇不让母亲回咸阳妨碍了吸引人才,人才不来秦国马上就要完蛋,这27个大臣特别爱国,置自己生命于度外。
那我倒要问了,究竟是君王不孝对吸引人才妨碍大,还是杀大臣妨碍大?毫无疑问当然是杀大臣。是不孝的影响无法挽回还是杀大臣人头落地无法换回?当然是人头落地无法挽回。
既然杀大臣对吸引人才妨碍大,既然杀大臣后果无法挽回,这27个大臣你就不能过一阵子等秦始皇气消了再去劝吗?干嘛非要在人气头上自己去找死?这又不是逐客令,不赶紧制止每天都会有人被驱逐出境。
可是,这27个大臣却非要跟秦始皇过不去。明明知道秦始皇有令在先,明明知道秦始皇脑子乱了,明明知道去劝要被杀,明明知道自己被杀对秦国吸引人才造成的危害要远远大于秦始皇不孝而且无法换回,可是这27个大臣就是要去,我就要让你杀我。第一个人被杀了影响不够大,第二个人马上跟进。一个接一个前赴后继,真是有病。
如果此事当真,这27个大臣一定是诸侯列国训练出来的敢死队卧底。
胡诌证据四,茅焦说了什么精辟的话得以免死?
按照刘向的描写,似乎茅焦有超人的劝谏能力。27个大臣都没劝赢,他一劝,一切迎刃而解。那么茅焦用了什么神奇的话语说服了脑子乱了的秦始皇?没有,无非是你这样做不得人心,不得人心秦国便危矣。“今天下闻之,尽瓦解无向秦者,臣窃恐秦亡为陛下危之”。
这不过是几千年来被重复了无数次的陈词滥调,从夏商周到元明清。这样简单的话,那27个冤死鬼都不会说,也太笨了吧!
胡诌证据五,漏洞百出的《说苑》文字
回过头来我们再来细读《说苑·正谏》的文字,不难发现其漏洞百出,胡编乱造。
像一个低劣的电视剧,为茅焦这个英雄人物上场,刘向卯足了劲铺垫。先是把27个冤死鬼大卸八块堆于阙下,又烧开一口大锅热气腾腾,然后秦始皇怒气冲头口吐白沫按剑而坐。如果真是气成这样,听烦了27个人一遍又一遍的唠叨,第28个人还能有什么新鲜玩意,一声令下还不人头落地。不能,这样就没戏了。
摆好了架势,英雄人物就要上场了,不行,刘向觉得还不够,还得再忽悠一下:“使者极哀之”,秦始皇的使者看着茅焦往里走,也开始替他伤心起来。
这还不够,这里还玩了一个平行蒙太奇:茅焦这里要进殿了,隔几条街,茅焦的老乡朋友赶紧收拾细软逃跑。
应该说上述的铺垫很成功,那为什么说它是低劣的电视剧呢?因为虎头蛇尾。
茅焦终于在杀气腾腾中走进了秦始皇的大殿。可是在茅焦说了一通“有命无命,有国亡国”的话之后问道:“大王你想听吗?”秦始皇一下子像换了一个人,特好脾气特虚心地地问“何谓也?”“你指的是什么呀?”
接下来茅焦又毫不客气地指责秦始皇有狂妄和大逆不道,秦始皇也一点不生气,还老老实实地问:“是什么样的问题,我愿意听。”
接着茅焦大骂秦始皇,称嫪毐是秦始皇的假父,秦始皇也不生气;骂秦始皇和桀纣一样无道秦始皇也不急。
虚张声势铺垫了半天的死尸、汤锅、怒气,一下子烟消云散。用今天戏剧的行话,这叫情绪接不上,人物性格不统一。秦始皇不是暴虐地一下杀了27个人吗?不是怒气冲天口吐白沫要把茅焦下油锅吗?怎么突然贤明仁慈虚心好学了?
更为可笑的是,听了茅焦一通话,秦始皇马上称茅焦为自己的仲父,也就是吕不韦过去的头衔。可我们知道,秦始皇因为吕不韦敢于号称仲父非常生气,曾写信怒斥吕不韦道:“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你吕不韦与我秦王家族有什么亲属关系,敢号称自己是我的仲父。这边刚骂完吕不韦,那边又给自己找个仲父,岂不荒唐!
正确的结论,刘向《说苑》的文字不能当真
刘向这个人,说好听是善于创作,说难听是说谎成癖。刘向《说苑》的文字,基本都是拿一个历史事件添油加醋,塑造人物表达主题。孟姜女的故事最初在《左传》中仅有几行字,讲的是将军夫人杞梁妻为追悼会的级别和齐庄公发生争执,最后齐庄公妥协。可到了刘向的《说苑·立节》中,为了讲立节的重要性,杞梁不幸战死变成了违抗君命自己找死,《左传》中只字未提杞梁妻悲伤,到了刘向笔下却开始大哭,而且竟然哭倒了城墙。同样还是这个故事,到了刘向的《列女传》中,将军夫人的杞梁妻又变成了无儿无女的贫民寡妇,不仅哭了,不仅哭倒了城墙,最后还投河自尽。烈女吗,不死哪行!关于这一点,我在博文“秦始皇饿死了齐王建吗”中已经论述,不在赘笔。
所以,引用刘向的文字说秦始皇杀过27个大臣,说轻了是上了古人的当,说重了是没脑子传播谎言歪曲历史误导他人。此流毒不可不肃清。
回道正题,秦始皇十年,平定了嫪毐的叛乱,肃清了秦国内部的腐败和不安定因素,重新整肃了吏治和朝纲;纠正“大索,逐客”的错误,把惊恐之中的官员和臣民们,重新团结在朝廷周围,接下,秦始皇便要坚定不移地继续执行父亲秦庄王、吕不韦和蒙骜制定的军事战略,施展他的人生抱负,消灭六国,统一天下。
书至此处,读者一定会产生一个疑问:怎么秦始皇统一中国是贯彻执行他父亲秦庄王、吕不韦和蒙骜制定的战略计划?有这样的战略计划吗?这个战略计划是什么样的?史出何处?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寻那个尘封千年的军事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