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做官还是求学?
李斯为什么会突然放弃郡府安逸而又有身份的工作,而去外面留学闯荡?司马迁给出了解释,就是那个著名的“老鼠哲学”。按照司马迁这段描写给读者的暗示,李斯之所以生出放弃省政府机关干部的舒适生活,完全是受了老鼠的启发,其目的是为了过上更富裕、更舒适的生活。老鼠在人们的心目中是肮脏、卑劣、偷食别人劳动成果的符号。李斯的一生,也就难以摆脱卑劣老鼠的阴影了。
可是我们要问了,李斯在上蔡当一个省府小官吏,上厕所时自言自语嘀咕几句,谁会记录?难不成郡府的茅厕里装有窃听器?如果没有,这种捕风捉影的东西如何能够采信?
李斯是楚国上蔡人,出生在里弄街巷的普通人家。李斯年轻的时候面临的第一个选择就是读书还是做官。
读书还是做官原本不矛盾。孔子说“学而优则仕”。读书为了做官,书读好了就得去做官,这是天经地义人生正途。但是反过来,已经做官了,而且是好不容易进了省政府做官,这时候,是继续做官还是辞官求学,便成为人生一个艰难的选择了。更何况,李斯所处的那个时代,读完书了没人发文凭,也不包分配。况且李斯已经进了省政府做了机关干部。
普通人家的孩子,能够到省政府工作,应该是很满足了。李斯所处的时代,基本上还是如《管子》所说的,“士之子恒为士”,“农之子恒为农”,“工之子恒为工”,“商之子恒为商”,人们很难改变自己的职业。所以,正常的情况下,李斯应该是努力工作争取进步,在省政府好好干,科级、处级、司局级,小心谨慎别犯错误,熬年头不管快慢,总会步步高升。起码在上蔡郡范围内,人人羡慕耀祖光宗是没有问题的了。
可是,李斯却突然生出个想法,打算放弃眼前这份安逸而又有身份的工作,去外面留学闯荡?
李斯为什么会生出这样的想法,司马迁给出了解释。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的开篇,仅仅用15个字介绍了李斯的基本情况后,立刻这样写道:“李斯年轻时在省府当小吏,看到附近厕所里的老鼠在吃脏东西,每逢有人或狗经过,便惊惶地逃跑。后来李斯又走进粮仓,看到粮仓中的老鼠,吃的是干净的粮食,住在大屋子之下,还不用担心人或狗的惊扰。于是李斯就慨然叹息道:‘人和老鼠一样,这一生有没有出息,是为善还是作恶,完全是由他所处的环境决定的。’于是李斯有了放弃官位,外出闯荡的想法。”[1]
这就是著名的“老鼠哲学”。按照司马迁这段描写给读者的暗示,李斯之所以生出放弃省政府机关干部的舒适生活,完全是受了老鼠的启发,其目的是为了过上更富裕、更舒适的生活。老鼠在人们的心目中是肮脏、卑劣、偷食别人劳动成果的符号。李斯的一生,也就难以摆脱卑劣老鼠的阴影了。
然而,历史的真实真的是这样吗?
当然不是,这只不过是司马迁想把自己的好恶强加给读者的一种写作手法。要想弄清楚李斯的真实心境,首先必须剔除司马迁文学描写强加给读者的先入为主。
注释:
[1] 《史记·李斯列传》: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尚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