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不吼不叫(致家庭教育者)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正确地对待独生子女的教育

独生子女,是一个家庭范畴内的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把规定一对城市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以及将优生和优育定为一项基本国策以来,全国已形成了庞大的独生子女群体。

出生人口的大量减少,缓解了衣、食、住、行、就业、资源、环境等诸多方面的社会压力,提高了人口素质,但也衍生出家庭中的独生子女问题。

所谓独生子女问题,是指在这些独生子女身上,人们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许多独生子女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自私自利、不会做家务、对父母不孝顺、好吃懒做、任性、贪图安逸等毛病,他们中甚至还出现了“零家务”,就是不做家务的孩子。所以,独生子女的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心理学课题,也是全社会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

认识独生子女问题产生的原因

(1)长辈的溺爱娇宠

父母和祖辈的溺爱娇宠,使孩子变得自私,凡事先考虑自己,从不为别人着想。

(2)未养成尊重的习惯

家长对“独苗苗”百般袒护,长者不愿约束孩子。孩子在家庭这个最早加入的社会结构中,未能养成尊重长辈、遵守纪律的自觉性,而是任性骄横,家庭成员关系颠倒,走向社会也不懂得尊重别人。

(3)没有与人合作的精神

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为伴,幼时缺少与小伙伴一起游戏的集体活动,既不易养成与他人协同合作的精神,又缺少竞争性,所以社会适应能力差,形成孤僻、缺少热情的个性倾向。

(4)易于形成依赖性

在家里,父母代劳独生子女的许多本应自理的工作,使他们逐渐形成依赖性,以致自主精神和自主能力都差,更缺少劳动自觉性。

(5)缺乏自由时间

家长望子成龙,请家庭教师,买钢琴,成天逼孩子认字、作文、弹琴、习画、学外语,没完没了。孩子缺乏应有的游戏时间,会产生厌学情绪。

其实,只要家长能发挥孩子的优势,独生子女的体格和心理都会得到很好的发挥,所以,家长应该重视对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

应对独生子女问题的策略

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爱而不宠、养而不骄。爱子女不但应体现在对孩子的生活上,更应该体现在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上,使孩子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健康成长,为此,对孩子要严格管教,精心培养才是爱。

(1)摆正与独生子女的关系

在家庭中,千万不要把孩子置于家庭的特殊地位,不要让孩子在思想上形成“自我中心”的意识。平时对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尽量不要让他们产生特殊感,要使孩子感到他和其他成员的地位是平等的,要做到这一点,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是关键。

(2)加强独生子女之间的往来

鼓励孩子到儿童社会中去,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是要通过他们之间相互的交往而发展的。儿童良好的行为是从模仿开始的,而模仿最好的对象是儿童伙伴,这种作用是成人所代替不了的。

大多数孩子是非常喜爱集体生活的,特别是游戏,通过集体教育他们尊重他人,不执拗任性,与小朋友友好相处,互相商量、谦让。因此,家长要放心让孩子到小伙伴中去锻炼,培养他们的自主精神,这种能力将会随着他们的成长迁移到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学习中去。

(3)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独生子女身上大多存在着娇气,克服这种娇气的办法,是在实际生活中让孩子吃一点苦。

因此,在物质方面,家长不要提供太好的条件;应督促孩子多做一些家务,特别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尽量让孩子自己去做,有时,家长也可以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障碍和困难让孩子去锻炼。

这样,孩子就容易形成自立、自强,拥有坚定的信念、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的孩子才会勇于面对生活带来的压力,才不会被困难所击倒。

一旦孩子形成自己的主体意识,具有批判思维能力,他就敢于承担责任,表现自己,形成认识自己、肯定自己、超越自己的良性循环。完善自由的个性,健全的人格,正是将来迎接挑战的根本。

(4)对孩子的教育要一致

成人对孩子的教育要使他们感到合理,才能得到良好的效果。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一致。从小到大要让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要有原则,这样,家长的威信才会高,教育的效果才会好。

总之,我国的独生子女是在特殊的家庭生活环境中成长的,这种特殊的环境对儿童、青少年的影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可能是消极的,要尽可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抑制并克服其消极作用,扬长避短,才能更好地促进独生子女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