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秦穆公求贤若渴
用人不拘一格的谋略思想,古来有之,古时候诸多的用人权谋家,在选拔使用人才时,渠道很多,有取于强盗窃贼之流,有取于东夷西狄之国,有取于仇人政敌之士,有取于姻亲朋戚之列,不管什么人,只要他们有真才实学,从来不问他们来自何方,出身如何。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用人者眼里,他们注重的不是人的出身资历如何,而是其人是否有真才实学,他们要用的是人的才能、才干,而不是要用出身资历。所以,只要是人才,其他的东西都可以不予计较,放在一边。
春秋战国时期的秦穆公是位极有作为的国君,他不但喜欢派人四处搜罗千里马,而且为了富国强兵,建立霸业,千方百计地罗致人才。相国百里奚就是他用五张羊皮换回来的。
百里奚原本是虞国人,曾任虞国中大夫。虞国后来被晋国灭亡了。晋献公知道百里奚很有才能,想请他做官,但百里奚执意不愿为敌国服务。正好这时秦晋交好通婚。晋献公就把百里奚作为女儿的陪嫁奴仆送给了秦国,百里奚想到自己年已古稀,却要去做奴隶,一气之下,跑到了楚国,以养牛看马为生。
秦穆公发现陪嫁名单上有百里奚,却不见其人,就问公子。公子说:“跑到楚国去了。”秦穆公又问刚从晋国投奔来的公孙枝:“百里奚是什么样的人?”公孙枝回答:“是一个有才干的人,可惜英雄无用武之地。”秦穆公一听是个人才,就准备送厚礼给楚成王,以求换回百里奚。
公孙枝闻讯后赶忙加以阻止,他对秦穆公说:“这可使不得,要知道楚国人让他看马,是因为还不了解他的才能,要是大王以重礼去换,便无异于敦促楚王重用他,哪里还有放回的道理。”
秦穆公听完恍然大悟,于是派人送了五张羊皮去楚国,对楚成王说奴仆百里奚触犯法律,现在秦王要求赎回他。楚王信以为真,召来百里奚,打入囚车,交给了秦国的使者。
百里奚来到秦国,秦穆公见是个满头霜发的老头,不禁大失所望:“可惜年岁太大了。”百里奚接口道:“我才七十岁,如果大王让我上山打虎,当然是老了些,但要让我出谋划策,我比姜太公还要年轻十岁呢。”秦穆公见他出言不凡,便请他谈论富国强兵的大计。谁知二人越谈越投机,竟一连谈了三日。
秦穆公深感百里奚是难得的治世奇才,便打算拜他为相国。百里奚推辞说,我的朋友蹇叔更有才能,大王要想成就事业,一定要把他请来。秦穆公听说居然还有比百里奚还有才干的人,十分高兴,由于思贤若渴,他立即请百里奚写信,派公子前去请蹇叔出山。
这一请,不仅请出了蹇叔,而且把蹇叔的两个儿子西乞术、白乞丙也请了出来,同时,百里奚失散多年的儿子孟明视闻讯也来秦国认父。
秦穆公或许根本就没有想到,他用五张羊皮换回来的一个年已古稀的奴隶,居然在短时间内又为他招致了这么多贤良之才。从此,他放心地依靠这些有才干的人物改革内政,操练兵马,就这样,秦国很快强盛起来,而百里奚、蹇叔、西乞术、白乞丙、孟明视等人,也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风云人物。
“五张羊皮换宰相”,无疑是“不拘一格”的用人谋略的经典之作,看看秦穆公到底不拘哪些“格”:
不论出身。百里奚是个奴仆,蹇叔是个隐士,白乙丙、西乞术和孟明视都是初出茅庐的青年,秦穆公能委心任用,这是第一个“不拘一格”。
不论年纪。百里奚已经古稀之年,在别人眼里已经是快入土的人了,但秦穆公从言谈中察知此人不凡,就能断拜为相国,这是第二个“不拘一格”。
求贤若渴。秦穆公素有广招天下贤士之心,仅仅只是听别人说百里奚是个人才,就想着要他把收为己有,想方设法拉到自己身边。相较于那些人才站在自己眼皮底下的人来说,秦穆公无疑更为重视人才,这是第三个“不拘一格”。
用人不疑。当百里奚向秦穆公推荐蹇叔时,秦穆公立即派人去请驾,表现出了对百里奚的充分信任,这是第四个“不拘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