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秦孝公任用商鞅
秦国在战国初期,无论是在内部政治,还是经济文化方面,都明显地落后于其他六国,被六国视为夷狄,连参加诸侯会盟的资格都没有。公元前362年,二十一岁的渠梁即位,即秦孝公,他深切感到诸侯对泰国的歧视,并认为是奇耻大辱。于是下决心招揽贤士,变法图强。
秦孝公即位不久,就颁布一道《求贤令》:“无论本国臣子或是国外客卿,谁有办法使秦国强盛,一律封给高官,赏给土地。”消息传开,吸引了不少有才干的人纷纷跑到秦国,商鞅就是在这个时候从魏国来到秦国的。
商鞅,原是卫国破落贵族的后代,姓公孙名鞅,又叫卫鞅(因封地在商,故又叫商鞅)。他从小喜好刑名之学,非常尊崇李悝的法家学说。由于他在本国不能施展抱负,就跑到魏国,投奔在相国公孙痤门下。公孙痤很器重他,临死之前特地把他推荐给魏惠王,要求委以重任。魏惠王觉得相国的建议很荒唐,不予理睬。这时的卫鞅感到英雄无用武之地,正好听说秦孝公下令求贤,于是就毅然离开魏国,前往秦国。
卫鞅通过孝公的宠臣景监见到秦孝公。首先他对孝公的变革信心加以试探,第一次见面先讲了一套伏羲、神农的仁义礼治,孝公感到素然无味。第二次,又给孝公讲述大禹、汤武的先王之道,孝公听到最后竟昏然入睡。卫鞅从中看出孝公急于变革的愿望,于是第三次见面时,就向孝公阐述了要富国强兵,必须变革政治的主张。孝公这次听得津津有味,彼问此答,一连三天三夜,孝公毫无倦意。对这样一个来自魏国的不得志者,孝公全然不疑,决定委以重任,让商鞅担任左庶长。
在变法之前,孝公为统一朝臣的思想,在栎阳宫召集群臣,提出自己想变法治国的主张,征求群臣意见。大臣甘龙和杜挚以“法古”、“循礼”为名极力反对秦孝公变法。商鞅针锋相对予以批驳。由于孝公决心已定,坚持支持商鞅进行变法,规定:“今后如有谁反对变法,一定要给予惩处。”公元前356年,商鞅根据孝公的指示,拟定了变法令。
商鞅为了取信于民,在法令公布之前,先搞了一次“南门徙木”的试验。他派人在栎阳城南门树起一根三丈长的木杆,下令说:“谁能把这很木头扛到北门去,赏金十两。”消息传开,看热闹的人越聚越多,人们议论纷纷,都不大相信,谁也不动手。商鞅看到此情此景,马上提高赏格,令人传话:“谁能把这根木杆扛到北门去,赏金五十两。”大家越疑虑。正在这里,一个粗壮大汉分开众人,抱着试探的心情,大胆地扛起木杆从南门送到了北门。商鞅果不食言,一边称赞这个大汉,一边赏给他五十两金子。这件事在秦国迅速传开了,大家都知道左庶长令出必行,说一不二。
不久,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颁布了新法令,以后又作了一次增补。这些法令的主要内容是:一、实行“伍、什”编户制和连坐制。境内居民五家为“一伍”,十家为“一什”,互相监督,一家犯法,如其余九家不告发,十家连坐同罪。二、奖励耕织。即百姓生产粮食、布帛多的,可免除劳役。三、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即按军功大小授予官位、爵位,无军功不授爵禄。四、废除井田,奖励垦荒。五、建立县制,全国划成四十一个县,县令由国君任免。六、制定秦律。七、迁都咸阳。
商鞅变法是一场根本的政治、经济变革,给秦国的奴隶主贵族带来沉重的灾难,使他们世袭的特权、富贵,像遭到一次强台风袭击,一下子都刮走了,所以他们自然不满。新法令公布后,大夫甘龙和杜挚仍公然反对,商鞅奏请秦孝公同意,把他俩革职为民。秦孝公的儿子赢驷有两个老师,一个叫公子虔,一个叫公孙贾,都是皇室贵戚。他俩依仗自己的势力,串连了上千人,反对新法,诽谤商鞅。因为涉及王子,商鞅请示秦孝公。孝公认为人才之重甚于宗亲,因此坚定不移地支持他,让他依法令正常处治。商鞅依照法律,给公子虔判处劓刑——割掉鼻子;给公孙贾处以黥刑——脸上刺字。与此同时又在渭水河畔镇压了七百多个破坏新法的旧贵族,有力地保证了新法的顺利推行。
经过大规模的根本变革,秦国由乱而治,百姓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士兵英勇作战,诸侯畏服。仅十几年工夫,秦国就由贫穷落后,一跃而成为当时诸侯国中最先进、最富强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