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与除夕(文化之美·万民节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准备过年——采购年货

在喜迎春节之前,家家户户除了扫尘活动,还都要准备吃、穿、用等各种各样的年货。

在节前10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春联、“福”字、门神、年画、窗花、鞭炮,要准备祭祀祖先的猪、牛、羊、鸡、鸭、鹅、及香烛等祭品,还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大人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等,准备过年时穿。

总之,一切都要焕然一新。

春节前要贴春联和福字

在我国,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和一个福字贴在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的气氛。因此,在新年前,准备春联和福字是必不可少的。

据说,我国在新年前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3000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就必须赶回鬼域。

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

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五代后蜀时,当时后蜀国的国君孟昶是个喜欢标新立异的国君,在964年岁尾的除夕,他突发奇想,让他手下的一个叫辛寅逊的学士,在桃木板上写了两句话,作为桃符挂在他的住室门框上。这两句话是:

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前一句的意思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

后二句的意思是: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

从此开始,桃符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这不仅表现在开始用骈体联语来替代“神荼”、“郁垒”,而且还扩展了桃符的内涵,不只是避邪驱灾,还增加了祈福、祝愿的内容。这就成了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到了宋代,在桃木板上写对联,已经相当普遍了。

同时,随着门神的出现和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来书写桃符,以往的桃符所肩负的驱邪避灾的使命逐渐转移给门神,而桃符的内容,则演化成用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降临和五谷丰登的美好心愿。

“春联”一词的正式出现,则是在明朝初年。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喜欢排场热闹,也喜欢大户人家每到除夕贴的桃符,就想推广一下。

于是,在这一年的除夕前他颁布御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户户都要用红纸写成的春联贴在门框上,来迎接新春。

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视,挨家挨户察看春联。每当见到写得好的春联,他就非常高兴,赞不绝口。

在巡视时,朱元璋见到一家人没有贴春联,很是生气,就询问什么原因。

侍从回答说:这是一家从事杀猪和劁猪营生的师傅,过年特别忙,还没有来得及请人书写。

朱元璋就命人拿来笔墨纸砚,为这家人书写了一副春联:

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

写完后,朱元璋继续巡视。

过了一段时间,朱元璋巡视完毕返回宫廷时,又路过这里,见到这个屠户家还没有贴上他写的春联,就问是怎么回事?

这家主人很恭敬地回答道:“这副春联是皇上亲自书写的,我们高悬在中堂,要每天焚香供奉。”

朱元璋听了非常高兴,就命令侍从赏给这家30两银子。

由此可见,“春联”的得名和推广,是朱元璋采取行政命令,颁布御旨才得以在家家户户推广开来的。

到了清朝,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提高,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的形式。

如果从秦汉开始计算,我国贴春联的历史已有2000多年,那么为什么百姓对贴春联一直情有独钟呢?这就涉及我国百姓传统的思维观念了。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我国人民自古就有乐观的思维观念,就是寄希望于未来,祈盼未来会给自己带来好运。

无论在过去的一年里有什么高兴、得意的事,还是有什么不如意的事,总是希望未来的一年过得更好,所以在新春即将到来之时,贴春联恰好是达到这种目的的最佳选择。

春联既是根据我国古代骈体文衍生出来的一种新文体,又是借鉴了我国诗歌传统的文学形式。它与古代的骈体文和诗歌不同,是一种特有形式的独立文体。譬如:

新春富贵年年好;

佳岁平安步步高。

这副春联每联都是7个字,上下联字数相等,这是春联的最基本的要求。

春联上下联平仄要相调。对联上下联的表现方法,要注意声律相对,这主要是为了音韵和谐,错落起伏,悦耳动听,铿锵有力。

春联这种艺术形式,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另一方面,在贴春联的同时,人们还喜欢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为此,在春节来临前,人们还要准备“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

“福”字单从字面上解释是“幸福”的意思,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福”字形象地体现了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在我国古代,人们习惯将“福”字精心地做成各种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过去,我国还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这是因为过去的“福”字多为手写,而进入现代,“福”字在市场、商店中均有出售。

在贴“福”字的时候,人们还喜欢把“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关于倒贴“福”字的习俗,据说是来源于一个这样的传说。

据说,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个敏感多疑的人,一次,他怀疑自己的臣子密谋反叛,便派人在人们贴春联时,到自己怀疑的大臣家门上贴上“福”字,以便准备派人暗杀掉这些大臣。

这件事被朱元璋的妻子马皇后知道了,马皇后不愿意看到臣子们被杀,为了消除这场灾祸,她下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贴对联的第二天早上,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

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

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

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

朱元璋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在春节前,不仅习惯贴对联,还习惯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旁注]

后蜀时期后蜀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国家之一,由后唐太祖李克用侄婿孟知祥建立,都城在成都。最兴旺的时候,后蜀国的疆域约为今天的四川大部、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后蜀国共经历了两位皇帝,建国共31年。据说,我国新年贴对联的习俗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

辛寅逊约880~974年间在世。他为人耿直,不畏权势,博学善文。曾任后蜀简州刺史、翰林学士,为我国第一幅春联“新年纳余庆,佳节贺长春”的作者。归顺北宋后,被宋太祖赵匡胤封为镇国行军司马。曾参与撰修《前蜀书》,并著有《王氏开国记》等书。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398年),字国瑞,明朝开国皇帝,濠州钟离即今安徽凤阳人。原名朱重八,后取名兴宗。1368年,于南京称帝。他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草根皇帝。在他出任皇帝期间,他大力推广对联的应用,命人在春节时必须贴对联。如此,促成了我国在春节期间贴对联的习俗。

金陵是南京的别称,亦是南京久负盛名的称呼,南京这座著名的古都在漫长的历史中曾经有过很多名称,其中最响亮的莫过于“金陵”了。时至今日,金陵仍是南京最雅致而古老的别称,一直沿用至今。南京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璋也在此建都。

中堂指正中的厅堂,也就是客厅。在我国传统家居的布局中,厅堂布局是最讲究,最严格的。它以厅的中轴线为基准,板壁前放长条案,条案前是一张八仙方桌,左右两边配扶手椅,家具整体对称摆放,体现出庄重、高贵的气派。

骈体文也称骈文,是一种文体,起源于汉末,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所以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全篇以双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骈文由于迁就句式,堆砌辞藻,往往影响内容表达,韩愈、柳宗元提倡古文运动之后,骈文渐衰。

平仄是我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韵书,如《切韵》、《广韵》等,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化,故统称为仄声。诗词中平仄的运用有一定格式,称为格律。

门楣就是正门上方,门框上部的横梁,一般都是粗重实木制作。古代按照建制,只有朝廷官吏所居府邸才能在正门之上标示门楣,一般平民百姓是不准有门楣的,哪怕你是大户人家,富甲一方,没有官场上的身份,也不能在宅门上标示门楣。

五谷丰登“五谷”指五种谷物。古代说法不同,有的说是稻、黍、稷、麦、菽;有的说是稻、稷、麦、豆、麻。总之是指几种主要的农作物。“丰登”便是丰收年之意。五谷丰登,便是预祝农业丰收,以表现人们在生活上的美好愿望。

马皇后(1332年~1382年),名秀英,安徽宿州人。她早年丧母,被郭子兴夫妇收养为义女。马氏嫁给朱元璋。在朱元璋平定天下、创建帝业的岁月里,马皇后和他患难与共。因此,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对马皇后一直非常尊重和感激,对她的建议也往往能认真听取和采纳。

[阅读链接]

在我国,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批、春条、斗斤等。

其中,“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批”贴于门楣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或影壁中。

门神、窗花和年画的准备

在过春节时,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安康,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窗花和年画的习惯。

门神是我国道教因袭民俗所奉的司门之神。据说,在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

我国民间信奉门神,由来已久。自先秦以来,上自天子,下至庶人,皆崇拜门神。

据我国古代史书《山海经》记载:在沧茫的大海之中有一座度朔山,山上有一颗大桃树,枝干蜿蜒盘伸3000里。桃枝的东北有一个万鬼出入的鬼门,门上有两个神人,一个叫神荼,一个叫郁垒,他们把守鬼门,专门监视那些害人的鬼,一旦发现便用芦苇做的绳索把鬼捆起来,扔到山下喂老虎。

于是黄帝向他们敬之以礼,岁时祀奉,在门上画神荼、郁垒和老虎的像,并挂上芦苇绳,若有凶鬼出现,二神即抓之喂虎。

后来,以神荼、郁垒、虎苇索、桃木为辟鬼之神的信仰被人们承传了下来。

桃是人们崇拜久远的植物,人们认为桃多子多福,是长寿的象征,因此能够除灾避邪制鬼驱怪。老虎为百兽之王,能够“执搏挫锐,噬食鬼魅”,“故画虎于门,鬼不敢入”。

这种信仰一直流传至今,为此,人们在除夕之时,常常在门上贴上画有二神与虎的画,并挂上桃枝或桃人或苇索,以驱鬼辟邪。

此外,我国的门神,除了神荼和郁垒以外,还有唐代出现的钟馗,元代以后出现的秦琼、尉迟恭。

旧时,苏州地区的人们还崇拜晋代温峤,或崇拜东岳大帝属下的温将军与岳飞元帅。道教还崇奉青龙白虎,一些地区信奉赵云、赵公明、孙膑、庞涓等。

还有的地方将门神分为三类,即文门神、武门神、祈福门神。

文门神即画一些身着朝服的文官,如天官、仙童、刘海蟾、送子娘娘等;武门神即武官形象,如秦琼、尉迟恭等;祈福门神即为福、禄、寿三星。

这些门神虽出现的时间和区域背景不尽相同,但至今都被人们普遍信仰,其中影响最深的要数神荼、郁垒、钟馗、秦琼和尉迟恭了。

这里的秦琼和尉迟恭,是在唐朝以后出现的,关于他们二人成为门神,还源于一个传说。

相传,秦琼和尉迟恭本是唐代皇帝李世民身边的两位将军,一次,李世民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这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骚扰了。

后来,李世民觉得让两位将军每天晚上守夜太辛苦了,便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后来,结果照样管用。于是,此举也开始在民间流传,秦琼与尉迟恭便成了门神。

明清以后的武将门神在全国各地各有不同。如河南人所供奉的门神为三国时期蜀国的赵云和马超;河北人供奉的门神是马超、马岱哥俩;冀西北则供奉唐代的薛仁贵和盖苏;陕西人供奉孙膑和庞涓,黄三太和杨香武;重庆人供奉明朝末期“白杆军”著名女帅秦良玉;汉中一带张贴的多是孟良、焦赞这两条莽汉。

北京民居中供奉的除秦琼、尉迟恭外,还有我国名著《水浒传》里的解珍、解宝、吕方、郭盛。

因为北京的院落较大,占地面积往往延至后面的胡同。所以,在北京的住宅里,还有一种专贴在后门的门神。不过北京民居的后门门神只贴一位,为什么呢?因为后门一般多为单扇门。贴谁呢?多为捉鬼神钟馗和大唐丞相魏征。

钟馗是捉鬼神,可谓人人皆知,而魏征之所以成为后门门神也有文字记载。在小说《西游记》中说:唐丞相魏征斩了泾河老龙王之后,老龙王的鬼魂自觉委屈,便每夜进入内宫找唐太宗李世民索命。

无奈宫门外有秦琼、尉迟恭二将把守,老龙王冤魂自不敢从双锏双鞭下走过,便转至皇宫的后宰门,砸砖碎瓦。

由于秦琼和尉迟恭已在前门,所以丞相魏征只好亲自持诛龙宝剑夜守后宰门。时间一长,老龙王的冤魂渐渐地衰落下去,魏征手中那把诛龙宝剑便不再呈高扬之状,而是垂立一侧了。

魏征在《隋唐演义》中本是一位贤良文臣,最早在潞城县二贤庄三清观内当道长,后被民间奉为门神后,其像也仗剑怒目,一派英武气概。

在北京民宅大门上,各地门神应有尽有。如:燃灯道人、赵公明,东汉的姚期、马武,抗金英雄岳飞、韩世忠,最可爱的是京北密云一带供奉的门神竟是夫妻二人:杨宗保与穆桂英。

北京住宅院中所贴的门神多取自我国古典名著中的英雄好汉,这些武艺出众、仗义疏财、精忠报国的英雄,妇孺皆知,影响面广,备受民间崇拜。

在春节前,除了贴春联、福字和门神,还有贴年画的习俗。

一般说来,春节贴年画在城乡都很普遍,浓墨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

年画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们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对未来的美好希望。

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而是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经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不仅如此,我国还出现了年画的3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这3个地方的年画形成了我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4位古代美人。

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

到20世纪早期,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为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为挂历,风靡全国,发扬和丰富了年画的深刻内涵。

除了贴年画,在我国,部分地区在春节前,还有贴窗花的习俗。

关于这个习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

据说,我国古人在春节时,喜欢在门窗上画鸡来驱鬼怪邪气。

《山海经》说度朔山上有只天鸡,说是当太阳刚刚升起,第一道阳光照到天鸡栖息的大树时,天鸡就啼鸣。它一啼,天下的鸡就跟着叫起来了。所以春节所剪的鸡,其实就是象征着天鸡。

古代神话中还有鸡是重明鸟变形的说法。据说,在尧帝时,过往的友邦上贡一种能驱逐虎、豹、豺、狼等猛兽的重明鸟,大家都欢迎重明鸟的到来,可是贡使不是年年都来。

为此,人们就刻一个木头的重明鸟,或用铜铸重明鸟放在门户上,或者在门窗上画重明鸟,吓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来。

后来,人们在过大年时,有的用木刻、有的用铜铸、有的用纸剪,做成鸡的样子,挂在门窗上。

因为重明鸟样子类似鸡,所以后人便逐渐把重明鸟的形象该为画鸡或者剪窗花贴在门窗上,这就成为了后世剪纸艺术的源头,和过年贴窗花的风俗。

除了贴窗花,在春节前,人们还要准备鞭炮,以便在除夕之夜,新年来临的那一刻燃放。因此,鞭炮也是过年的必备品之一。

鞭炮是我国的特产,也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在我国古代,每当节日或喜庆之日,人们都喜欢用火烧竹,毕剥发声,以驱除山鬼瘟神,谓之“鞭炮”。火药发明后,人们又以多层纸密卷火药,接以引线,燃之使爆炸发声,亦称为“鞭炮”,也叫“爆仗”、“炮仗”。

传说古时候,人们途经深山露宿,晚上要点篝火,一为煮食取暖,二为防止野兽侵袭。然而山中有一种动物既不怕人又不怕火,经常趁人不备偷吃东西。

人们为了对付这种动物,就想起在火中燃鞭炮,用竹子的爆裂声使其远遁的办法。

这里所说的动物,名叫“山臊”。古人说其可令人寒热,是使人得寒热病的鬼魅。吓跑山臊,即驱逐瘟邪,才可得吉利平安。

到了唐初,瘟疫四起,有个叫李田的人,把硝石装在竹筒里,点燃后使其发出更大的声响和更浓烈的烟雾,结果驱散了山岚瘴气,制止了疫病流行。这便是装硝鞭炮的最早雏形。

火药出现后,人们又将硝石、硫黄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爆仗”。到了宋代,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即鞭炮。

鸣放鞭炮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随着时间的推移,鞭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鞭炮以示庆贺,图个吉利。过春节时鞭炮自然必不可少。

[旁注]

《山海经》是我国先秦时期的重要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全书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8卷,《大荒经》5卷。内容包罗万象,主要记述古代地理、动物、植物、矿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

钟馗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赐福镇宅圣君”。古书记载他系唐初长安终南山人。传说,他生得豹头环眼,铁面虬鬓,相貌奇异;然而却是个才华横溢、满腹经纶的人物,他待人正直,肝胆相照。在我国民间,人们常挂钟馗的像赐福镇宅,跳钟馗舞祈福祛邪。部分地区在春节前,把他的画像作为门神贴在门上。

秦琼字叔宝。山东省济南市人。唐初著名大将,勇武威名震慑一时,是一个于万马军中取人首级如探囊取物的传奇式人物。曾追随唐高祖李渊父子为大唐王朝的稳固南北征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因其功居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民间与尉迟恭为传统门神。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简称《水浒》,作于元末明初,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由施耐庵著。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也是汉语文学中最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此书版本众多,流传极广,脍炙人口,对我国乃至东亚的叙事文学都有极深远的影响。

魏征(580年~643年),字玄成。唐巨鹿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文贞,以直谏敢言著称,是我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为凌烟阁二十四功之一。北方人常将他的画像用于后门门神。

穆桂英是我国古代四大巾帼英雄之一,也是个“杨门女将”。她是杨宗保的妻子,杨继业的孙媳妇。传说,她与杨家将一起征战卫国,屡建战功。杨家太君佘赛花百岁挂帅,率12寡妇西征,穆桂英50岁尤挂先锋印,深入险境,力战番将,大获全胜。在我国北方,人们喜欢用她和她丈夫的画像作为门神。

木板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之一。它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仁宗时代的毕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升为印刷术的始祖。我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

尧帝(公元前2377年~公元前2259年),姓尹祁,号放勋。因封于唐,故称“唐尧”,由于他德高望重,人民倾心于帝尧。他严肃恭谨,能团结族人,使邦族之间团结如一家。尧到年老时,大家一致推荐舜作为他的继承人。尧把自己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又对舜进行了长期的考察,最后才放心的禅让。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汉元帝时期宫女,今湖北省兴山县人。公元前33年,昭君主动出塞和亲,避免了边塞的战火。在我国古代,人们常常用她和其他三大美人的画像作为年画。

重明鸟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鸟。尧当国君几十年,贤明、节俭的声誉远播四海,在晚年的时候,远在万里之外的支国给尧进献了此鸟。其形似鸡,鸣声如凤,此鸟两目都有两个眼珠,所以叫做重明鸟。它的气力很大,能够搏逐猛兽,于是,我国古人,便把它的画像贴在门窗上。

硝石又称焰硝、钾硝石等。无色、白色或灰色结晶状,有玻璃光泽。可用于配制孔雀绿釉。还可用作五彩、粉彩的颜料。是制造火药的原料之一。古人用它制成火药后,再运用火药制成了过春节时使用的鞭炮。此后,人们便有了过年过节燃放鞭炮的习俗。

[阅读链接]

门神是道教和民间共同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旧时人们都将其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避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民间最受人们欢迎的保护神之一。道教因袭这种信仰,将门神纳入神系,加以祀奉。

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就是奇形怪相。

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节日的食品样样准备齐全

在我国有句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当然,在春节前,人们除了要准备春联、福字等物品外,最重要的还要准备过年的食品。

在我国古代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

除了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必须尽早准备外,还要准备春节的必备食品。比如年糕、饺子等,这些食品的原材料也要稍稍提前准备。还有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等,都要采买充足。

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多种变化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食品。年糕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据说,我国古人在700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种植稻谷。从汉朝起,就有了“稻饼”、“饵”、“糍”等多种称呼。

不过,年糕的真正出现,大约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吴国大夫伍子胥帮助阖闾夺了吴国王位,并帮助他整顿军队、强盛国势,但后来阖闾志得意满,命令伍子胥筑“阖闾大城”,以显示他的功德。

城垣建成后,吴王摆下盛宴庆贺。席间群臣纵情酒乐,认为有了坚固的城池便可以高枕无忧了。

见此情景,国相伍子胥深感忧虑。他叫来贴身随从,嘱咐道:“满朝文武如今都以为高墙可保吴国太平。城墙固然可以抵挡敌兵,但里边的人要想出去也会同样受制。如果敌人围而不打,吴国岂不是作茧自缚?忘乎所以,必至祸乱。倘若我有不测,吴国受困,粮草不济,你可去相门城下掘地一米取粮。”

随从以为伍子胥酒喝多了,并未当真。没过多久,吴王阖闾驾崩,夫差继承王位,听信谗言,伍子胥力谏吴王拒绝越国越王勾践的求和,遭到嫌弃并被赐死。

伍子胥自刎后,越王勾践便举兵伐吴,将吴国都城姑苏城团团围住。吴军困守城中,炊断粮绝,街巷内妇孺哭声惨不忍闻。

这时,那位伍子胥随从记起从前的嘱咐,便急忙召集邻里一起来到相门外掘地取粮,当挖到城墙下一米深时,才发现城砖是用糯米粉做的。

顿时人们激动万分,朝着城墙下跪,拜谢伍子胥。这些糯米粉救了全城老百姓。于是在伍子胥的家人主持下,将糯米粉做的城砖分给城内饥民,大家暂时度过了饥荒。

后来,姑苏城的人们为了纪念伍子胥爱国忧民的精神,此后每到寒冬腊月,就准备年糕,一来表示对伍子胥的怀念,二来可供在送旧迎新的春节与亲朋好友分享。所以,现在苏州城的年糕造型与城砖相似,而且煮后不腻,干后不裂,久藏不坏。

这则传说故事,不论是否具有实事性,但这个传说充分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忠臣贤相的敬仰之情。

在辽代时,据说北京的正月初一,家家就有吃年糕的习俗。到明朝、清朝的时候,年糕已发展成市面上一种常年供应的小吃,并有南北风味之别。

年糕美味、香甜、醇香,具有浓重的历史气息。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和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

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蘸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原材料是粳米,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在春节时,除了吃年糕,更多地方还有吃饺子的习俗。

饺子是深受我国人民喜爱的传统特色食品,有水饺、蒸饺,煎饺等,是我国北方民间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节必备食品。有一句民谣叫“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据说,饺子起源于东汉时期,为医圣张仲景首创。相传张仲景任长沙太守时,常为百姓除疾医病。有一年当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门口垒起大锅,舍药救人,深得长沙人民爱戴。

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后,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走到家乡白河岸边,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

原来当时伤寒流行,病死人很多。他心里非常难受,决心救治人民群众。张仲景回到家,求医的人特别多,他忙得不可开交,但他心里总挂记着那些冻烂耳朵的穷百姓。他仿照在长沙的办法,叫弟子在南阳东关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舍药治伤。

张仲景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是总结汉代300多年临床实践而成的,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乞药的病人。

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

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照娇耳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食用。

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扁食”,在冬至和大年初一吃,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善举。

张仲景治病救人故事充分表达了人们对崇高医德的赞颂。因此,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们吃着饺子,心里仍记挂着张仲景的恩情。

现在,我国人用不着用娇耳朵来治冻烂的耳朵了,但饺子却已成了人们最常见、最爱吃的食品。

那么,人们最爱吃的这种食物又是怎样做成的呢?

一般来说饺子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原料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

饺子多以冷水和面粉为剂,将面和水和在一起,揉成大的粗面团,盖上蒸干的湿纱布或毛巾。放置一小时左右,再用刀切或手摘成若干个小面团,先后揉搓成直径约3厘米左右的圆长条,刀切或手摘成一个个小面剂子,将这些小面剂子用擀面杖擀成中间略厚周边较薄的饺子皮,包裹馅心,捏成月牙形或角形。

先将冷水烧开,饺子下锅并用漏勺或者汤勺顺着锅沿逆时针或顺时针轻轻搅动,以防饺子粘连。煮至饺子浮上水面,馅皮分离即可,如为肉馅可在沸腾时添少许冷水再烧,反复两三次。

饺皮也可用烫面、油酥面或米粉制作;馅心可荤可素、可甜可咸;成熟方法也可用蒸、烙、煎、炸等、荤馅有三鲜、虾仁、蟹黄、海参、鱼肉、鸡肉、猪肉、牛肉、羊肉等,素馅双分为什锦素馅、普通素馅之类。饺子的特点是皮薄馅嫩,味道鲜美,形状独特,百食不厌。

饺子的制作原料营养种类齐全,蒸煮法保证营养较少流失,并且符合我国色香味饮食文化的内涵。

正统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调以醋、蒜末、香油、酱油为佐料沾着吃。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百姓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肴。

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

北方春节喜吃饺子,其寓意团圆,表示吉利和辞旧迎新。为了增加节日气氛和乐趣,历代人们在饺子馅上下了许多功夫,人们在饺子里包上钱,谁吃到来年会发大财;在饺子里包上蜜糖,谁吃到意味着来年生活甜蜜等,真是食俗颇丰,意味深长,充分代表了年节的情趣。

一家老少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充分享受春节合家团聚带来的天伦之乐。

当然,在春节时,人们除了吃饺子,还要吃其他特色美食。

在北京和天津等地,人们一般在除夕之夜做大米干饭,炖猪肉、牛羊肉、炖鸡,再做几个炒菜。

陕西家宴一般为四大盘、八大碗。四大盘为炒菜和凉菜,八大碗以烩菜、烧菜为主。

安徽南部仅肉类菜肴就有红烧肉、虎皮肉、肉圆子、木须肉、粉蒸肉、炖肉及猪肝、猪心、猪肚制品,另外还有各种炒肉片、炒肉丝等。

湖北东部地区为“三蒸”、“三糕、“三丸”。“三蒸”为蒸全鱼、蒸全鸭、蒸全鸡;“三糕”是鱼糕、肉糕、羊糕;“三丸”是鱼丸、肉丸、藕丸。

哈尔滨一带一般人家炒8个至16个菜不等,但必须是双数,其主料无非是鸡鸭鱼肉和蔬菜。

浙江有些地方一般为“十大碗”,讨“十全十福”之彩,以鸡鸭鱼肉及各种蔬菜为主。

赣南的年夜饭一般为12道菜。江西南昌地区一般10多道菜,讲究四冷、四热、八菜二汤。

在苏州一带,餐桌上必有青菜,意为安乐菜;黄豆芽,寓意如意菜;芹菜,意为勤勤恳恳。

湘中南地区必有一条1000克左右的鲤鱼,称“团年鱼”,必有一个3000克左右的猪肘子,称“团年肘子”。

皖中、皖南餐桌上有两条鱼,一条完整的鲤鱼,只能看却不许吃,既敬祖又表示年年有余,另一条是鲢鱼,可以吃,象征连子连孙,人丁兴旺。

安徽祁门家宴的第一碗菜是“中和”,用豆腐、香菇、冬笋、虾米、鲜肉等制成,含义为“和气生财”。

合肥的饭桌上有一碗“鸡抓豆”,意思是“抓钱发财”。管家人要吃一只鸡腿,名为“抓钱爪”,意味着明年招财进宝。

安庆的当家人要在饭前先吃一碗面条,叫“钱串子”。

南昌地区必食年糕、红烧鱼、炒米粉、八宝饭、煮糊羹,其含义依次是年年高升、年年有鱼、粮食丰收、稻米成串、进财进宝、年年富裕。

[旁注]

春秋战国时期时间是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又称东周时期。西周时期,周天子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威权。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同时,一些被称为蛮夷戎狄的民族在中原文化的影响或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很快赶了上来,出现了很多小国争夺霸主的局面。

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楚国人之子胥父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忌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传说,他在修建吴国城墙时,把糯米制成城砖,拯救了吴国百姓,并因此形成了年糕的雏形。

越王勾践(约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65年),春秋末越国国君。公元前496年,勾践即位后不久,即败于吴国。两年后,吴王姬夫差攻破越都,勾践被迫屈膝投降。勾践自战败以后,时刻不忘会稽之耻,日日忍辱负重,卧薪尝胆,不断等待时机,发愤图强,终成强国。公元前473年灭吴,成为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个霸主。

大寒是我国二十四个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小寒则是大寒之前的节气。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大寒节气,大气环流比较稳定,环流调整周期大约为20天左右。过了大寒,又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所以说:过完大寒,就要过年。

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这是我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传说,张仲景是我国最早始创饺子的人。

衙门指旧时官吏办事的地方。其实衙门是由“牙门”转化而来的。衙门的别称是六扇门,它本是军旅营门的别称。当时战事频繁,王者打天下,守江山,完全凭借武力,因此特别器重军事将领。军事长官们以此为荣,往往将猛兽的爪、牙置于办公处。汉末时,“牙门”成了军旅营门的别称。这一名称逐渐移用于官府。

擀面杖指擀面用的木棍儿。我国很古老的一种用来压制面条的工具,多为木制,用其捻压面饼,直至压薄,是我国民间制作面条、饺子皮、馄饨皮、面饼不可缺少的工具。擀面杖有好多种,河南用的是两头尖尖的,山东是两头和中间平的。总的说来,擀面杖以香椿木为上品,其他次之。

烩菜指的是一种烹调的方法,而不是某种菜式的名称。烩菜,就是指把肉类和多种菜经过炒制,加水,最后炖熟。陕西八大碗就是一种既普通又实惠的菜肴,把鸡鸭鱼肉以传统方法烹制,再用传统瓷碗盛放摆上餐桌的美食。

[阅读链接]

在我国,各地的除夕家宴上,还有一种或几种必备的菜,而这些菜往往具有某种吉祥含义。

特别是年夜饭,在某些地区非常讲究:

一是全家务必聚齐,因故未回者必须留一座位和一套餐具,体现团圆之意,

二是饭食丰盛,重视“口彩”,把年糕叫“步步高”、饺子叫“万万顺”,酒水叫“长流水”,鸡蛋叫“大元宝”,金鱼叫“年年有余”;这条鱼准看不准吃,名为“看余”,必须留待初一食用。北方无鱼的地区,多是刻条木头鱼替代。

三是座次有序,多为祖辈居上。孙辈居中,父辈居下,不分男女老幼,都要饮酒。吃饭时关门闭户,热闹尽兴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