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观念素质教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社会导向对学生观念的影响

我们正处在社会科学技术与经济的迅速发展、价值观念深刻变革的时代。新形势下,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们在思想认识、道德选择、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独立性、多样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世界范围内不同思想文化之间的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国内思想文化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也进一步凸显,各种社会思潮日益活跃。在这一大背景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任务更加繁重。还要看到,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热点和难点不断,一些深层次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些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不时出现,也必然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到人们的思想上来。

复杂多样的社会思想环境必然对青年产生重要影响,而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和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更加复杂多样,同时学生面临的来自社会、家庭、学习、生活、情感等各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这使共青团引导青年的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实践中努力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基本要求。如今社会媒体的飞速发展和多元化演变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产生的影响已越来越不容小觑,大众媒体对学生价值取向的导向功能,既有积极的正面导向,也有消极的负面影响,而网络在其中起到了加速器的作用。

媒体的演变及媒体的发展

所谓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介质,通俗的说就是宣传的载体或平台,能为信息的传播提供平台的就可以称为媒体了,至于媒体的内容,应该根据国家现行的有关政策,结合广告市场的实际需求不断更新,确保其可行性、适宜性和有效性。此前,传统的四大媒体分别为:电视、广播、报纸、网站。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衍生出新的媒体,例如:IPTV、电子杂志等,他们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但与传统媒体又有着质的区别。但是,就其重要性、适宜性、有效性而言,互联网正在从“第四媒体”逐步上升为“第一媒体”。今天的我们,被各种媒介包围着,特别是以电视和网络为代表的电子媒介,更是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电子媒介的普及,宣告了以单一的印刷文化为中心的社会文化格局的彻底改变,宣告着我们身处一个“读图时代”和“影像时代”,而且身处一个全方位传播、多媒体介质、流动迅速、信息增殖迅猛的时代。如今的社会状况,已经与上世纪初的媒介环境不可同日而语。

(1)现代媒体

现代媒体,是指运用现代传播技术向社会公众传播各类信息的媒介形式,它以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技术为核心,是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产物。它作为一种有效的潜移默化的宣传教育形式,对大学生的思想变化有着巨大的影响。

现代媒体日益多样的传播形式,从时间和空间上都是对传统意义媒体的一次飞跃,电视、录音、录像进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尤其是多媒体的运用,现代媒体的高效、快速、多样化的运转模式,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得以巧妙地融入文化娱乐之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生动活泼。另外,远程网络教育形式的不断推陈出新,交互式教学的广泛运用,大大改变了过去单向教育的弊端,不仅是单纯教育形式的变革,还使学生得以相互交流,与教育者互相沟通,改善了教育效果。

(2)网络媒体

网络媒体作为继报纸、广播电台、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逐渐展示了其无可争议的影响力,其影响已经全面渗入到公众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互联网的特点给现代人的社会关系带来了新的变化,不断的丰富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但是,由于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以及大学生价值观的可塑性,会使许多大学生在网络上并不能正确的辨别事件的真相,也容易受到他人的欺骗,难以对社会形成正确的认同,容易受到煽动,走入极端,可能会不知不觉中形成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众多错误、偏激的舆论和观念容易形成一种导向,反过来将促成更多不明真相的大学生受到影响,造成他们是非观模糊、道德意识下降等等。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们要掌握网上斗争的主动权,要研究互联网的特点,关注互联网发展的新动向,善于利用互联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谴责不道德的行为,从而使网络成为塑造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新阵地。

大学的思想教育工作者有了更多的途径将正确的知识与信息传播给大学生,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和影响他们。许多高校已经尝试探索利用现代传媒的力量,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并且找到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新途径。

例如,大力开发互联网资源,利用BBS、QQ等方式开展网络教育、服务、咨询、竞赛等活动,既充分利用网络的及时性、实效性,又发挥了网络的互动性,增强了教育实效。某些高校还有针对性地建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宣传网站,直接对广大学生进行正面宣传教育,充分发挥传媒的优势。这些宣传网站经常地、大量地传递给大学生们各种正面信息,对大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并成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当代学生的价值取向现状分析

价值取向是指的是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价值取向具有实践品格,它的突出作用是决定、支配主体的价值选择,因而对主体自身、主体间关系、其它主体均有重大的影响。

价值取向的合理化是进步人类的信念,就现代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多为独生子女,在中学及以前的教育过程中,学习与升学的压力,生活上对家庭的过多依赖等,使得他们在心理发展中存在很多问题,生理与心理发展的不协调,个体需要与社会现实的矛盾,使他们进入大学后有较多的不适感、失落感和彷徨感。同时,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剧烈变化,传统与现代观念的冲突,东西文化的交融与对抗,使社会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性。社会价值观念,个体心理发展水平以及家庭经济、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因素,无不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带来巨大的影响。

抓好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艰苦细致的工作,是高校共青团的重要职责之一。

从总的情况看,目前,高校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流是好的,总体呈现积极进取、健康向上态势,成才成功愿望和学习自觉性进一步增强。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政治兴趣和政治信念趋向淡化,理想功利化趋势明显。高校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也出现了教育目标偏移、评价标准多元化、教育模式缺乏创造性、教育效果一般化等现象。有必要采取措施,加强这项工作。

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要遵循学生发展成长的规律,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要突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之间的主体性,尊重大学生的自主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允许学生在一个开放的、民主的环境中学习。学生是先进文化的接受者、创造者、传播者,是推动先进文化建设的生力军。因此,接受和传播当代中国的主导文化,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传播科学知识,反对迷信;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应当成为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内容。

社会的和家庭的、历史的和现实的、国内的和国外的、经济政治的和科技文化中的各种信息和问题,都会以各种方式和渠道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支配着大学生的行为。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目标要与动态发展的社会现实相一致,应从现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条件出发。掌握学生人生观形成的特点,从学生现有的思想状况出发,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可以接受的程度出发,有分别地、分层次地进行教育,既要贯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总目标,又不能降低培养“四有”新人的要求。

在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时,要注重学生思想品德层次高低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对那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思想素质高的大学生,教育和帮助他们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把他们真正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对于那些在思想素质、道德品质等方面处于中间层次的学生,应引导他们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有用人才;对那些受消极人生观影响较大的极少数学生,则应引导他们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逐步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

传媒对学生观念形成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以新媒体为主的大众传媒对社会的影响力也明显增强,大众传媒对学生价值取向的导向功能,既有积极的正面导向,也有消极的负面导向。无论是呈现国际国内形势、环境还是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塑造人们的文化价值观等方面,大众传媒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大众文化的引领者和意识形态工具的媒体对学生从行为到思维、从内到外不同程度的影响是无形的、深刻的。

(1)国内媒体的宣传路线

国内媒体在宣传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上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国内外媒体所报道的我国社会经济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的成绩,对大学生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影响,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对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2)现代媒体弘扬社会道德

现代传媒所褒扬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家庭美德的大力弘扬,以及对社会丑恶现象的无情鞭挞,让学生对社会美好的一面更加尊崇,对社会阴暗面有所警惕,引导广大高校学生识别善恶、明辨是非,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基本道德规范,培养树立优良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的行为举止。

(3)现代传媒社会热点问题

现代传媒更加关注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关注人民群众所想所急,传媒所关注的众多社会问题,诸如国有企业改革、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学生诚信教育等问题,切合现实,直面当代社会与学生自身实际,其时效性与过去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媒体的关注热点,比如《新闻调查》、《焦点访谈》等电视栏目,报纸上的时政专栏等,不但丰富了我们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使我们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切合实际、更贴近生活。

(4)现代媒体的信息承载量

现代传媒所承载的信息容量远远超出传统媒体,尤其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让高校学生得以广泛地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接受他们在课堂上、书本上可能难以学到的许多东西,带给学生更多了解社会、把握时代脉搏、接受新的思想观念的机会,对提高其综合素质,尤其是对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将会起到更为重要而现实的作用。

然而,任何科学技术都是一把“双刃剑”,现代传媒本身要面向市场,为了达到某些经济上的利益,不可避免的会宣传一些负面的思想和观点。学生本身就处在一个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高度可塑性的时期,而大众传媒在此时却没有及时、准确地给学生提供好的高质量、有水平的鉴别标准,相反,当学生的思维方法、价值观念、判断是非观被媒介所传播的理念改变之后,对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产生不可忽视的危险,加上主观意识难以轻易改变的因素,将对传统教育工作构成新的挑战。

学校教育应利用现代传媒

做好引导青年工作,是党对共青团的一贯要求,是党赋予共青团的光荣任务。在新时期始终强调共青团要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坚持不懈地引导广大青年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随着现代传媒的发展,校园思想政治教育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学校一方面可以利用现有的宣传工具,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体现传媒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发挥传媒对学生的舆论引导功能,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出发,才能不断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加有效的教育、引导和更为有力的支持、服务,全力营造稳定、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另一方面,应当充分利用“网络社会”所创造的机遇和条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以适应其发展的需要,并尽量克服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才能使我们充分享受它所带来的进步性和优越性。

我们要善于利用媒体作为信息交流的技术和工具,建设校园各类媒体,开发德育建设平台,扩充德育工作渠道,塑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利用媒介改造良好的大学校园信息环境,成为引导和塑造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有力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