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先秦军事工程(2)
以上是商王朝前期国家都城的城池工事概况。在王畿以外的外服小方国各城,则与此大不相同,不仅面积小,而且以军事性质为主。湖北黄陂叶店,发现一座公元前15世纪前后的古城遗址,位于府河北岸高地偏东南部,称为盘龙城。城的平面也呈方形,南北城墙长290米,东西城墙长260米。四面城墙的中部各有城门一座。城墙现存残高为1—3米,构造、夯筑技术与郑州商城相近。城墙外有宽约14米、深约4米的外壕,壕内侧有积土,高出外侧约1米以上。在城南壕底曾发现桥桩柱穴,可知当时是架桥出入城池的。城内仅有大型房殿遗址,系诸侯贵族及其军队居住之处。城南、城北才有一般居民住房遗址。说明这是一个纯军事性质的城堡。
商代后期,迁都于殷,据《竹书纪年》说:“自盘庚徒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不更都”。殷亦称殷墟,它的具体位置,经考古发掘,已经证明在今河南安阳西北小屯村一带。总面积达24平方公里,曾发现大量宫殿、民房、手工业作坊遗址,并出土大量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礼乐器皿以及带卜辞的甲骨等,是一个规模相当大的早期城市。这里虽是商代后期的国都,但迄今为止,经近20次发掘,仍未发现有城墙存在。
西周的都城及“周道”
周族是一个古老的姬姓部族,原生活于以豳(陕西旬邑)为中心的地区,后来南迁至周原(陕西岐山附近地区)一带,至姬唱(文王)为王时,已成为商王朝西方的一个大方国。它逐渐向东扩展,灭崇(河南嵩县北)后,迁都于丰(陕西长安西南),不久又建辅都于镐(丰京略东)。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姬发(武王)灭商,建立了西周王朝。为了加强对原商地区的统治,姬旦(周公)在洛邑(河南洛阳)又营建了一个都城,后称丰、镐为宗周,洛邑为成周,它们都是西周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经过夏、商两代近千年的发展,我国奴隶制社会已进入繁荣鼎盛时期,社会生产力较前大有提高,中央王朝的权力也较前有所集中。西周王朝推行“宗法制”与“封建制”,并以礼治来加强。“宗法制”就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利用大、小宗的传嫡制来巩固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制度,以加强王权及各级奴隶主贵族的专制统治。“封建制”就是将周王子弟、同姓贵族、有功或臣服的异姓贵族,封为公、侯、伯、子、男等不同等级的诸侯,分配在全国各要地,建立军事据点性质的城邑,以统治当地民众,藩屏西周王室。据《吕氏春秋》记载,当时“服国八百,封国四百”;但重要的大国,只有71个。这些大国,是西周王朝统治的支柱。它们不仅拥有自己的常备性质的军队,而且也修建了保卫自己的城池。因而,就形成了疏散分布于全国各要地的城池网络。
为加强礼制,以便有效地维持等级制度,西周王朝对诸侯的都城规模,也按照爵位大小作了相适应的规定。《周礼·考工记》说周王都城“方九里”,诸侯们的都城,则“大都,不过叁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等。有的更具体地说:王城方九里,长五百四十雉;公城方七里,长四百二十雉;侯、伯城方五里,长三百雉,以及王城高九仞,公、侯城高七仞,伯城高五仞……这些绝对数字,是后人按后世观点写出的,难免带有想像的成分,并不一定准确。但由于诸侯各国大小不一,所统辖的民众、土地也多少不一,势必受到人力、物力及防守能力的限制,因此,各国都城的修建,其规模基本上与国家的大小相适应,并有所差别,这一点则是毫无疑义的。
西周王朝幅员辽阔,屏藩王室的军事据点分散于各国各地。西周王朝为了能密切与诸侯的联系,确保王都与各诸侯国都之间的交通畅通,以便于机动军队、传递军情,以王都为中心,向四面八方构筑了许多条以军用为主的国家一级的道路,称为“周道”,或称“周行”。西南至巴蜀(四川),北至秦、晋(陕西、山西),东北至燕、齐(河北、山东),东南至淮夷(安徽、江苏),南至申、荆(湖北),都有“周道”可通。
据古文献记载,“周道”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路面平、路身直。《诗·小雅·大东》说“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形容它像磨刀石一样平坦和牢固,像箭杆一样挺直;《诗·小雅·小弁》和《左传》襄公五年所引逸诗,也都赞扬说:“(平)周道”,“周道挺挺(直)”。二是路幅较宽,四马战车可以通行无阻。《诗·小雅·四牡》说:“四牡马非马非(速驰不停),周道倭迟(遥远之貌)”;《诗·小雅·何草不黄》还记有辎重车行驶于周道的情况,说“有栈之车,行彼周道”。三是周道两侧植有树木。《国语·周语》说:“周制有之曰:列树以表道”;《诗·大雅·绵》说:“柞、械拨矣(柞械树生叶时),行道兑(通行)矣”,可见周道两侧是种有树木的。道旁植树,不仅可起遮荫、标识作用,而且也起遮蔽、障碍作用。商代后期,战车已成为军中主要兵种,至周代,车战已成为主要作战方式,所以植树设障,就列为国家的重要防御设施之一,它和壕沟、土墙相互配合,成为战车难以逾越的障碍。
据《周礼·秋官·司寇》记载,周王朝设有专门“掌达国道路”的官员“野庐氏”,负责管理道路的“宿息井树”,在国家有军事行动时,要保障道路安全和畅通,以及军队的沿途休息、饮水等事务。《周礼·夏官·司马》记载,还设有“掌修城郭沟池树渠之固”的官员“掌固”,和管理各种障碍设施的官员“司险”,“设国之五沟五涂(道路),而树之林以为阻固”,一旦国家有警,“则藩塞阻路而止行者”。
王城、诸侯都城、沟涂、树障以及国家公路的周道等工程设施,组成了西周王朝的防御筑城体系。
东周(春秋)时期的筑城
公元前771年,申侯与犬戎等联合,进攻西周王都,周幽王姬涅出逃被杀,申侯等贵族拥立幽王之子姬宜臼为平王,往东迁都洛邑,史称东周。从东周开始至公元前476年的一段时间,也叫春秋。
春秋是奴隶制开始瓦解,封建因素逐渐增长的急剧动荡的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也是战争极为频繁的时代。在295年中,仅据不完全的统计,就曾发生过较大的战争376次,其中还不包括众多的奴隶起义。由于铁的发现和逐渐使用,由于牛耕的推广,生产力迅速提高,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也随之发展。各诸侯国为了争夺劳动力和土地,为了扩大自己的统治区和号令其他诸侯,收取贡物,相互争战、兼并弱小,出现了“王室衰微”、诸侯兼并、大国争霸的局面。按孔子的说法,西周前的“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至东周时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春秋开始时,据《文献通考》说,尚有诸侯国131个,随着兼并争霸战争的加剧,国家急剧减少。《荀子》说齐桓公“并国二十五”。《韩非子》说晋“献公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荆(楚)庄公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吕氏春秋》说晋文公“兼国三十九”。《史记》说秦穆公“兼国二十,开国千里”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加强自身的生存能力,各国竞相构筑城池或增修城池。不仅如此,各大国的卿、大夫等,也纷纷在自己的采邑构筑城池。于是掀起了大规模构筑、增筑城池的高潮。西周王室所规定的那些筑城规模的条条框框,当然也就被突破,各国都按照自己的需要和可能,来修建自己的国都。春秋时期的都邑城址,现存颇多,各大国的都城,差不多都有遗迹可寻。
(一)东周王城
1954年以来,曾不断对洛阳东周王城进行勘察。该城南邻洛河,西跨谷水(今涧河),城的平面呈不规则的方形。始建于东周初期。夯土城墙早已湮没。位于地势较高处的北面城墙和西南、西北、东北三个城角,在地下保存尚好。北墙长约3公里,全城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开始筑建成的城墙,仅厚5米左右,后经增修加厚,为14米左右。城墙拐角处夯土加宽,估计城上有用于防守的建筑设施。城外有深5米的壕沟。
(二)各国都城
1978年对山东曲阜鲁国都城进行勘察、发掘。该城位于洙水、沂水两河之间,城东南为丘陵山岳,西北和西南一片辽阔的原野。城的平面近似椭圆形。始建于西周时期,至今尚有残墙存在于地表之上。东西长约3.5公里,南北宽约2.5公里,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墙厚5—7米。城西、北两面,利用距城墙约20—30米的洙水为城壕,河宽30米,深4—5米;东、西两面挖有城壕,宽30米左右,通向洙水及沂水。全城共11座城门,除南面两门外,其他三面各有城门三座。
1971年对山东临淄齐国都城进行了发掘,该城位于临淄城西部和北部,东临淄水,西依系水(今泥河),南有牛山、稷山,东、北两面是辽阔的原野。始建于西周。城为大小两城组成,小城在大城西南方。城墙残迹尚存于地上。城的四周很不规整,有的呈直线,有的沿河岸构筑,蜿蜒曲折。城墙全部夯筑而成。大城周长14公里,小城周长7公里,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城墙厚度一般为二十余米,城根部最厚处达67米。全城有24个拐角,拐角处墙加厚,城上有防守设施遗迹。《齐乘》引《齐记补》说,该城有城门13座,现仅探明11座。小城南面二门,其他三面各一门;大城南、北各二门,东西各一门。城门道两侧,有垒砌的石墙,城墙上还建有排水口。城东、西两面,利用洙水、系水为城壕,南、北两面挖有城壕。城壕及洙水、系水,均宽约30米。凡正对城门处的城壕,往往显著变窄,以便架桥,尚有夯土与石块修建的墩可寻。小城为奴隶主、贵族统治集团居住的宫殿、官署区;大城为平民及奴隶的居住区。按《吴越春秋》:“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的原则说,小城属于城的性质,而大城则属于郭的性质。
郑国都城,位于河南新郑双洎河、黄水之间,始建于春秋时期,城的平面很不规则,东西长5公里,南北最宽处4.5公里。中间又有南北隔墙,将城分为东、西两半。两城性质,与齐都相似:西城稍小,略作长方形,为宫殿、官署区;东城呈曲尺状,面积比西城大一倍,为手工业作坊及居民区。全城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现存城墙残高尚有15—18米,墙基厚40米。
楚国都郢城,位于湖北江陵北,也叫纪南城,始建于春秋时期。该城平面略呈方形,东西长4.5公里,南北长3.5公里,总面积约16平方公里。城墙保存尚好,有的高出地面7米,顶部宽12—14米。城外有护城河环绕,目前已发现有5座城门2座水门。城门每门3个门道,门道一侧有门卫房遗址。水门用四排木柱构筑而成,亦为每门3个水道。
春秋末期所建都城,规模更大,如吴国都城,吴王阖闾时由伍员建造。不仅筑一大城,而且还筑一纯军事据点性质的小城,以拱卫已发展为城市的国都。据《越绝书·记吴地》载:“吴大城周四十七里二百一十步三尺,陆门八,其二有楼,水门八”。大城城址即在今江苏苏州。据《越绝书·记吴地》说:“吴小城周十二里,其下广二丈七尺,高四丈七尺,门三,皆有楼”。小城城址在无锡西南25公里,与武进交界之处,紧依仆射山(白药山)和胥山,面临太湖。城东群山连绵,闾江蜿蜒流经城北和城西,可控制太湖北走廊,扼守苏南交通要冲。该城遗址城墙至今明显可见:城中有土墙将城隔为东、西两部分,墙厚约20米,现存残高3—4米,城墙系堆土而成,城周均有河道相连,实测该城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
吴国都城的规模,不计小城和郭(“郭六十八里六十步”),也比洛邑东周王城的规模大三四倍,甚至比周王朝规定的王城“方九里”也大得多。可见这时周王朝的礼制已完全丧失制约作用。
(三)各国邑城
江苏常州西南7公里处,有一西周时期的小国淹,春秋时期为吴兼并,淹城就变为吴国的一个军事城堡。淹城构筑比较特别,有内、中、外三道城墙,内城呈方形,周长约500米;中城也是方形,周长约1500米;外城为不规则的圆形,周长2500米。每道城墙只有一座城门,而且不在同一方向上。内城门在南墙正中,中城门在西墙偏南端,外城门在西北面。三道城墙外均有城壕。内城壕已湮没,中城及外城壕宽45—50米,深约9米,长年不干。内城地势隆起,城墙高距地面约6米左右,中、外城紧挨城壕,墙高距水面约10米。三道城墙的厚度,均在25米左右,为堆土筑成。中城城壕不与外界相通,但曾于壕底出土铜镞、铜剑等兵器及四只西周时期建造的独木舟。其中一只长11米,现存北京历史博物馆,判断为巡弋中城壕及载人出入中城之用。从城门方向看,当是吴国向东方防御的军事要点。
吴王夫差为了争霸中原,修筑了邗沟,并筑建了邗城,以作为屯军之用。该城位于江苏扬州西北2.5公里处的蜀岗之上。平面略呈方形,总面积约2.6平方公里。东、西、北三面有板筑夯土城墙,南面利用蜀岗断崖。城墙厚约20—40米,残高有的尚存7米。断崖高7—10米,陡度约为50度。四面均有城壕(护城河),西、北、南面壕宽达100米,均与邗沟相通。东面城壕较窄,为20—40米,但在城壕外面,即为平行的邗沟。东、北、西城墙,各有城门一座,城门外均有瓮城遗址,城东北角有城楼遗址。另外在北、东两面,还各有水门一座,船舰可由邗沟进入城中。这是一个作为屯兵、积粮的前进战略基地,纯军事性质的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