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先秦军事工程(1)
夏代的筑城
城堡的大量筑建,说明掠夺性战争的剧烈;以城堡为中心的聚落群的大量出现,则说明部落联合体的普遍存在。联合体的不断扩大和战争的日趋频繁,促使联合体间进一步结盟,组成更大的地区性联合体。随着联合体内部社会结构、社会分工、经济活动和外部关系的复杂化,联合体的管理体制也日益复杂。如《尚书·尧典》记尧时已设置有四岳、十二牧、司空、司徒、后稷、秩宗、典乐、纳言等职官;随着人们对社会秩序的要求愈来愈高,联合体首领的权力也就越来越大。许多联合体逐渐形成一个个相对稳定,独立的政治实体。陶唐氏部族首领尧、有虞氏部族首领舜和夏族首领禹,就是中原地区三个最大的部族联合体的领袖,并相继成为间接控制中原地区的盟主。大约在公元前2070年,禹继舜为中原盟主时,战争更为频繁。据说“国之不服者三十三”。禹不仅“攻曹、魏、屈、骜、有扈,以行其教”,还曾“伐共工”并灭相柳氏。当时规模最大的战争,是征三苗之战。禹继尧、舜率领中原地区不同族系的各个联合体,经过激烈的战斗,终于将实力最强的江汉地区苗族系统的大部落联合体击败,吞并了其中一部分部落,赶走一部分部落,更进一步地走向部族融合的道路。据《左传》哀公七年记:“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说明这时禹已成为凌驾于万国之上的,以华夏族为中心、包括一些没有血3缘关系的酋邦、部落大联合体的盟主,创造了建立国家的条件。与此同时,禹的权力也达于集中的顶点,如《国语·鲁语》说:当他召集诸侯们在会稽开会时,“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这种处置,当然是极不正常的,但它却说明:国家权力的最终形成已指日可待了。禹死后,虽然仍接传统习惯,以由禹生前推荐的东夷族酋邦首领益为中原大联合体的盟主,但禹的儿子启,以武力击杀益,夺取了中原大联合体的统治权,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王朝。
夏王朝建立后,组建了6个师的常备军,并充分运用当时最先进的技术——青铜冶炼技术,制造兵器,同时在禹武力征服的基础上,歼灭了与夏对抗的有扈氏和平定了叛启的武观等,基本上稳定了统治。当时夏王朝直辖的军事力量,远远超过其他任何一个方国的武装力量,不存在被攻击的忧虑,所以很少新建有防御设施的城市。又由于夏王朝的王都经常迁徙,据古文献记载的不完全统计,从禹至桀17王,共变更王都13处。这13次都城,地望比较明确的:安邑、晋阳、平阳在山西,阳城、阳翟、斟寻在河南,斟灌在山东西部,东西相距2000里,这样频繁和远距离的迁徙,使夏王朝都城规模不可能很大。从考古发掘的成果看,基本上沿用先夏时筑建的城堡,或在其旧址上重修及修葺。即使其后期建造的王都,也仅筑有围墙宫城,而没有高厚的城墙。
位于河南偃师的二里头文化遗址,据说是夏桀所居的都城斟鄩。遗址东西约2.5公里,南北约1.5公里。外围没有城墙,仅在遗址中部发现两座土围墙宫城。一座稍大,围墙筑在夯土台基上,台基高约3米,边缘部分为缓坡,宫墙就筑在缓坡内缘上,墙内全是宫殿遗址。宫城略呈方形,仅东北角凹进一块。面积约1万平方米。仅南墙有宫门。另一座4稍小,城址西南距大城约150米。南墙宫门内侧有东西塾(耳房),系门卫所居。宫墙的夯筑技术,较平粮台城墙有所发展。基槽是在台基夯土上重新挖掘的,槽底铺有未经加工的红砂石和青石,础石中部立有木柱,作为墙骨,然后在木柱四周积土夯筑。这种结构,可在厚度不大的情况下,相对提高墙的高度。墙宽约1.9米,四面墙的结合部,墙基加宽,墙体类似榫接,以增强结合部的牢度。从军事上看,高宫墙只能起到遮蔽、隐蔽及障碍作用,不能登上城墙进行战斗。
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原有龙山文化时的城堡,但不久即废弃不用。至岳石文化时期,又在旧城址上新建一稍小于旧城的新城。城为长方形,面积17.5万平方米左右。夯筑城墙基宽16.6米,残高3米。依当时筑城技术推算,估计原高约6米,顶宽约9米。大致为夏王朝建立后构筑的。此城地处东夷族人活动地区之内,显系东夷族某一部族联合体所建。当时东夷已有许多酋邦或部落联盟,如有穷氏、有仍氏、有缗氏等。早在禹时,东夷就不服禹的命令。《战国策·魏策下》说:“禹攻三苗,而东夷之民不起”。启杀益后,夏王朝与东夷的矛盾更趋尖锐。启死后其子太康嗣位,曾发生“太康失国”事件,东夷有穷氏首领后羿,一度夺取了夏王朝的统治权。直5到“少康中兴”,灭掉有穷氏,夏王朝的统治才得以恢复和巩固。城子崖的新城堡,可能即在启至少康这几十年中,因战争需要而重建的。
商代的都城
商是生活在黄河下游(今河南、山东)一带的一个部族。至汤当部落首领时,已发展为夏末最强盛的一个部族。汤联合东夷的一些部落,于公元前1600年,发动了灭夏之战,在鸣条大败夏军,并俘虏了夏王桀。商灭夏后,“汤放桀而复薄(亳)”,在三千诸侯大会上,得到诸侯们的拥护,取得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建立了我国第二个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商王朝。
当时商王朝的势力范围远远超越夏王朝,据有东至海滨,南达湖南,西至陕西,北至河北的辽阔区域。整个国土称曰“邦畿千里”。但实际上当时人们还没有将领土联为面的地域观念,只有点的概念:在商王朝的统治网中,以王族所居的都城为中心,远近散布着若干诸侯的据点,据点间还存在着一些不受商王朝控制的方国、部落。商王族居住和直接统治的地区称王畿,仅相当于今河南北部地区。商的政治结构,分内服、外服。王畿内为内服。其政治组织。全为按地区划分的国家权力机构,这里的统治贵族为百官(百僚、百辟),百官各贵族虽有各自的土地、民众和奴隶,但名义上是由商王分配的,是商王的臣属,要向商王纳贡和服兵6役。王畿外职官总称为外服,这里的贵族统治者即各方国、邦的诸侯。商王为开拓疆域、扩大直辖统治区和掠夺财物、奴隶,经常出兵征伐王畿外的某些方国,而有些方国和部落,也不断对商王畿边境地区进行军事掠夺,抢劫物资和奴隶,所以商王朝前期,小规模的战争还是不断发生。因而,这一时期,商王朝在加强军事实力的同时,也加强了都城的防御工事。
商前期的社会情况,和夏代相差不大。国家政权机构还比较简单,基础薄弱,当时又地广人稀,交通不便,所以仅靠中心地区建立一个都城,很难对各方国进行有效的统治。因而夏、商两代,往往在都城之外,另建一个或数个辅助都城,有的规模接近王都,也建有宫殿、宗庙,但主要作为加强统治的军事要枢而设。这种以军事性质为主的都城,有的建在距主要都城不远的地方,以拱卫王朝;有的则远离主要都城,以作为偏远地区的军、政中心。此外,还在统治的边缘地区,修建了一些小的城堡,它们对保卫商王朝的统治区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正如《国语·楚语》所说:“且夫制城邑,若体性焉,有首领股肱至于手拇毛脉。”
商汤最早建都城于亳(河南商丘东南),进行灭夏准备时,为了战争的需要,又在亳都以北、临近夏王朝较强与国边境、景山地区建立了一个以军事目的为主的辅助都城,称景亳(商丘北)。灭夏之前,这里是各诸侯攻夏部队的集结出发地;灭夏之后,汤又在这里被拥戴为天下共主。后人根据两亳的地望,称亳为南亳,称景亳为北亳。灭夏后,为有效地统治原夏地,汤又在原夏王朝统治的中心地区,建立了一个大都城,后人称之为西亳。据《括地志》等书记载:“河南偃师为西亳”。《汉书·地理志》班固自注说具体位置在“偃师尸乡”。7
1983年,在河南偃师城西之尸沟乡一带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了一座大型商代古城遗址。它西距二里头夏宫不到7公里,历史学家多认为此城即是西亳。1996年和1997年,在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推动下,又对该城址进行了一次更大规模的发掘,不仅对该城的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且发现大城中还有一座小城,它始筑于大城之前,大城是在小城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大城建在洛水北岸稍稍隆起的高地上,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长1700米,东西宽度:北部1215米,南端仅740米,总面积约190万平方米。城周围筑有夯土城墙,墙基部宽度一般在17~19米之间,有的地方超过20米,最宽处达28米。筑城作业采用的是先挖基础槽,再逐层填土夯实的方法。基槽口宽18.3米,底宽17.7米,深约1.2米。主城墙每夯高0.3米,即向中心收缩0.3~0.6米。现存残高2.3米处,顶部宽约14米。城墙根部内外侧均有高约1米的护城坡。城墙东、西两面各有城门2座,北墙有城门1座。南墙因全部叠压在村庄房屋下面,无法发掘,有无城门,情况不明。经对东墙城门进行发掘,发现门道很窄,仅宽2.3~2.4米。门道两侧各有一条东西向窄墙,紧贴城墙两端,夯土筑成。墙体中间立有暗柱,柱下有深埋地表下的暗础石,与二里头的筑城技术相同。城门内南侧4米处,有一条与城墙成直角相交的斜坡登城道,夯土筑城,路面宽约3米。东至墙顶,西与城中东西向主干道相接,显然是守城部队上下城墙的通道。估计此时已有长期守卫的士兵。城墙内还有一条与城墙平行的顺城路和排水沟。沟口宽0.8~1米,深约0.8米。城墙外有一道与城墙平行的护城壕,口宽约20米,深约6米。外侧壕岸坡度陡,内侧坡度较缓。护城壕与洛水相通。城内东北隅,曾出土铜渣、陶范、坩埚、木炭等物,说明此处系青铜兵器及礼品的8作坊遗址。
小城位于大城城内西南,平面亦为近似长方形。南北长约1100米,东西宽约740米,面积约80万平方米。城西墙、南墙和东墙的南部,与大城城墙重合,并被大城城墙所包夹,墙基宽6~7米。城墙不是直线走向,北墙中间约300米的一段,向内凹进约8~10米,形成4个直角拐弯。东墙中段则向外凸出约10米。西墙也有拐折内凹。小城城墙的凸凹现象,并非受地形限制形成,应是筑城时即按规划修建的。有的学者认为是为便于弓箭侧射,以加强城墙防护能力而设计的,“实即后世城郭马面之滥觞。”小城内纵向中轴线稍偏南处高地上,建有方形宫城,边条200米,面积4万平方米。四周有宽约2米的夯土围墙。宫城内有8处宫殿和91处祭祀场遗址,北部中央还有东西长约130米、南北宽约20米的大蓄水池,四壁用石块垒砌而成,深约1.5米。水池两端各有一条石砌水渠通往宫城外。水渠先向北,再分别向东西拐折,从城门下穿过,与护城壕连接。小城东墙外和西墙内南端,各有方形夯土围墙的府库一座,面积稍小于宫城。内有6排共90余座长20多米、宽6米多的库房遗址。
1956年在河南郑州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一座商代古城遗址,据碳14测定、树轮校正,建城年代约在公元前1595年左右、时间略晚于偃师商城。城为方形,城墙周长6960米,四面有大小不同的缺口11个,有的可能是城门。城墙四周挖有深、宽各约5—6米的外壕一条。城墙根部总厚约21米,现残存高度5米处厚约10米,估计原高可能在10米左右。筑城作业方法,与偃师商城相似,也是由主城墙和护城坡两部分组成。主城墙根部厚约10.6米左右,两侧护城坡根部厚度,各在5米以上,向上倾斜角约为23度左右。但这时的筑城技术,已有明显提高:第一,主城墙已由板筑法筑成,两侧与护城坡接缝处,已近似垂直,壁面至今仍留有长约3米、宽约0.3米左右木板的痕迹。第二,护城坡为倾斜夯筑而成,考虑到迟滞攻者攀登,在夯完后,由顶部向下进行铲削,并在表面铺设一层料姜石碎块,以防雨水冲刷。第三,主城墙各夯层之间,采用笋卯式结合法,夯窝较深,两夯层夯窝嵌接,紧密坚实,可增强主城牢固性。第四,使用的夯具,已由4根木棍绑在一起,发展为由成捆圆木紧密固定而成。
城内发现大面积宫殿、宗庙遗址和用人头骨制作器皿的制骨作坊。在以城为中心的约25平方公里的面积内,还发现大量住房、壕沟、水井和冶铜、制陶等手工业作坊遗址。考古及历史学家们,有的说这是“成汤所居的亳都”,有的说是“中宗所居之庇”,有的说是“仲丁迁暾”之隞,目前尚无定论。但不论何说,都不否认这座大城市为商代前期的国都。仅就构筑城墙所需工程量来看,挖土约170万立方米,夯土约87万立方米。假如每天投入1万名劳动力进行作业,3000名挖土,3000名运土,3500名夯打,500名做勤杂工作,以当时的最高作业率计算,需8年才能完成。如果不是最高统治者所在之地,没有充足的人力、物力,是很难筑成如此规模宏大的城池的。这还未将建筑宫殿所需的工程量计算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