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悲的知了与朝菌
庄子有着诗人般的浪漫气质,他的思想也仿佛插上诗的翅膀,随着意识的流动而自由翱翔!我们只有跟上诗人的思绪,才能抓住点什么。
譬如在《逍遥游》中,有两点是作者反复强调的:一是包括人在内的任何事物,只有无所期待、啥也不靠,才能真正进入“逍遥”之境;二是人对世界的认识要充分放开想象,不要让思维局限在耳目所及的狭小境地。这两条线索在文章中交错展开。
说罢鲲鹏故事,庄子又顺势转入“小大之辩”。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蜩(tiáo):蝉,也叫“知了”。学鸠:一种小灰雀。决起:奋起。抢(qiāng):碰到,撞。枋(fāng):檀木。控:落。奚以……为:为什么要这样做。之:去到。◎适:前往。莽苍:郊野。果然:腹饱状。◎宿:一夜。舂(chōng):舂米去壳。◎之:这。二虫:指蜩和学鸠。
蝉和小灰雀得知鹏飞九万里的消息,你一言我一语地取笑说:我们“噌”地一下子飞起来,能飞到榆枋树的尖尖那么高;偶尔飞不到也没关系,落回地面上就是了。哪用得着飞上九万里高空,跑到遥远的南海去呢?
庄子评论说:到郊野去,带上三顿干粮,回到家肚子还没饿呢;可是要到百里外去旅行,就得提前一宿舂好足够的粮米。要到千里之外,更要花三个月预备粮食。这个道理,蝉和小灰雀两个小东西又哪里懂得呢!
庄子的讨论又从空间的大小转入时间的长短: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逍遥游》)
◎知:通“智”。年:年岁。◎朝菌:一种短命的菌类。晦朔:一个月的最后一天叫“晦”,最初一天叫“朔”。或说分别指黑夜和清晨。蟪蛄(huìgū):蝉的一种,寿命很短。◎冥灵:传说中的大龟,一说树名。◎大椿:传说中的长寿树木。◎彭祖:传说中的老寿星,相传活到八百岁。以久特闻:以长寿而特别出名。匹:比。
庄子说:小聪明赶不上大智慧,短命鬼比不过老寿星。怎么知道呢?你瞧,只能活一个早晨的蘑菇,又哪能了解月初月末的情景?寿命不长的寒蝉,自然也见不到春天和秋天。——这是短寿的例子。
而楚国之南有冥灵大龟,以五百年为春,五百年为秋。传说上古时还有一种更长寿的大椿树,以八千年为春,八千年为秋!——这又是长寿的例子。
相比之下,我们人类太可怜了:就说以长寿闻名的彭祖吧,也只活了八百岁,可人们还争先恐后跟他比呢,岂不哀哉!
说到这儿,庄子又引入一段圣君商汤与贤人棘的对话。商汤问棘:上下四方有尽头吗?棘回答:恐怕没有,因为无穷无尽的外边,也还是无穷无尽啊。我听说,在北方极寒之地以北,有个深深的大海叫天池。那里有条大鱼,大小有几千里,没人知道它到底有多长,它的名字叫鲲……如此这般,棘把鲲鹏南飞的寓言讲了一遍,还把麻雀等笑话鹏的话也学说了一番。
商汤当时有啥反应,文章里没提。倒是庄子给出了结论:“此小大之辩(同‘辨’)也。”——小跟大的区别,就是这么悬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