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内在的小孩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完美无瑕的优秀生——警惕压抑中潜伏的危机

面面俱到,照顾到每一个人,常常是一个人能量迅速消耗的原因。

——佚名

2019年4月21日,北大经济系的毕业生吴谢宇,在重庆被抓获。这一天距离他杀死自己的亲生母亲谢天琴已经过去3年多。

“高智商”“学霸”“没有缺点”的完美人设和“弑母凶手”之间的巨大落差让人们瞠目结舌。到底是什么促使一个众人眼中完美无瑕的“好孩子”,成为一个残忍的杀人犯?

因为媒体的关注,此案的一些细节得以被公众知晓,吴谢宇特殊的家庭环境引起我的关注。原来,一个从小被父母塑造得如此完美的孩子,内心压抑着不为外人所知的痛苦。

家庭是每个人长大成人之前的预设环境,每个人身上都带着原生家庭的文化密码、性格基因。吴家一家三口都是那种特别“懂事”的人,他们温顺、节俭、自律、勤奋,他们是完美的好人,也是活得最委屈的人。他们从不打扰别人,只在内部循环,互相依赖,也互相折磨,直到爆发、崩溃。

吴谢宇的父亲吴智性格相对开朗、和善,心态较为健康。吴智不是长子,面临的压力也没有长子那么大。后来,吴智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成为家里唯一的大学生,悉心照顾自己的亲戚,这更多的是道义上的自觉,而不是从小被严格训练的结果。我们在吴智身上看到的,是一个负责任的成熟男子,而不是一个从小懂事,内心却压抑、纠结的长子。

吴智大学毕业后成为国有工厂的副厂长,个人能力得到全方位的锻炼,性格也变得更加完善。据他的同事反映:吴智工作很努力,他做事认真,对朋友和同事都彬彬有礼。在一家三口中,父亲吴智的精神支撑最多,心态也最为健康。吴智待人和气,和儿子的关系比较好。厂里同事经常看到吴智下班后和儿子一起打篮球,父子俩有说有笑。吴智老家的亲戚也回忆说:他们回来总是在一楼客厅搬3把椅子,挨得很近地坐着,笑着聊天,很亲热的样子,一家三口总是黏在一起。父亲在世的时候,是这个家庭最幸福的时光。

母亲谢天琴是家中的长女,很早就承担起生活的重担。她出生在一个家道中落的书香门第,父母都是盲人,家境艰难,不得不需要亲戚资助。据邻居回忆,谢天琴从小就懂事、节俭、勤快、要强,说话不多,整天就是忙进忙出。那些人情往来的事,都是谢天琴在打点。可见,谢天琴在未成年的时候,就已经担负起成年人的责任。

谢天琴的性格集中了长子(女)的特点——勤勉、自律、俭朴、低调、照顾他人、自我牺牲、自我克制。成年后,谢天琴的性格变得沉默寡言、自我克制,缺少释放情绪的途径。

可想而知,当吴谢宇显露出智力上的天赋,谢天琴该多么欣慰和激动,望子成龙是这个家庭的必然选择。夫妻二人都出生在贫寒之家,夫妻俩难得价值观高度一致,教育子女的做法必然也相似——期待高、要求严、提倡克制、压制个性。一直以来,吴谢宇所面对的是来自父系和母系两个贫寒之家的期望,和传承至少三代的教育模式。可是吴谢宇所生活的时代和环境,毕竟已经大大不同于父母,更不同于祖辈,这本来就存在必然的矛盾,甚至危机。可是那时吴谢宇年纪还小,吴父又在世,他对父母的严格要求还是真心服从的。“懂事”虽然束缚了他的天性,但是还没有让他感到过于沉重、压抑。

谢天琴是一位中学教师,跟丈夫吴智的工作环境相比,环境要单调得多。长久以来,普通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结合谢天琴从小所受的教育,她习惯自我压抑的性格,在她的职业中又得到强化。

据媒体报道:谢天琴在这所本就中规中矩的教师家属院里,也属于“特别保守的形象”:常年就是一个不染不烫的黑色中发造型,脸上少有笑容,很少在一些教师集体活动里现身。据同事回忆:“他妈妈是个很本分低调的人,和同事话也很少。见到她时,都只和她简单打个招呼,不会再有下一句的。”谢天琴小时候的邻居也说过她不爱说话,且有洁癖,甚至在客人走后会把客人用过的东西清洗消毒一遍。

父亲吴智的病逝是这个家庭一次重大的转折性事件。

谢天琴失去了挚爱的丈夫、家庭的经济支柱和重要的心理支撑,内心开始不可救药地瓦解。一贯勤奋自律、自我牺牲的长女,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挣来一份属于自己的幸福,现在却被无情地剥夺了。谢天琴的内心难免滋生一种“好人不得好报”的怨念,以及“我的牺牲是不是值得”的质疑。从小被严格规范的长子(女),从没有尝试过为自己生活的可能,一旦生活发生重大变故,他们内心被剥夺、被迫害的独特感受,要比其他人来得更突然、更猛烈。

丈夫去世后,一方面,谢天琴只能把更多的期望集中在独生儿子身上;另一方面,失去感情支柱的寡母,也在情感上更加依赖逐渐长大的儿子。吴谢宇痛苦地发现,当他承担丧父之痛的同时,还不得不和内心紧张、压抑,对他有更多情感依赖、索求的母亲短兵相接。

据吴谢宇的同学回忆,从高中时代起,吴谢宇每天都要给母亲打电话,汇报他当天的学习生活。这显然是母亲要求的结果。

根据吴谢宇的描述:父亲去世后,母亲很痛苦,情绪不好的时候会在纸上写一些话,比如“我要去陪你”。他曾多次开导妈妈,带妈妈出去玩儿,但都没有用。

邻居和同事也证实:吴父过世后,谢天琴变得沉默而易怒。谢天琴家楼上住户有小孩,有时候,稍微有点吵闹,谢天琴就会冲上楼去数落几句。16岁的吴谢宇却表现出与年龄不符的坚强,他对妈妈说:“别难过了,爸爸在天上看着我们呢。”

丈夫去世之后,丈夫的单位提出要给他们一些经济补助,但是内向、要强的谢天琴,不仅果断谢绝了别人的帮助,还要求吴谢宇也不能接受别人的资助。不但如此,谢天琴每年回丈夫的老家扫墓,都会给婆婆一两千元。按照母子俩当时的生活情况来看,这已经是近乎自虐了。

吴谢宇考上大学赴京读书,是这个家庭又一个小规模的转折性事件。对吴谢宇来说,属于他的生活才刚刚开始。而对母亲谢天琴来说,刚刚习惯依赖儿子的寡母,不得不过一种更加孤独、寡淡的生活,她对儿子的情感索求可能会变本加厉。

2013年,已经读大二的吴谢宇告诉好友,大学生活很压抑,没有能够说话的朋友,想自杀。

这些表述可以证明,面对生活压力和母亲的情感索求,吴谢宇的内心冲突已经接近临界值。学业的压力,对新环境的适应不良,都让他内心对母亲的不满、愤怒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根据已有的资料,我们还不知道哪一具体事件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但就像我前面分析的,吴谢宇的内心已经积聚了很多负能量,只等一根导火索将其引爆。

吴谢宇的舅舅这样沉痛地总结这场悲剧:“姐和姐夫是世间少有的好人,善良的人,很辛苦,又很正直。我姐一生清苦、清贫,也有种清高,或者说是人格洁癖,从而注定了悲惨的结局。”

这句话,可能道出了悲剧的真相。

疗愈之道:不要给你的人生设限

走向大千世界,尝试多种可能

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塑造,人的成长就是天性与教育环境博弈的结果。恰当的教育,有助于天性的健康发展,而过分严厉的教育,却会压制人的潜能、压抑人的个性、造成心理问题。

所幸,还有一个更大的世界等待着你。多姿多彩的未来,就是对单调、苛刻过去的最大治愈。勇敢地走向大千世界,你会有更多机会尝试不一样的生活。你会发现,父母的戒条不是唯一,你还有大把机会过不一样的生活。

善待梦想,给自己一个放松的空间

严厉的父母通常不愿意孩子有更多的个人爱好,希望你把更多的时间、精力用在“有意义的事”上。这种情况下,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是你狭窄的生活空间中真正的乐园,是独属于你的一片自由的天空。它可以帮助你疏解紧张的心情,甚至向你预演未来的美好生活。所以,无论父母怎样干涉、反对,都要坚持留下一个只属于自己的世界。

“懂事”是父母灌输给孩子的外在标准,也是父母压在孩子心头的重担

你可以选择负重前行,也可以选择做自己。其实,这世界很大,越过父母的肩膀,你会发现生活的精彩超过你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