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怎么对待孩子,孩子就会成为什么人
鲍尔比在研究这一理论期间曾于《泰晤士报》上刊登了一则广告,招募帮他研究幼儿早期性格发展的研究人员。其中一名应征者是玛丽·索尔特·艾因斯沃斯,她和她的合作者后来完成了心理学史上最重要的研究之一:一个人在婴儿期的依恋模式可以预测他们成年后的情况。
艾因斯沃斯著名的巴尔的摩研究以及其他类似研究告诉我们:我们可以根据婴儿的非语言线索来预测他们未来生活的方方面面。艾因斯沃斯和同事们每隔3周就对26名初生婴儿与母亲的交流状况进行一次观察,直到他们1岁为止。她记录下婴儿做出的如哭闹、爬行等依恋行为及母亲对这些行为的反应。1年后,她又邀请所有被观察过的母子来到实验室,参加一场叫做“陌生情境法”的实验。这一实验现在已经成为心理学领域著名的受控实验(一种主要的心理学实验方法,即将被试者分为两组,控制两组的实验环境只有某个变量不同,从而通过对比两组的实验结果,探求该变量对结果的影响。例如为了确定某种学习方法是否能提高学习成绩,则将被试者分为两组,一组采用该学习方法,另一组则采用通用的学习方法,然后比较两组的学习成绩变化,从而得到学习方法和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译者注)的典范。
实验大约20分钟,分为8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在放满玩具的陌生实验室里进行。在陌生的环境中,艾因斯沃斯反复请母亲离开几次,有时请她们把孩子托付给实验员,有时请她们直接走出去。这一过程类似于第一次去看医生或第一次进幼儿园,它产生的压力会激活婴儿的依恋行为系统。实验人员要观察的是婴儿对母亲的离去和归来有哪些反应。
艾因斯沃斯发现,根据婴儿依恋行为系统被激活后的反应,如啼哭、爬行、伸手等,以及他们对周围环境的探索程度,可以将婴儿大致分为3类。20多年后,玛丽·梅因和她的同事又发现了第4种类型。
我很幸运地在研究生第一年上过梅因的课。艾因斯沃斯是梅因的研究生导师,而梅因后来成为了依恋理论学的权威之一。她是我见过的最善良、思想最深刻的人。她上课时给我们看了几个婴儿在陌生环境中的录像,让我们观察这些不到1岁的孩子对母亲的离去和归来作出的不同反应,让我们大开眼界。
婴儿依恋类型
我观察了四种类型的婴儿录像(如上表所示):第一种属于“安全依恋”型婴儿,另外三种都是“不安全依恋”型。
这四种类型分别是:
安全依恋型 录像中的一个孩子在母亲离开后就大哭大闹,而母亲回来后迅速一边向她伸手一边向她爬去。等母亲轻轻抚摸他的背时,他就紧抓住母亲不放。正如哈洛的猴子带给我们的启示:爱抚是安全的最基本信号。被母亲爱抚过后,孩子就高兴地四处玩玩具,开始探索四周环境。大多数孩子在陌生情境中都会表现出这样的“安全”状态:母亲离去时显露出思念情绪,母亲回来时则很高兴,但随后就能继续探索周围的环境。安全依恋型婴儿的父母感觉敏锐,会对孩子透露的情绪作出反应。孩子哭的时候父母会起身照顾,相互交流时父母会提供适当鼓舞。他们通常会温馨地陪在孩子身边。
不安全依恋回避型 我观察的另一个孩子在陌生环境中对母亲的离开仿佛并不在意,继续玩着玩具,仿佛根本没发现这一变故。而母亲回来时,孩子选择视而不见,继续玩玩具,仿佛母亲从头到尾没离开过一般。像这样无视母亲存在感的孩子属于回避型。这类孩子的父母往往对孩子透露出的情感并不敏感,更不会有所反应。孩子哭了他们也不管,平时不怎么逗弄孩子,甚至连爱抚也很少。
不安全依恋“矛盾-抵抗”型 有一个孩子在母亲回来时伸出手,仿佛要抱母亲。可当母亲要抱她时,她却打母亲的脸,撕扯她的头发。显然孩子很生气,也不可能安心探索四周。这类孩子属于“矛盾-抵抗”型。母亲的离开和归来都会让他们不快,这类孩子有时越安慰越糟糕,甚至会对父母生气。他们与安全型孩子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的情绪一发不可收拾,再也没心情探索陌生环境了。这类婴儿的父母通常对孩子表露的情绪反应不一致,感觉到了就照顾一下,有时则完全感觉不到或是不管不顾。在这类孩子看来,父母压根靠不住。
不安全依恋“无组织-无定向”型 有一个孩子与安全型孩子一样,在母亲回来时向她爬去,但在还有几英尺时却一动不动,仿佛着魔了一般停了20多秒。另一个孩子在母亲回来时也向她爬去,但头却扭向一边,仿佛在保护自己。第三个孩子前后磨蹭了好几秒,令人惊讶的是,这种奇怪行为在大约15%的低风险样本中出现。这三种孩子属于“无组织-无定向”型,他们的父母通常感觉不敏锐,对孩子的情感流露也没有反应。而在孩子看来,父母往往是在用恐吓或其他不正常的方式和他们交流。
暴力是最极端的恐吓行为。受暴力摧残的孩子的依恋类型大都是“无组织-无定向”型。一项研究表明,被虐待的婴儿82%都可归入“无组织-无定向”型,而相比之下对照组(在受控实验中用来和实验组进行对比的组,通常都是没有特殊受控制条件的。如在确定学习方法和学习成绩关系的实验中,采用通用学习方法的组就是对照组。——译者注)只有19%。
在孤儿院或类似机构中长大的孩子情况更糟,大约3/4属于“无组织-无定向”型。因为没有固定的看护人员可以敏锐地觉察到婴儿的情感需求并作出反应,所以孤儿的依恋需求很少能得到满足。下图说明了相比普通家庭而言,受虐待和在孤儿院长大的儿童成为“无组织-无定向”型的可能性更大。你可以从图中看出,如果孩子是在孤儿院或是暴力家庭长大的,他们就很可能被归为“无组织-无定向”型。
在普通家庭抚养的、被虐待的以及孤儿院抚养的婴儿中,成为“无组织-无定向”型婴儿占总数的百分比
然而,恐吓和异常行为并不只在暴力家庭和孤儿院发生。有一次我带儿子去看牙医,候诊时,一位母亲带着两个孩子走进大厅。母亲给孩子脱掉大衣,孩子就爬进屋里的玩具区了。他拿起一件玩具往地上猛摔,母亲看到这一幕后跳了起来,扑到孩子面前一把将他揪了过来,一面劈手夺过玩具,一面用嘴发出“扑哧扑哧”的怪声。她的嘴离孩子的耳朵只有10厘米左右,孩子显然吓坏了。等他受了这个教训后,又开开心心地玩了一会儿。可当他蹒跚摔倒时,母亲反而坐着不动了,咯咯笑了起来,孩子也只是看着她。这位母亲的异常行为和许多研究一致:如果父母与孩子的情绪交流混乱而且总是不正常,那么孩子成为“无组织-无定向”型的可能性就要大得多。
研究理论认为,“无组织-无定向”型的孩子和前三种类型的孩子不同,他们没有固定的处理压力的方式。安全型和“矛盾-抵抗”型的孩子遇到压力或陌生情境就会向母亲求助,回避型孩子则在母亲离开时继续玩玩具。这些孩子面对母亲失踪的策略都是适应环境的结果,也能帮助他们应对发生的事。仿佛婴儿在心里对自己说:“好吧,我很害怕,我很着急,不过我能应付。”而对于“无组织-无定向”型的孩子,理论认为他们没什么行为策略,他们既像其他孩子一样认为看护者能够给予安慰,同时又认为看护者也是恐惧的源泉。这种矛盾心理让他们在面对压力时不知所措,仿佛一台因润滑不足而锁死的发动机。
大量研究表明,安全型和其他类型相比,前者对孩子日后的发展有明显益处。安全型的孩子更独立、自信。我妻子是小学一年级老师,我在她的学生中就能观察到这一点:有些孩子能独立完成作业,只是偶尔问老师几个问题;有一些不管需不需要问都频繁发问。安全型依恋可以提高自信心,这类孩子相信自己能通过自身努力改造环境,达成目标;而不安全型的孩子会因为曾经被忽略的经历而失去迈向成功的信心。
儿童时期的依恋史也会给每个人塑造出不同的情感世界。同样在小学课堂上,几个小时内,你就能发现他们表现出的不同情绪。我曾在儿子的幼儿园当过志愿者,老师让我一次带3个孩子去一个房间并给他们讲故事。讲完故事后,让孩子们在一台电脑上先后进行理解测试。如果测试及格,他们的脖子上会挂一个小珠子作为奖励,如果不及格就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戴上小珠子(我总觉得这个做法不大合适)。这时,有些孩子并不在意失败,说自己下次会努力及格;有些孩子则沮丧不已或者愤愤不平,其中有一个孩子抓起键盘就摔。在这种情况下表现出愤怒和攻击性的孩子很可能属于回避型或“无组织-无定向”型。也许这是他们对看护者经常性拒绝、异常的情绪交流或恐吓的一种回应吧。
孩子们对另一个测试不及格的孩子的反应甚至揭示了更多信息。有些孩子对同学的不及格视而不见,另一些则表现出诚挚的同情。一个叫约翰的孩子拍了拍一个刚刚测试不及格的女孩子的肩膀说:“不要紧的,下次你也能戴上小珠子,你一定能行。”像约翰这样的孩子很可能属于安全型。
我最喜欢的研究之一是研究学龄前儿童的情绪及互动关系。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人员测试了婴儿在陌生环境中的依恋类型。等他们成长到入学年龄,研究人员会请他们回到实验室,将他们分为同性别的两人一组,放入一个房间里玩耍几次并录像。事后会有专家根据录像判定哪个孩子是欺负人的,哪个是被欺负的。一次实验中,一位回避型的孩子骂另一个孩子为“鼻涕虫”、“大便”,骂了几分钟后,欺负人的孩子开始抢另一个孩子的玩具,又用玩具砸他,更甚者会直接对另一个孩子拳打脚踢。
研究人员发现,所有欺负人的孩子都是几年前在“陌生情境”测验中被定义为回避型的婴儿,而被欺负的孩子则没有一个被归类为安全型,大多数是回避型或者“矛盾-抵抗”型。所以下次如果你在幼儿园看见一个孩子正在欺负另一个孩子的话,那很有可能欺负人的那个是回避型,被欺负的则是不安全型。
安全型孩子的社交能力也更强。从童年到成年期间,他们都积极参加群体活动,人际关系更广、更密切,他们更擅长在各种社会环境中与人接触,也更具备领导才能,相比起不安全型的人也更少被孤立。数据清楚地显示: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善于社交,就要在婴儿期给予他们安全的依恋环境。
婴儿的依恋类型所能预测的并不仅限于儿童期的情绪,杰伊·贝尔斯基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根据演化理论作出预测:不安全型的孩子因为父母的不确定或拒绝行为,会怀疑自己可能活不到生育年龄,所以女孩的生殖系统可能会早熟以提高繁衍后代的几率。贝尔斯基在《时代》杂志的采访中说道:“演化生物学告诉我们,‘大自然中所有生物最关心的事,就是将基因延续到下一代’。因此,如果环境变得不确定,连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生孩子的年龄,那就应该尽早成熟,这样就可以在不确定的未来摧毁我之前繁衍出下一代。”
贝尔斯基和他的同事为了验证这一假设,追踪调查一些女孩子,从她们出生到15岁为止。在这些女孩子的婴儿期就评估了她们在陌生情境中的依恋类型,并从她们10岁起就请医生和护士检查她们包括乳房和阴毛等青春期性征的发育情况。结果正如他所预想的那样,不安全型的女孩子发育得更早,结束得也更早,月经初潮也比其他女孩提前。比起安全型的女孩,不安全型女孩的身体至少在生理上已经为生育做好了准备。
青春期发育早的女孩在性方面比其他人主动。因此,不安全型的女孩子在十几岁时不仅在生理上已经做好了生育的准备,在行为上也增加了“成功繁衍后代”的可能。性早熟的女孩在很多方面风险更高,例如家庭暴力、与社会隔绝乃至精神问题。
诚然,基因和其他因素也在青春期发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依恋关系能“预测并决定青春期发育的时间”的确是个非同凡响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