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服务技能(本会团体方向)培训教材·习题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习题

一、单选题

1.研究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是( )。

A.普通心理学

B.社会心理学

C.发展心理学

D.心理测验学

2.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 )变化的过程。

A.静态

B.动态

C.常态

D.发展

3.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A.儿童期个体的心理发展

B.从婴儿到成年的认知发展

C.个体从出生到死亡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现象

D.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人格发展变化

4.心理发展的( )是指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以前一阶段的发展为基础,而且又在此基础上萌发出下一阶段的新特征。

A.连续性

B.阶段性

C.方向性

D.顺序性

5.心理发展的( )是指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当某些代表新特征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取代旧特征,从而处于优势的主导地位。

A.连续性

B.阶段性

C.方向性

D.顺序性

6.心理的发展可以因进行的速度、到达的时间和最终达到的水平而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这是心理发展的( )。

A.方向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7.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

A.高尔顿

B.华生

C.格赛尔

D.皮亚杰

8.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他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

A.高尔顿

B.华生

C.格赛尔

D.皮亚杰

9.相互作用论的代表人物是( )。

A.高尔顿

B.华生

C.格赛尔

D.皮亚杰

10.皮亚杰以( )为依据划分心理发展阶段。

A.心理发展的事实

B.生理发展的指标

C.认知结构的性质

D.种系发展的阶段

11.皮亚杰认为人的心理(智力、思维)来源于( )。

A.先天的成熟

B.主体的动作

C.后天的经验

D.所处的环境

12.心理学家( )按力比多的发展划分心理发展阶段。

A.弗洛伊德

B.华生

C.艾里克森

D.皮亚杰

13.心理学家( )以人格特征为标准划分个体心理发展阶段。

A.弗洛伊德

B.华生

C.艾里克森

D.皮亚杰

14.心理发展进程表现为( )。

A.只有连续性,没有阶段性

B.只有阶段性,没有连续性

C.既没有连续性,又没有阶段性

D.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

15.对于人的心理发展来说,( )是它的生物前提,它为心理发展提供可能性。

A.遗传素质

B.环境教育

C.学校教育

D.社会影响

16.对于人的心理发展来说,( )的作用为人的心理发展提供现实性。

A.遗传素质

B.环境教育

C.学校教育

D.社会影响

17.( )所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学派被人们称为日内瓦学派。

A.高尔顿

B.华生

C.格赛尔

D.皮亚杰

18.皮亚杰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标准是( )。

A.生理发展

B.人格发展

C.主导发展

D.认知发展

19.列昂节夫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标准是( )。

A.主导活动

B.生理发展

C.种系演化

D.认知发展

20.艾里克森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标准是( )。

A.生理发展

B.人格特征

C.认知发展

D.主动活动

21.弗洛伊德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标准是( )。

A.生理发展

B.人格特征

C.“力比多”投放身体的部位

D.主导活动

22.施太伦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标准是( )。

A.主导活动

B.认知发展

C.种系演化

D.生理发展

23.以下关于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的观点,错误的一项是( )。

A.教育具有引导和促进心理发展的作用

B.教育具有决定心理发展的作用

C.教材和教法应适应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

D.教育的效果取决于选择启发的时期

24.“最近发展区”概念的提出者是( )。

A.维果茨基

B.皮亚杰

C.列昂节夫

D.弗洛伊德

25.认为没有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的作用无从体现;反之,没有遗传因素作为最初的基础,环境无以施加影响,心理发展是两者相互影响的结果。这种观点是( )。

A.环境决定论

B.遗传决定论

C.二因素论

D.相互作用论

26.划分心理发展阶段的依据应是( )。

A.生理发展

B.种系发展

C.心理发展事实

D.主导活动

27.动作或活动的结构或组织叫( )。

A.图式

B.同化

C.顺应

D.平衡

28.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叫( )。

A.整合

B.同化

C.顺应

D.平衡

29.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儿童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叫( )。

A.整合

B.同化

C.顺应

D.平衡

30.由同化和顺应过程均衡所导致的主体结构同客体结构之间的某种相对稳定的适应状态叫( )。

A.整合

B.同化

C.顺应

D.平衡

31.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要素包括( )。

A.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

B.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

C.图式、物理经验和数理—逻辑经验

D.成熟、经验、同化、顺应

32.皮亚杰把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 )个阶段。

A.2

B.3

C.4

D.5

33.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儿童的特征主要是( )。

A.只限于对当前直接感知的环境施以动作

B.开始能够运用语言或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的事物

C.获得了守恒概念

D.思维具有可逆性

34.客体永久性是指( )。

A.客体是永久存在的

B.前运算阶段儿童具有的特征

C.客体的耐用性

D.当某一客体从儿童视野中消失时,儿童知道该客体并非不存在了

35.皮亚杰所说的守恒是指( )。

A.客体永久性

B.不论客体的形态如何变化,儿童都知道其本质是不变的

C.物质的总能量是不变的

D.物质的形态不会改变

36.埃里克森把人格发展分为( )个阶段。

A.4

B.6

C.7

D.8

37.埃里克森划分人格发展阶段的标准是( )。

A.力比多

B.心理社会危机

C.自我的调节作用

D.心理防御机制

38.埃里克森认为婴儿期(出生至一岁半)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

A.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

B.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C.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D.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39.埃里克森认为儿童早期(一岁半至三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

A.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

B.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C.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D.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40.埃里克森认为学前期(三岁至六七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

A.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

B.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C.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D.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41.埃里克森认为学龄初期(七岁至十二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

A.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B.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C.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D.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42.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十一二岁至十七八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

A.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

B.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和厌恶感

C.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D.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

43.埃里克森认为成年早期(十八岁至二十五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

A.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

B.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和厌恶感

C.获得亲密感,克服孤独感

D.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

44.埃里克森认为成年中期(二十五岁至六十五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

A.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

B.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和厌恶感

C.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D.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

45.埃里克森认为成年晚期(六十五岁以后)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

A.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

B.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和厌恶感

C.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D.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

46.个体认知发展中最早发生,也是最早成熟的心理过程是( )。

A.动作

B.感觉

C.知觉

D.情感

47.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乃至最后形成习惯而不再反应。这是( )。

A.兴奋

B.抑制

C.习惯化

D.去习惯化

48.在习惯化形成之后,如果换一个不同的刺激,反应又会增强,这是( )。

A.兴奋

B.抑制

C.习惯化

D.去习惯化

49.第一反抗期发生的时间大约是( )。

A.0~2岁

B.3~4岁

C.7~8岁

D.13~14岁

50.幼儿期的主导活动是( )。

A.饮食

B.睡眠

C.游戏

D.学习

51.( )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时期。

A.婴儿期

B.婴儿早期

C.幼儿期

D.童年期

52.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是( ),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

A.直观动作思维

B.形象抽象思维

C.具体形象思维

D.抽象逻辑思维

53.幼儿词汇中各类词的比例从高到低依次排列为( )。

A.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

B.动词、名词、形容词、数词、量词

C.数词、量词、名词、动词、形容词

D.名词、数词、量词、动词、形容词

54.童年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是( )。

A.游戏

B.学习

C.劳动

D.运动

55.儿童从形象逻辑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转折期在( )。

A.小学三年级

B.小学四年级

C.小学五年级

D.小学六年级

56.( )是儿童开始结成伙伴关系的人数比率最高的时期。

A.小学三年级

B.小学四年级

C.小学五年级

D.小学六年级

57.青春期的主要特点是( )。

A.身体迅速发育

B.心理迅速成长

C.身心发展不平衡

D.进入第二加速期

58.青春期的思维发展水平属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59.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在( )。

A.幼儿期

B.青春期

C.童年期

D.青年期

60.第二反抗期发生在( )。

A.幼儿期

B.青春期

C.童年期

D.青年期

61.第一反抗期的独立自主要求主要在于( )。

A.争取自我主张和活动与行为动作的自主性与自由权

B.争取人格的独立

C.争取行动和人格独立

D.对内部心理需求的争取

62.第二反抗期的独立自主要求主要在于( )。

A.争取自我主张和活动与行为动作的自主性与自由权

B.争取人格的独立

C.争取内部心理需求和人格独立

D.对内部心理需求的争取

63.青春期同伴关系的特点表现为( )。

A.交友范围扩大

B.交友范围缩小

C.异性朋友增多

D.团伙人数最多

64.青春期学生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表现为( )。

A.父母是权威

B.发现父母有很多优点

C.对父母不尊重

D.发现父母也有很多缺点

65.青春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表现为( )。

A.对老师开始评头论足

B.盲目崇拜老师

C.能处理好与不喜欢的老师之间的关系

D.老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权威

66.反抗期中矛盾的焦点在( )。

A.成长者能够对自己的发展有正确的认识,但父母却不能

B.父母能够对孩子的成长有正确的认识,但孩子自己却不能

C.成长者对自己发展的认识滞后,父母对他们认识的发展超前

D.成长者对自己发展的认识超前,父母对他们认识的发展滞后

67.青年后期(也称成年初期)的年龄范围时是( )。

A.十五六岁至二十五岁

B.十七八岁至二十八岁

C.十七八岁至三十五岁

D.十七八岁至四十五岁

68.青年期的自我意识发展表现为( )。

A.关注自己的外貌

B.关注自己的人格

C.发现自我,关心自我的存在

D.一系列关于“我”的问题开始萦绕于心

69.青年期朋友关系的性别差异表现在( )。

A.女性朋友数量要比男性少

B.女性朋友之间是互相聊天,男性朋友之间是一起做事

C.男性比女性对情感关系更有责任心

D.男性朋友之间谈更多的心里话,有更多的情感支持

70.青年期人格的变化表现为( )。

A.和以前相比没有什么变化

B.越来越外向

C.情感波动越来越大

D.越来越成熟

71.更年期是指( )。

A.个体在中年期出现生理变化和心理状态明显改变的时期

B.个体在老年期出现生理变化和心理状态明显改变的时期

C.个体由中年向老年过渡过程中生理变化和心理状态明显改变的时期

D.仅指女性更年期

72.更年期发生的年龄大约在( )岁。

A.40

B.50

C.60

D.70

73.中年人对自我的看法( )。

A.表现出消极的变化

B.与青年期相比没有什么变化

C.因人而异

D.表现出更加积极的、满意的变化

74.在埃里克森的理论中,“繁衍”一词( ) 。

A.仅指生育后代

B.仅指事业的发展

C.不单指生育后代,更多的指事业的发展

D.更多的是指生育后代

75.老年丧失期观认为( )。

A.心理发展是可以逆转的

B.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C.老年期的心理机能不断衰退

D.老年期的心理机能的衰退也可以叫作“发展”

76.毕生发展观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 )。

A.成熟(年龄阶段)、社会历史文化、非规范事件

B.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

C.个人经历、社会环境

D.生活事件、人格、社会环境

77.( )是老年期心理发展的总趋势。

A.认识活动的退行性变化

B.人格出现偏差

C.情感脆弱

D.人际交往技能降低

78.老年期退行性心理变化最明显的心理过程是( )。

A.感知觉

B.注意

C.记忆

D.思维

79.老年期人格的变化特点是( )。

A.安全感增加

B.孤独感降低

C.趋于激进

D.回忆往事

80.适应退休的过程可分为( )。

A.期待期、退休期、稳定期、适应期

B.期待期、退休期、适应期、稳定期

C.适应期、期待期、退休期、稳定期

D.稳定期、期待期、退休期、适应期

二、多选题

1.个体的心理发展是指个体的心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成长过程。具体表现为( )。

A.从不分化到逐渐分化

B.从无意性为主到有意性为主

C.从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到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

D.对事物的态度由不稳定到逐步稳定

2.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两种主要因素是( )。

A.遗传

B.教育

C.环境

D.社会

3.历史上关于“先天论”和“经验论”的争论大致经历了( )阶段。

A.绝对决定论

B.共同决定论

C.相互决定论

D.先后决定论

4.皮亚杰以认知结构的性质为依据把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 )阶段。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5.遗传决定论的观点包括( )。

A.心理发展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B.心理发展的过程是遗传素质的自然显现过程

C.环境只能促进或延缓遗传素质的自我显现而已

D.环境的作用也很大

6.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包括( )。

A.否认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B.否认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C.强调环境或教育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D.心理发展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7.下列观点中属于相互作用论的有( )。

A.在心理发展中,遗传与环境是各自发挥作用的

B.在心理发展中,遗传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C.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受到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D.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关系是乘法关系

8.皮亚杰认知发展论的几个基本概念有( )。

A.遗传

B.教育

C.环境

D.社会

9.皮亚杰用来阐述他的适应理论和建构学说的基本概念有( )。

A.图式

B.同化

C.顺应

D.平衡

10.皮亚杰把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划分为( )。

A.感知道德判断阶段

B.前道德判断阶段

C.他律道德判断阶段

D.自律道德判断阶段

11.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维果斯基提出了( )。

A.“最近发展区”思想

B.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C.关于学习的最佳期限问题

D.心理发展的文化历史理论

12.婴儿动作的发展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性,包括( )。

A.从整体向分化发展

B.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

C.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D.从细节性向整体性发展

13.后天学习理论强调环境对儿童获得言语的决定作用,其代表人物是( )。

A.维果斯基

B.斯金纳

C.班杜拉

D.布鲁纳

14.托马斯、切斯的气质类型说将婴儿气质类型划分为( )。

A.容易型

B.灵活型

C.困难型

D.迟缓型

15.鲍尔比等将婴儿依恋发展分为( )阶段。

A.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B.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C.特殊情感联结阶段

D.特殊行为联结阶段

16.艾斯沃斯(M.Ainsworth)将婴儿对母亲的依恋表现分为( )类型。

A.安全型依恋

B.回避型依恋

C.反抗型依恋

D.排斥型依恋

17.言语发展的内容主要指( )的发展。

A.语音

B.词汇

C.语法

D.语调

18.皮亚杰把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过程分为( )阶段。

A.前道德阶段

B.后道德阶段

C.他律道德阶段

D.自律道德阶段

19.柯尔伯格把儿童道德发展过程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三种水平是指( )。

A.前世俗水平

B.中世俗水平

C.世俗水平

D.后世俗水平

20.幼儿期未表现反抗期者,一般在成人以后都有( )缺乏的倾向。

A.自主性

B.积极性

C.主动性

D.互动性

21.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主要表现在( )发展方面。

A.认知能力

B.语言表达

C.动作发展

D.社会性

22.儿童常用的记忆策略有( )。

A.联想

B.复述

C.组织

D.思维导图

23.小学阶段儿童思维结构的特点是( )。

A.掌握守恒

B.思维具有可逆性

C.辩证思维

D.补偿关系认知

24.童年期自我评价的特点表现为( )。

A.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日益增长

B.自我评价的评判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C.自我评价的内容逐渐扩大和深化

D.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步增加

25.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表现有( )。

A.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

B.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之间的矛盾

C.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

D.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

26.青春期的情绪变化特点有( )。

A.容易抑郁

B.容易焦虑

C.不能自我控制情绪的波动

D.青春期躁动

27.成人思维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

A.辩证的

B.相对的

C.实用的

D.抽象的

28.影响青年人工作或职业选择的因素主要有( )。

A.家庭因素

B.教育和智力水平

C.性别

D.人格

29.中年期的人格变得较为成熟,具体表现为( )。

A.内省日趋明显

B.男性更加男性化,女性更加女性化

C.心理防御机制运用得越来越少

D.为人处世日趋圆通

30.老年丧失期观认为老年期丧失的内容主要包括( )。

A.心身健康

B.经济基础

C.社会角色

D.生活价值

三、简答题

1.简述个体心理发展的几个基本特征。

2.简述游戏对儿童发展的意义。

3.简述童年期记忆的主要特点。

四、论述题

1.试述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认知发展理论的要点,并做简要评价。

2.论述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八阶段论。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2.B

3.C

4.A

5.B

6.C

7.A

8.B

9.D

10.C

11.B

12.A

13.C

14.D

15.A

16.B

17.D

18.D

19.A

20.B

21.C

22.C

23.B

24.A

25.D

26.C

27.A

28.B

29.C

30.D

31.A

32.C

33.A

34.D

35.B

36.D

37.B

38.A

39.B

40.C

41.A

42.D

43.C

44.D

45.B

46.B

47.C

48.D

49.B

50.C

51.C

52.C

53.A

54.B

55.B

56.D

57.C

58.D

59.B

60.B

61.A

62.C

63.B

64.D

65.A

66.D

67.C

68.C

69.B

70.D

71.C

72.B

73.D

74.C

75.C

76.A

77.A

78.A

79.D

80.B

二、多选题

1.ABCD

2.AC

3.ABC

4.ABCD

5.ABC

6.BCD

7.BC

8.ABCD

9.ABCD

10.BCD

11.ABC

12.ABC

13.BCD

14.ACD

15.ABC

16.ABD

17.ABC

18.ABD

19.ACD

20.AC

21.AD

22.BC

23.ABD

24.ABCD

25.ABCD

26.CD

27.ABC

28.ABCD

29.AD

30.ABCD

三、简答题

1.心理发展具有四个基本特征:

(1)连续性和阶段性:连续性特征是指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以前一阶段的发展为基础,而且又在此基础上萌发出下一阶段的新特征,表现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阶段性特征是指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当某些代表新特征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取代旧特征,从而处于优势的主导地位,表现为阶段性的间断现象。

(2)方向性和顺序性:这是指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尽管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会加速或延缓,但发展是不可逆的,阶段与阶段之间也是不可逾越的。

(3)不平衡性:心理的发展可以因进行的速度、到达的时间和最终达到的水平而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一方面表现为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速度上、发展的起讫时间与到达成熟时期上的不同进程,另一方面也表现为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4)差异性:任何一个正常学生的心理发展总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往往不尽相同,表现出个体之间的差异性。

2.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多种意义。主要有:(1)游戏是年幼儿童的特殊社会生活方式,他们通过角色游戏等模仿、学习各种社会角色,学习社会交往。(2)游戏是他们认识周围环境、认识事物的主要途径。(3)通过游戏发展感知觉、思维和解决问题等心理活动。(4)游戏是抒发情感的主要方式。(5)通过游戏发展想象力、创造能力,在游戏中实现自我。(6)游戏可以培养儿童的意志力、纪律性和协作精神。(7)游戏活动可以增强体质。

3.童年期记忆的主要特点有:

(1)有意识记超过无意识记成为记忆的主要方式。

(2)意义记忆在记忆活动中逐渐占主导地位。

(3)词的抽象记忆的发展速度逐渐超过形象记忆。

四、论述题

1.(1)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发展就是通过外部刺激和图式的相互作用,即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的机制而实现的,经过同化、顺应而达到暂时平衡,心理就得到发展,这样通过外部刺激和主体的不断相互作用,不断通过同化、顺应而达到平衡,心理就得到不断发展。

(2)他把儿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3)皮亚杰是西方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他从儿童与外界环境的辩证关系来研究儿童心理的发展,他着重研究儿童的思维发展。最突出的一点是关于图式和外部影响相互作用的思想。他还强调动作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他关于图式的起源、发展的具体论述也是符合唯物论思想的,但在动作和知觉、知觉和概念的关系上,他的有些观点违反了唯物论的基本原则。在年龄阶段的划分上,皮亚杰对各个阶段的质的特点阐述比较清楚,但对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注意不够,阶段划分有点绝对。

2.埃里克森把发展看作是一个经过一系列阶段的过程,每一阶段都有其特殊的目标、任务和冲突。他认为每一阶段的发展中,个体均面临一个发展危机,每一个危机都涉及一个积极的选择与一个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埃里克森把人的心理发展分为以下八个阶段,同时指出了每一个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

(1)第一阶段为婴儿期(出生至一岁半),获得基本信任感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阶段。体验着希望的实现,儿童获得的积极成果是身体舒适和安全感。

(2)第二阶段为儿童早期(或称学步期,一岁半至三岁),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阶段。体现着意志的实现,积极的成果是坚持的能力和自主的能力。

(3)第三阶段为学前期(或称游戏期,三岁至六七岁),获得主动感而克服内疚感阶段。体验着目的的实现,积极的成果是掌握新任务的主动性。

(4)第四个阶段为学龄初期(六七岁至十一二岁),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阶段。体验着能力的实现,积极的成果是创造力发展和掌握技能。

(5)第五阶段为青年期(十一二岁至十七八岁),获得同一感,防止同一性混乱阶段。这一时期相当于少年期和青春初期,体验着忠诚的实现,积极的成果是自我同一感能力的发展。

如果说以上五个阶段是针对弗洛伊德的五个阶段提出的,那么以下的三个阶段就是埃里克森的独创。这三个阶段的提出使他的发展理论更加完善。

(6)第六阶段为成年早期(十七八岁至二十五岁),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阶段。这一时期相当于青年晚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积极的成果是亲密关系的获得。

(7)第七阶段为成年中期(二十五岁至六十五岁),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阶段。这是中年期与壮年期,是成家立业的阶段。体验着关怀的实现,积极的成果是关怀后代。

(8)第八阶段为成年晚期(六十五岁以后直到死亡),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感阶段。这是老年期,亦即成熟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积极的成果为体验完成人生的使命感。埃里克森在分析每个阶段时,都提出了一些积极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