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第二次变性:从“阴性”变为“阳性”
随着心理学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发展,心理学发展的方向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种改变的风潮起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并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巅峰。在这个阶段,心理研究工作者的目光开始着眼于健康人群。与此同时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也开始逐渐兴盛起来,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心理学者反对行为主义把对动物研究时使用的方式方法套用于人类,只研究人的行为。他们认为这样就不能理解人的内在本性。在此之上,人本主义心理学者又批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研究只专注于神经症和精神病人,不考察正常人心理,因而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种势力。人本主义主张人性中的一些部分是具有积极性的,借助一些外部力量的推动,人性中的积极部分就可以起到自我帮助的作用,此时主要是心理学的“阳性模式”。
人本主义使心理学界看到了人的心理与人的本质的一致性,强调必须从人的本性出发研究人的心理。这种来自西方的人本主义观点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观点是一致的。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孟子就提出了人性本善的观点,而这种思想到了明代心学代表、大思想家王守仁这里就更加的深入与深刻。
所以,无论是人本主义学者还是中国的古代思想家,都一致认为人本身是具有这些积极性的内在力量的。正是由于这种转变,一些心理学者例如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需求理论的提出者马斯洛都开始关注人性中的积极方面。马斯洛就曾经说过,“对自我实现的渴望,即个人在潜在的事物中实现的倾向。这种倾向可能被表述为渴望变得越来越真实,成为一个人能够成为的一切”。
在此之后,美国的积极心理学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自1997年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积极心理学理论以来,许多学者对幸福、积极情感和幸福等概念进行了研究。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使正常人在某些良性条件下更加健康和谐地发展,且认为心理学有三大使命:治疗心理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和开发潜在人才。积极心理学的兴盛标志着心理学者对人性光辉面、积极面的推动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