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幸福法则:乐从苦中来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他又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些都是相反相成的思想。那么,我们渴望的幸福,与相反相成的道,两者之间有什么必然的关系呢?下面,我们就从人追求的幸福说起。
广义的幸福包括喜悦、快乐、美好、有趣的体验,狭义的幸福指的是内心的一种满足感。无论是广义的幸福还是狭义的幸福,都是我们在追求美好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感受。
《道德经》第二章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意思是你感觉到了美的存在,是因为你明白什么是不美的,你发现了善的存在,是因为你知道什么是不善的。美和不美、善和不善,是相反相成的。
我们可以推论,人们对美好的感觉,也是同对不美好的感知相反相成的。我们感受到的任何美好,都源自不美好的衬托。比如,我们什么时候会觉得食物吃起来特别香甜?一般是越饿吃起来越香。再比如,我们要感受兰花的香气,就一定不能一直待在有兰花的屋子里;要想体会到温暖的幸福,就一定要领略寒冷的滋味。为什么呢?在放有兰花的室内一直待着,闻惯了花香,已经对花香不敏感了,所以是最感受不到兰花的香气的;在温暖的屋子里一直待着,没有尝过寒冷的滋味,是最感受不到温暖的美好的。
幸福也一样。如果一个人长久地处于幸福之中,或许他不会感到自己是幸福的。想要不断地感觉幸福美妙,就一定要遵从相反相成的规律,就要在不那么幸福、不那么美妙的事物中发现美好。
不少家长自己吃过很多苦后,有了很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于是就不愿让孩子吃苦。可是别忘了,生活在密罐里的孩子,是最感受不到甜的滋味的。幸福是要依靠不幸福来感知的。孩子在家长搭建的幸福蜜罐中,往往会感觉无聊、空虚。其实,家长吃苦、奋斗,才成就了物质生活的幸福。孩子没有吃过苦,所以他们感受不到家长认为的幸福。甚至,家长以为给孩子的是幸福,对于孩子而言,他尝到的却是麻木的痛苦。这样的事与愿违,往往造成孩子的叛逆心理,有的孩子就会向外寻求幸福,而外面的世界又充满了不确定性,甚至危险。
诸葛亮教育儿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如果家长懂得俭以养德,想培养出一个懂得珍惜的孩子,就不能随便让他们得到满足,而应遵从相反相成的规律,让他们好好地品味每一餐的粗茶淡饭。幸福要从品味最俭朴的生活开始,当一个人能从最平常的生活中品味出真、善、美的时候,那么,在任何处境下,他都能感受到幸福的存在。
说到这里,我们会发现,幸福其实是道,想要实现幸福的人生,就要认清幸与不幸的相反相成之道,然后用心从不幸福的境遇中品味出幸福。拥有了这样的能力,你才能不断感知幸福。
《菜根谭》里说:“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境;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是心体之真机。”在苦中都能快乐,又会有什么是不快乐的呢?我们每天都会面对不如意,而所有的不如意,恰恰是如意的成因,这就是相反相成。唯有主动从不如意里探寻如意,才能让幸福贯穿一生。
知易行难,其中最难克服的心理障碍是,要把不如意的事看成如意之事的成因。你要认识到,正是这些不如意,让你的如意有了价值和意义。所以你要欣赏不如意,发现不如意的价值和意义。当你去欣赏苦的时候,苦就不苦了;当你去发现不如意的好处时,不如意已经转化为你的奋斗动力了。
《庄子?渔文》里有一个畏影恶迹的故事:一个人怕自己的影子跟着自己,又怕自己的脚印,于是他就疯狂地跑,结果直到累死,也没有摆脱影子和脚印的跟随。幸福和不幸福,就好像光和影子,我们喜欢光,也要接受影的存在,我们喜欢幸福,也要接受不幸福的存在;正是因为有黑暗,光明才有它的意义,正是因为有了不幸福,我们才有了对幸福的渴望和珍惜。当我们不排斥不幸福的时候,我们已经在走向幸福的路上了,当我们懂得去发现不幸福中的真、善、美时,不幸福已经是幸福本身了。
《菜根谭》有这样的话:“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想要成就更美好的自己,就一定要经受不美好的历练。
如果你能在最平常之处得到最高明的感悟,能在最平淡之处得到幸福,你才算拥有了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