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赋予你看透世界的魔力
1.吝啬鬼最大方的时候——商品
西门庆是古典文学名著《金瓶梅》里面的主人公,这个人可谓是无恶不作,除了在行为上很卑鄙、在生活中很放荡之外,他还是个十足的吝啬鬼。但这个吝啬鬼并不是什么时候都吝啬,他也有非常大方的时候,尤其是他攀上了当时的奸臣蔡京之后,他不惜一掷千金,来请蔡京做靠山。
西门庆先后两次给蔡京送寿礼,这都体现了他精明的性格。
第一次是在第二十七回,由来保、吴典恩押送礼物,送的是“四座一尺高的四阳捧寿的银人,两把金寿字壶,两副玉桃杯,两套杭州织造的蟒衣。还有南京的绸缎、羊羔美酒”。蔡京的观感是:“但见黄烘烘金壶玉盏,白晃晃减仙人;良工制造费工夫,巧匠钻凿人罕见。锦绣蟒衣,五彩夺目;南京缎,金碧交辉;汤羊美酒,尽贴封皮;异果时新,高堆盘盒。”
蔡京十分欢喜,当场就填写了三份官诰:一份任命西门庆为“金吾卫衣左所副千户、山东等处提刑所理刑”,一份任命押送礼物的吴典恩做清河县驿丞,一份任命来保为山东郓王府校尉。这是赤裸裸的“权钱交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好在当场兑现,并无拖欠。
第二次送寿礼,是在第五十五回,由西门庆亲自押送,共20扛礼物。有一张礼单写得分明:大红蟒袍一套,官绿龙袍一套;汉锦20匹,蜀锦20匹,火浣布20匹,西洋布20匹,其余花素尺头共40匹;狮蛮玉带一围,金镶奇南香带一围;玉杯、犀杯各10对,赤金攒花爵杯8只;明珠10颗。又体己黄金200两。
这张礼单可能有所夸张,然而小说家这样写,目的是强调:西门庆不同于旧式商人,他不是靠一味俭省发迹的。在明代商品经济崛起的大潮中,只有敢于做“政治投资”的商人,方能前程无限。此番贺寿,蔡太师非常高兴,过生日那天,特意只留西门庆一个人吃酒,这是很高的荣誉,也印证了西门庆这个外省商人在蔡太师眼中的地位。
这个故事让我们了解了什么叫作“商品”。
商品就是为交换而生产(或用于交换)的对他人或社会有用的劳动产品。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价值和使用价值。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狭义的商品仅指符合定义的有形产品;广义的商品除了可以是有形的产品外,还可以是无形的服务。比如,“保险产品”“金融产品”等。
一般来说,一件物品要想成为商品,必须要满足以下三点:
1.作为商品,首先必须是劳动产品。换句话说,如果不是劳动产品就不能成为商品。
2.作为商品,还必须要用于交换。如果某件物品没有用来交换,那么即使它是劳动产品,也不能说它是商品。
3.对他人或社会有用。一件物品,如果没有用的话,就不会发生交换,只有有用的东西才能发生交换。
西门庆非常精明,他知道他送的这些寿礼不只是为了答复人情,这些寿礼是商品。在当时的情况下,他如此做,能够得到相对付出价值更多的利益,算是一场交易。
【知识链接】
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的价值是商品特有的本质属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物品的有用性,不同的商品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不同的使用价值是由物品本身的自然属性决定的;同一种商品具有多种自然属性,因而具有多方面的有用性。
交换价值指的是当一种产品在进行交换时,能换取到其他产品的价值。
有形产品又称形体产品或形式产品,是产品呈现在市场上的具体形态,也是满足消费者某一需求和特定的形式,是核心产品得以实现的形式。它一般通过不同的侧面反映出来,如:质量水平、产品特色、产品款式以及产品包装和品牌。产品的基本效用必须通过某些具体的形式才得以实现。
2.“君子国”里也有讨价还价——经济人
在我国古典文学作品《镜花缘》中,作者想象出一个以礼仪著称的国家“君子国”。“耕者让田畔,行者让路。士庶人等,无论富贵贫贱,举止言谈,莫不慕而有礼。”在这里人人大公无私。在市场交易中,他们恪守“卖主力争付上等货,卖低价,买主力争拿次等货,付高价”的准则。下面有一则具体场景。
买者:我给你买货的钱已经很少了,而你却认为给多了,这是违心的说法。
卖者:我的货既不新鲜,又很平常,整体而言,不如别人的好,我跟你要货价的一半,已经很过分了,怎么能收你全价呢?
买者:我是能够识别好坏的,这样的货只收半价,太有失公平了。
卖者:你真想买,就付前价的一半,如此就公平了,如果你说价格太低了,那就去另外一家买,看看还有没有比我这儿更贵的货。
最后,没有办法,另有旁边人的劝说,买者只好拿了上等货物与下等货物各一半悻悻离开。
在作者李汝珍的笔下,没有欺诈,没有私欲,一个世外桃源般和谐的君子国展现着最淳朴的乡情,最善良的人性。诚然,这样一个君子世界,是我们每个人都十分向往的。在这个过程中,作者用描绘理想的笔,对人性展开了探索。
古代圣贤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而荀子则另立一说,主张“性本恶”,李宗吾更甚,将世间人的一切言行都归结在“厚”且“黑”中。千余年来,关于人性本源的问题,人们从未停止过争论。但不管对人性的论证怎样,“君子国”的美丽传说,终如海市蜃楼一般,短暂停留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而涉及市场与经济,在经济学世界中,人性的假设则是理性经济人。
理性经济人,又称作“经济人假设”,经济学正是在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下研究资源既定时的利益最大化问题。对个人而言就是收入和效用最大化;对企业来说就是利润最大化和企业资产价值最大化;对国家而言就是GDP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换句话说,经济学认为所有人都是理性经济人,一切行为的目标只为个人利益最大化。
理性经济人假定了人的思考和行为都是目标理性的,唯一试图获得的经济好处就是物质性补偿的最大化。由此可见,小说中的“君子国”是不会出现的。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有一段文字对理性经济人的阐述较为清晰:“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我们自己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好处。”这段论述表明:人和人之间是一种交换关系,能获得食物,是因为每个人都要获得自己最大的利益。
在经济活动中,当一个人面对若干种不同的选择机会时,他总是倾向于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经济利益的机会,也就是总会去追求最大的利益。但是,这里的自利也并不完全等于自私。在生活中,追求自利但并不自私的现象一样存在。比如宗教中虔诚祈祷的信教徒,他们充满了行善的愿望,在他人得到幸福时,他们自己也觉得很幸福。
学龄前的孩子将自己最喜欢的玩具首先藏起来,把剩下的玩具拿给别人挑选。在这一点上也可以找到经济人理性思维的影子。就像小孩子知道关注自己最喜欢的玩具一样,每个人在经营活动中都知道自己的利益所在,也都会用最好的办法去实现自己的利益。尽管人们的“理性”是有限的,因为人不是全知全能,往往在行为中会受到各种因素,诸如信息占有的多少等外部复杂多变的条件,但是,每个人还是会尽力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决策,趋利避害。所以,人们都希望能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而绝不会像“君子国”中人,选择“质次价高”的商品。
在经济学中,所有人都被假设为理性经济人,这种假设,已经成为经济学的根基。没有这种假设,人们也就无从去认识经济规律,更不可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经济政策。但事物的发展总是有两面性。从另一角度看,我们也应该看到,理性经济人只是一种人性假设,在现实生活中,人不可能处处都以经济人的视角观察世界。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只是承认理性经济人是无法更改的人性,承认它的存在只是对人类趋利本性的一个认识和引导,承认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我们不可能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就不择手段,我们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以及法律制度的约束,而并不赞扬利己性。
【知识链接】
道德人,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阐述了人性不同于经济人的另外三个方面:同情心,正义感,行为的利他主义倾向。这些是人的道德性的体现,这种伦理思想后来被发展成“道德人”理论。
社会人,与“自然人”相对。在社会学中指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的完整意义上的人。通过社会化,使自然人在适应社会环境、参与社会生活、学习社会规范、履行社会角色的过程中,逐渐认识自我,并获得社会的认可,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
“社会人假设”是梅奥等人依据霍桑实验的结果提出来的。这一假设认为,人们最重视的是工作中与周围人友好相处,物质利益是相对次要的因素。梅奥说过:“人是独特的社会动物,只有把自己完全投入到集体之中才能实现彻底的‘自由’。”
3.劣币为什么会驱逐良币——柠檬市场
纵观货币的发展历史,金属货币占据市场的时间十分久远。伴随着人类文明的逐步演进,人类使用的货币也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日益精确。
历史上,为了使用起来更方便,人们将金属制造成便于携带、交易和计算的“钱”,于是这种人为铸造的货币就有了一个“面值”。而“面值”的出现,也使铸币内在的某种金属含量产生了与面值不同的可能。比如,一克黄金铸币的实际含量可能并不是一克,人们可以加入一些其他低价值的金属混合铸造,但它仍然作为一克黄金流入市场交易中。
相同的面值,不同的实际价值。久而久之,在买卖中,货币交易自然会出现失衡的现象。16世纪,英国就有过一次“驱逐”良币的历史。
16世纪,英国商业贸易已经相当发达,在贸易流通中,玛丽女王统治时代铸造的一些价值不足的货币,便出现了货币面值相同而实际价值不同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大都会将足值的货币贮藏起来,或者熔化或者流通到国外。这样,最后流回英国偿付贸易和流通的,则是那些不足值的“劣币”,英国由此蒙受了巨大经济损失。于是,伊丽莎白女王接受格雷欣建议,恢复英国铸币的足够成色,以免足值铸币在贸易中被不足值铸币“驱逐”到国外。
在16世纪,英国这场沸腾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后被经济学家称为“劣币驱逐良币效应”。而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源则在于当事人的信息不对称。即:贸易双方对货币的成色或真伪的了解情况并不一致,如此,劣币持有者很轻易便将手中的劣币花出去,良币的持有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便承受了损失。
“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在市场上是普遍存在的。在这里,与良币相比,劣币自然就成了“次品”,也就是美国俚语中的“柠檬”。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克洛夫凭发表过一篇名为《柠檬市场:质量不确定性和市场机制》的论文,在这篇论文中,“柠檬市场”指的就是次品市场。
柠檬市场也称阿克洛夫模型,是指信息不对称的市场,即在市场中,产品的卖方对产品的质量拥有比买方更多的信息。在极端情况下,市场会止步萎缩和不存在,这就是信息经济学中的逆向选择。当产品的卖方对产品质量比买方有更多信息时,柠檬市场会出现,低质量产品会不断驱逐高质量产品。柠檬市场效应则是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往往好的商品遭受淘汰,而劣等品会逐渐占领市场,从而取代好的商品,导致市场中都是劣等品。
按照常规理解,降低商品的价格,该商品的需求量应该增加;提高商品的价格,该商品的供给量应该增加。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有时,降低商品的价格,消费者并不会做出增加购买的选择,提高价格,生产者也不会增加供给的现象。“二手笔记本市场模型”可以形象地解释这种现象。
假设有一个二手笔记本市场,买电脑的人和卖电脑的人对笔记本质量信息的掌握是不对称的,买家只能通过笔记本的外观、介绍和简单的性能测试来了解笔记本的质量信息,而这却是很难准确判断出笔记本的质量好坏。因此,对于买家来说,在买下二手电脑之前,并不知道哪个电脑质量好些,他只知道市场上笔记本的平均质量。
当然,买家是知道市场里面的好笔记本至少要卖6000元,不好的笔记本最少要卖2000元。那么,买电脑的人在不知道笔记本质量的前提下,只愿意根据平均质量出价,也就是4000元。但是,那些质量很好的笔记本的卖主就不愿意了,他们的笔记本将会撤出这个二手笔记本市场,市场上只留下质量低的卖家。如此反复,二手笔记本市场上的好电脑将会越来越少,最终将陷入瓦解。
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传统的市场竞争中得出的“优胜劣汰”结论便被瓦解,“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也就随之发生。其实,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柠檬市场无处不在。
比如,在学校里参加一次考试,很多人为了得到奖学金,请大家出去吃一顿不惜作弊来实现自己拿奖学金的愿望。当这样想的人多了,作弊的人数也随之增加,这样导致的结果是整个班级或者年级取得高分的人偏多。这种信息不对称使得学校只好确定一个较高的发放奖学金的标准。结果,一部分努力学习,成绩一直优秀而没有作弊的学生却失去了评比的资格优势,没有努力的学生反而轻易跻身到候选人中。认识“柠檬”现象,很多时候可以帮助我们免受其害。
【知识链接】
逆向选择是指由于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价格下降产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进而出现市场交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
道德风险是20世纪6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一个经济哲学范畴的概念,即“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或者说是:当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所采取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为。
4.把梳子卖给和尚——供需法则
在销售界有这样一个经典的案例——把梳子卖给和尚。
某企业在一次培训营销人员的过程中,给营销人员出了这样一道难题——到寺庙推销梳子。在场的所有人对这样一个命题都表示怀疑。把梳子卖给和尚,怎么可能呢?和尚没有头发,根本就用不着梳子。面对这样的任务,许多人都打退堂鼓,放弃了这个训练任务,只有小李、小王、小张3人接受了这次挑战。
7天的期限很快就到了,3人回到了公司各自汇报自己的销售成果。出人意料的是,3人都将梳子卖出去了。但小李只卖出10把,小王卖出了100把,而小张居然卖出了1000把。同样的条件,为什么结果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呢?
答案很快就被销售主管公布了出来。
小李跑了三座寺庙,受到了无数和尚的谩骂和追打,但仍然不屈不挠地向和尚推销。在第五天的时候,他猛然一开窍,跟和尚说了这样的话:“头应该经常梳梳,不仅止痒,头不痒的时候也要梳,这样可以活络血脉,有益健康。”结果居然真的有10个和尚买了他的梳子。
小王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于山高风大,把前来进香的善男信女的头发都吹乱了。小王找到住持,说:“蓬头垢面对佛是不敬的,应在每座香案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头。”住持认为有理。那间庙共有10个香案,于是住持买下100把梳子。
小张去了一座颇负盛名、香火极旺的深山宝刹,对方丈说:“凡来进香者,都有一颗虔诚之心,宝刹应有回赠,保佑其平安吉祥,鼓励多行善事。我有一批梳子,您的书法超群,可刻上‘积善梳’三字,然后作为赠品。”方丈听罢大喜,立刻买下1000把梳子。
“好胳膊好腿不如一张好嘴”,确实,世界上没有卖不出去的东西,只有不会卖东西的人。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曾经说过,其实经济学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我们只需要掌握两件事即可:一个是供给,另一个是需求。
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愿意在一定的价格条件下,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需求不是自然和主观的愿望,而是有效的需要。它包括两个条件: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及购买能力。
在把梳子卖给和尚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是会受到外在因素影响的,也就是说,如果小李、小王都能像小张那样对方丈说,或许卖出去的梳子不是10或100把。但是也是会受到购买能力的影响,因为小李去的只是小庙,购买能力不强,而小张则是去的一座深山宝刹。
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供给也指有效供给,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生产者有出售的意愿和有供应的能力。
无论是需要或是供给,除了他们自身的意愿及能力外,还受到一个条件的影响,那就是商品的价格。如果商品的价格越高,需求量自然就会越低,而供给量越多,价格自然就会越低。
【知识链接】
需求法则是微观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法则,即在一般情况下,需求与价格成反比,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
由于需求量随价格上升而减少,随价格下降而增加,我们说,需求量与价格呈负相关。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这种关系对经济中大部分物品都是正确的,而且,实际上这种关系如此普遍,经济学家称之为需求法则。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需求量减少。但在少数情况下会出现相反的情形,即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大,价格越低需求量反而越小。这种事情通常是社会上具有象征地位的奢侈物品,如钻石、古董等,它们常常会因为价格的提高,需求量反而增加。
需求曲线是指表示商品价格与商品需求数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曲线。它表明在其他情况不变时,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产品的数量。
供给的价格弹性,在概念上与需求的价格弹性相似,只不过它衡量的是供给对价格变动的反应,更精确地说,供给的价格弹性是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供给弹性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最为有用。
5.杨振宁选择理论物理的秘密——比较优势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名字,一直与“中国诺贝尔奖第一人”的信息同印在人们的脑海里。
1954年杨振宁提出的规范场理论,后发展成为统合与了解基本粒子强、弱、电磁等三种相互作用力的基础。由于这一发展为理论物理做出了巨大贡献,杨振宁一直深得国际学者钦佩。
但是,理论物理研究成绩卓著的杨振宁,在芝加哥大学做实验物理研究时,工作却并不顺利,“哪里有爆炸,哪里就有杨振宁”的笑话几乎传遍了整个校园。缺乏动手能力几乎成了他的死穴。
面对自己在研究工作上的瓶颈,杨振宁这位曾经的神童、人们眼中的天才,在苦恼中,对自己在物理研究上的优势与弱项进行了一番深入的分析。最后,他豁然开朗了。
杨振宁意识到,虽然自己在严格要求动手能力的实验物理方面没有太大优势,但在理论物理研究方面,凭借自己从小受父亲熏陶、培养而打下的坚实数学基础,如果能对构成物理学理论架构的一系列方程逐步展开研究,还是会找到突破口,最终取得一定成绩的。比较之后,他觉得自己在理论物理研究上优势更明显。
后来,在导师特勒的建议下,明确了自身优势的杨振宁转攻理论物理学,1957年因研究成果显著,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我们都听说过“田忌赛马”的故事。田忌手里的马,无论上、中、下哪一个层次,质量都要劣于齐王的马。
但田忌选择了这样的排列方式:用完全没有优势的下马对齐王完全有优势的上马,再用上、中马对付齐王的中、下马,最终取得了比赛胜利。很显然,在这场比赛中,田忌占有了比较优势。
对于杨振宁,从事理论物理研究才更具比较优势。经过理性分析,选择了能够将自己的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理论物理研究,他最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比较优势理论是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每个国家都应根据这个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两个国家在比较优势上是如此,推及至每一个单位和个人,亦是如此。这里有一个小笑话可以让我们理解起来更轻松。
据说比尔·盖茨非常喜欢打扫自己的花园,但最终他还是把这件事交给一个高中生来处理了。比尔·盖茨的说法是,假设每天他能编写100条程序或者打扫100平方米后花园,而高中生每天能编写1条程序或者打扫50平方米后花园,虽然看上去自己在打扫后花园上比高中生占有绝对优势,但他的比较优势还是在编写程序上,然后花几美元让高中生帮忙打扫后花园。
当每个人都能够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时,生产就会变得更加有效率,从而整个社会可创造物质财富总量与其整体经济福利便会有所增加,这也从侧面体现了“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道理。
比如,在一个企业中,你比我善于管理,那么你在管理方面占有绝对优势,你应该坐在办公室里负责管理性工作。但是,从比较优势来讲,你的动手能力是无人可比的。
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是由我来负责管理,你来负责动手事务。所以在企业中,你的比较优势是动手能力,而我的比较优势是管理能力,我们的分工合作,是建立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的,而不是建立在绝对优势的基础上。
【知识链接】
绝对优势理论,又称绝对成本说、地域分工说,是英国古典经济学派代表人之一——亚当·斯密提出的。
当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使用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如果刚好A国家在一种商品上劳动生产率高,B国家在这种商品上劳动生产率低,则A国该商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两国按各自的绝对优势进行专业生产分工并参与贸易,则两国都能从贸易中得到利益。这种贸易利益来自专业化分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绝对成本,是指某两个国家之间生产某种产品的劳动成本的绝对差异,即一个国家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个国家。
6.她为什么要“东食西宿”——机会成本
“东食西宿”的成语很多人都不陌生。
春秋战国时,齐国有一户人家的女儿长得十分漂亮,前来求婚的人几乎踏破了门槛,但女孩始终不满意。几个春秋过去,眼看女孩就要错过婚嫁的最佳年龄,父母十分着急。这一天,又有两家男子同时前来求婚。谁知,躲在帘后观察的女儿,竟在二老与来客短暂的寒暄之后,同时对两家男子产生了好感。
了解了女儿的意愿,二老一时间陷入了两难之中。该如何选择呢?东家的男子长得丑,但十分富有;西家的男子是个英俊后生,但家里很潦倒,选择哪个都会有损失啊!
还是让女儿自己定夺吧!于是,二老告诉女儿,更中意哪个,不便明说,就以袒露一只胳膊的方式,让他们知道她的意思。
想了一会儿,女孩同时袒露出两只胳膊。父母感到很奇怪,问其原因,女儿说:我想在东家吃饭,在西家住宿。
世上没有东食西宿这样的好事,但人类的欲望永远都是无穷无尽的,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两全其美。因而,想要得到好的东西,想要追求完美,努力和选择的作用不容忽视。
有得必有失。就像成语故事中的齐国女子一样,在自身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人必须要学会舍弃。但做出选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选择吃鱼自然就不能有熊掌,这个时候,熊掌就构成了选择吃鱼的机会成本。任何选择行为都要付出机会成本,经济学家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就是这个道理。
机会成本,是指做出一个选择后所丧失的,不做该选择而可能获得的最大利益。也就是说,为了得到一种东西而必须放弃另一种东西。在成语故事中,齐国女子之所以不能做出决策,就在于无论选择哪位男子,都势必造成机会成本的损失。
当一个厂商决定生产一辆汽车时,这就意味着该厂商不可能再用生产汽车的经济资源来生产20辆自行车。于是便可以说,生产一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20辆自行车。如果用货币数量来替代对实物商品数量的表述,且假定20辆自行车的价值为10万元,则可以说,一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价值为10万元的其他商品。
晚上有朋友请你吃大餐,为此你不得不推掉一个可以挣100元的临时演员机会,那么100元就是你吃大餐的机会成本。
人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选择:是吃面包还是吃料理;是买短款的衣服还是买长款的衣服;是继续工作还是先去吃饭;是回家过年还是出去旅游……当去听音乐和去看电影对自己同样有吸引力,且难以决定时,很多人都选择抛硬币来决定……
有人说,人生最苦难的不是去争取,而是选择性的放弃。的确,当面对重大决策时,因为我们在心底从来不愿轻易放弃任何可能得到的东西,所以机会成本越高,我们的选择就越困难。
【知识链接】
会计成本,是指会计记录在公司账册上的客观的和有形的支出,包括生产、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原料、动力、工资、租金、广告、利息、土地和房屋的租金、折旧等支出。值得注意的是,会计成本是显性成本,它可以用货币计量,是可以在会计账目上反映出来的。
隐性成本是一种隐藏于企业总成本之中、游离于财务审计监督之外的成本。是由于企业或员工的行为而有意或者无意造成的具有一定隐蔽性的将来成本和转移成本,是成本的将来时态和转嫁的成本形态的总和,如管理层决策失误带来的巨额成本增加、领导的权威失灵造成的上下不一致、信息和指令失真、效率低下等。相对于显性成本来说,这些成本隐蔽性大,难以避免、不易量化。
7.小偷也懂经济学——成本效益
这是一个与两个小偷有关的故事。
小偷甲是个偷小件物品手到擒来的惯犯。每天傍晚他都会借助散步的机会,仔细观察附近自行车车库的情况,然后准备好基本工具,为夜间盗车做准备。就这样,很多个晚上,他都凭借一双手和一把扳子,将一辆辆崭新的自行车轻而易举地窃为己有。在风声不紧的时候将手中的车及时卖掉,时间久了,他也小攒了一笔财富。由于技巧娴熟,他从没失过手。
与小偷甲不同的是,同为惯犯的小偷乙专门偷银行和大商场。每次作案前,小偷乙都会准备好充足的枪支、弹药,而每次作案之前,他都会做出最坏的打算,和妻子儿女道别,因为偷银行和商场要承担很大风险,稍有疏忽就很难逃脱法律制裁。每得手一次,小偷乙和全家都会过上一段足不出户的日子。
惯偷终究无法逃脱法网。小偷甲和小偷乙在嚣张了一阵后,终于被警方抓捕。最后,两人都被判了刑。
凡事都讲求个相对,若将偷自行车和偷银行放在一起比较,偷自行车是件小事,虽然这种行为早已被视为一种公害,却算不上什么新闻,而偷银行虽说罕见,但却是媒体播报的重大新闻。在这里,两个小偷偷东西的故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成本效益这一经济学概念。
包括小偷在内,任何人做事都会想一想是否划算。这里的是否划算在经济学上讲就是比较一下收益和成本,也就是对成本效益进行分析。
成本效益分析就是将投资中可能发生的成本与效益归纳起来,利用数量分析方法来计算成本和效益的比值,从而判断该投资项目是否可行。成本效益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二者互为条件,相伴共存,又互相矛盾,此增彼减。
在故事中,小偷乙偷银行的收益远比小偷甲偷自行车的收益高,但乙的成本同样要比甲高很多。在戒备森严的银行中作案,被抓捕的可能性很大,一旦失手,受到的处罚也更重。纵然是行动十分顺利,一个银行被偷了,各执法部门一定会加大案件的侦破力度,因而作案者被抓的可能性还是很大。
同理,偷自行车的甲虽然偷盗的收益较偷银行的乙小,但成本也要比乙小很多。自行车的防盗性能差,甲几乎不需要什么作案工具,在工具上的投入成本几乎为零。如此,甲有很多可作案的机会,失手率要低很多。即使作案被抓,偷自行车的处罚也要比偷银行的处罚轻。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偷们经过对成本的分析和对比,一般都会像甲一样,选择成本较小的偷自行车,而不会轻易选择像乙那样去偷银行。
此外,事物的发展规律决定了任何事物都存在着成本效益。就成本而言,一般可分为直接的、有形的成本以及间接的、无形的成本两个层次;就效益而言,则包含直接、有形的效益和间接、无形的效益两类。
【知识链接】
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简言之就是指取得资产或劳务的支出。成本由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构成,他们都是生产经营的耗费,都必须从营业收入中减除,但减除时间不同。
产品成本是指可计入存货价值的成本,期间成本是指不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经营成本,直接从当期收入中减除,包括减除产品成本以外的一切生产经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