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长三角区域社会综合发展情况
第一节 人口民族
长三角城市群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是中国城镇化基础最好的地区之一。长三角有3座千万人口大城市,2019年7座城市外来人口过百万。
人往高处走,人随产业走。近年来,长三角城市GDP增速超过全国水平的城市,常住人口普遍增长较快。从各城市发布的2019年人口数据发现,长三角城市常住人口差别较大。截至2019年年末,常住人口超千万的城市为上海(2428.14万人)、苏州(1074.99万人)、杭州(1036万人)。这也恰好是2019年长三角GDP排名前三的城市。
杭州是长三角千万人口俱乐部新晋成员,也是人口增长最快的城市。2019年,杭州常住人口比上年增长55.4万人。在此前的2015~2018年,杭州年新增常住人口数量也是遥遥领先,分别为12.6万人、17万人、28万人和33.8万人。
长三角人口总量最大的上海,近年来增量明显缩小,在2015年、2017年分别出现人口负增长,但仍是长三角吸引力最大的城市。2019年,上海外来常住人口达977.71万人,居长三角之首。
除上海外,还有6个城市外来常住人口超过100万,分别为苏州、宁波、杭州、无锡、南京和嘉兴,主要分布在苏南地区和杭州湾沿岸。
在2019年长三角GDP十强城市中,南通、徐州出现了人口净流出,数量分别为28.02万人、159.17万人。2018年年末,长三角27市的人口达1.54亿人,平均城镇化率为67.38%。从城市规模来看,既有上海这样城区人口超过1000万的超大型城市,也有南京、杭州等城区人口在500万以上的特大型城市以及苏州、合肥、宁波这样的区域中心都市,约占中国的11.1%。长三角城市群是少数民族散居的地区,56个民族齐全,有少数民族约120万。
长三角城市群是中国外来人口最大的集聚地,也是外来人口落户门槛最高的区域之一,城市群内约有2500万人未在常住城市落户。其中,上海的城区人口超过了2000万人,位列第一位。上海也是长三角地区唯一的一座超大城市(1000万以上)。南京和杭州人口均超过了600万人,处于特大城市行列(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未来这两大城市将向超大城市进军。合肥、苏州和宁波的城区人口超过300万,处于I型大城市(300万以上500万以下)行列。
也就是说,长三角城市群呈现“一超二特三大”的格局,也是我国城市层级结构最为合理的城市群,体现了“龙头城市-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中小城市”这一层次合理、结构清晰的城市体系。
2018年,27城中共有16个城市人口实现了净流入,其中7个城市的人口净流入量超过100万,分别是上海、苏州、宁波、杭州、无锡、南京和嘉兴,除上海外,主要分布在苏南和杭州湾沿岸。
表2-1-1 长三角主要城市人口数据及城镇化率
表2-1-1 长三角主要城市人口数据及城镇化率-续表
其中,上海的人口净流入最多,达到976.21万人,也是我国人口净流入最多的城市。此外,制造业大市苏州的人口净流入达到368.62万人,宁波和杭州的人口净流入也都超过了200万人。
值得注意的是,同处长三角发达省份的江浙,在人口流动方面有较大差异。浙江划入长三角城市群的8个城市全部属于人口净流入,而江苏的9个城市则有明显的区域差异,苏南5市全部属于人口净流入,但苏中的南通、泰州和扬州3市和苏北的盐城都属于人口净流出,其中盐城净流出最多,达到104.7万人。
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获准修建城市轨道交通最多的城市群,包括上海、南京、杭州、合肥、苏州、宁波、无锡、常州、南通、绍兴和芜湖这11个城市,这恰恰是长三角城市群城区人口规模前11位的城市,可见城区人口规模是一座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
27城有12个城市城区人口低于100万人,处于中小城市行列,其中江苏2个、浙江4个、安徽6个。
江苏城市规模比浙江大,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自然条件好,浙江山区多、平地少,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城市的空间布局和人口分布。
安徽的城市规模也相对较小,除了合肥和芜湖,其他几个城市的城区人口都少于100万人,铜陵、宣城、池州、滁州和安庆的城镇化率也较低,安徽皖江城市群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随着一体化加速,未来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速度将大幅提高。
总的来说,在长三角27个中心城市中,一些经济发达、城镇化率高的城市对于人口的吸引力较强,而周边经济稍弱、城镇化率较低的许多城市成了人口流出型城市。
第二节 交通
2020年4月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发改基础〔2020〕529号)通知,通知明确指出: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应急部、能源局、铁路局、民航局、邮政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规划要求。
6月5日至6日,2020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人座谈会在浙江省湖州市举行。当日,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主任谢峰、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陆永泉、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陈利幸、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厅长章义代表四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签署《长三角地区省际交通互联互通建设合作协议》(简称《合作协议》),共同推进54项省际互联互通重大交通项目建设。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相关地区推进交通建设工作进入新阶段,对铁路、公路、航道等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打破行政区划所带来的交通壁垒,增强省际全域全时互联互通,成为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一市三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把交通一体化建设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和先导,2018年签订的消除省际“断头路”合作框架协议,将17条省际“断头路”纳入建设范围,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其中,杭长高速公路北延工程、杭州湾跨海大桥北接线二期工程等项目已完工;千黄高速公路、申嘉湖高速公路西延工程等6个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中,四地之间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显著提高。
今年,作为轮值方的浙江省,建立健全跨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协同会商机制,牵头制定长三角一体化交通专题组工作要点,主动协调、积极促成《合作协议》顺利签署。
根据《合作协议》,一市三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将贯彻落实《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坚持互联互通、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协同推进的工作原则,共同实施54项2020年至2022年省际互联互通的重大交通项目建设。浙江通过推进4条省际铁路、6条省际高速公路、6条省际普通公路、4条省际航道建设,助力加快建成长三角主要城市高铁“1小时交通圈”,以及浙江省域、市域、城区“三个1小时交通圈”,着力打造一体化、多层次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6月5日,沪苏湖铁路正式开工,该项目横贯长三角核心区域,建成后从浙江湖州至上海市只需半小时左右。下一步,一市三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将继续紧密沟通,推进长三角交通运输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其中提到,到2025年,一体化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总体形成,对外运输大通道、城际交通主骨架、都市圈通勤网高效联通,基本建成“轨道上的长三角”,铁路密度达到507公里/万平方公里,省际公路通达能力进一步提升,高速公路密度达500公里/万平方公里,世界级机场群和港口群全球竞争能力显著增强。一体化运输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中心城市之间享受1~1.5小时客运服务,上海大都市圈以及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都市圈内享受1小时公交化通勤客运服务。一体化发展机制更加完善,三省一市协同共建机制更加健全,政策、标准等充分对接,信息服务基本实现共享共用。
到2035年,全面建成供需能力精准匹配、服务品质国际一流、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的长三角地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与国土空间开发、产业布局优化、人口要素流动、生态环境保护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以上海为龙头的国际门户枢纽影响力辐射全球,以智能绿色为导向的交通科技创新水平领先世界,运输规则、标准规范、一体化机制引领国际。
以轨道交通为骨干构建一体化设施网络。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公路网络为基础,水运、民航为支撑,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等为主要节点,构建对外高效联通、内部有机衔接的多层次综合交通网络。
第一层,打造多向立体、内联外通的大能力快速运输通道,统筹优化干线铁路、高速公路、长江黄金水道等内河航道、港口、机场布局,实现与国际、国内其他经济板块高效联通。
第二层,构建快捷高效的城际交通网,依托快速运输通道,以城际铁路、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等为重点,实现区域内城际快速直连。
第三层,建设一体衔接的都市圈通勤交通网,围绕上海大都市圈和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都市圈,以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快速路等为骨干,打造1小时通勤圈。
一 优化内联外通运输通道
依托沿海、京沪、京港台、陆桥、沿江、沪瑞等国家综合运输通道,加快构建长三角地区多向立体、内联外通的综合运输通道,高效对接“一带一路”、京津冀地区、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研究完善连云港—黄山、徐州(新沂)—丽水、盐城—阜阳、宁波—阜阳等区域综合运输通道。加大对贫困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统筹布局开发性铁路、高等级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加强大别山革命老区对外通道建设,实施农村交通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提高区域交通通达能力。
表2-1-2 综合运输通道布局
表2-1-2 综合运输通道布局-续表
以提升高速铁路通道能力为重点,优化对外铁路布局,贯通沿海、沿江等高速铁路,充分发挥徐州经合肥至黄山高速铁路作用,完善长三角地区高速铁路环状布局,优化普速铁路网络。
表2-1-3 对外综合运输通道重点项目
二 打造城际交通网
依托多向立体、内联外通的运输主通道,以上海为核心,南京、杭州、合肥、宁波为中心,强化沪宁合、沪杭、合杭甬、宁杭、沪甬、合安、宁芜安、甬舟等城际运输通道功能。加快高速铁路连接线、城际铁路建设,利用干线铁路富余运力开行城际列车,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际交通网,实现中心城市间1~1.5小时快速联通。
表2-1-4 城际交通网重点工程
三 构建都市圈通勤交通网
统一规划建设都市圈交通基础设施,加强中心城市与都市圈内其他城市的城际和市域(郊)铁路、道路交通、毗邻地区公交线路对接,加快构建上海大都市圈以及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都市圈1小时通勤网,完善昆山、嘉善等临沪地区一体化轨道交通系统。编制《长三角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规划》,统筹研究都市圈范围内城际铁路建设,鼓励建设中心城区连接周边城镇的市域(郊)铁路,研究选择合理制式与周边毗邻地区衔接,充分利用既有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开行市域(郊)列车,有序推进中心城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表2-1-5 都市圈通勤交通网重点工程
四 强化综合交通枢纽衔接和辐射功能
重点强化上海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联动苏州、南通、嘉兴等打造国际门户枢纽集群,提升南京、杭州、合肥、宁波—舟山等枢纽国际服务水平。加快连云港、徐州、无锡、温州、金华—义乌、蚌埠、芜湖等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强化淮安、湖州、阜阳等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衔接辐射带动作用,优化不同层次枢纽城市分工协作。
优化城市内客运枢纽站场层次功能与空间布局,以重要枢纽站场为依托,推动支撑对外、城际、都市圈不同空间尺度轨道交通同站布置,实现同站高效便捷换乘,具备条件的要实现同台或立体换乘。
统筹推动物流枢纽建设,发挥长三角地区产业基础优势和物流枢纽经济要素聚集优势,整合区域内干线运输、区域分拨、多式联运、仓储服务、跨境物流、城市配送等物流服务资源,促进物流与制造、商贸等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培育物流、信息、金融等高度融合的服务新业态。
表2-1-6 综合交通枢纽重点工程
主动适应新一轮国际经贸格局调整和全球产业链分工,强化国际枢纽机场与周边干线、支线机场协调联动,优化提升港口国际供应链位势和价值链协作水平,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机场群和港口群。
五 构建协同联动的世界级机场群
提升航空枢纽综合服务功能。统筹长三角地区航空运输市场需求和机场功能定位,优化配置各类资源,通盘考虑上海周边城市机场布局规划和建设,巩固提升上海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增强面向全国乃至全球的辐射能力。优化提升杭州、南京、合肥区域航空枢纽功能,增强宁波、温州等区域航空服务能力,支持苏南硕放机场建设区域性枢纽机场。规划建设南通新机场,作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通用航空发展,建设南京、宁波、绍兴、芜湖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
统筹优化航线网络结构。优化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虹桥机场与国际、国内主要节点城市航线网络,疏解非枢纽核心功能,完善杭州萧山、南京禄口、合肥新桥、宁波栎社等机场航线网络布局,建设全向辐射、连通性好、直达性高的空中大通道。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地区)航空联系,推动浦东机场与“一带一路”国家(地区)扩大包括第五航权在内的航权安排。
提升机场集疏运能力。推进机场与轨道交通等交通方式高效衔接,建设一批以空铁联程联运为核心的现代航空枢纽。全面提升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管理水平,完善联通浦东机场和苏浙皖的轨道交通体系。研究推动干线铁路引入杭州、南京、宁波、温州机场,推动地铁线路引入合肥机场。
促进航空产业发展。积极发展现代临空经济,加快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培育长三角地区航空经济产业群。推动虹桥地区高端商务、会展、交通功能深度融合,聚集发展总部经济、创新经济、商务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建设中央商务区和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优化拓展国际航运服务功能。
表2-1-7 长三角地区机场群重点工程
六 推动港口群更高质量协同发展
优化区域港口功能布局。推动港航资源整合,健全一体化发展机制,布局形成以上海、宁波舟山港为核心,南京、杭州、苏州、镇江、芜湖、南通、徐州、无锡、淮安、连云港、温州、嘉兴内河、湖州、合肥、马鞍山、安庆为骨干,其他港口共同发展的总体格局。加强沪浙杭州湾港口分工合作,以资本为纽带深化沪浙洋山开发合作。上海港以集装箱干线运输、集装箱江海联运、邮轮运输、高端航运服务为重点,打造智慧高效的集装箱枢纽港、国际一流的邮轮母港。宁波舟山港以大宗能源、原材料中转运输及对应的江海联运服务为重点,强化集装箱枢纽港功能,集聚海事和航运服务高端要素。推进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和苏州港集装箱运输优化发展。
1.推进交通运输服务一体化
《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中提到,推进交通运输服务一体化,要围绕客运“一体化”、货运“一单制”、交通“一卡通”和信息服务“一站式”,加快完善长三角地区品质高端、经济高效的客货运输服务供给体系。
其中,提升客运服务能力,推进城际旅客联程运输发展,鼓励开展空铁、公铁等联程运输服务,全面推行长三角地区联网售票一网通、交通一卡通,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率先实现交通出行“同城待遇”。探索开展城际旅客跨运输方式异地候机候车、行李联程托运和城际“行李直挂”等业务。积极推进运输服务与旅游融合发展,推出杭黄国际黄金旅游线等精品线路和特色产品。
提升客运枢纽服务水平,简化枢纽内运行流程,规避重复环节,提升取购票、值机、安检、验票等环节运行效率,推进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间安检互认,推广智能化安检设备应用。依托客运枢纽建设完善旅游集散中心,拓展枢纽旅游集散功能,推出“高铁+景区门票”、“高铁+酒店”等快捷旅游路线和产品。
2.构建一体化协同体制机制
《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中还提到,要协同共建现代化智能交通系统,实现运输服务水平提升和管理组织模式创新。
积极开展车联网和车路协同技术创新试点,筹划建设长三角地区智慧交通示范项目。推动公交车、大货车、出租车、网约车等相关运营车辆信息联网互通。共同谋划打造连接宁波—杭州—上海—南京—合肥的“Z”字型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和智慧公路示范通道,推进杭绍甬、沪宁智慧高速公路建设。全面加强长三角地区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开放。整合区域内既有平台和公共资源,依托企业平台,提供全链条、一站式综合交通信息服务。
3.长三角三省一市如何实现“相加大于4”?
(1)“枢纽协同”
建设战略性枢纽:南京枢纽、环沪、苏北金三角……
长三角一体化,先要都市圈内的融合协同。那么,在江苏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下一步重点发展哪些重要枢纽?
江苏将增强南京国际枢纽功能,推动苏锡常通共同打造环沪枢纽集群,建设连云港海港、徐州国际陆港、淮安空港互为支撑的苏北“物流金三角”。
(2)“网络设施”
这批铁路、高速公路、省际互通工程按下“快进键”
实施区域交通网络互联互通是长三角一体化深度融合的基础。
铁路方面,江苏近期将根据国家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求,重点推进北沿江高铁合肥至上海段、沪通铁路二期、沪苏湖铁路、合新高铁、宁黄铁路等一批项目。实施省内交通网络优联优通工程,打造省域城际铁路一张网。
高速公路方面,重点打通溧阳至宁德、高淳至宣城、宜兴至长兴、苏州至台州高速公路等省际“断头路”和“瓶颈路”。构筑功能完善的过江通道系统,加快推进龙潭、苏通第二、崇海等项目建设。
(3)“运输服务”
毗邻地区服务共享,让百姓出行更方便
随着南京到安徽和县的跨省公交线路正式试运营,南京与马鞍山的距离进一步拉近了。目前长三角区域内已相继开通44条省际毗邻公交,其中与沪浙皖开通了34条,未来还在继续增加。
下一步江苏省还将进一步实施毗邻地区服务共享工程,共同推动省际公交、毗邻公交发展,落实跨省市公交“一卡通”。实施多式联运高效发展工程,引导多式联运枢纽区布局,推行长三角地区联网售票一网通。
(4)“绿色交通”
宁杭生态交通走廊将打造长三角“绿脊”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长三角须共同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新跨越。为此,正实施绿色智慧平安提升工程,推进一体化智能化交通管理,加强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强化平安交通共保联治。
一幅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绿色交通发展画卷正在江苏大地展开:加强长江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打造长三角“绿廊”;建设京杭运河绿色现代航运示范区,打造长三角“绿带”;共建宁杭生态交通走廊,打造长三角“绿脊”;建设世界级湖区生态交通体系,围绕太湖、洪泽湖、骆马湖等打造长三角“绿核”。
(5)“行业治理”
三省一市共创长三角国际创新新模式
在提升行业治理能力方面,三省一市将共同开创长三角国际创新新模式。实施一体化示范区引领工程,完善多层次轨道交通系统,推动示范区内省际毗邻公交客运政策制度创新,联合打造跨界生态文化廊道。实施体制机制深化改革工程,建立交通一体化协同推进机制,强化区域交通运输监管与协同共治。
三省一市还将联合拓展长三角区域交通发展新空间、新动能、新模式,试点开展无人驾驶等研究及应用,打造G15现代化沿海产业走廊、G25绿色制造走廊、G42交通创新产业走廊,推动以“交通带+产业带”发展。加快建成引领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的高质量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支撑引领长三角区域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第三节 经济综述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城镇集聚程度最高的城市化地区。长三角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以仅占中国2.1%的国土面积,集中了中国1/4的经济总量和1/4以上的工业增加值,被视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表2-1-8 2019年长三角三省一市地级以上城市GDP一览
表2-1-8 2019年长三角三省一市地级以上城市GDP一览-续表
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是中国最大的经济圈,综合实力第一,其经济总量相当于中国GDP的20%,且年增长率远高于中国平均水平。长江三角洲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最大地区,该地区工业基础雄厚、商品经济发达,水陆交通方便,是中国最大的外贸出口基地。这批城市其国内生产总值都成飞速增长。经济总量基本都过千亿人民币。为“长三角”都市圈带来丰富性和层次感的县域经济,极具竞争力。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也正在形成大大小小的城市群,这些城市群有各自的经济特色,也有各自的发展阶段。目前,中国正在形成三大国际级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其中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具备第六大世界级城市群的实力。
长三角城市群,属于中国规模最大,经济总量最大、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城市群。群内各城市之间发展相对平衡,上海以超过3万亿GDP位居全国第一,苏州、杭州等4个城市超过1万亿,合肥等7个城市超过5000亿。未来长三角城市群将继续围绕上海为核心,南京、杭州、苏州、合肥为副中心,持续深入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据统计,长三角城市群的经济已经超过英伦城市群和欧洲西北城市群,但人均GDP等指标还落后很多,长三角城市群若想在世界级上排名靠前,更多的是需要区域内部的深度发展。
当前,全国正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占全国经济总量近四分之一的“引擎”,长三角地区聚力“六稳”“六保”,经济社会复苏势头强劲,向好态势明显。
6月6日上午,在浙江省湖州市,长三角一市三省集中签约19项重大合作事项,涉及产业合作、科技创新等多个领域。
复工就是稳就业,复产就是稳经济。火热的生产,会使区域地面温度相对升高,遥感卫星监测到这一变化,更直观反映了工厂一线的生产情况。
依托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势头,今年一季度湖州市各项经济指标逆势上扬,91个省级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居浙江第一位。
在上海,“新基建”聚焦“新网络”“新设施”“新平台”“新终端”四大领域,首批重大项目总投资约为2700亿元。
江苏、浙江复工达产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长三角所展现的复苏生机,只是中国经济迎难而上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截至5月18日,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和职工复岗率分别达99.1%和95.4%,基本恢复正常水平。
时值夏收季节,有媒体报道,卫星捕捉到农田中的忙碌景象。皖北平原上,安装北斗系统的农业机械向卫星传送工作轨迹,在高标准农田里绘出整齐的图案。产粮大省安徽,今年计划收获小麦4300万亩,有望迎来“十七连丰”。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中国在抗疫中喜迎“丰收季”,展现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底气”。
第四节 教育、文化、卫生
长江三角洲教育、文化、卫生共同体建设现状可圈可点。苏浙沪皖三省一市在文化及文化产业领域已达成一系列合作机制。主要内容包括,长三角红色文化旅游区域联盟、长三角文化金融合作服务平台、长三角文化装备产业协会联盟等。
1.文化资源环境:长三角文化共同体雏形显现,城际间人均指标差异不大
比较长三角主要城市的文化资源环境,长三角在图书馆、书店等文化资源的建设方面处于发展前列;长三角整体呈现较为均衡的发展态势。
长三角主要城市公共预算中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情况方面,长三角不同城市的一般公共预算用于文化体育与传媒的支出规模与占比和不同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以及营商环境呈正相关。
2.文化金融:长三角不同城市的文化投资水平、产业发展与营商环境的关系
在长三角文化产业流入资金结构方面,上海文化上市企业较多,江苏更依赖信托渠道,浙江依赖私募股权投资,安徽以债券发行为主。
长三角主要城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方面,长三角不同城市的文化产业发达程度不一,可以划分为四大梯队。
3.文旅融合:长三角旅游资源禀赋天然,城际文旅产业强势联动
长三角主要城市国家A级以上景区数:江苏南京、苏州、无锡、常州4个地级市的5A级景区数量均在3家以上。浙江的杭州与嘉兴、安徽的黄山,5A景区均达到3家。
长三角部分城市的民宿市场价格分异:部分城市形成了典型的中高端市场,民宿主打价位在1000元/晚以上,另一些民宿发育较晚的城市,主力价格仍局限在500元/晚以内。
长三角41城中的特色旅游城市会从大城市吸引大量旅游人口,城市之间的往来方向更多、强度更高。
4.文化消费:个人文化消费支出及文化参与度提升,是长三角文化共同体发展的共性
长三角演艺市场已有不少巡回演出项目。不少剧目、音乐会等巡演城市超过10个,很多巡演到县级城市当地新建的演出场馆也为此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础。
长三角主要城市的教育文化娱乐消费人均支出比较:总体来看,上海、江苏、浙江三地的差异不大。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普遍较高,反映出文化生活品质的提升。
长三角城市夜游指数聚类比较:均衡型多为头部城市,娱乐型城市的夜间酒吧和电影通常都更为活跃,游览型城市多为旅游城市,夜间景点开放度高。
5.走向未来: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为长三角文化共同体发展提供高效基础设施
长三角主要城市10大最受欢迎的文化App使用总规模与人均规模比较:16个代表性城市使用十大文化App的总量差距大,但人均规模相差不大,长三角整体网络化、数字化水平高。
构建长三角文化发展共同体面临着挑战。首先,长三角在文化方面有诸多历史渊源和内在联系,但其核心文化价值与文化精神仍有差异;其次,三省一市在文化产业发展规律上尚未实现深层次理解与认同,文化发展仍具有不平衡性。长三角卫生发展水平比较,两项重要指标上海竟然不是第一。
长三角三省一市经济水平和人口状况存在较大差异,上海已经进入超老龄化、江苏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
时光流转,千年不易。如今,长三角地区依然是中国经济社会最有活力的区域。
长三角由于经济与人口的背景,对未来健康长三角的发展将带来巨大影响。第一,人口老龄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医药卫生领域的两大新挑战,这使得传统的医药卫生理念必须向更广义的国民健康战略推进;第二,长三角的“一体化”有别于京津冀的“协同发展”、粤港澳的“深化合作”,更需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真正融合。区域内的经济人口状况差异带来的医疗资源供给与需求差异,将增加长三角“一体化”的整合难度。
6.随着分级诊疗改革的持续推进,基层医疗能力的提升越来越成为关键,全科医生的发展也备受关注
此外,三省一市每千人口(常住)执业(助理)医师与国际水平相当,沪苏浙均超过日美;但每千人口(常住)注册护士与日美差距较大,医护比严重失调。江苏、安徽民营医院发展较好,上海有待提高。
2019年3月,安徽省卫健委进一步发布了《关于印发安徽省医疗联合体综合绩效考核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明确将民营医院参与医联体纳入卫健委和医联体的绩效考核之中。这些举措预期将对安徽民营医院的发展带来政策空间。
上海、江苏、浙江三地政府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均为21%~22%左右。安徽政府卫生支出占比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其政府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也相对较高,相比之下社会筹资能力相对较弱。长三角三省一市健康险保费均呈快速上涨趋势。健康险保费的快速上涨,表明该区域居民健康意识有所加强。
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Albert O. Hirschman)提出过著名的“极化——涓滴”理论,来解释经济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之间的经济相互作用及影响。这一理论在医疗卫生领域的资源配置中同样有效。
我们看到,三省一市已从原先自下而上、碎片化的零星合作,逐步进展到自上而下、系统性的统筹布局,目前已在医疗治疗控制、医疗健康信息、传染病联防联控、血液应急保障、跨地大型活动等方面建立了合作机制,签约开展大小合作项目近200个。这些工作为打造健康长三角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7.论及世界级城市群的竞争力,产业、金融、科技、文化是最显眼的几个观察指标,但这些城市作为高等教育资源全球高地的特点容易被忽略
事实上,在伦敦、纽约、巴黎、东京等世界级中心城市,国际一流高校云集已成为一种“标配”,大学学术声望与所在城市和国家形象互为“营销名片”、相得益彰。那么,以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为追求的我国长三角城市群,其高等教育发展是否与区域发展目标相匹配?
8.世界级城市通常是高端及国际人才的集聚地,而上海等长三角城市高校整体尚缺乏强大的国际人才吸引力
长三角城市中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上海,全市高校留学生占比仅为4.8%。QS公布的“2018最佳留学城市”报告显示,伦敦、东京、蒙特利尔、巴黎等是最受外国学生青睐的国际大都市;比较而言,我国长三角城市对国际学生吸引力偏弱,仅上海(第29位)和南京(第88位)上榜。瑞士德科集团发布的“2019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表明,波士顿、纽约、巴黎、伦敦、东京等城市位列城市人才竞争力的第一阵营,而上海(第72位)、杭州(第82位)等长三角城市位居第三阵营。在全球顶尖科学家的拥有量方面,根据《2017国际大都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报告,上海在12个全球主要城市中排名第七,与排名第一的纽约市差距较大。当前,长三角区域高校如何招徕更多数量国际人才是一项目标,如何吸引更高质量、更高层次的留学生和学者更是一项挑战。
近几年各地在吸引留学生方面出台了不少政策,起到一定的正向作用。同时也暴露出了好多涉及法律、政策等方面的问题,比如山东某大学外国留学生女生助读的事情……
巴基斯坦学生某男,其父母开了一家小卖部,生意还不错,原本希望他到欧洲去留学,但中国N大学提供了每年5.6万元人民币的奖学金,比他全家赚得都还多。这笔高昂的奖学金可以让他在中国衣食无忧地学习四年,还能寄些钱贴补家用。
教育部统计,2017年共有48.92万名外国留学生在中国高校学习,增速连续两年在10%以上。这些留学生来自204个国家和地区,前10位生源国依次为巴基斯坦、印度、印尼、哈萨克斯坦和一些非洲国家。
为什么来华留学?近年来,美国和英国关注自家国民利益对签证和移民政策收紧,使得中国成为第三世界国家留学生的主要流入国。
除了这些国际因素,中国留学生规模急剧增长,还与中国方面的奖学金发放有密切关系。中国教育部制定的《关于中国政府奖学金的管理规定》显示,中国政府为来华的外国学生、学者提供至少11个奖学金项目。奖学金项目众多,囊括学费、实习费、住宿费、公费医疗、生活费、一次性安置补助费等等。最新的全额奖学金资助标准中,光学费、住宿、生活费、医疗保险这四项合计的年资助总额,最低就从5.92万元到9.98万元呈阶梯递增。给这些甚至汉语都不会讲的留学生,每月光生活费就分别是2500、3000、3500元。比我们国家很多一家四、五口人的所有生活费都还高!
现在,各类地方性的三本大学和职业技术院校也对引进外国留学生十分热衷。这些地方性的院校开始花费巨资,打造“国际标准”的生活设施。
比如四川省自贡市某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就说,该校就在新校区新建了豪华的留学生公寓,准备迎接外国留学生。这个暑期以来,多个大学和职业院校都发生国内学生因遭到“区别对待”而反对留学生管理方式的事件。
十多年以来,中国大学始终维持着5万个、覆盖率仅为0.2%的国家奖学金名额,学生宿舍也通常是4到8人挤于一室。硕博研究生的每月补贴也仅有500到1500,与留学生待遇形成反差。
现在中国教育质量的口碑也随着“留学生扩招大跃进”而遭到外国媒体和民众议论。因而,长三角地区在进行留学生招生工作时,一定要谋未来,讲数量更要讲质量。
另据《2018国际大都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上海在新兴技术的学术研究领域走在全球前列,但在新兴技术的研发领域,与世界一流城市仍有一定差距。
2018年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500强中,江苏省占9所,上海市有6所,浙江省和安徽省各只有1所高校,高水平高校布局的省际不均衡性显而易见。在学科发展均衡性方面,除了自然科学,社会、人文、艺术学科同样是大学国际竞争力的组成部分。根据“2018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全球大学学科排名,在艺术与人文领域,未有一所长三角地区高校进入全球前200位。而根据QS“2019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上海也只有个别综合性高校进入了建筑学、艺术与设计、传媒等与文化创意相关学科的榜单,而且排名位次靠后,表演艺术领域则无一所上海的高校上榜。
事实上,不只在长三角城市群,近年来,各世界级城市都在为提升高等教育和科技竞争力而厉兵秣马。强化多元文化下的学生体验等长三角高等教育可以区域为单元,整体性设计并在全球范围推广地区教育品牌,增强三省一市高等教育的整体竞争力和各自优势的溢出效应。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文人骚客留下的千古名句,为我们描绘了长三角地区静谧、繁荣、和谐、快乐的人居图。近40年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还存在区域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及制度一体化、行动一体化等方面的诸多障碍。我们要从历史文化轨迹探究文化融合与长三角一体化的关联;聚焦长三角区域文化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多维度阐述长三角文化的核心价值和长三角一体化的文化基础;从增进长三角文化凝聚力和文化认同的角度探索如何构建长三角一体化内在协调机制及区域文化融合的基本路径;探索共筑文化发展高地中如何处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既要厚植文化共性根基;更要支持各地打造特色亮点,彰显个性特征,形成多姿多彩、交相辉映的发展格局。
第五节 长三角旅游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路径
外滩、豫园、夫子庙、西湖、乌镇、横店、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等。江、浙、沪、皖三省一市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脉相连,在旅游资源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长三角旅游资源丰富,三角洲地区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在传统旅游的产业基础上,重新寻找新的旅游业增长点,其中,最亮眼的应该是“生态旅游”和“红色旅游”两道风景,为旅游业找到一条发展路径。
一 长三角主要旅游景区
1.上海
上海共有A级景区(点)61家,其中5A级景区(点)3家,4A级景区(点)28家,3A级景区(点)30家。全市有星级宾馆238家,旅行社1518家,A级旅游景区(点)97个,红色旅游基地34个。
2.江苏
江苏有1处世界自然遗产、3处世界遗产、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5A级景区17家、4A级景区超100家、2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处国家级地质公园、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6个国家级森林公园、5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1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8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20处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4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3.浙江
浙江省拥有3处世界遗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8处、省级321处、市县级1674处、共有文物保护点近4万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3个。有重要地貌景观800多处,水域景观200多处,生物景观100多处,人文景观100多处;18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4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6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2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4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个,国家森林公园35个。
4.安徽
安徽拥有2处世界文化遗产(黄山、西递宏村)、5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寿县、亳州、安庆、绩溪)、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琅琊山、齐云山、采石矶、巢湖、花山谜窟、太极洞和花亭湖)、9家国家5A级景区、100多家国家4A级景区、30个国家级森林公园、56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 生态旅游
我国生态旅游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3年9月,《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的通过,标志着生态旅游概念在中国第一次以文件形式得到确认。2016年,国家相关部门共同制定《全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进一步推动我国生态旅游产业发展。
据相关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生态旅游游客量年增长率稳定保持在15%以上。长三角地区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强劲的旅游潜力,生态旅游方兴未艾。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生态旅游游客量达到16亿人次,创造社会综合产值达1.5万亿元,生态旅游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最具增长潜力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助力生态文明、乡村振兴建设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效能。
长三角是全国文旅产业最发达的地区,5A级景区占全国1/5,度假区占全国四成,旅游总收入占全国18.8%,沪苏浙皖互为最大客源地。以沪杭宁为中心的旅游城市,兼具江南都市风貌与历史文化底蕴,构建了发达的旅游经济带。长三角一市三省生态旅游发展各有特色:上海突出都市环境下的生态旅游特色,江苏厚植绿色之基,浙江优化生态资源开发格局,安徽推动“旅游+生态化”建设。
随着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生态旅游由于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性质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喜爱。而长三角地区由于交通便利、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彼此之间更是互动频繁。
长三角城市群作为全球七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和排名靠前的城市群相比,第三产业的生产和消费潜力仍有待释放,长三角生态旅游必须放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视野下通盘考虑。长三角旅游面临区域资源禀赋和消费需求不平衡的难题:“东部”旅游需求旺盛、旅游发展水平高,但旅游资源纵深相对不足,生态容量面临较大压力;“西部”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但旅游基础设施完备程度、旅游产品创新力度、旅游服务与管理高度等方面存在不足;乡村是城市休闲度假的主要承载空间,但乡村旅游环境、旅游产品整合、乡村空间利用等还很难满足城市消费能力释放的需要。
生态旅游不是一种旅游产品,而是一种理念,人在这种旅游模式中不再是主体,而是客体,必须将保护当地生态置于首位,在此基础上再适度开发。包括乡村旅游在内的生态型旅游属于可重复消费的旅游产品,同时目前还是个“蓝海市场”,可挖掘潜力较大,要注意挖掘当地文化,打造更高品质的旅游产品,同时更要注重当地生态保护,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是生态旅游的核心基础。
三 红色旅游
在中国共产党史上,长三角一直是中国革命的重要舞台,拥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近年来,长三角地区以“红色旅游”为抓手,大力盘活“红色资源”。
据资料显示,上海保存完好的革命遗迹多达440处;江苏省拥有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000多家;浙江省的重要革命遗迹和纪念设施有100多处;安徽省特别是大别山走出了130多位开国将帅,为中国革命输送过无数英雄儿女……近年来,长三角三省一市密切联动,以“红色旅游”为抓手,打造长三角高品质红色旅游示范基地、推出多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盘活长三角“红色资源”,释放旅游能量,红色资源赋能红色教育,让红色旅游走出了一条可复制的路径。
自2018年底首个长三角红色文化旅游区域联盟在上海成立后,长三角三省一市的“红色资源”联动愈发紧密。今年5月,三省一市文旅部门联合制定了《2020年长三角文化和旅游联盟重点工作计划》,提出“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牵头,围绕红色文化、江南文化等主题策划高质量展览,加强长三角博物馆在人才培养、文创开发等方面协作”。同时,还将联合推出优质文旅产品。包括由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牵头,深度开发红色、生态、文化等旅游资源,共同推出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联合打造长三角高品质红色旅游示范基地等。
根据安徽省牵头制定的《打造“长三角高品质红色旅游示范基地”框架协议》,三省一市将共同推出“上海‘一大’会址—浙江嘉兴南湖—淮安周恩来故里—皖西大别山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打造“长三角高品质红色旅游示范基地”,共享市场信息,共塑整体区域市场品牌形象,讲好红色革命故事,传播主旋律声音。
高质量盘活“红色资源”,长江三角洲未来应该从哪些方面发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以教育为基础,传承红色基因。不仅要讲好红色故事,更要有效实现红色资源价值转化。
二是以科技创新为代表,汇聚红色能量。科技提供了红色文化场景化的技术支撑,要充分发挥长三角的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创新红色文化的表现形式。
三是以旅游为驱动,打造红色地标。深度推进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实现长三角红色旅游人文地理历史诸多要素的融合,互利共赢发展,助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