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反贫困是一项事关人类福祉的全球性事业。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追求共同富裕、消除贫困是我们国家持续努力的方向。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艰巨的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农村扶贫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截至2018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末的9899万人减少至1660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下降至1.7%。2019年,我国农村的贫困人口又减少1109万人。2020年,还有需要脱贫的贫困人口551万人。可以说,我国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人类历史上最快速度的大规模的减贫工作,极大推进了全世界的反贫困事业。
作为一个多维度的概念,贫困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文化现象。要有效推动反贫困事业,在努力实现经济脱贫的同时,还需要切实阻断贫困文化的代际传递,构建摆脱贫困的社会资本,激发贫困人群的内生脱贫动力,培育贫困人群的抗逆力,如此方能实现可持续性脱贫、真正降低已脱贫人群再度返贫的可能性。正因为反贫困工作的复杂性,我国这项“由党和政府推动、全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的减贫工作在短期内取得如此显著成绩的事实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相关思考和问题也随之而来:我国农村在过去短短几年时间内实现大规模快速减贫是何以可能的?其中,有哪些重要的脱贫经验或脱贫模式,又存在哪些经验和警示?只有回答了这些问题,才能真正了解和把握中国扶贫成效的本质,才能更好地做好“脱贫攻坚战”结束之后的可持续性反贫困事业。
中国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各地的贫困情况各有不同。尤其是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脱贫工作,囿于自然条件、交通运输等的限制,实现脱贫的难度更大,其主要的脱贫经验可能会与其他地区存在差异。在分析总结我国脱贫工作的经验与不足时,也应针对不同地区的脱贫实情有区别地、精准化地展开研究和讨论。
在以上问题的指引下,本研究于2017年以江西省赣州市的革命老区贫困县的贫困村——江西省上犹县营前镇的蛛岭村为调研点开展调查研究,以期能聚焦回答:在经济基础薄弱、农业生产条件有限、农业劳动生产率相对不高的革命老区,其脱贫之路存在哪些经验模式值得肯定,但同时又存在哪些有待改进的空间。
本书的结构如下。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三个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本研究立足多维贫困治理的研究视角,从革命老区贫困村调研点的脱贫实情出发,提出需着重回答社会治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产业扶贫在脱贫过程中起到何种作用、存在哪些可推广经验以及哪些方面仍需改进。
第二章主要介绍了调研点——上犹县营前镇蛛岭村的基本情况。在介绍上犹县、蛛岭村的基本自然条件和人口情况后,分析了蛛岭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瓶颈,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蛛岭村的贫困情况。
第三章着重分析镇政府、村干部、驻村干部、社会组织、农村淘宝店等社会治理的各方主体,在蛛岭村脱贫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以及存在的结构化困境。
第四章着重分析劳动力转移就业在上犹县、蛛岭村的脱贫过程中有哪些实践、发挥了哪些作用,总结分析实践中存在的制约因素。
第五章着重介绍了蛛岭村的光伏、养殖种植等产业扶贫项目的状况,深入分析其主要成效与潜在的不足。
第六章针对以上分析中提到的社会治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产业扶贫面临的难点提出对策建议。同时,立足上犹县的脱贫工作,就保持脱贫成效可持续性提出了处理好乡村整治与文脉保持、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贫困户与非贫困户待遇差异、资本下乡与农村发展、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定期脱贫与长远发展等六类关系的思考。
本书附录部分,在众多访谈案例中,精选了部分访谈笔记,供读者更深入地了解我国正在进行的这项伟大、艰难和复杂的减贫事业,也更有助于理解本书的研究问题和研究观点。同时,由于本书只重点分析了社会治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产业扶贫三部分内容,为了便于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调研点——上犹县营前镇蛛岭村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情况,在附录部分还提供了笔者撰写的两篇基于调研点精准扶贫实践的分析思考,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