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佛学(第2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北平佛教疗养院致书太虚》考[1]

张雪松

内容提要 本文主要借助北京市档案馆藏民国北平卫生局档案《显宗等申请组织北平佛教疗养院请备案的呈和卫生局的批以及西双西广寺拟设施诊所请备案的呈(附佛教疗养院组织规程和西双寺施诊所简章)》等材料,分析了1946年底《海潮音》刊发全朗、倓虚等人给太虚的公开信《北平佛教疗养院致书太虚》的前因后果。北方佛教界将太虚领导的佛教整理委员会认定为佛教最高权力机关,并将其作为与政府打交道的中介。这一方面说明了抗战结束后太虚在教界、政界的地位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沦陷区僧人处境困难,向太虚示好,急于通过兴办慈善公益事业,在政府和公众面前改善社会观感。

关键词 太虚 北平佛教疗养院 张溥泉 全朗 显宗

作者简介 张雪松,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副教授。

民国佛教医药事业是前人涉及较少,但颇值得关注的一个研究领域,李铁华以民国佛教期刊为主要资料,将民国期间都市佛教医药慈善分为四大类:(1)创办佛教医院和施诊所;(2)开办药厂,创新药方;(3)创办宣传媒介,传播、普及医药卫生常识;(4)成立僧侣救护队,救治伤兵、掩埋尸体。[2]这一概括符合近代都市佛教发展的实际情况。太虚法师生前对《药师经》多有阐发,在各地的演讲涉及佛学与医学、心理卫生等内容的论述很多,也用实际行动支持佛教医药事业,笔者在《北大佛学》创刊号上发表的论文《太虚退出中国佛教会声明发微——兼论太虚护法“旅华韩商”玉观彬》,就用较多篇幅讨论了太虚法师与上海佛慈药厂(1956年迁往甘肃兰州)的关系。此外,太虚法师在僧制革新思想中,对佛教医疗设施的设立、布局多有阐发,也对各地的佛教医疗设施多有支持,特别是对重庆佛教中医慈济医院、上海佛教医院投入了较多心血,此外还有上海佛化医院、仁恩施诊所,南京佛教普利医院,武汉佛教医院等,但为人熟知的多为南方都市佛教医疗机构。本文则尝试主要利用民国档案来探讨太虚法师与一个北方佛教医疗机构的关系,即太虚法师担任北平佛教疗养院院董的相关情况。